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都是相互影響的。這個影響不只是語言,也可能只是個細小的動作。
有一次去看二手房,來到一個中介處詢問行情。一個叫小段的業務員,接待了我們,從一進門就笑臉迎人。很認真地解釋我們提出的多個問題,到後來去實地看房,不管是和房東交涉,還是和房客溝通,嘴角始終保持上揚。就算有個別財大氣粗的房東說話難聽,他也是保持微笑。一路下來,感覺是不錯的,交談過程中,了解到他比我要大十幾歲。之前做過生意,但是失敗了,現在跟朋友一起做房產中介,時間上非常自由,也很自在,維持這樣一個狀態過得很舒服。自始至終,眼睛彎彎的,可能是種習慣,但是很自然。
我們本著貨比三家的態度,從上一家中介出來,又去了另一個中介詢問。這次首先接待我們的是店長,他正坐在電腦前打電話,並揮手致意我們坐下來。等他打完電話了,開始對我們做一些基本的情況了解。這個人也是個中年大叔(我是青年),微胖,語氣平穩,但是,整體面部表情是比較固化的,幾乎沒有一點點笑容和語言節奏上的變化。可能是店長的緣故,比較忙,在確定我們有真實的購房意願後才從語氣中多了點親切。隨後,給我們安排了一個業務員帶領去看房。
這個業務員小余和我們差不多年齡,所以溝通起來還好。一路上,還在笑話那個中年大叔並不是很熱情,怎麼還能當上店長呢。答案就是,手裡掌握的房源資源很多。小余結婚沒幾年,剛有了孩子但是沒在身邊,和老婆待在老家。他自己很想在當地買個合適的房子,奈何還需要奮鬥一段時間賺點錢才行。本身還是很健談的,就是偶爾嘆氣一下,偶爾從兜里摸出一根煙,點燃後,深深地吸那麼一口,再緩緩地吐出來。有時候和房東、房客溝通的時候,會顯得有點急躁。
我們實地看房都是之前感覺不錯的和小段一起看過的。現在又和小餘一起看了一遍。在過程中,問的問題都差不多,得到的回答也都差不多。所以,對於看好的房型我們還是有意去買的。但是,和哪個中介合作呢?剛開始是比價,後面又到了比人。
「嗯嗯,小余帶我們看了一路也是蠻辛苦的。雖然價格稍微低了一點點,但是我還是更願意和小段合作。」 這就是當時的想法,後來也確實這樣做了。兩個人做著同樣的業務,回答者同樣的問題,到底是什麼決定了最後的結果呢?
是態度,以及個人的外在體現影響了我們的決定。小段整體感覺很平易近人且掛滿笑容,態度謙遜而不謙卑,讓人覺得很踏實的那種感覺。小余雖然也有笑容,但是略顯急躁,很容易聯想到之前老闆常說的『這個人不穩』。與其說我們選擇了中介小段,不如說小段引導了我們去選擇他。
在生活中,這種類似的情況還是很多的。細想一下,周圍的同學或同事,總有一些人吸引著我去和他交流或共事(非異性的吸引),也總有幾個人自帶防禦讓我望而卻步。都屬於無言的影響。
影響,它不在局限於說話,有可能是一個眼神,有可能是一個微笑,還有可能是一個動作。我們自己總不可能是永遠被影響的那一個,有時候也會轉變角色變成影響別人的那一個。笑一笑,十年少,還能影響別人,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