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員工曝「裁員1.4萬人」真相:狂奔之後危機隱現,疫情只是催化劑

2020-08-20     新10億商業參考

原標題:大疆員工曝「裁員1.4萬人」真相:狂奔之後危機隱現,疫情只是催化劑

文 | 淺夏

頭圖 | 東方IC

來源 | 新10億商業參考

(ID:xsy-shangyecankao)

「裁員的確是有的,但是沒外面傳的那麼誇張。」

這是一位剛剛離職一個月的員工小者,對大疆裁員一事的評價。在這之前,他在大疆研發部門負責測試崗。

8月17日,一則大疆裁員14000人的消息傳遍網絡,大疆公關總監謝闐地隨即在朋友圈表示:考慮到大疆總共14000人,按這個說法公司都沒人了。我建議讓子彈飛一會。」

確實,按照這種說法,無人機公司將變無人公司。從路透社的原稿來看,是自媒體的錯誤翻譯引起這次誤會,原話是「公司考慮給全體約14,000名員工來個『瘦身』」,而不是將這14000人都裁掉。

在這次裁員風波之前,美國政客公布了的「清潔網絡」計劃里的中國企業名單,重點提到了TikTok、微信和華為等,大疆有幸逃過一劫。

回顧以往,被特朗普刁難的中國企業有著明顯的特點:未在美國上市、帶著強烈的中國色彩、是行業龍頭企業且具備核心技術。

大疆7月份被傳明年將赴香港上市,而根據IDC的數據統計,它占據著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七成以上的份額,在全球民用無人機企業中排名第一,堪稱無人機界的「蘋果」。

所以,以特朗普的個性,大疆不能算是徹底的安全。況且,美國不止一次發出過警告,稱中國製造的無人機正在向國內製造商發送敏感飛行數據,對美方組織信息構成了信息威脅。

美國知道,雖然在無人機領域大疆基本上無可替代,但在通信及安防領域,自己有其他廠商可選。

美團王興去年說了一句有遠見的話,"2019可能是過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

2020年一到,疫情來了,國際局勢緊張了。這兩件事對很多企業來講都無力把控,包括大疆在內。擺在大疆面前的,還有競爭激烈的無人機市場。

01

大疆裁員真相,絕非空穴來風

大疆裁員是否裁員?裁員多少?早在今年4月,網上就有帖子稱大疆「至少裁員50%」。

緊接著5月份,脈脈上有認證為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員工的用戶爆料:「大疆裁員持續進行中,裁到行政了,今天走了一批。」

前述員工小者向新10億透露,「具體來講,就是年前開始梳理了一下工作,裁掉了一些冗餘的人。比如以前某個工作有兩個人干,但是如果這個工作實際上一個人也可以干,就會考慮裁掉一個。」

至於裁員的部門涉及哪些,他回答,應該是針對全公司,「但研發裁的比較少,因為研發本來工作飽和度就比較高,很難壓縮。」

也許出於問題的敏感性,新10億聯繫到的另外兩位在職員工,均對此次裁員拒絕發表看法。

回到這次傳遍網絡的路透稿件,據一名路透社實習生透露,文章記者前後寫了一個月,採訪了20多個人,包括知悉裁員行動的現任及近期離開大疆的員工,從而挖出多個裁員信息點:

1、近幾個月內,大疆已經將 深圳總部原有180人的企業銷售及營銷團隊縮減為60人,消費市場的團隊也有類似的裁員幅度。
2、大疆旗下 視頻製作團隊已經從高峰期的40-50人縮減至三人,韓國則是裁撤了共有六人的營銷團隊。
3、員工被告知裁員的 原因為新冠疫情衝擊銷售
4、大疆創新 總部與海外辦公室之間關係比較緊張,感覺該公司對外籍人士不那麼開放了。

不難推測,疫情和政治壓力,是讓這家無人機企業做出裁員的主要誘因。

疫情期間大疆創始人汪韜曾出面表示,大疆的無人機等產品頻頻出現在全球抗疫一線,因此第一季度大疆整體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上升。

但他同時指出,影響將在第二季度明顯呈現出來。且隨著全球疫情的發展,公司面臨著較大的風險和挑戰:

