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打官司,良品鋪子迎來多事之冬

2023-12-11   鋅刻度

原標題:降價、打官司,良品鋪子迎來多事之冬

「零食刺客」降身價

撰文/ 黎炫岐

編輯/ 文 婕

這個冬天,良品鋪子很忙。先是自降身價,後又忙於打官司。

最近的消息是,良品鋪子旗下全資子公司因被投企業趙一鳴零食在雙方合作期內,刻意隱瞞公司重大事項,損害小股東知情權,於11月27日正式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這意味著,良品鋪子與零食集合店品牌「趙一鳴零食」在一年之間,火速經歷了股權投資、退股轉讓,到提起訴訟的關係轉變。

而在日前給公司全體員工的公開信中,良品鋪子董事長、總經理楊銀芬表示:「消費者認為我們貴的現實問題,也表明我們的產品價格必須要親民。」並強調說,「不變,我們真的有可能失去在牌桌上的資格。」

隨後,良品鋪子宣布,將實施17年來最大規模降價,主要集中在成本優化但不影響品質以及復購率高的300款零食上。平均降幅為22%,最高價格降幅為45%。

在降價消息釋出的當天,資本市場反應積極。不過,消費者似乎對此並不買單。在各大社交媒體,曾被高價「刺痛」過的消費者們仍心有餘悸。

自降身價,良品鋪子晚了一步

據公開信息,良品鋪子此次降價主要針對線下門店。

而良品鋪子提供的資料顯示,夏威夷果、松子、開心果、腰果等堅果,豬肉脯、鴨脖、烤香腸等肉類零食,辣條、豆乾、麵包蛋糕、瓜子等復購率高的爆款是降價的主力。其中,夏威夷果(400g)降至29.9元/罐、香烤紫衣腰果(500g)會員價降至49.9元/罐,調價後,夏威夷果、松子、巴旦木等堅果產品最高降價幅度為40%。經典豬肉脯價格降價後為65元/斤。

此外,降價之後,良品鋪子還有部分零食的單價將降至9.9元及以下。其中,常購款黑麥吐司(300克)、紅棗全麥吐司(300克)、低脂全麥吐司(170克)都是9.9元。而35克裝的脆冬棗售價為5.9元一袋。降價之後,良品鋪子吐司及脆冬棗等產品單品的價格已經基本與線上持平。

鋅刻度近日走訪部分良品鋪子線下門店發現,不少門店都在商品區標明了會員價以及「立省XX元」的標籤。其中,散裝烏酸梅的價格為19.9元/斤,「零售價為35.9元/斤,立省16元」;日式梅餅散稱價為59.9元/斤,「零售價為86.9元/斤,立省27元」;原價為18.9元的芒果乾100g降價4元,現會員價為14.9元/袋。

而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媒體搜索,也能發現不少網友提及「良品鋪子的價格真的打下來了」「聽說良品鋪子降價了,今天就來看了看」一類的筆記,不過,其中不乏網友認為,「價格還是很貴」。

楊銀芬發內部全員公開信

事實上,在零食賽道上,良品鋪子自降身價已經晚了一步。

「自良品鋪子降價後好多人問我們的戰略。」12月3日,三隻松鼠創始人章燎原在其朋友圈稱,其實三隻松鼠早在一年前就實施了「高端性價比」戰略。

據介面新聞,三隻松鼠進行了原料環節、製造環節,疊加流通環節的成本優化,而結果是其中今年的夏威夷果產品價格比去年低30%。

不僅是三隻松鼠,鹽津鋪子也早已拉開了「價格戰」的序幕。

根據《投資時報》此前推算,2022年,鹽津鋪子8大品類銷售單價相比於2021年平均下降8.92%,其中果乾、肉禽蛋製品銷售單價下降最大,分別達到21.54%、11.55%,公司核心產品休閒烘焙(含點心)、深海零食銷售單價也分別下降了6.64%、7.17%。

顯然,這場「價格戰」的號角吹響已久,良品鋪子卻姍姍來遲。

被刺痛的消費者,會再給「良品鋪子們」機會嗎?

