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區副司令黃驊,開會時遭暴徒槍殺,14歲小房東道出真相

2023-12-14     彤陌紅塵

原標題:軍區副司令黃驊,開會時遭暴徒槍殺,14歲小房東道出真相

黃驊,河北省一座海濱小城。一座城,銘記著一個英雄。

是的,黃驊市,是以英雄黃驊的名字命名的城市。而英雄黃驊的死,說起來令人扼腕。他沒有死在抗日戰場上,卻死在了戰友的槍下。

軍區會議中,大趙村慘案發生了

那是1943年6月30日,冀魯邊軍區召開偵察會議,會議由軍區副司令員黃驊主持。軍區司令邢仁甫,因為準備去延安學習,所以沒有到會。

會議的內容很多,上午主要是傳達上級會議精神,下午討論軍事問題。會議地點在望子島的大趙村。望子島是一座很小的島嶼,只有3平方公里的面積。四面環海,選擇這個地方開會,安全上比較有保障,敵頑很難進行突然襲擊。

然後,誰也不會想到,就是在這樣的地方開會,還是出事了。會議進行到當晚7點鐘光景時,忽然會議室的門被推開了,闖入一夥持槍武裝,都是一身蓑衣,因為外面正下著雨。

此時,正在講話的是參謀主任陸道成,軍區副司令員黃驊就坐在他身邊。黃驊見有人闖入,大聲喝道:「什麼人,你們要幹什麼?」說話時,迅速伸手掏槍。

然而,這夥人是有備而來,沒等黃驊拔出腰間的手槍,槍聲已經響了,黃驊當即中彈倒下。黃驊倒下,暴徒們並沒有停止,他們向著開會的人瘋狂射擊,顯然是不想留下一個活口。

在外面警戒的警衛人員,聽到槍響,沖了過來,也被暴徒當場殺害。為首的一名暴徒,打了一聲唿哨,暴徒們立即撤退,很快消失在雨幕中。

等警衛連趕到時,暴徒們早就沒影了。與會人員,除了副司令員黃驊外,軍區司令部參謀主任陸道成、鋤奸科長陳雲彪、第一軍分區作戰參謀董興根等7人也都當場犧牲。只有第一軍分區作戰股長池田、偵查站站長齊耀庭、第二軍分區司令部偵察參謀劉金財、第三軍分區司令部偵察參謀遲麟兆身負重傷。

很快,軍區政治部主任劉賢權趕到了,他立即組織指揮救治傷員,命令警衛連分兵搜索,查找暴徒行蹤。同時,傳令部隊,立即轉移,撤離望子島。他當時想的是,軍區司令部肯定暴露了,處於危險之中。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分頭出去搜索的警衛連陸續報告,沒有找到暴徒,連一點點線索都沒找到。

開始撤離時,劉賢權分別給山東分局和八路軍115師師部電告大趙村慘案情況。山東分局和師部都震驚不已,都立即電告延安。

暴徒如此猖狂,令高層十分震怒,軍區副司令在開會時被槍殺,這還是從來都沒有過的事情。延安急電,必須儘快破案,血債血償。

冀魯邊軍區迅速行動,由區黨委書記兼軍區政委王卓如親自挂帥偵破此案,因為軍區司令邢仁甫不日將動身前往延安。

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專門派來了偵破方面的高手,參與偵查。分局的人聽了案情彙報後,立即判定,這伙暴徒並非日軍,因為如果是日軍,那事先肯定是獲得了準確的情報。這種情況下,絕對不會只派這幾個人來,而應該是大隊人馬。

何況,望子島四面環海,從島外偷偷上島作案,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警衛連放出了那麼多警戒哨,不會有人偷渡過來都發現不了。

同樣,也應該不是國民黨軍隊,邊區駐紮的國民黨軍隊,是蔣鼎文部,離望子島比較遠,也同樣很難偷渡到島上。

那麼,這伙暴徒只能是在開會前,已經潛入到島上了。可是,冀魯豫軍區司令部就在島上,警戒從未放鬆過,難度還是很大的。那麼,這個島上是否有土匪呢?區區3平方公里的小島,八路軍駐紮在這裡,土匪跑來湊熱鬧的話,不就是找死嗎?

