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抗生素拉肚子,是吃壞了東西?小心這個副作用在搗鬼

2020-10-08     談健

原標題:服用抗生素拉肚子,是吃壞了東西?小心這個副作用在搗鬼

抗生素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之中,應用非常廣泛,比如各種細菌的感染就離不開抗生素。然而近年來,除了細菌耐藥之外,抗生素也出現了大面積的濫用、錯用。其實,在日常生活之中,並不是什麼疾病都需要用到抗生素,而且稍沒注意就會引起與抗生素相關的副作用,比如抗生素相關腹瀉。

確實,有一部分人群也許曾經為了感染而服用抗生素,而導致嚴重腹瀉。但他們看來,只是感覺自己吃錯了東西,並不是抗生素帶來的不良影響。其實在這裡我想闢謠一下,服用抗生素出現腹瀉,不見得就是吃壞了東西,更大的可能是發生了抗生素相關腹瀉。值得慶幸的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抗生素療程結束,並恢復常規飲食後,腹瀉就會消失。如果不是這樣,很大可能需要醫生開出治療方案,以使細菌在消化道中恢復和諧。

抗生素和腸道菌群

一般而言,大腸與生活在其中的數十億細菌,一直都保持一種微妙的平衡。其中大多數是有助於消化並控制「壞細菌」的「好細菌」。抗生素是通過殺死細菌,從而起到一定的藥效,但它並不能區分「好」細菌和「壞」細菌。如果腸道菌群的自然平衡受到干擾,「壞」細菌占據了主導地位,就會引發稀便和腹瀉。

臨床之中,在以下情況下,與抗生素相關的腹瀉更為常見:

  • 開出了不止一種抗生素
  • 長時間使用抗生素
  • 服用高劑量的抗生素
  • 使用功能強大的廣譜抗生素

其實有時,即使是溫和的窄譜抗生素也會引起腸蠕動。

在人體的腸道之中,存在一種最常見的「壞」細菌稱為艱難梭菌。在正常情況下,艱難梭菌是由有益的細菌菌群控制,但當我們服用抗生素時,抗生素很容易剝奪腸道菌群的平衡。如果發生這種情況,艱難梭菌可能開始繁殖並引起症狀。

急性艱難梭菌感染是一種嚴重疾病,可導致嚴重腹瀉、假膜性結腸炎,甚至危及我們的生命安全。因此我們在服藥抗生素出現了嚴重腹瀉時,一定要當心這個疾病。

抗生素相關性腹瀉該如何應對?

一般來說,一旦抗生素療程完成,與抗生素有關的腹瀉就會改善。如果症狀無法忍受,有時可能需要換用另一種抗生素。

為防止脫水,建議多喝水和適量的運動型飲料,以保持電解質水平。此外,雞肉和牛肉湯有助於替代鈉,而果汁和蘇打汽水則有助於替代丟失的鉀。

由於腹瀉實際上可以清除感染的身體,因此除非沒有其他選擇,一般不會使用止瀉藥。如果確診為艱難梭菌感染,則需要甲硝唑和萬古黴素抗生素,以殺死細菌並恢復正常的消化菌群。2011年,抗生素非達索黴素已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批准,今天被認為是艱難梭菌相關性腹瀉的一線治療。

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採取預防措施以避免感染的擴散,尤其在生活方面,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勤洗手、可能被糞便意外污染的任何表面或物體進行消毒。

當我們發生腹瀉時,可以攝取一些益生菌補充劑,比如酸奶等等。研究表明,替換腸道中的有益細菌也有助於治療腹瀉。乳酸桿菌是一種細菌,存在於許多具有活潑活性培養物的酸奶中,可以作為一種補充。

根據哥本哈根大學2015年的一項研究,該研究分析了17項涉及3631名成人的隨機對照試驗,與根本沒有治療相比,益生菌補充劑將與抗生素相關的腹瀉的風險降低了一半。2020年,美國胃腸病學協會發布聲明,建議一些接受抗生素治療的成年人和兒童,可能會受益於服用益生菌作為預防感染艱難梭菌的措施。

如何規範服用抗生素?

處方抗生素療程時,務必遵照醫生的指示。我們可以將醫生的指示在手機備忘錄記錄下來,以確保我們不會錯過任何劑量、增加任何劑量。千萬要注意,在服藥的期間,一定要按照正規劑量服用,不要過多服用,這主要針對於一些忘性很大的中老年人,因為這樣做可能會增加腹瀉和藥物其他副作用的風險。

在醫生開具抗生素之前,一定要主動告知醫生,自己既往身體狀況,有無藥物過敏史、肝腎功能情況等等。醫生才能有效地根據病情,進行合理用藥。甚至是在用藥過程中,及時調整用藥劑量或用藥方式。

服用抗生素期間,即使我們感覺更好,也要始終完成整個療程。在感染清除之前,一定要堅決停止服用抗生素,這能在一定程度避免抗生素耐藥問題。

結束語:

毫無疑問,抗生素通過清除過去已經終結人們生命的感染而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抗生素必須以負責任的態度謹慎使用。在某些情況下,醫生會建議您在服用抗生素的同時飲食中添加益生菌。洗手可以防止感染的進一步蔓延,尤其是在生病或住院的患者中。嚴重腹瀉不容忽視或使用抗腹瀉藥自行治療。這樣做會使潛在的感染更難以治療,並可能導致便秘,這同樣會令人不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h6UCHUBd8y1i3sJIMA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