鋅刻度留意到,良品鋪子降價消息一經公開,資本市場反響積極。

12月1日、12月4日,良品鋪子股份有限公司兩日股價接連漲停。其中11月30日收盤,良品鋪子還以0.77%的跌幅,報收19.38元。24小時不到,良品鋪子的總市值從77.71億元一躍漲至85億元,漲幅達到了7.29億元。

隨後在12月4日,良品鋪子股價再度漲停。截至12月4日收盤,良品鋪子漲9.99%,收報23.45元,相較於11月30日收盤,良品鋪子每股價格從19.38元漲至23.45元,總市值從77.71億元漲至94億元。

不過,對於「良品鋪子們」而言,可能更想看到的是消費者的態度變化。畢竟,休閒零食賽道上曾經的幾大頭部品牌,日子都不太好過。

今年前三季度,良品鋪子營收、歸母凈利潤雙雙同比下滑。前三季度,良品鋪子實現營業收入59.99億元,同比減少14.33%;歸母凈利潤1.91億元,同比減少33.43%。來伊份今年前三季度總營收30.02億元,同比下降7.61%;凈利潤454.28萬元,同比下降93.57%。三隻松鼠今年前三季度總營收45.82億元,同比下降14.07%;凈利潤1.70億元,同比增長81.42%。

良品鋪子曾因高價飽受詬病。

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就有不少網友稱良品鋪子為「零食刺客」。其中有網友在小紅書上發布筆記稱,「三小袋零食花了我一天的飯錢,良品鋪子你好高貴,沒想到被你刺了」而其曬出的小票顯示,該網友購買了散稱烏酸梅、黃桃果乾和海鹽菠蘿乾各一袋,總價為20元。另有網友提及,「一隻手拿得過來的四根鱈魚腸、西梅、梅餅和山楂條居然花了41.38元,貴得驚人了。」

小紅書上相關筆記

在這些筆記的評論區,不少網友評論道:「從來不敢走進去,線上價格明明還可以,線下就難以想像」「頂級刺客,去過一次後再也不敢再去」「只要進了門默認你就是大冤種」……

而除了價格以外,良品鋪子還屢屢因為質量問題被投訴。

在消費者服務平台「黑貓投訴」,與「良品鋪子」相關的投訴多達兩千餘條,其中不少指出品質問題。有消費者發起投訴稱,「雞肉里有頭髮」「吐司發霉嚴重」「牛肉乾里有異物」等等。不過,投訴對象大多為良品鋪子的線上店。

不過,無論是曾在線下門店被高價刺痛,還是在網購後被品質辜負,當良品鋪子亮出低價牌,消費者們還會願意給它機會嗎?

不是買不起,而是臨期折扣更有性價比

事實上,「良品鋪子們」紛紛降價,也是為了應對零食折扣店的衝擊。

根據「駝鹿新消費」不完全統計,2022年休閒零食賽道共計有11家相關企業獲得融資,融資總金額約為13億元。

其中,以零食很忙、趙一鳴零食為代表的零食集合店頗為引人注目,前者在2022年中拓店超過1200家,平均每天新增超過3家,門店總量超過2000家,後者於2020年10月開放加盟,目前有過1000家門店,並每月以超100家的開店速度在布局。此外,還有截至2023年3月已在西南、華南、華中開店超1200家的「零食有鳴」,該品牌計劃於2026年將開店規模擴大到16000家。

1.2元的礦泉水,1.9元一罐的可樂,4.5元一瓶的特侖蘇牛奶……當零食折扣店打出這樣的低價,年輕人顯然會用腳投票。

除此之外,臨期食品也成為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選擇。據國家統計局預計,目前我國臨期食品市場規模超過800億元,而從艾媒諮詢2021年中國臨期食品用戶畫像可知,購買臨期食品的人群中22-40歲的中青年群體占據壓倒性優勢,達到了74.6%。

良品鋪子顯然也察覺到這一趨勢。2023年2月,趙一鳴零食完成1.5億元A輪融資,由黑蟻資本領投,良品鋪子跟投。

不過,據介面新聞報道,這一投資也頻生變動。近日良品鋪子旗下全資子公司寧波廣源聚億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源聚億」)因被投企業宜春趙一鳴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趙一鳴」)在雙方合作期內,刻意隱瞞公司重大事項,損害小股東知情權,於11月27日正式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目前,法院已受理此案。

良品鋪子稱,2023年10月16日廣源聚億將所持趙一鳴公司3%股權轉讓後,僅過22天,即2023年11月10日,趙一鳴和湖南零食很忙商業連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零食很忙」)對外發布「合併」聲明,「零食很忙」成為「趙一鳴」股東,股權占比高達87.76%。但在廣源聚億持股期間,趙一鳴從未就與零食很忙的合併徵詢過股東方廣源聚億的意見。

而在此之前,良品鋪子還曾於2022年下半年推出平價副牌「零食頑家」,不同於走偏高端路線、售賣貼牌零食的良品鋪子門店,零食頑家打出「便宜才是性價比」的口號,主要售賣第三方品牌產品。

而良品鋪子在今年年中的業績會上曾表示,目前零食頑家的整體利潤率處於持平狀態。

顯然,這個冬天,良品鋪子面臨諸多變局。而不可否認的是,「平價」已經成為消費大趨勢,晚了一步的良品鋪子要想贏回消費者的信任,或許還得讓消費者看到更多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