如此分析下來,這伙暴徒,很可能是八路軍內部的人。如果是內部人乾的,那麼,應該就是跟黃驊副司令有仇,因為據重傷的幾個人說,暴徒的第一目標就是黃驊。事實也是這樣,黃驊中彈最多。

黃驊在軍區,還真找不到仇人

那麼,誰跟黃驊有仇呢?

黃驊,湖北陽新縣人,父母早逝,7歲就給地主放牛,遭到毒打簡直是家常便飯。15歲那年,陽新縣爆發農民運動,成立了農民赤衛隊,黃驊勇敢地加入了赤衛隊,成為一名紅軍戰士。

黃驊作戰勇敢,還特別愛動腦筋,所以成長很快。1936年,黃驊被選送紅軍大學學習,畢業後,被任命為團政委。1941年,他調任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兼115師教導6旅副旅長。

黃驊最大的特點就是嚴於律己,身為副司令員,從來不會搞半點特殊,跟戰士們打成一片,雖然是外地人,但在冀魯豫軍區,有著很高的威信。

這樣的人,還真不容易培養出仇人,誰會跟他過不去,下如此狠手呢?

王卓如在看望慘案中受傷的幹部時,忽然發現一個問題,就是重傷的這四個人,都是軍分區來參加會議的,而當場死亡的,都是軍區司令部的。這,會不會有什麼問題?

莫非暴徒對這幾個人不認識,加上他們知道警衛連會很快趕到,所以來不及查驗他們是否已經死亡,就匆匆逃跑了?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範圍又可以縮小了,這伙暴徒,就是司令部里的人。重傷的四個人都已經醒了,但他們說,當時這些人都穿著蓑衣,看不出是誰。或許,他們本來就不認識。

這條線索斷了,只好重新回到起點,重新進行梳理。這時候才想起兩個人,一個是中年婦女,一個是小男孩。他們是開會這家人的主人,也就是房東。

黃驊他們開會,是在劉家的前院,房東劉嫂在後屋做針線,聽到槍聲後,跑到前院,暴徒已經跑了。她扶起一個傷員時,當時只有14歲的兒子劉炳懷一頭沖了進來,幫著她扶起傷員。這時候,警衛連的人都奔了過來。

14歲小房東一語驚醒眾人

劉嫂沒看到暴徒什麼樣,因為他到前院的時候,他們已經逃走了。而這時,一直被忽視的小男孩說話了:「我看到馮叔叔,穿著蓑衣,帶著人走了。」

這句話,一下子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力:「哪個馮叔叔?」「就是馮冠奎馮叔叔啊!」

找來找去,原來還真是司令部內部的人。這馮冠奎,是最近剛成立的手槍隊隊長,是邢仁甫司令員竭力推薦上來的。軍區無人不知,他是邢司令的心腹。

王卓如一下子明白過來,被震撼地險些跌倒。馮冠奎跟黃驊沒仇,他也沒膽去刺殺副司令員。想殺黃驊的人,肯定是馮冠奎背後的人——邢仁甫了。

自己雖然是兼任軍區政委,主要的工作在區黨委這邊,但他也清楚,邢仁甫跟黃驊之間有對立情緒。黃驊看不慣邢仁甫,邢仁甫看不慣黃驊。黃驊跟戰士打成一片,不怕生活清苦。而邢仁甫覺得當幹部就是要跟普通戰士不一樣,享受一點是應該的。

黃驊來到軍區後,邢仁甫就不高興,覺得他礙手礙腳。曾經當眾說黃驊是「南蠻子」,挑動他跟本地人之間的關係。這種情況,以前就有過,組織上調過來的老紅軍,邢仁甫都不感冒,想方設法排擠他們。

