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大家都說「日本的京都就是中國唐朝長安的翻版」,所以每次去日本,一定會到京都打卡,而且每次去都是看廟-看廟-看廟……印象里沒有一次是在城裡好好逛過街,以至於京都給我留下的印象只有千百年歷史的古老寺廟,所以我對京都的繁華城區反而好奇。這次終於抽出了半天時間留給了商業區,一個人便跑出去閒逛。
京都相對於東京來說,只是一個150萬人口的小城市(東京人口1400萬),甚至連它的鄰居大阪都不及(270萬人口),但就是這樣一個「小地方」,卻是古代日本一千多年的首都(公元794年到1868年為止),如今更有清水寺、二條城、金閣寺、天龍寺等十七處古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眾所周知「日本是中國的學生,文化、建築和藝術等等精髓都是向唐宋時期的中國學來的」,這話我非常認同,但感覺最好加個期限。事實上,所有的學生都有畢業出師的那一天,如今的日本科技發達,主要城市商業繁榮,大城小鎮市容整潔,人們舉止文明。
現在的日本,貌似已經或已不是當年那個只知模仿的「留學生」了,無論在科技、人文、城市生態等諸多領域,已追平甚至在某些方面領先於它的老師——中國!
就拿環境來說,我曾參觀過不少日本城市,感覺每個地方都很乾凈,就連犄角旮旯的農村都少見垃圾。有次我從東京目黑川的賓館下樓去澀谷逛街,邊走邊吃冰淇淋,結果都走到目的地了,手裡的冰淇淋紙都沒能扔掉,一路上就沒看見一個垃圾桶,我也不好意思讓往這麼乾淨的地上扔垃圾,就這麼把包裝紙攥到了澀谷。不得不承認,日本人的乾淨勁兒不僅是潔癖,幾乎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
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日本各地哪兒哪兒都這麼乾淨,看看上圖就知道他們是什麼心態,又是怎麼做到的了——這幾位日本婦女正在擦洗寺廟的每一級台階,並且大大小小所有縫隙都會擦到,非常的細緻!注意,這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普遍現象!
從京都城東的四條河原町出發,往市中心商業區溜達,眼睛不僅要看路、看車,還必須得時時刻刻盯著手機導航,不然就有可能在井田格和蜘蛛網一樣交錯的街區里迷路。很難相信在京都這麼老的城裡面竟然沒有什麼明顯地標建築,最多京都塔算是一處,隔著老遠就能看見它。
在京都城區溜達,我不太喜歡走大馬路,比較喜歡這種小巷子,安安靜靜,乾乾淨淨,像電影《藝伎》里的場景。沿街的一些小酒館、小商店很有意思,適合邊走邊逛,很放鬆。
縱穿京都市內南北的鴨川河沒有太多的歷史,但卻比較受到當地居民的保護。河面上一點雜物都沒有,沿岸也相當乾淨。據說,每年春秋兩季到了周末,這條河的上下游沿岸地區就會聚集許多休閒市民。我在京都市區的其他水池、小河區域同樣一塊廢紙、一個塑料瓶、一隻購物袋都沒看到!說句不負責任的話,咱故宮金水橋下可能也就乾淨到這程度吧?
國內很多城市居民都有養寵物狗的愛好,遛狗時多數人會自覺清理狗狗留下的便便,但也有不少無德狗主完全視而不見;如果在京都,這種沒素質的人就慘了——如果被人舉報或被執法者逮到,罰款3萬日元(約合1960人民幣),肯定是躲不過的。
除此之外,京都的主要路口和景點也指定了吸煙處,對於煙民遊客來說,千萬別在大街上邊走邊吸煙,或者在非吸煙處吸煙,違者也會遭受嚴重處罰。這可能也是京都能保持如此乾淨的一些原因。
京都雖是日本的千年古都,但現代京都並不老舊。你在商業區的街頭巷能看見許多風味餐廳,既有傳統日式風味館,也有西式快餐店,還有時尚口味的東南亞零食小店。這幾天我們在京都吃飯,一直是拉麵-壽司、壽司-拉麵,現在想起來都不爽。
這回自己出來溜達終於可以換換口味了——只要一個便當,我就知足了!別以為這玩意兒寒酸,其實這家的味道非常nice,讓人百吃不厭,如同初戀!
在京都參觀寺廟固然重要,但日本旅遊的一大樂趣還在於感受城市科技和特色基礎設施,例如在地鐵和大型車站旁可看到非常便民的自行車地下停放系統。日本不是自行車大國,京都也不是以自行車交通為主的古城,但卻很重視市民使用自行車的方便性,有了這種自動化停放系統,誰還會亂停自行車呢?另外,在市區公路上也有專用的自行車道。我國現在很多城市都有共享單車服務,停放方式是不是也該優化一下了呢!
京都的免費WiFi服務是城市文明的基本門檻之一,目前在京都市區免費高速WiFi已經覆蓋了大部分車站,餐廳,商場,酒店和人流量大的公共場所。外國遊客也能很方便地連結到公共免費WiFi或各營業門店的免費WiFi,不用擔心手機上不了網的麻煩。
公共廁所也是一座城市潔凈程度的體現。街道建築可以粉飾,但保持公共區域的衛生間就比較有難度了。在京都逛街時,我去路邊一家星巴克用店裡的衛生間,首先感覺就是真乾淨,所有地面、扶手、盥洗台、馬桶都乾燥潔凈,一點污漬都看不出來。不知道是怎麼保持的?另外,這種看似操作複雜的智能馬桶,功能也很多,最後糾結了半天也沒敢按第四個按鈕。
從福岡到札幌,我先後到過十個以上日本中大城市,京都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地方。不僅因為它的古代寺廟和遺蹟多,像中國唐朝的長安(西安)、宋時的東京(開封),還因為這座城市的市容和調性好,有著比較強烈的人性化特徵,是一座真正的生活之城,特別是對於我比較有吸引力。
如果說唐宋時期的中國是日本的老師,那麼這位島國學生似乎已把所學精髓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甚至推陳出新。在全球競爭如此嚴酷的情況下,大國之間都在相互博弈,那麼我們中國作為曾經日本的老師,到底如何才能贏得這盤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