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少吃蘿蔔和生薑,多吃4樣,潤燥解秋乏,平安跨秋入冬

2022-10-09     萌寵搞笑小隊長

原標題:金秋十月,少吃蘿蔔和生薑,多吃4樣,潤燥解秋乏,平安跨秋入冬

進入十月以後,隨著幾場秋雨的飄落,天氣已經變得越來越涼爽,尤其是寒露時節過後,天氣已經由涼轉寒,這個時節除了要添衣禦寒外,飲食上也要做好調節。

金秋十月由於已經進入深秋時節,冬天的腳步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而且秋燥加重,人也很容易因為天氣變化引起秋乏和上火。

「十月蘿蔔小人參」,其實這個十月說的是陰曆「十月」,陽曆十月正是蘿蔔生長的時候,這個時候的蘿蔔辣味比較重,而且沒有經歷霜打味道和營養都不行,所以金秋十月蘿蔔並不是最佳食材,還是少吃為好。

「一年之中,秋不食姜」,生薑會引起身體的燥熱上火,秋天乾燥容易上火,因此生薑並不適合金秋十月食用,喜歡喝薑湯和姜棗茶的,這個時節還是要少吃。

金秋十月是豐收的時節,這個時節的應季食材很多,而這個時節最好吃些富含鉀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以及具有滋陰潤燥的食物,這樣可以潤燥解秋乏,平安的跨秋入冬。

1、土豆

土豆的產量特別高,加上澱粉含量高,是可以代替主食食用的食材,而且土豆中的含鉀量特別高,鉀可以幫助身體緩解秋乏帶來的不適,所以這個季節可以多吃點價廉物美的土豆。

推薦菜譜:罐燒土豆條

所需食材:紅燒肉罐頭、芹菜、土豆、蔥蒜、料酒

1.芹菜摘洗乾淨切去根部備用,土豆去皮後洗凈切成條,把土豆條放入清水中投洗去表皮的澱粉防止變色。

2.芹菜切成跟土豆條粗細差不多的段,紅燒肉罐頭開蓋備用。

3.鍋中入油爆香蔥蒜末,下入芹菜煸炒,把芹菜炒成翠綠色後烹入料酒。

4.土豆入鍋跟芹菜一起煸炒均勻,添入少許湯汁大火燒開。

5.把紅燒肉罐頭連湯帶肉一起倒入,轉小火慢燒。

6.燒至鍋中湯汁濃稠,土豆變得軟爛以後,開大火收濃湯汁,撒一把蒜末入鍋後即可出鍋。

2、銀耳和木耳

銀耳和木耳都是非常適合金秋十月食用的食材,這兩種食材都有潤燥的作用,而且營養價值也特別豐富,這個時節不妨多吃一些。

推薦菜譜:秋葵炒雙耳

所需食材:秋葵、銀耳、木耳、蔥蒜、料酒、鹽、蚝油、藤椒油

1.銀耳和木耳漂洗乾淨,然後入淘米水中泡發,泡發好的銀耳和木耳摘去老根撕成小朵,然後用清水漂洗乾淨,秋葵洗凈備用。

2.鍋中燒水,水中加入少許鹽和幾滴食用油,水開後下入秋葵焯燙至變色,然後把銀耳和木耳也入鍋焯燙一下後撈出過涼。

3.焯燙好的秋葵切去根蒂,然後切成菱形段,鍋中入油爆香蔥蒜末,下入秋葵翻炒均勻,烹入料酒去除異味。

4.鍋中下入擠干水分的木耳和銀耳,大火翻炒均勻,加入鹽和蚝油調味,臨出鍋滴幾滴藤椒油即可出鍋。

3、豆製品

「白露谷,寒露豆」,金秋時節已經到了寒露節氣,這個時候各種豆子都已經收穫完畢,其中用新鮮的黃豆製作的豆製品這個季節吃起來味道特別好。

豆製品富含植物蛋白和鈣等微量元素,加上價格便宜,因此一直是普通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食材,金秋十月多吃點豆製品是特別有好處的。

推薦菜譜:肥腸燒豆腐

所需食材:鹵熟的肥腸、老豆腐、青椒塊、蔥蒜、料酒、鹽、十三香、一品鮮醬油、胡椒粉、香油、水澱粉

1.鹵熟的肥腸斜刀切成馬耳朵塊,豆腐切成大塊,把豆腐放入沸水鍋中焯燙去豆腥味後撈出備用。

2.鍋中入油爆香蔥蒜片,下入肥腸用小火炒出油脂,烹入料酒和一品鮮醬油把肥腸炒上色。

3.鍋中下入豆腐塊跟肥腸翻炒均勻,撒入少許十三香,然後添水跟豆腐一平。

4.鍋中湯汁大火燒開,然後轉小火慢燉。

5.燉至鍋中湯汁粘稠後,加入鹽和胡椒粉調味,撒入青椒塊,分次淋入水澱粉把勾個濃芡,芡汁全部包裹住食材後,撒入一把蒜末,淋點香油即可出鍋。

4、花生

花生有著「長生果」的美譽,花生中富含植物脂肪和植物蛋白,而且還有多種對身體有益的營養成分,金秋十月也是花生收穫的時節,這個時節的新鮮花生吃起來香脆可口,而且富含營養。

推薦菜譜:香辣酥炒雞丁

所需食材:雞胸肉、香辣酥、黃瓜丁、蔥蒜末、料酒、鹽、胡椒粉、一品鮮醬油、水澱粉

1.雞胸肉剃去白色筋膜清洗乾淨,然後切成拇指大小的丁。

2.切好的雞丁中加入鹽、料酒、胡椒粉、少許一品鮮醬油和水澱粉抓拌均勻,腌制上漿後備用。

3.鍋中入油,油溫四成熱時把漿好的雞丁分散入鍋,滑至雞丁變色浮起後撈出控油。

4.鍋中入油爆香蔥蒜末,下入黃瓜丁翻炒均勻,烹入料酒和一品鮮醬油後下入滑好的雞丁翻炒均勻。

5.鍋中下入香辣酥,跟雞丁一起翻炒均勻,加入鹽調味後即可出鍋。

金秋十月是氣溫走低的時候,這個時節要注意身體的保暖,尤其是腳部的保暖,少吃蘿蔔和生薑,多吃點潤燥解秋乏的應季食材,平安的跨過秋天好入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e6407825b986ac9b7e233c89fb4ea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