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福身家暴漲156億,口罩之後,比亞迪要賺蘋果的錢了

2020-09-22     新10億商業參考

原標題:王傳福身家暴漲156億,口罩之後,比亞迪要賺蘋果的錢了

文 | 特約作者無弓

圖 | 東方IC

來源 | 新10億商業參考

(ID:xsy-shangyecankao)

比亞迪是一家什麼公司呢?光做汽車早已不能滿足王傳福的野心了。

上個禮拜,蘋果召開了秋季發布會。發布會上,兩款新iPad取代跳票的iPhone 12,成為當天重點。

新款iPad Air採用了A14仿生晶片,這也是蘋果第一次在新款iPhone之前優先在iPad上採用新晶片,而搭載A14後,新款iPad Air比上代在機器學習方面提升10倍。

而此新iPad Air的代工廠,正是"造車"公司比亞迪,更有消息人士稱,蘋果已將iPad Pro項目的10-20%訂單、iPhone 9部分訂單、新一代iPad touch都交給了比亞迪。

受此影響,比亞迪電子9月16日開盤漲幅一度達7.92%,股價最高點時報43.55港元/股。

要知道,今年3月底,比亞迪電子股價還在11港元水平,半年時間漲幅逾300%。

其控股公司比亞迪在15、16、17號期間,A股股價從92.50元漲至115.94元,漲幅超過25%,市值增加639.44億,達到了3163億元。雖然在21號又迎來下滑,但與年初的每股46元相比,其股票仍上漲了117%。

據估算,從11號到18號一周時間內,公司創始人王傳福的身家增加了23億美元(約156億元人民幣)。

至於股價大漲的背後原因,一是比亞迪要為蘋果代工新款iPad,二是比亞迪要向奔馳母公司戴姆勒供應刀片電池。

而如果你了解更多比亞迪的"不務正業",會發現它電池、口罩、汽車、手機、平板啥都能造!這個"汽車巨頭"的身份正在被不斷刷新。

01

比亞迪靠賣口罩賺了多少錢?

疫情期間,比亞迪買來熔噴布和流水線,做起了口罩的產銷生意,掀起車企"口罩潮",據稱,每日產能一度錄得8000萬隻。

但到底它為全球抗疫做出的貢獻有多大呢?

今年4月,美國《財富》雜誌發布全球最偉大的25名抗疫領袖。中國上榜三人,李文亮醫生位列第一,馬雲排名第三(因他在疫情期間捐贈大量醫用口罩、核酸檢測試劑盒等應急物資),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排名第19。

原來,比亞迪已經成為全球最大醫用口罩生產商!

疫情過後,車企公布的半年報一片頹勢,唯獨王傳福穩了。

因為在其他車企的銷量普遍出現腰斬的情況下,比亞迪成功用口罩救了命,2020年上半年,比亞迪實現營收605.03億元,同比增長14.3%,其中,光是口罩部分收入就達到85.7億元,在業務板塊營收貢獻中,僅次於手機及筆電。

一家以新能源造車新勢力為顯著標籤的公司靠著口罩迅速出圈,實現成功跨界。據傳,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的深夜決策發出後,立即集結各個事業群3000多位工程師,3天出圖紙、7天出設備、10天出產品、24天後單日產量達500萬片。

8月底,美加州表示又向比亞迪增加了一筆口罩訂單,N95口罩售價為2.13美元/只,外科口罩售價0.2美元/只。如果訂單能夠順利完成,比亞迪又可以大賺一筆。

02

代工iPad,動了誰的奶酪?