一是,超90%客機取消,全貨機供應緊張。每月運費成本增加800萬;

二是,受中美貿易摩擦和疫情影響,公司海外供應商斷供風險增大。

據介面新聞報道,大疆有80%的銷售都發生在線下,大疆自己也曾透露,公司產品銷量在海外市場和中國市場的占比是8:2,其中北美市場占比40%,可見,大疆對線下和海外市場的依賴都不低。

國外疫情情況持續嚴峻的當下,店鋪關門,戶外娛樂被暫停,失業率飆升,而無人機主要用於影視、旅遊、戶外等場景。大疆的困境可想而知。

在這種背景下,裁員舉動也在情理之中。大疆發言人雖然指出了路透的裁員數字「非常不準確」,但也拒絕提供具體的數字,一句「我們不得不做出一些艱難的決定,對人才重新進行調整」,算是間接承認了裁員的事實。

據一位接觸過大疆員工的知情人士透露,跟他關係特別好的5位運營從2018年至今已經陸續離職。

一位專注海外投資的專家直言,出海巨頭一旦和政治扯上關係,外國媒體渲染一波,海外市場就別想要了。

據了解,美國政府對大疆長期持警惕態度,今年1月,五角大樓出於安全考慮,已經禁用大疆無人機機隊。大疆表示,這一決定是出於政治原因,而非軟體漏洞。而再早之前,矽谷無人機技術供應商出現的突然斷供行為,也令大疆措手不及。

除去上述原因,在新10億採訪過程中,多位前員工透露出大疆內部管理上的問題,這些問題逼迫這家企業做出改變。大疆一名發言人在回答路透的問題時也表示,歷經多年強勁增長後,公司在2019年意識到其結構「變得難以管理」。

在大疆已經工作兩年半的員工、自媒體人小木稱,大疆具有華為級別的研發水平和待遇,但缺點是公司發展太快,技術和產品的優勢掩蓋了管理的缺陷。公司缺少職業經理人,大多數管理人員都來自研發。

另有前離職工程師表示,幾乎沒有幾個同事能說清楚大疆的組織架構,「產品是好產品,技術是好技術。導致大規模裁員的根本原因是管理混亂,在這個圈子都知大疆管理真的一塌糊塗、效率低下。」

眾所周知,2018年,大疆發生過一起重大貪腐事件,公司在進行內部管理改革的過程中意外發現,在供應商引入決策鏈條中,研發、採購、品控人員存在大量腐敗行為。事件導致45人被查處,大疆預計損失超過10億元。

大疆之後針對此事發出的公告內提出的品控及售後問題,亦是被用戶飽為詬病的地方。在黑貓投訴以及社交平台上,關於大疆售後的投訴時有出現。

知乎大V、無人機領域KOL「養家」總結稱,由於國外疫情加重的關係,短期內讓大疆本身引以為傲的消費級無人機市場銷售出現大幅下滑,大疆原有的內部微弱的平衡被打破,內部管理的低效,某些項目進展的低效或是雞肋就被完全暴露了出來,由於國外疫情還不能知道什麼時候結束,如果不現在及時裁員止損,越到後面危機只會更大。

02

狂奔之後危機隱現,大疆見頂了嗎?

大疆成立於2006年,從2013年到2017年開始爆發,呈高速狂奔態勢。從2013年的8.2億元到2017年的175.7億元,銷售額4年暴漲20多倍,將零度智控、臻迪科技、億航智能等眾多無人機競爭對手紛紛甩在身後。

汪滔的身家也是水漲船高,2016年胡潤百富榜,他以240億財富排名第77位。到了2019年,還是胡潤百富榜,他的名次已經上升到第56位,對應財富值為470億元人民幣。

但2017年之後至今,大疆已經連續2年沒有公布過銷售數據。汪滔曾在2016年接受中國企業家雜誌採訪中明確提出,無人機市場即將接近飽和,大疆的收入達到200億元就見頂了。

另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研究報告顯示,無人機概念火爆的高峰階段已經過去。隨著消費者新鮮感的流失,市場增長明顯乏力,市場規模增速下滑較厲害。

