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督戰」這一年

2023-12-27   鋅刻度

撰文/ 陳鄧新

編輯/ 高 智

華為,又有了新動作。

2023年12月26日,在問界M9及華為冬季全場景發布會上,正式發布了旗艦車型問界M9,上市兩小時大定破萬,將於2024年2月26日正式啟動規模交付。

一時間,問界M9成為網際網路熱議的焦點。

這一年來,問界為何總是出乎外界的意料?華為「督戰」之下,問界將駛向何方?衝擊BBA的核心堡壘,問界M9有幾分勝算?

過去的行業經驗,對問界「失靈」

問界,一直不按常理出牌。

據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問界系列橫空出世,累計交付了7.6萬輛新車,堪稱新能源汽車市場最大的「黑馬」。
然而,由於內外種種因素的干擾,邁入2023年之後後繼乏力。
據乘聯會的數據顯示,2023年1月至8月,問界M7的累計銷量僅為7936輛,越往後月銷量越低迷,最低時月銷僅432輛。

彼時,唱衰問界的聲音絡繹不絕。

畢竟,從「高光時刻」走向「至暗時刻」的車型,歷史上鮮有再煥發「第二春」的,因而認為華為造車終究不過曇花一現的聲音占了上風。

不承想,華為Mate60打破封鎖,不但重振了國產晶片的信心,也令「遙遙領先」刷爆了網際網路,更為重要的是這股信心也溢出至9月疊代的問界新M7上。

高流量疊加高性價比,問界新M7炸裂了,「大定」訂單量超10萬。

華為常務董事長、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如此評價:「起死回生,真不容易!」

圖源:懂車帝

與之對應的是,市場又擔憂問界新M7的交付問題。

訂單炙熱之下,交付如若跟不上,則可能錯過熱度,從而難以延續爆款車型的生命力,這一幕之前屢屢上演。

據「上觀」報道,2023年下半年,余承東多次現身賽力斯智慧工廠,親自監督車輛生產速度與質量,華為在整條供應鏈上新投入超過10億元,增加了2萬多人,提高生產班次,實現兩班倒。

這麼一來,問界新M7產能目標提升至日均700輛,最大年產能可達20萬輛,且不排除後續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此背景下,市場對理想悲觀了起來。

須知,問界新M7與理想L7的定位有一定的重合,且性價比更高,因而市場認為理想L7處境不妙。

但現實卻是,問界新M7與理想L7並沒有出現此消彼長的一幕。

2023年11月,問界新M7的銷量為17039輛,環比增長39.74%;而理想L7的銷量為16599輛,環比增長6.92%,雙雙在走上坡路。

「問界M9們」,衝擊BBA的核心堡壘

以上可見,不能簡單套用過去的行業經驗來判斷華為的入局,對問界M9也是如此,或值得高看一眼。

據官方信息顯示,問界M9的售價為46.98萬元~56.98萬元,而對標的奔馳GLS、路虎攬勝售價為100萬元級。

性價比之外,體驗感也不遑論。

著名通信專家項立剛表示:「問界M9在智能燈光、途靈底盤、智能駕駛、硬核安全、百變空間、智能空間、天籟空間等方面均領先一代,甚至不止一代,要吊打一切傳統SUV。」

眼下,消費者青睞的新能源汽車,幾乎都高舉智能駕駛大旗,「我可以不用,但是我不能沒有」的心態成為主流。

巧的是,智能駕駛為華為的底色,問界M9的城區、高速、城快NCA能力與BBA們的輔助駕駛能力不在一個檔次。

由此,問界M9的場景定位清晰,用戶畫像明確,甚至可以將部分華為旗艦手機用戶直接轉換成了問界M9的用戶。

一名網際網路觀察人士告訴鋅刻度:「未來,高端勢必由中國汽車來定義,過去大肆宣傳的檔次感、豪華感、科技感、運動感、機械素質、賽道基因、駕駛樂趣都將成為過眼雲煙,不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上述網際網路觀察人士進一步表示,新能源汽車現在還是增量市場,玩家們遠遠沒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吃下燃油車地盤才是重中之重,外界猜測的同台競技或不會上演,「不出意外,問界M9、理想L9、小鵬G9、蔚來ET9、騰勢D9等將聯手攻略BBA的核心堡壘」。

按中國市場的上險量來算,2023年11月,寶馬單月的銷量為73911輛,累計銷量為727772輛;奧迪單月的銷量為58357輛,累計銷量為624920輛;奔馳單月的銷量為58000輛,累計銷量為712421輛。

顯而易見,BBA的基本盤高達200萬輛左右,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容得下「問界M9們」共存。

問界M9全新的「丹霞橙」雙拼色

對此,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公開表示:「本土車企一直在搞高端化,但由於傳統車壁壘較高,因此一直沒有成功。而通過新能源汽車彎道超車之後,國內自主車企的技術在新能源車這方面要領先於傳統車企,這也給自主品牌對標BBA帶來了勇氣和機遇。」

而俄羅斯總統顧問馬克西姆·奧列什金則更為直接:「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如果10年後奔馳和寶馬這樣的公司成為歷史,我不會感到驚訝。」

總而言之,中國汽車工業揚長避短,以電動化與智能化為抓手,開闢了新戰場,而隨著「問界M9們」的上攻,BBA的基本盤面臨遭蠶食與瓜分的風險,雖然其也放下身段擁抱新能源,但一步落後步步落後,補課並非一朝一夕可成。

那麼,2024年,BBA更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