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最火的「以火攻火」,門檻有多高?

2022-09-01     壹讀

原標題:全網最火的「以火攻火」,門檻有多高?

擅長以毒攻毒的壹讀君 丨 彤 雲

8月26日,持續多日的重慶山火現場明火被全部撲滅。在這場人與火的戰役臨近尾聲時,「以火攻火」進入大眾的視野,並順利完成此次山火的撲滅任務。

一時間,全網吹爆了「以火攻火」這項神奇的滅火技術。

「以火攻火」是什麼原理?為什麼如此有效?

接下來,我們就來解開「以火攻火」的燙手面紗。

看似放火的滅火攻略

「以火攻火」是通過人為放火,搶奪山火的氧氣資源,使山火「缺氧」而自行熄滅的滅火方式。

滅火方式從理論上看並不難,只需要打破燃燒三要素中的任意一環即可。燃燒三要素分別是可燃物、助燃物以及達到可燃物燃點的溫度。

那麼,「以火攻火」又是如何搶奪山火氧氣的?

火在燃燒時,高溫會在火焰上方形成一股上升氣流。此時,其他方向的空氣就會流向燃燒的火焰,形成一股吹向火焰的「風」,這股「風」可以為火焰補充助燃物——空氣中的氧。

在山火蔓延的前方人工放火後,「人工火」在無風時,可受山火氣流的影響,被「吸」向山火,同時「人工火」的前端也會形成朝向自己的「風」,吸收「人工火」燃燒需要的助燃物氧氣。

當兩股火勢相遇時,兩股火焰會合的瞬間會形成更大的火勢,但很快就會因中間地帶「缺氧」,失去助燃物而全部熄滅。

以火攻火效果示範

「以火攻火」屬於滅火方式中的「窒息」滅火,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我們在化學課上,用蓋蓋兒的方法熄滅酒精燈,就是「窒息」滅火的原理。該方法還適用於撲滅著火的油鍋。

滅火器也是在可燃物表面噴射二氧化碳,達到隔絕氧氣的「窒息」滅火方式。

除了「窒息」,滅火還有「冷卻」和「隔離」兩種方式。

「冷卻」針對燃燒三要素中的溫度,通過將可燃物的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來滅火。我們常見的消防車噴水,就是通過噴洒霧狀水,使火場的熱量瞬間蒸發,從而降低溫度來滅火。

「隔離」是控制燃燒三要素中的可燃物,將其與火源分隔開,以達到滅火目的。對戰山火的過程中,有通過砍伐樹木,製造已燃與未燃樹木間的隔離帶,作為「隔離」防火的重要手段。

既然「以火攻火」如此有效,為什麼不用火去滅所有的山火林火呢?因為「以火攻火」原理雖簡單,操作上卻有很高的技術門檻。

並不簡單的以火攻火

在此次重慶山火的初期沒有實施「以火攻火」,就是因為沒有到達「以火攻火」的基本標準。

首先,實施「以火攻火」需要一條安全可靠的「依託線」。

「依託線」可以是公路、河流、小溪等具有隔離作用的分界線。山火發展初期,周邊不一定有合適的「依託線」。

由於山火蔓延速度為4~5米/分鐘,有風時蔓延速度甚至能達到10米/分鐘。現造「依託線」很可能跟不上山火的速度。

其次,「以火攻火」需要合適的氣候條件。

火仗風勢,前面我們提到的「以火攻火」時出現的「缺氧」地帶,會被風輸送的新鮮空氣輕鬆擊破。所以,「以火攻火」要在山火逆風、風速低或無風的氣候條件下,且要在一天中風速最低的傍晚時刻進行。

實施前還需考慮未來幾天的風速、風向、濕度、溫差的變化。在風速大、濕度小的氣候條件下不可使用「以火攻火」。

最後,「以火攻火」還要找准「火頭」蔓延的前方,並準確判斷點火位置的距離。

「以火攻火」的點火位置太遠,人工火不會被山火「吸引」,相當於放火;點火位置太近,人工火不成氣候,約等於助燃山火。完美的點火位置應當在與山火相會前,燒出不小於200米的過火帶。

過火帶存在的另一個好處,是破壞掉山火前進途中的可燃物。燒山火的料,讓山火無料可燒。

所以,只要找准山火的「火頭」及蔓延方向,就能有效撲滅山火,但是如何在一片火海中,準確判斷誰是「火頭」?有幾個「火頭」?

技術加持的以火攻火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衛星不僅可以監控山火的發生,還能用於輔助制定「以火攻火」的作戰計劃。

在沒有衛星定位系統前,實施「以火攻火」完全依賴現場指揮人員的經驗判斷,如果人工火的點火位置判斷錯誤,會白白浪費撲救人員的時間、體力,最重要的是沒有滅火效果,甚至會耽誤火情。

在衛星定位的高科技支持下,指揮人員不僅能準確找到山火的「火頭」,還可以找到點火的最佳位置,制定最高效的「點燒方案」。

如2000年的「4·29」重大森林火災現場,就是用衛星定位技術實施的「以火攻火」法撲滅的。

由於當時的林火為逆風火,現場指揮人員根據衛星定位系統,制定了「以火攻火」的戰術,確定了需要控制的火線AB間的「進攻點」C,以C為中點,分兩組滅火隊員向A、B兩點坐標方向,進行一點兩面的分兵點燒法。

「4·29」重大森林火災現場呈「M」型的多個「火頭」

在我國「以火攻火」的滅火方法已經成功撲滅過不少林火、山火,不過這個方法並不是新技術,而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結晶。

「以火攻火」的鼻祖是澳洲土著北方部族,已有數千年的「以火攻火」史。

既然澳洲人如此擅長「以火攻火」,兩年前震驚全球的澳洲大火為什麼燒「透」了全澳洲?

當地政府的不作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擅長「以火攻火」的澳洲土著,早就被殖民者「以人攻人」的戰略滅絕……

參考資料:

[1]周廣友. 以火攻火是撲救大面積森林火災的有效途徑[J]. 森林防火, 1997(1):2.

[2]張勇. 應用衛星定位系統實施以火攻火戰術初探[J]. 森林防火, 2003(4):2.

[3]劉京安. 淺談林火撲救中以火攻火行為的法律屬性[J]. 森林公安, 2006(6):2.

[4]龍騰騰, 王儒龍, 王猛,等. 基於"人-機-環"系統的山地森林滅火和以火攻火實踐[J]. 森林防火, 2019(4):4.

點擊圖片閱讀 | 為什麼武漢人擁有最強小拇指?

點擊圖片閱讀 | 抽干湖水也要抓到的鱷雀鱔,可能是人工投放的?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

動動手指給壹讀君點個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783d2e5c5cea220eec931bcd53e79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