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天字號皇宮修道院,5萬工匠13年建成,中國遊客:僅次於故宮

2019-08-30   福大人愛旅行

1730年,正值大清帝國雍正八年,京師(北京)地區發生了一場相當嚴重的強烈地震(震級無查),據記載,地震中京師各地房屋倒坍嚴重,連紫禁城、圓明園等皇城、園區都有損毀,太和殿的一角也塌了一部分。當時這場地震一共造成了二萬多人死亡,連雍正皇帝也嚇得躲到了京杭大運河的漕船上。這場地震瞬間造成了人們的極大恐慌。

​無獨有偶,那一年的歐洲也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影響各國皇帝的「大事」——葡萄牙國王約翰五世歷時13年、動用歐洲各國藝術家設計師和工匠5萬人,建成了當時歐洲地區規模最大(建築約4萬平方米),也是最奢華的皇宮修道院——馬夫拉國家宮殿(Mafra National Palace)。

​這座兼有修道院和皇宮功能的超豪華建築一經落成,立即在歐洲各國引起軒然大波,人們議論紛紛:有人羨慕、有人嫉妒、有人說葡萄牙國王炫富……但凡到訪過馬夫拉宮的人一致認為,這皇宮版的修道院基本可以忽略為人服務的基本功能,那絕對是神的居所,體現著王的氣魄和藝術的巔峰造詣。

​甚至傳說馬夫拉宮的落成,一度引發了歐洲地區小規模的移民潮——某些嫌貧愛富的歐洲人紛紛移民葡萄牙,投靠這個「實力雄厚」的歐洲強國!當時歐洲各國的君主們聞訊也沉不住氣了——開始跟風加碼投資本國各宮殿項目的建設,希望儘快趕超馬夫拉宮的規模和豪華,如法國凡爾賽宮就在此時全面發力擴建。

​七月下旬,我們在葡萄牙旅行期間剛好遇到馬夫拉宮成功申遺成功,其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葡萄牙舉國上下一片歡騰。於是,我們也過去湊了熱鬧。

​早在1711年馬夫拉宮的發起人——葡萄牙國王約翰五世曾對天發誓,要是王后瑪利安能給他生個一男半女,他就要造一座歐洲最牛X、世界規模第一的修道院。於是第二年,瑪利安王后真的產下一女,取名芭芭拉公主。約翰五世高興壞了,一看願望實現,都來不及感謝他的主,就抓緊選地、買地,實現誓言——要大興土木蓋一座能容納十三個守「貧窮戒」的方濟各會修士的修道院。方濟各會修士好養活(方濟各會提倡過清貧生活,衣麻跣足,托缽行乞,會士間互稱「小兄弟」),每天只要給個饅頭、一勺菜汁兒,就能哇啦哇啦地替國王念一天的經。

​在同一時段,葡萄牙的海外強盜們也成功地從巴西掠奪回了大量的黃金和物資。葡王約翰五世有錢了,發達了,這初心也就動搖了——他要把原本給方濟各會修士建的修道院改建成一個碩大的豪華皇宮+大修道院,並且還要用殖民得來的黃金財寶買各種藝術品來裝點這座新宮殿。

​負責修建馬夫拉國家宮殿的建築設計師是從德國和義大利請來的。據說,在宮殿的建造過程中,平均每天在工地里有一萬五千人同時工作。而工人最多的時候,一天有四萬五千人同時工作。光是負責維持工地治安的軍人就有七千多人。最終,這座號稱歐洲天字第一號的氣派皇宮修道院一共花了13年時間才大體竣工,其中因項目死亡的工人達1383人。

​馬夫拉皇宮和修道院的門面足有220米寬,內有1200個房間。與我同來的朋友激動,表示「馬夫拉宮論精美程度,在歐洲應該是頭號的,和凡爾賽宮不相上下,論規模僅次於我們北京的故宮!」這評價言重了,但確實在現場參觀時,這座宮殿能給人以震撼的感覺!我在拍攝宮殿正面照片時,24mm廣角頭都裝不下整個宮殿的前門。

​在18世紀,這座巴洛克和義大利式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宮殿建築絕對是歐洲規模最大的了。 修道院裡面的大教堂也是經過教宗同意修建的,是獻給聖母瑪利亞和聖人安東尼的。所以這座教堂叫做Basilica,而未經教宗批准特許獻給聖人的大教堂只能叫Cathedral。

​教堂里除了有許多義大利式的精美雕像之外,還有六座歷史上著名的管風琴和兩個鍾組,包含92個大小不同的鐘。據說,當年荷蘭鑄鐘的人接到這個訂單時嚇了一跳,為了慎重,要求葡萄牙國王預付造鐘款。約翰五世聞訊很惱火,當即付給造鐘人雙倍的欠款,以示天威(反正錢也是剛從巴西搶來的)。

​另外,大教堂裡面光線很暗,天氣好的時候,從教堂穹頂上可以看到一束陽光射下,可能會讓善男信女們產生幻覺——哇!天堂實在太美好了,好想見上帝啊!

​Tips:遊客參觀馬夫拉國家宮殿需要購買門票:宮殿6歐元,12歲以下兒童免費;教堂免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