和口罩相比,這次為iPad代工,對於比亞迪來說不算完全的跨界。

早在1995年,比亞迪電子就開始涉足電池業務,後續擴張到手機代工業務。

比亞迪電子CEO王念強去年曾表示,全球平均每10部手機中有2部應用了比亞迪電子的技術,主要客戶包括華為、三星、蘋果、小米、vivo等智能移動終端廠商。

眾所周知,在過去,蘋果手機的訂單一度由富士康包攬,直到2010年,為避免富士康一家獨大,蘋果開始分散代工訂單。2003年,比亞迪開始開展手機代工業務,憑著比富士康更低的報價搶走許多訂單。

此次比亞迪代工iPad的消息一出,網上甚至開始出現"比亞迪有可能完全替代富士康在中國大陸的業務嗎?"這種疑問,可見富士康遇到了勁敵。

其實,二者劍拔弩張不是一兩天的事了。

2006年,富士康就曾以盜取商業秘密為由,將比亞迪告上法庭,索賠500萬元。富士康郭台銘對王傳福也非常不滿意,不僅放話有生之前一定將官司打到底,還連帶把投資比亞迪的巴菲特拉上,質問其"敢不敢駕駛比亞迪整天自誇的電動雙模車上下班"。

王傳福,圖/東方IC

值得注意的是,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看好比亞迪。據他預測,比亞迪電子若欲取得iPhone組裝訂單,最快需要5-6年或以上。屆時,比亞迪或能與富士康相抗衡。

比亞迪方面也表示,"未來3年,比亞迪在蘋果客戶方面,會跨一個大台階,成為iPad甚至另外幾條產品線的核心供應商,這將是公司的目標和努力方向之一。"

03

比亞迪究竟一家什麼公司?

野心雖大,如果僅僅憑藉代工就能打敗誰,未免太容易了。比亞迪還有更厲害的半導體業務。

公開資料顯示,比亞迪半導體作為中國最大及應用最成熟的車規級IGBT廠商,在IGBT領域已經布局十多年了。

在絕緣柵雙極電晶體IGBT、碳化矽SiC、微控制單元MCU等領域接連打破了外國廠商在這些領域的壟斷。

比如,2009年推出我國第一款自主研發IGBT晶片,2018年成功推出第一代8位車規級MCU晶片,2019年推出第一代32位車規級MCU晶片,2020年推出國內首款批量裝車的SiCMOSFET……

而半導體業務真正進入大眾視野的是在上半年,與華為遭受禁令是同一個階段。

當時,比亞迪微電子更名比亞迪半導體,開啟正式全力攻關半導體製造領域,當時,不少人認為這既是對華為的支持,也是打造"中國芯"的決心,據消息人士透露,比亞迪已經拿到了麒麟的晶片技術文檔,並開始著手開發。

如今,比亞迪半導體打算分拆到科創板上市。參考中芯國際在資本市場所受到的歡迎程度,一旦上市成功,被市場看好估計是大機率事件。

至於起家的電池業務,目前比亞迪在電池領域擁有100%獨立的研發、設計和生產能力。

今年1月份,比亞迪推出了一款更便宜的無鈷電池,3月宣布推出刀片電池,這種電池具有超長的使用壽命和超長的續航能力,是一款超級安全的電池,據稱已經"搞定"汽車巨頭戴姆勒。而自2021年起,比亞迪自家所有新電動車車型均會搭載刀片電池。

據悉,作為刀片電池重要生產基地的弗迪重慶工廠,將在今年年底建成8條產線,實現20GWh以上的年產能目標。

對於整個市場的來說,新能源汽車不賺錢幾乎是一個非常尷尬的現實,比亞迪從硬核的電池技術入手,也不失為扭轉虧損的手段。

04

寫在最後

2009年開始,比亞迪業績趨於穩定,呈現三架馬車驅動的業務結構,汽車、手機、電池成為其業務主要支柱。

然而在多元化業務結構開始穩定時,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的業績卻不盡樂觀。今年前7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為7.58萬輛,同比下降53.29%。

作為中國最早布局新能源汽車的企業,目前面對著特斯拉蔚來等新造車勢力的衝擊,如何讓汽車業務貢獻更多收入,或許是比亞迪當下最棘手的難題。

報道顯示,通過重倉比亞迪股票,巴菲特旗下公司已經獲得超過12倍的投資回報率,真正詮釋了什麼才是"價值投資"。

期待比亞迪能讓這些投資者更瘋狂地賺下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ud4NtXQBURTf-Dn5z2_6.html




雙匯發展迷局

2021-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