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的正確食用方法

2020-09-02     喵不同

原標題:火鍋的正確食用方法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吃火鍋的人,另一種是其他人,數據顯示,火鍋已成為國民美食,在火鍋中,有傳承、秩序、包容、圓融,正如學者易中天所說,「火鍋簡直渾身上下都是中國文化」:烹飪手法上,它「以柔克剛」;食材選擇上,它「兼濟天下」;味道上,它體現了一種「中和之美」。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夏天的溫度很高,吃火鍋很容易上火,其實這是對火鍋的誤解。夏天吃火鍋不僅是追逐食物感官刺激的好方法,而且有益於人體健康,雖然有益無害,但你知道吃火鍋的正確方式嗎?

今天帶大家認識一下火鍋的正確吃法,

趁「火」打劫

食客們抵擋不住火鍋的美味,總是會「一燙當三鮮」,趁「火」打劫,將剛從鍋里撈起來的食物往嘴裡送,事實上,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60℃,而火鍋濃湯溫度可高達120℃,食物燙熟即吃的話,很容易燙傷口腔、食管和胃黏膜,再加上麻辣等刺激,容易引起或誘發各種消化管道炎症和潰瘍,久而久之容易患上消化系統類疾病。

貪「鮮」

火鍋中不全熟的食物味道尤其鮮嫩,這也是人們喜歡火鍋的原因之一,但是,如果一味貪圖鮮嫩,還沒等食物燙熟就吃,不僅影響營養成分的消化吸收,還可能因其中未被殺滅的細菌和寄生蟲引起胃腸道感染。專家提醒,寧可犧牲一些口感,也別吃半熟食,應把肉類涮熟後再吃。

喝「營養湯

很多人認為火鍋湯彙集了各種食物的精華,美味而有營養,事實恰恰相反,事實上,在不斷沸騰的火鍋湯中,維生素等有益成分已經被破壞,尤其是當火鍋湯底部煮60分鐘,90分鐘後,湯中亞硝酸鹽的含量超過10毫克/千克,15毫克/千克,遠遠高於一般食物的含量。

打「持久戰」

每次吃火鍋不應打「持久戰「,時間應控制在2小時以內,因為長時間吃肉後往往忘記吃主食、蔬菜等,容易造成營養失衡,造成營養吸收不好,同時,吃火鍋1周別超過1次,吃多了容易上火。

總之,吃火鍋時,一定要把食物燙到熟透後再吃,不要喝經長時間燒煮的湯底等,從而吃出健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QB5TnQBd8y1i3sJGg_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