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阿拉斯加,東與加拿大相接,其餘三面環海,與本土最近城市相隔3700公里,是地球上最遙遠、最神秘、最令人嚮往的區域之一。阿拉斯加一詞,最早來自於愛斯基摩人的阿留申語,意思是「最後的邊疆」。出於對自然環境的研究保護和對地球可持續發展的貢獻,「最後的邊疆」這一概念,如今已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認可。
此時的阿拉斯加已過了傳統賞秋的最旺季,尤其是從南部半島惠蒂爾小鎮前往西沃德的路上萬物開始凋零。此行我們四人將拜訪基奈峽灣國家公園,玩一次前所未有的冰原徒步。
這個季節,阿拉斯加的天氣很不穩定,天氣狀況多變已經成了常態。在去往西沃德的路上,我們幾乎每翻過一處山頭,都會遇到和之前不一樣的天氣,陰天、晴天、雨天、霧天,不斷交替呈現,自然環境和地貌也隨著海拔的變化在變化著。
距基奈峽灣國家公園只有10分鐘車程的西沃德鎮,沿著冰川河流有一條細細的林區,裡面有許多供遊客使用的露營地。這裡的環境優美,設施齊全,還有公共衛生間,夏秋季節人氣很旺。
我們找了一大圈,既沒看到營地管理人員,也沒找到空場地。情急之下,只好抓了一位已經住下的美國大叔詢問。「您好。您知道這附近還有空出來的營地嗎?」我主動上前詢問。「這個不太清楚啊,我幫你們找找。」大叔的孫女十來歲的樣子,也幫我們四處找空地,一圈下來依然沒什麼結果。「恐怕是沒有空位了。」「這可怎麼辦啊?晚上我們沒有住宿預訂。」
看我們拿不定主意了。大叔想了想,問了我們帳篷的大小,之後邀請我們和他分享同一塊營地。「我幫你和管理人員說說,額外付營地費用就行了。」原來,這位好心大叔是西沃德小鎮的居民,隔壁營地的露營者和管理人員都是他的朋友。
就這樣,我們如願以償地在美景中露營。傍晚與美國大叔圍坐在篝火邊取暖,喝著飲料聊他的經歷——「我在美國的堪薩斯州出生,在農場裡長大,曾經從事了12年海軍邊境管理工作,九年前才搬到西沃德居住……」聊天時發現,他對美國政府並不滿意,而對中國卻很有感情,「我有不少中國和菲律賓的朋友,關係都很好。」難怪大叔如此熱情幫助我們。
位於基奈峽灣國家公園裡的哈丁冰原(Harding Icefield),是一片覆蓋著1800多平方公里冰原荒地的區域,其中有許多規模宏大的冰川地貌。據說,這片冰原上的大冰殼最厚處可以達到1600米深,屬於1萬年到1.2萬年前更新世末期的原始冰層。
「出口冰川」(Exit Glacier)是哈丁冰原上人類可以通過徒步方式,直接觸摸到的唯一的大規模冰川。在這裡來一次徒步之旅,俯瞰「出口冰川」奇觀,自然也是我們千里迢迢自駕來到西沃德的最大願望。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哈丁冰原最著名的「出口冰川」的景象。
徒步哈丁冰原看「出口冰川」,需要進行單程6600米的徒步過程,爬到最高點,之後回程還需要原路返回。沿路沒有飲用水、食物和衛生間,這讓人很糾結:吃多了喝多了沒地方解決,吃少了喝少了,沒體力走不動路。我的經驗就是吃喝都先都背著,到了上面猛吃一通再下山。
在徒步路線的盡頭,哈丁冰原的最高點上可以看見壯觀的原始冰原景觀。
徒步一路,由低到高地貌變化不小,起初是森林和鋪設不錯的石階路,但到了中部就變成了有坡度的土石路,但最終「出口冰川」的壯觀景象完整展現在我們面前時,一路上的所有辛苦也都不算什麼了!
跟隨前面的遊客,我們一路上升,終於在4個小時後,來到了哈丁冰原最高觀景台。
從此處再往上走一小段,就能直接看到廣闊無垠的大冰川景觀了。雖然官方提供的徒步路線至此已經到了盡頭,但前面明顯還有許多人走過的痕跡。於是,我們繼續跟著前邊的遊客沿非景區路線繼續前行,希望能走到冰川的跟前。
又往前走了幾百米,一路下坡,邊走邊擔心回程爬坡的辛苦,但依然還是抵不住冰川的巨大誘惑,最後終於親手觸摸到了大冰川的聖潔冰面。其實,從每個角度觀看大冰川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在這次徒步的過程中,我們有冰川、山巒陪伴,就算累其實也不覺得辛苦。最後,當我們回到停車場裡,一下子癱坐在車裡時,腦子裡依然還在回味剛才的美景。
上山花了四個小時,走野路往返50分鐘,下山兩小時二十分,加上途中休息、拍照,一共花費了8個多小時,但也值得了!
此行我們在阿拉斯加的自駕路線示意圖,僅供參考
結束了哈丁冰原的徒步之旅,我們的阿拉斯加全部自駕遊行程也接近了尾聲。「最後的邊疆」既有震撼的美景,也遇到了熱心的當地人,還有新鮮的海鮮大餐吃和有無數的漂亮風光,感覺這是一次很有人情味的旅程。阿拉斯加,我會再來,來看棕熊捕鮭魚,去北方小鎮冰天雪地泡溫泉看極光,泛舟冰川下,腳踩冰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