其主要原因是消費級無人機行業空間太窄、消費頻次低,常見的消費場景僅限於航拍或者遙控玩具等的少數功能;

另外就是消費級無人機可獲得性增強,其新鮮感在開始消退,在加上國家對無人機的監管加強,這些原因都在限制著消費級無人機的行業空間。

如此看來,大疆或許真的迎來了業務上的天花板。

大疆從2012年發布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消費級無人機「大疆精靈Phantom 1」開始,引爆了整個無人機領域的使用需求,在全球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市場。但這個市場成就了它,也開始限制它。

為了繼續保持增長,穩固市場地位,大疆除了已有的經典精靈系列和悟系列,開始逐漸將市場下沉,出了只賣699元的特洛(Tello)來阻擊和爭奪1000元左右的市場。

而由於消費級無人機轉專業級無人機趨勢較為明顯,大疆也在行業應用無人機層面也在不斷尋找新的突破。

早在2015年,大疆成立了專門的農業事業部,推出了MG系列農業無人機。

大疆MG-1P系列農業植保機,圖/大疆官網

在農業無人機領域,極飛是先行者。極飛科技CEO彭斌曾這樣形容大疆的「入侵」:

我們報10萬元,大疆報7萬元;我們報7萬元,大疆報5萬元。所以有個玩笑:極飛說,我們高精準對位。大疆說,我便宜。極飛說,我自主飛行。大疆說,我便宜。用這個方式,大疆一腳插進農業。

2018年,大疆官方數據稱在中國賣出2萬架農業無人機,在日本和韓國賣出約2000架,為2017年銷量的兩倍。

但銷售數據漂亮並不能代表賺得多。

艾瑞諮詢預測,到2025年,農林植保市場規模無人機可達200億元。面對200億的藍海市場,大疆創新總裁羅鎮華卻提出:「無人機廠商在(農業植保)這個產業鏈條里是不是應該掙錢,值得商榷。」

這位總裁可以在發布會上將提高機器效率、人的效率、商業模式效率的事情講得頭頭是道,但全然不提自己在農業領域的盈利方式。

2020年3月9日,大疆舉辦了一場線上發布會,發布了RoboMaster EP教育拓展套裝。5月12日,天眼查數據便顯示,近期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範圍更新增了教育信息諮詢業務。這意味著做無人機的大疆又要進軍教育領域了!

實際上,大疆從2014年就開始推進RoboMaster 項目,項目是針對高校學生的機甲大師賽。大疆反覆強調這是個「公益項目」,更是在這個比賽上耗資了數億元。

大疆的這一布局,看中的正是在國內還處於早期發展並逐漸升溫的的STEAM教育。艾瑞諮詢預測,未來五年內,少兒編程市場規模將增長至300億,實現十倍的增長。

在教育機器人這一市場中,目前已有軟銀的Pepper、索尼的KOOV、優必選的JIMU,而且樂高的EV3和美國VEX公司的IQ、EDR和PRO系列,都是老牌產品。

「後來者」大疆希望在未來開設課程,推出教材、活動和硬體,逐漸搭建起自己的生態圈。但是如何讓家長和學校買單是它需要在產品創新上思考的問題。且STEAM教育領域目前營收過億的企業寥寥無幾,它是不是被高估的行業泡沫?還有待市場驗證。

03

寫在最後

很顯然,大疆已經不是大多數人印象中的大疆無人機了。「我們叫大疆創新,不是大疆無人機。」大疆如是表示。

在這個極其特殊的2020年,對內,它要想盡辦法持續創新保持自己不掉隊;對外,它要時刻擔心自己會不會成為美國的下一個目標。

國內剛打完上半場,國外繼續打下半場。今年不管對大疆還是其它中國企業來講,最重要的目標只有一個,活下來!

倘若跳出不可抗力,無論從無人機行業的發展進程,還是大疆自身遇到的發展瓶頸上看,大幅度裁員/人員優化對於大疆來說也只是時間問題,疫情大約只能算是個催化劑罷了。

(根據受訪者要求,文中小者、小木均為化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fQwDHQBeElxlkkaqtPG.html




雙匯發展迷局

2021-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