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无论对人还是对餐厅,这句话从来是知易行难。在广州这个四季转换不甚分明的地方,人们对吃的要求却是“不时不食”,也就是不到当造季节,某些食物是大家约定俗成很少去碰的。
冬日羊煲
羊煲就是其中之一。在布丁的印象中,羊煲总是在广州冲刺进入冬天的时节最让人惦念。寒风中冒着热气的汤煲,即使卡路里和胆固醇与理智再三拉扯,也阻挡不了下班后到火锅店报道的步伐。
羊肉饭
一年中的其他时候,羊肉虽温补却也不适宜常吃,让嗜羊的老饕很苦恼。但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一位名叫张军的饭店老板,拿着自家祖传的清补凉汤煲方子不断改进,最终打造出在夏季也能吃得惬意的清补凉羊煲,并在云鹤北街开创了“张记”。
一煲震羊城,香飘省港澳
从此张记在广州的餐饮界就开始一骑绝尘,拿奖拿到手软,每天都顾客盈门。即使深藏于云鹤北街的迂回巷内,也完全拦不住街坊来帮衬的热情。当时的张记每天所售羊肉都超过2吨。那是广州餐饮的黄金时代,也是张记的黄金时代。
重点提示
在别家纷纷仿照张记推出清补凉羊煲时,张记底气十足地打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旗号—别家点一斤羊煲只给八两,在张记点一斤羊煲就给足一斤半。那时的张记,是真的厨艺在线、出品更是没话说。
张记清补凉羊煲
招牌的清补凉羊煲,汤底清香,羊肉极嫩、皮则炖成了软烂的胶质,入口完全没有膻味。汤更是一绝,清补凉的药味似有若无,只剩幽香诱人。冷冬时喝上一口,觉得全身暖粒粒,因此这煲羊也成了家中长辈的至爱。如今再来张记,汤已咸得无法入口,羊肉分量也锐减。
手抓羊排,膻到天灵盖
另一个招牌竹篙粉,纯手工制作,粉质烟韧有嚼劲。上桌时温度微凉,晶莹剔透的竹篙粉配上特制的酱汁,可以说是热乎乎的羊肉汤之绝配。这也是张记为数不多仍能保持水准的菜品之一。
可遇不可求的竹篙粉
但它也和张记羊名豆腐一样可遇不可求。尤其是烧味双拼竹篙粉,冬天去的时候说夏天才能做,夏天去的时候说冬天才有售。有次布丁实在忍不住好奇,问服务员阿姨到底什么时候能点到,阿姨冷脸答道“不如你试试看点我们这里的外卖?”
曾经最爱的全麦包
自从云山大酒店关门之后,张记的生意也大不如前。在营业额大幅下跌的阵痛面前,张记关闭了多家分店,只保留了张记旺角食街,如今那里已涅槃重生、将粤式家常菜做得风生水起。而云鹤北街的总店却一直跌跌撞撞抱残守缺,让人为它担忧的同时,也只能留下一声叹息。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XjfLx24BMH2_cNUgWQJ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