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炫技還抵不上郭明錤的一句話?

2022-06-29     VRPinea

原標題:Meta炫技還抵不上郭明錤的一句話?

(VRPinea 6月29日訊)6月21日,Meta CEO扎克伯格亮出了家底:正在開發的四款VR原型機。就在他滿心歡喜打算接受大家的讚美時,緊接著第二天,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僅憑一句話就分走了他的熱度,甚至引發了一系列的蝴蝶效應。

郭明錤在一條推文中表示,Meta將Ques

t2的訂單下調了40%,從預期的1000-1100萬台下調至700-800萬台。此消息一出,為Quest代工的歌爾股份的股價一度閃跌。半天后,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郭明錤補充說上述並非官方數據,而是自己經調查後作出的判斷。

然而,國內元宇宙產業鏈端公司的股價受到重創已成事實,郭明錤的亡羊補牢顯然為時已晚。令小P驚訝的是,區區一條傳聞,居然能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力。Meta在前一天敞開大門式的秀機不足以給行業帶來信心嗎?結合來看,背後是否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原型機與量產機之間

隔著一整個產業鏈

我們先來看看扎克伯格展示的這四款VR原型機有哪些特別之處。

第一個原型的代號是Butterscotch,其通過提供每1度角高達60像素的「視網膜解析度」,允許用戶舒適地閱讀虛擬視力表上最小的字母。接下來是代號為Half Dome的原型機,基於其搭載的可變景深技術,用戶能夠看清靠近自己的和遠處的物體。

扎克伯格展示的三號原型機Starburst可以算得上是四個里的王炸選手。由於顯示亮度和HDR技術的大幅提升,該機能呈現高度逼真的視覺效果,因此也被用於重現自然界中本就存在的鮮艷色彩。最後,將以上這些技術集成到一個小巧、輕薄和低功耗的VR設備中,這就形成了第四個原型Holocake2。

Starburst

以上四款原型機,可以說突破了原先漸進式的改進,或許是Meta急於向大家證明其競爭優勢,但為何都還停留在原型機階段呢?比如該公司展示的第二款原型機Half Dome,其實早在2017年時就已被提出,且目前正在進行第三次改良。

實際上,搭載這些技術的VR原型機是幾乎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進入量產階段的,因為產業鏈的進展遠遠落後於原型機。

一款成熟的科技產品在上市之前通常會經歷以下流程:團隊先設計原型機;如果其能達到廠商的指標和要求,或者有優質的功能,才會被做成工程機;接著廠商再進行多次實驗,當測試結果顯示其已達到可量產水平,就進入試量產階段;然後由廠商定奪最終成本;最後,該產品進入到量產階段,銷售給用戶。

VR產業鏈的發展現狀

VR顯示屏方面,Fast-LCD螢幕量產穩定且性價比高,因此成為很多VR品牌的消費級產品的首選。

據郭明錤預測,Meta即將發布的高端VR頭顯和蘋果的MR設備都配備了Pancake透鏡,前者採用2P Pancake透鏡,後者則是3P Pancake透鏡,供應商皆為國內廠商。

需要說明的是,Pancake摺疊光路技術早在2017-2018年就已出現。然而直至今日,Pancake光學的良率還不足以支撐產業鏈步入大規模的量產期。

也就是說,各大科技廠商的原型機即使具備領先市場五六年的水準,但對產業鏈來說,每一次的升級,仍需要好幾年的深耕細作。

回顧VR硬體的發展之路,Oculus Rift DK2於2014年上市,但在2016年加上了outside-in定位技術,即通過名為「燈塔」的外部基站進行定位追蹤,第一代六自由度的VR頭顯這才問世;2017年,Windows MR把基於CV攝像頭定位的inside-out技術帶入市場,兩年後終於出現標誌著這項追蹤技術成熟的VR一體機Oculus Quest。

因此,不管是Meta還是其他廠商,想要製造出真正意義上的優質VR頭顯,還得突破時間上的阻力。而從本次郭明錤的「烏龍事件」來看,Meta的原型機和量產機之間,隔著的是一整個歌爾股份。

本文屬VRPinea原創稿件,轉載請洽:[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bc2c1c6ec0f5821dc45059dadc578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