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位於歐洲北部,與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海岸線長1100公里,地勢北高南低,內陸水域面積占全國面積的10%,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有「千湖之國」之稱,全國1/3的土地在北極圈內。
羅瓦涅米
羅瓦涅米是芬蘭北部拉布蘭省省會,是世界上惟一設在北極圈上的省會,也是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旅遊中心。二戰期間這座城市遭到嚴重的破壞、曾被夷為平地。戰後,按照芬蘭著名建築大師阿爾托的規划進行重建.據說阿爾托是按照北部馴鹿的形狀設計這座城市的重建藍圖的。
奧蘭島
奧蘭群島是芬蘭惟一的一個自治省,位於芬蘭的西南沿海,由6500個小島組成,島上居民2.5萬人,大多以瑞典語為母語,奧蘭島的首府是瑪麗港,是群島上惟一的一座城市。奧蘭島人常以自己的古老航海傳統而感到自豪,停泊在首府瑪麗港西碼頭的四桅杆帆是奧蘭島的象徵,也是奧蘭島遠洋船隊漂洋過海的見證,現已入為博物館供遊人參觀。
星羅棋布的小島,巨大的礁石,野花燦爛的谷地和茂密的森林使這個群島別具神采。奧蘭島的風光與芬蘭內地截然不同,島上眾多的古蹟有中世紀的城堡,教堂,還有博馬松德海上要塞,1854年,由於克里米亞戰爭的爆發,建造要塞這一龐大計劃擱淺,剛剛建成一半的要塞遭到了英法聯軍來自海上和陸地的兩面夾攻,英法聯軍奪取要塞後將它炸毀。
奧蘭島夏季氣候宜人,在島上,遊人可以租到自行車,並同時獲得一份地圖及指南,沿途有許多營地,度假別墅和民宿可供歇息,島上還有一個36洞的高爾夫球場,除打高爾夫球外,遊客還可以在海邊垂釣,乘船在海上遊覽打獵。
桑拿稱得上是芬蘭國粹,許多芬蘭神話和民俗都源於桑拿。芬蘭民間傳說和文學名著中,桑拿是常用詞,幾乎每一個芬蘭的知名作家都曾記敘泡在桑拿中的情形,由桑拿延伸出來的帶點經典和哲理的種種,也常被引用。芬蘭民族史詩《卡勒瓦拉》中,也提到桑拿數十次,最愛桑拿的主角是芬蘭人心目中的勇士,這點上,桑拿是音樂和視覺藝術的主題。
芬蘭人口550萬,桑拿房有200多萬個,平均不到三個芬蘭人就擁有一間桑拿房。芬蘭家用桑拿房的普及率也非常高,已經成為家庭房屋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很久很久前開始,SAUNA就一直是芬蘭人每天的生活,分娩、煮飯、製衣、照顧病患、料理後事,都離不開桑拿。芬蘭古訓「生於桑拿,死於桑拿」,便是這樣的語義。古老的芬蘭人,把桑拿浴室視為聖地。就算今時今日,有些芬蘭人依然相信桑拿浴室的木榻下有神靈,桑拿時,任何人都必須懂得規矩,不可喧譁嬉笑,不可說下流話。
芬蘭是「嬰兒箱」的發源地。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芬蘭的每名新生兒都會從政府那裡得到人生第一份禮物。芬蘭於1938年出台《孕產補貼法》規定:當年生產的產婦三分之二有資格領取現金補助、寶寶箱或兩者皆領。
在1927年,芬蘭電台的一個廣播節目宣稱,聖誕老人和兩萬頭馴鹿一起就住在芬蘭拉布蘭省的「耳朵山」上,正是因為有「耳朵」,聖誕老人才能在北極聽到世界上所有孩子的心聲。從此,故事中的「耳朵山」就成了聖誕老人的故鄉。
芬蘭人多喜飲酒,大小酒館星羅棋布,每逢假日,滿城的居民早早離開家門,上街泡酒吧,直到日薄西山。馬斯基酒是倍受芬蘭人青睞的一種雞尾酒,即在苦艾酒和杜松子酒中加入白蘭地或其他烈性酒。此酒以芬蘭陸軍元帥馬達漢(Marshal Mannerheim,又譯為曼納林)的名字命名,馬達漢的暱稱是馬斯基(Marski)。
在戰爭時期,馬達漢對酒的質量非常不滿,於是命令他的副官,用點什麼把酒的怪味壓下去,這就是馬斯基酒的故事。飲用馬斯基酒的時候,酒杯一定要斟滿,從端起杯子到把酒灌進喉嚨,整個過程不許灑一滴酒。2000年後,芬蘭政府基於酒醉事故頻發,斷然下令不允許自帶酒類到公共場所消閒聚會,只限於在酒吧現買現喝。
芬蘭傳統節日——仲夏節,是日照最長的一天,此時,城鎮會成為一座空城,人們都驅車趕往鄉下(多回故鄉,相當於中國春節合家團圓習俗)聚會,家家升起國旗,老小舉杯開飲。酒到酣處則舉杯邀歌,最後齊唱國歌,豪放感人。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_2zQG8BMH2_cNUgLSX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