科創板首現破發,估值回歸成必然選擇

2019-11-09     曹中銘股市觀察

近期,滬深股市新股的表現確實讓市場大跌眼鏡。渝農商行掛牌首日開板,麒盛科技上市後連續兩個交易日跌停,這些現象均是2014年IPO制度改革以來沒有出現過的。這兩家新股的表現,也讓中籤的投資者大失所望。

實際上,新股表現不佳,也表現在此前被市場一致看好的科創板新股上。比如10月31日上市的致遠互聯、傑普特當天收盤漲幅分別為55.7%和33.74%,也創出科創板股票上市首日新低。特別是像傑普特,作為科創板股票,掛牌首日收盤漲幅甚至低於44%,比在其他板塊掛牌的新股都不如。11月5日上市的久日新材,其表現則更離譜。11月6日,股價最低下探66.01元,也跌破了66.68元的發行價,成為科創板首家「破發」的公司。

不僅近期上市的科創板新股走勢出乎意料,稍早前上市的科創板股票,表現同樣不盡人間,甚至於多家科創板新股股價已開始逼近發行價格。作為首批25家公司之一的天准科技,上市後最高創出72.50元的高點,11月6日最低下探26.60元,期間最大跌幅超過六成。最低價與25.50元的發行價相比,幅度相差不到5%。如果股價在最低價基礎上再下跌5%的話,那麼該股也將出現「破發」。類似天准科技這樣股價逼近發行價的科創板股票還包括晶豐明源、昊海生物、傑普特等。

科創板新股出現破發,且多家個股逼近發行價,顯然也並非是偶然的。個人以為有幾個方面的原因值得關注。比如科創板新股發行價較高問題。科創板實行市場化發行,新股發行價格、規模、節奏等由市場決定,以強化市場約束。而且,科創板屬於資本市場的新生事物,定位於高新技術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也導致「三高」發行在科創板重現,像中微公司170倍發行市盈率即是在此情形下產生的。發行價格越高,股價逼近發行價甚至「破發」的可能性就越大。

市場炒作熱情減退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逢「新」必炒已成A股市場投資文化的一部分,這對科創板股票而言同樣如此。而且,由於科創板自身的特性,即使實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在科創板開市之初,市場資金仍然趨之若鶩。大量資金的湧入,曾造就了科創板新股的一波整體性上升行情。但隨著市場資金的撤離,個股股價出現下跌在所難免,逼近發行價也不可避免。

此外,整個A股市場大勢不好,資金面壓力大,對科創板股票逼近發行價格亦會產生影響。雖然科創板在開市初期走出了獨立行情,但科創板畢竟屬於A股市場的一部分。從整體上講,科創板股票走勢不可能脫離整個A股的大勢。而在近期,整個A股大勢並不好,新股的持續發行,限售股的解禁與套現等,都會對市場資金面造成壓力。再加上財富效應的缺乏,會進一步加重市場的觀望情緒。這些壓力疊加之後,最終會傳導到科創板股價上。

科創板作為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既是一個高成長板塊,但由於實行更加包容性的上市制度,其實也是一個高風險的板塊。這種風險,不僅表現在科創板公司可能因技術進步、技術變革而被淘汰上,也表現在股價的炒作風險上。

而從本質上講,支撐上市公司股價的絕非什麼概念與題材,業績與成長性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科創板開市後遭遇到的炒作,背後即有炒作概念與題材的因素。而在經過炒作之後,估值回歸是必然的選擇。科創板多家個股在經過前期炒作後紛紛出現大幅回落,正是其估值回歸的表現。類似現象,中小板出現過,創業板也出現過,此次在科創板重演,其實並不意外。

而且,隨著市場逐漸步入理性,休說是股價逼近發行價格,今後科創板新股出現更多「破發」,甚至是開盤即「破發」也是有可能的。事實上,市場化發行背景下,科創板新股出現「破發」也是正常現象,並不值得大驚小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nsbUW4BMH2_cNUg_g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