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渡女商人鄭翠萍,幫福建三千人到美國,獄中病死160輛林肯送行

2024-08-22     彤陌紅塵

她從一出生就懷抱著「美國夢」,長大後不僅僅是自己到了美國生活,更是利用不法的手段,偷渡了三千人來到了美國定居,一度被人稱作「偷渡皇后」,很快她就變成了全球通緝犯死在了監獄中,但卻在她死後來了數千人悼念,葬禮當天還有160輛林肯送行。此人究竟是好是壞?她到底對美國眷戀著什麼?

夢想生根

新中國成立的那年,鄭翠萍出生於中國東南的沿海地區,福建福州亭江鎮一個名叫盛美的小漁村,雖然村民們家家戶戶都是依靠大海謀求生計,但鄭家在其中顯得格外與眾不同,因為鄭家的一家之主,鄭翠萍的父親鄭濟良是一名輪船搬運工,他供職的輪船頻繁往返於中國和美國,鄭濟良能夠看到當時世界上最繁華強盛的美國,在那個百廢待興,剛剛開始更行業發展的時代,看美國和去美國幾乎是沿海地區所有人共同的夢想,儘管只是最底層的勞動,鄭濟良的豐富經歷見識依然讓家鄉的鄰里們羨慕不已。

親眼見識到美國的繁華盛景之後,經過再三的糾結猶豫之後,鄭濟良終於在鄭翠萍十五歲的時候下定決心,哪怕是冒著被發現後遣返回國的風險也要待在美國。

1964年,鄭濟良所在的輪船又一次停泊在紐約碼頭,來來往往的搬運工們各自忙著貨物無暇顧及彼此,鄭濟良悄悄溜開,他成功留下,開始了在美國的打工生活,依然辛苦但得到了更高的工資,除去鄭濟良自己的生活費,他還能給家裡寄回很多。自從父親遠走美國,鄭家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本就聽多了村民們對美國的溢美之詞,再加上自己父親的現身說法,鄭翠萍更加渴望到大洋彼岸的美國生活。

1973年,鄭翠萍和家裡人用父親寄回家裡的錢,一起離開了貧窮落後的小漁村,搬到香港生活,落腳安居,一切都逐漸步入正軌,可問題是在大城市裡,一家人的生計要如何繼續維持,頗有生意頭腦的鄭翠萍看準商機,開起了一家雜貨店。

她似乎對財富有著遠超常人的靈敏感應,雜貨店的規模逐漸擴大,一家人在香港的生活衣食無憂,為了積累財富,鄭翠萍又用賺來的錢在深圳開了一家服裝加工廠,雖然雜貨店和服裝加工廠遠隔兩地,但同樣紅火的生意讓她欣慰不少,成功的事業不僅沒能讓鄭翠萍放棄到美國生活的願望,反而更加強烈。在此期間,她的丈夫張亦德也嘗試用鄭父的方式留在美國,但很遺憾,他失敗了,僅僅兩年就被美國移民歸化局發現並遣返回香港。

夢想無罪,但要注意方式方法。

嫩芽破土

偷渡一定會被遣返,想要光明正大地留在美國就一定要通過合法途徑辦理簽證,問題是應該用什麼理由才能順利拿到簽證呢?

關於這個問題,鄭翠萍百思不得其解,直到1981年,一對到香港旅遊的美國夫婦出現在她的商店裡,在鄭翠萍的刻意結交和拜託下,這對美國夫婦同意鄭翠萍以保姆的名義跟隨他們一起回美國,就連負責辦理簽證的工作人員都好奇,作為一名身家不小的傑出商人,她為什麼會甘心放棄現有的一切,選擇隻身到美國去當保姆,對此,鄭翠萍的回答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未來到美國接受更加先進的教育,這樣的慈母心態不應該被拒絕,鄭翠萍如願拿到了美國的簽證。

漫長的旅程結束,她終於踏上了那片嚮往已久的土地,到達美國的鄭翠萍呼吸著異國他鄉的空氣,與美國夫婦揮手告別。

可她不懂英文,在這個大部分區域都語言不通的國家生存很難,相較而言,唐人街是鄭翠萍留在美國生活的唯一選擇,這裡不僅大多數都是華人,還有專門的福建人圈子,得益於父親曾經的人脈幫助,鄭翠萍很快便站穩了腳跟,開始做回她的老本行,經營雜貨店,店鋪的生意蒸蒸日上,有了能力的鄭翠萍將丈夫和孩子接到美國,分離幾年後,一家人終於在大洋彼岸順利團聚。

近在眼前的成功出國生活被越來越多夢想出國賺大錢的人們熟知,鄭父在美國待了十幾年之後被遣返回國,他們紛紛想辦法聯繫回到家鄉生活的鄭父,希望能夠通過鄭家父女的幫助圓夢美國,鄭翠萍的親朋好友們皆受其利,成為第一批得到幫助的受益者。

他們自己偷渡,到美國後再由鄭翠萍接應安頓,很多人因此順利留在美國生活,繁華迷人眼,依舊留在國內的人們更加羨慕,天天幻想著自己到美國之後的生活,這些人直接聯繫鄭翠萍請求她提供幫助,鄭翠萍的商業頭腦開始運轉,這何嘗不是一個賺錢的好機會呢?