作為政委,他找邢仁甫談過話,上級領導也批評過他,他表示接受錯誤。後來,邢仁甫竟然包養了宣傳對於宋魁玲,他可是有老婆的,還有三個孩子。

為了貪圖享受,他私吞公款3.7萬元(折糧70萬斤)供自己和小老婆揮霍,同時拉山頭,跟親信大吃大喝,在群眾和軍中造成了惡劣的影響。

這次,組織上為了治病救人,讓他到延安學習,就是怕他這樣會打仗的軍事人才就這樣毀了。現在看來,他根本就不想去延安,難怪一直拖延到現在。

事實確實如此,邢仁甫認為這次上級讓他到延安學習,就是黃驊要奪他兵權。他想到把黃驊殺了,他也就可以不去學習了。所以,他親自策劃了這場謀殺。

司令員為何要殺副司令員?

邢仁甫並不是原本就是壞人,他曾經是個有理想有志向的青年。他在革命低潮的1929年入黨,顯然是要有一定勇氣的。他戰鬥勇敢,指揮有方,屢立戰功。

冀魯邊軍區、教導第6旅這支隊伍,前身是抗日救國軍,就是他一手拉起來,並發展壯大的。所以,他的口頭禪是「我的部隊」。

正因為這樣,他對組織上派到軍區的幹部,總是特別牴觸,骨子裡滿是山大王的思想。最後導致他做出如此惡劣的暴行。

為了證實這些分析,軍區決定對邢仁甫進行審查,通知他來開黨委會。誰知,他收買了很多黨羽,有人給他通風報信。邢仁甫帶著幾個親信,投奔蔣鼎文去了,當了可恥的叛徒。

這還不算,後來,他又投降日寇,當起了漢奸。日本投降後,他又化名羅鎮,當起了軍統組長。1949年天津解放,羅鎮被抓。很快被認出他就是殺害黃驊的兇手,當了叛徒、漢奸的邢仁甫。

1950年9月7日,在河北省鹽山縣萬人公審大會上,邢仁甫被處決。

60多年後,黃驊女兒來到黃驊,見到了當年的小房東

到此,關於英雄黃驊的故事似乎已經結束了。但我們還想多說幾句,說說關於黃驊子女的事情。

黃驊的妻子顧蘭青,也是一名八路軍戰士,聽到槍聲時,她立馬衝到會議室。可是,黃驊已經犧牲了,一時間天旋地轉,暈了過去。

黃驊和顧蘭青的「大媒」是宋任窮,1937年喜結連理,當時他們第三個孩子剛剛出生,是個女兒。黃驊犧牲後,大兒子落難而亡,大女兒解放後不久也去世了。

後來,黃驊市尋找烈士後人,顧蘭青卻沒有了任何信息。文史委員王新華,艱苦尋覓16年,終於找到了黃驊的小女兒劉魯彬。

原來,黃驊犧牲後,顧蘭青在痛苦中生活了好長時間,在軍區機要秘書劉良明的關心照顧下,才走出陰影,後來,她嫁給了他。

可能是出於對女兒的保護,也可能害怕想起從前,顧蘭青改名王毅,隱姓埋名。直到去世前,才說出女兒的身世。

2007年6月29日,黃驊市在大趙村隆重舉行黃驊烈士犧牲地遺址修復工程落成儀式,黃驊人民在60多年後,迎來了黃驊烈士的女兒劉魯彬。

在這裡,劉魯彬走進了父親犧牲的那個會場,睹物思人,潸然淚下。在這裡,劉魯彬見到了當年只有14歲的小房東劉炳懷。在這裡,劉魯彬感受到了黃驊人民對父親的一往情深,雖逾60年,但父親的精神永遠鮮活!

謹以此文,悼念八路軍高級將領黃驊烈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c114a5e7bdbae85fda6c35ee6111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