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連拉麵都吃不起了

2021-08-03     新10億商業參考

原標題:你可能連拉麵都吃不起了

文 |格子

來源 | 新10億商業參考

(ID:xsy-shangyecankao)

最近,除了潮玩、劇本殺,資本對蘭州拉麵、中式烘焙、炸串小吃也十分上頭。

這頭,鮑師傅剛拿到數億美元的投資,那頭,蘭州拉麵就發布消息稱新一輪過億融資已經完成。

據相關資料顯示,僅7月份以來,和府撈麵、陳香貴、鮑師傅等品牌接連獲得大數額融資,紅杉中國、源碼資本、高榕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紛紛入局。曾經,網際網路科技、教育等領域深受資本青睞,一筆筆巨額融資也向大眾證明了投資人的喜好。而今,這一切都變了,一向在融資領域被冷落的炸串、拉麵迅速占領資本市場,成為投資人新寵。

從「高大上」的科技、教育到「接地氣」的路邊小吃,投資風向為什麼變了?

01

1家店估值1億,資本爭相湧入餐飲賽道

最近,「紅杉中國10億元估值投資馬記永」在網絡上炸開了鍋。

故事是這樣的,今年以來線下連鎖熱度不斷攀升,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至少有15家投資機構對馬記永拋出了投資意向,各家vc都在嘗試各種方法,希望得到這個明星項目。今年4月,紅杉中國投資人郭振煒拎著一壺酒來到馬記永創始人洪磊的家中進行談判,談判持續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凌晨郭振煒如願拿到了洪磊簽名的投資意向書,兩人還一起去路邊攤吃了頓早餐,故事因此而流傳。

事實上,被資本追捧的不止馬記永。今年以來,資本爭相湧入麵食賽道。和府撈麵、遇見小面、蘭州拉麵陳香貴等品牌相繼獲得融資。據新10億不完全統計,僅今年上半年,麵食賽道至少完成了9輪融資,融資金額超13億元。

其中馬記永、陳香貴、張拉拉是蘭州拉麵圈中的網紅,在4月-5月間相繼獲得融資,估值高達數億元。有消息稱,上海很多圈內外人士都在籌劃開拉麵館,不出意外,到明年這個時候,上海類似的拉麵館將有可能突破5000家。

7月8號,和府撈麵宣布完成了一輪近8億元人民幣的融資,投資人為騰訊資本、CMC資本、龍湖資本,刷新了今年國內連鎖麵館行業最高融資紀錄。遇見小面在7月上旬也剛完成一輪超1億元的融資,距離該品牌上一次融資只有4個月。

中式烘焙賽道也成為投資新風口。糕點連鎖品牌墨茉點心局成立僅一年時間就完成了五輪融資,累計融資數億元人民幣,10家店總估值已超10億元,一家店估值1個億。另一家據說已經做到中式烘焙直營連鎖NO.1的瀘溪河,在開放融資消息後,引來眾多投資人關注,都希望拿到老闆的聯繫方式。鮑師傅也透露,曾經收到過100億元投資意向書。

另外,烤串、麻辣燙等賽道也頻頻傳出的融資消息,資本不斷湧入。

02

從「高大上」的科技到「接地氣」的小吃

前兩年,網絡上關於消費的說法有很多,比如消費已經成為中國創投行業的最後一個窪地,最後一個寶藏。而在餐飲界,由於其入行門檻低、高風險、管理不規範等因素,在資本圈沒有那麼火熱。那些做得比較好的餐飲企業,大多也不願接受股權投資。

2020年的疫情改變了這種格局。由於疫情原因,線下餐飲店損失慘重,曾經不願意接受投資的企業也開始對資本改變了態度。對於投資方來說,他們也正在尋找下一個投資風口。

「其實網際網路,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的行業周期已經過了,硬科技領域,尤其是晶片類目,估值高、回報周期久、失敗率高,投資周期又比較長,所以消費領域的投資機會就看起來不錯了。」

一位投資人向新10億說到。

另外,隨著00後、90後成為消費主力軍,他們的消費觀念與以往有很大不同,再加上個性化需求,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對消費品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被大眾所熟知但卻沒有品牌化的拉麵、麻辣燙成為投資人的首選。

正心谷資本項目負責人張愷曾對投資界表示,餐飲的一大機會在於傳統菜系的改良,因為其更有生命力。蘭州牛肉麵賽道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同時這個品類不需要市場教育,有足夠的生命力,是標準的「有品類無品牌」賽道。

麻辣燙、點心店也屬於上述類型。我們傳統認知中的小吃店裝修簡單、價格低廉、服務也一般,但像馬記永、小蠻椒、墨茉點心局這樣的品牌從裝修到用戶體驗都上升了一個新的台階,充分迎合了消費升級的大趨勢。

提起連鎖品牌,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全球連鎖品牌肯德基、麥當勞,但是中國卻沒有走出國門的連鎖餐飲品牌。根據券商的研報顯示,2020年我國餐飲連鎖化率只有10%,而美國高達54%,日本高達50%,特別是在快餐小吃品類中,日本和美國的連鎖化率均超過55%,而我國還不到8%。這意味著蘭州拉麵這類的快餐小吃在品牌連鎖化上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再加上上文中提到的,很多食品本身就有一定的受眾基礎,不需要再進行市場教育,資本當然樂意加持快餐連鎖,力爭打造國內的麥當勞肯德基。