賺錢無罪,但至少不能觸犯法律。

春風化雨

鄭翠萍開始了她的偷渡生意,為求萬無一失,鄭翠萍選擇信得過的家人負責各部分安排,要求相關人員保密,每次少於十人,全部一視同仁,各自收取一點八萬美金,接受人到付款,接受在擔保下定金加打工分期償還,天文數字一樣的價格背後是安全順利抵達和一定義上的有依靠,這些「受益」的人很是感念鄭翠萍的付出,她的偷渡生意有口皆碑,送上門來的顧客更加趨之若鶩。

在外邊打工賺了錢是沒錯,可家人還在故鄉過著貧苦的日子,要想辦法將錢寄回去呀,這個問題苦惱著幾乎所有偷渡而來的人們,銀行不敢去,其他途徑不靠譜,又一個商機送到了鄭翠萍手上,基於她多年經商生涯積攢下的人脈,要抓住這個商機簡直輕而易舉,只要有錢和接收人的名字及聯繫方式,鄭翠萍的「網絡」就能迅速送到,每單只收取百分之三作為辛苦費,方便靠譜的寄錢方式不僅便利了那些人,更為鄭翠萍賺取了數額巨大的財富。

即便是剛到美國身無分文的人想要貸款,鄭翠萍也同樣願意提供幫助,收取百分之三十的利息並提供打工機會,經此種種之後,本就對鄭翠萍心存感激的人們對她越發敬重,在這些人心裡,鄭翠萍是幫他們和家人過上好生活的大恩人。

「萍姐」的名號越來越響亮,找她幫忙人愈發增加。與此同時的福建老家,為了讓自己如火如荼的生意「不斷代」,鄭翠萍拿出了一部分錢用於家鄉,建學校,請老師,為孩子們提供學習英語的機會,不可否認的是,在當地人對美國更加渴望的同時,因為貧窮而耽誤上學的孩子們確實收穫到了知識。

財富無罪,但不能執迷於違法深淵。

暴雨忽至

生意越發火爆,規模也應該隨之擴大,鄭翠萍與當地福建人成立的「福清幫」展開合作,為了提高賺錢效率,鄭翠萍一改往日的穩妥風格,開始與合作夥伴一起冒險。他們用可以容納三百餘人的輪船運送偷渡人員,再由幫派的人分批接應,這樣一趟下來就是一本萬利的好生意,一船又一船,鄭翠萍與幫派的合作順風順水,她也賺的盆滿缽滿。

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1993年,鄭翠萍等人的偷渡生意遭遇前所未有的滑鐵盧。運送偷渡者的輪船意外擱淺在肯亞,船上承載的三百多人全部被困,聽到消息後,鄭翠萍火速聯繫了合作夥伴張良琪,讓他重新買船和快艇接應,並允諾下事成之後分送格外豐厚的報酬,郭良琪依言照做,可當看起來可能隨時會散架的輪船載著三百多人終於到達公海後,負責接應的快艇卻遲遲沒有到來,在船上負責人的煽動下,偷渡者們躍入冰冷的海水,向著「近在咫尺」的美國海岸奮力游去,這就是當年震動美國警方的偷渡案件。

儘管當天晚上集體跳船的三百多人得到了美國警方出動多輛遊艇的大規模救援,但依舊有數十人不幸葬身大海,船上的負責人和生還的偷渡者們悉數落入美國警方手中,鄭翠萍被暴露出來,但前去抓捕鄭翠萍的警員們撲了個空,原來她早已經悄悄逃回福建,又憑藉關係在那裡做起了偷渡生意。時隔五年之後,鄭翠萍的生意再次出現巨大問題,輪船在大海上傾斜,十四條生命因此消逝,這絕對堪稱遭遇滅頂之災,這一次,多年遍尋鄭翠萍不得的美國警方徹底憤怒,將她掛上了全球通緝榜單。

可上有通緝,下有招數,鄭翠萍利用偽造的身份信息和護照在紐約,香港和福建頻頻活動。直到2000年,鄭翠萍兒子無意中落下的綠卡才帶著警方設的局抓到了她,五年的兩地監禁後。

2005年,鄭翠萍在美國接受審判,人證物證確鑿,無論她如何狡辯,感恩她的人如何不平,甚至頭腦發熱想為鄭翠萍坐牢,她三十五年的牢獄之災仍然避無可避。在最初入獄的四年多時間裡,鄭翠萍堅持上訴為自己「伸冤」,但無一例外均以失敗告終,多次失敗之後,年紀不小且病痛纏身的鄭翠萍終於放棄。

人脈無罪,但不能用於挑釁法紀。

2014年4月在美國監獄病逝,5月出殯時,數百輛林肯車為鄭翠萍高調送行,街邊滿是曾經受她恩惠的中國人,鄭翠萍的一生就此結束。關於鄭翠萍的善惡,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無可厚非,自然有人感恩,有人痛恨,但無論如何,她多次違反法律的行為都是鐵一樣的事實,不容忽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c8ab4e7021129a26fb988a76e1344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