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在東北邊陲的黑河美食

2020-08-07     大羅言酒

原標題:屹立在東北邊陲的黑河美食

地處中國東北邊陲的黑河市,與遠東地區第三大城市、阿穆爾州首府——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隔江相望,最近距離僅750米。黑河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是黑龍江、嫩江等流域土著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和異域文化的對接、碰撞、融合之地。

黑河的美食傳承了黑龍江美食的精髓,好吃而且很有異域風味。

大燴菜

也叫家常粉菜。它的特點是內容豐富,經濟實惠,美味可口,老少皆宜。它的製作方法是:先將五花豬肉切片,下油鍋大炒成半熟,撈出備用,然後再將油拔過的山藥塊、白豆腐、白菜塊、土豆粉條一起燴於炒肉的鍋內,並配入花椒粉、食鹽、薑絲、蔥段、蒜泥、辣椒等佐料。待菜燴至快熟時,將炒好的豬肉連湯油加入鍋內,全熟後即可食用。

鯽魚過河

鯽魚俗稱鯽瓜子,肉味鮮美,肉質細嫩,口感很好,鯽魚營養價值極高,特點是營養素全面,含糖分多,脂肪少,蛋白質質優,所以吃起來既鮮嫩又不肥膩,還有點甜絲絲的感覺。

拌生魚

也叫「剒生魚」,這道名菜由來已久,而且地域也不限於查干湖和松、嫩兩江一帶。相傳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一次設宴款待使節,貪杯微醉,御廚怕太祖酒醉失態,想到米醋、生魚能解酒,便做了一盤剒生魚,太祖食後不僅清涼爽口,而且酒意盡消,連聲誇讚,以此「剒生魚」就成為女真的一道名菜。

蘇波湯

水泡在俄語中是指湯,水泡湯的原料是捲心菜、土豆和西紅柿加上牛肉。這食物不僅營養豐富,味道也很新鮮,是黑河市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之一。

茄汁草魚片

將草魚切成厚片,然後用紹酒來鹽拌勻,然後放到油鍋炸到六成熟,基本上魚肉變成黃色就可以撈出來了。再放進鍋里淋上一些番茄醬炒香,之後放放白糖、辣椒之類燒個兩分鐘就可以出鍋了。不僅樣子好看,味道也特別香,用一句形容就是色香味俱全!

炸泥鰍

炸泥鰍是黑河美食的一大特色,炸之前要先將泥鰍洗乾淨,然後撒上一些鹽,然後就放進燒熟的油鍋里炸,炸到香氣四溢時就可以撈出來了,整個泥鰍被炸得外酥里嫩,吃起來更是美味無窮!

藥泉豆腐

五大連吃的美食有一種說法:「連池魚,礦泉蛋,藥泉豆腐農家飯」。由礦泉水調製的大豆腐和干豆腐成為五大連池一絕,滑嫩可口,久燉不碎。

黑龍江流域歷史上一直是北方少數民族生活的搖籃,這裡曾是先秦時古籍記載的肅慎,兩漢、魏晉時的挹婁,南北朝時的勿吉,隋唐時的靺鞨、室韋,遼金元時的女真等先民生存之所,他們是現在滿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蒙古族的祖先。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這裡的黑水先民始終與中原地區保持著緊密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繫,早在4000多年前,黑龍江流域的肅慎人就開始朝貢特產「楛矢石砮」,確定了從屬關係。最晚從唐朝開始,黑龍江流域就處於中央王朝的管轄之下。黑水先民朝貢獵鷹、貂皮、馬匹等方物,中原王朝也賞賜絲綢、瓷器、鐵器等,由於黑水先民朝貢多在冬季行走於冰雪路面之上,所以朝貢的路線也稱冰雪絲綢之路。

除此之外,黑河的古驛道驛站和保衛領土、戍守邊疆有著密切的關係,尤其清初吉林烏拉到璦琿、墨爾根到雅克薩的驛道,就是反擊沙俄入侵開闢的。十七世紀中葉沙俄武裝入侵黑龍江流域,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寧古塔副都統薩布素率領清軍進駐璦琿,後任黑龍江將軍,先後修建了新舊璦琿城。清政府成功組織了兩次雅克薩反擊戰,並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與沙俄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確定了中俄兩國東段邊界。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Oejy3MBeElxlkkaZeJ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