也有人認為,這波餐飲投資潮的火熱還受到了新式茶飲、咖啡這類細分賽道的影響。奈雪的茶已經成功上市,喜茶估值也已高達600億元,這也讓資本對蘭州拉麵、麻辣燙這些「有品類無品牌」賽道產生信心。

「消費投資市場機會巨大,可以說中國所有的消費品都值得再投一遍。現在新消費品牌的投資周期被壓縮了,產品創新和技術水平讓細分賽道更加光彩亮麗,而且消費類上市公司的估值撐高,也促使了消費賽道的資本逐利。今年以來,消費投資公司的熱度只會增加不會減少。不過,最多三年時間,市場格局就逐漸清晰了。」銳鋒資本投資副總裁葉鋒對新10億表示。

「餐飲茶飲會逐漸在二級市場上呈現不錯的成績,並且將會代表中國,走向國際。」

估值高,也引來了網友們的不解,比如剛開了幾十家店的拉麵品牌憑什麼就拿到近10億元的估值?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個估值是如何算的。

根據資料顯示,一個200平米的拉麵店,月營業額大概為50-60萬人民幣。餐飲行業的利潤率普遍較低,取一個中間值,按凈利潤7%算,一家月流水五六十萬左右的店,一個月能凈賺4萬塊就已經算好了,一年大概能賺40多萬。而一個店兩三千萬的估值,意味著投資人要等40年才能回本,再加上通貨膨脹,回本時間要更久了。

這樣來看,這個估值是非常不合理的,可是為什麼投資人還是會爭相搶投呢?

其實,在資本市場,大家對一個公司的估值,不是看它今年能賺多少錢,明年賺多少錢,而是看它未來二十年、三十年能賺多少錢。

這些日子,拿到錢的品牌都在瘋狂開店。

據窄門餐眼數據,陳香貴現有門店48家,即將開業43家,他們曾對外宣布,今年年底開到120家,未來3年開到600家。張拉拉現有門店26家,即將開業35家。馬記永現有門店31家,即將開業44家。

所以過億估值雖然現在看起來很高,但是計算一下未來10年、20年的總回報,那就不算貴了。

03

能走遠嗎?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也認為,新崛起的品牌相比以往的牛肉麵館,專業化品牌化以及未來規模化的趨勢明顯,資本的注入可以讓他們在食品安全、店面管理、供應鏈打造等方面都更為專業。

而且上文中也提到,我國餐飲業連鎖化程度還很低,小吃快餐品類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然而連鎖餐飲的星星之火剛剛點起來,在消費端卻已經開始出現問題了。

李森告訴新10億,以前吃一碗蘭州拉麵只要十幾塊錢,現在一碗面將近三十塊,如果再加個小菜,一頓飯很容易就四五十了。「雖然店面裝修確實好了很多,但是現在價格這麼貴,感覺已經失去當時吃面的那種味道了。」

而這與餐飲資本化有很大關係。

據Tech星球採訪,餐飲鏈條複雜且長,能吸引資本的點主要在於客單價、現金流、復購率、成本控制、產品研發、營銷能力。餐飲要的是凈利潤、現金流,毛利一般都是給外人看的,麵食賽道,客單價拉不起來的話,很難。

所以,各種小吃品牌在漲價方面費勁了心思。至於如何讓消費者接受,並能感受到高消費帶來的超值體驗,就要看品牌如何運營了。

其實,這並不是餐飲業第一次獲得資本青睞。早在2015年前後,就有一批受資本青睞的網紅餐飲品牌。比如黃太吉、雕爺牛腩、西少爺等。如今,曾經被稱作「用一套煎餅攪動了半個餐飲圈」的黃太吉已因拖欠供應商貸款而被法院列入失信名單,有的甚至已經在這批網紅餐廳中銷聲匿跡。

餐飲業雖然入行門檻低,但是對人工操作的要求比較高,食品口味一旦變了,口碑很容易下滑,這對連鎖品牌來說風險非常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淘汰,黃太吉就是一個例子。

再者,餐飲行業一直都有納稅不規範、組織難管等問題,而且這些問題一直存在,如今資本重新入局,能否很好解決這些問題,這也引來了業內人士的擔憂。有人認為,這波餐飲投資熱,資本依然沒有太多經驗或者可協同的資源同企業分享。不少品牌提出的創新,走的仍是過去的加強營銷、加速擴張的「網際網路化」燒錢套路。

有業內人士認為,餐飲行業是一個很難標準化的行業,但是如果做成連鎖行業就需要制定標準,這本身就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即使做成了連鎖品牌,依然離不開供應鏈、店面、人員這些一直存在的難題,而創新也只是從一定程度上緩解這些問題,並不能根治。

在資本的加持下,這些問題能否得到合理有效解決,讓拉麵、烤串這些餐飲小吃走出國門,成為享譽全球的連鎖品牌,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參考資料:

1,他賣蘭州拉麵,撐起近10億估值 投資界

2,瘋狂的拉麵:一個麵館估值10億,資本為何熱捧? 深網

3,網紅蘭州拉麵的資本泡沫 鐵拳何處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81096997_100195797-sh.html




雙匯發展迷局

2021-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