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檢測了那麼多生化,轉氨酶升高,你知道其中含義嗎?

2019-11-28     貓MAO醫聖

轉氨酶(transaminase)是催化胺基酸與酮酸之間氨基轉移的一類酶。普遍存在於動物、植物組織和微生物中,心肌、腦、肝、腎等動物組織以及綠豆芽中含量較高。

轉氨酶是人體肝臟這個「化工廠」正常運轉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劑」,是肝臟的一個「晴雨表」,肝細胞是轉氨酶的主要生存地。當肝細胞發生炎症、中毒、壞死等時會造成肝細胞的受損,轉氨酶便會釋放到血液里,使血清轉氨酶升高。

轉氨酶的種類很多

體內除賴氨酸、蘇氨酸之外,其餘α-胺基酸都可參加轉氨基作用並各有其特異的轉氨酶。其中以谷丙轉氨酶(GPT)和穀草轉氨酶(GOT)最為重要。前者是催化谷氨酸與丙酮酸之間的轉氨作用,後者是催化谷氨酸與草醯乙酸之間的轉氨作用。轉氨酶催化的反應都是可逆的。轉氨酶可按底物的不同分成3大類:L-α-胺基酸轉氨酶、ω- 胺基酸轉氨酶和D-胺基酸轉氨酶。轉氨酶的輔基是磷酸吡哆醛或磷酸吡哆胺,兩者在轉氨基反應中可互相變換。

在高等動物各組織中,活力最高的轉氨酶是谷氨酸 :草醯乙酸轉氨酶( GOT )和谷氨酸:丙酮酸轉氨酶(GPT)。

GOT以心臟中活力最大,其次為肝臟;GPT則以肝臟中活力最大,當肝臟細胞膜破裂損傷時,谷丙轉氨酶GPT釋放到血液內,於是血液內酶活力明顯地增加。在臨床上測定血液中轉氨酶活力可作為診斷的指標。如測定GPT活力可診斷肝功能的正常與否,急性肝炎患者血清中GPT活力可明顯地高於正常人;而測定GOT活力則有助於對心臟病變的診斷,心肌梗塞時血清中GOT活性顯示上升。

生理意義:

ALT主要存在於細胞漿中,AST主要存在於細胞漿的線粒體中。當細胞損傷時(如肝炎、心肌炎、胰腺炎等),ALT首先進入血中,當細胞嚴重損傷、危及線粒體時,AST也會進入血中。此外,營養不良、酗酒、應用某些藥物、發燒等情況均能使轉氨酶有輕度升高。生理狀態下,血清轉氨酶也有變異,如劇烈活動、體育鍛鍊、月經期時,轉氨酶也可暫時升高。

由於ALT、AST主要存在於肝細胞中, 當其明顯升高時常提示有肝損傷。當然,引起肝損傷的原因很多,如肝臟外傷、各種肝臟的急慢性炎症、脂肪肝、肝硬化以及肝癌。因此,當發現轉氨酶升高時即不要恐慌,也不可掉以輕心,應該進一步追查原因。

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催化天冬氨酸的氨基轉移到-酮戊二酸,導致草醯乙酸和谷氨酸的形成。氨基轉移酶(ALT和AST)都需要吡哆醛5 '磷酸(P5P)作為最大酶活性的必要輔助因子。P5P是維生素B6的活性代謝物,因此減少了維生素B6(很少發生在動物肝臟疾病患者或某些藥物)會導致轉氨酶降低活動,除非P5P轉氨酶試驗系統中。

AST不是器官特異性的。骨骼肌含量最高,其次是肝臟和心肌。當血管內或體外溶血發生時,紅細胞含有足夠的活性來提高血清的活性(或紅細胞膜不穩定,導致滲漏,而不像某些老化或儲存的標本那樣發生明顯的溶血)。AST也存在於腎上皮細胞和腦組織中。它以不同的同工酶存在於細胞質和線粒體中。細胞質內AST同工酶的增加只需要輕度損傷(與ALT相比,相對輕度的肝細胞損傷中AST活性的增加較少),而線粒體同工酶的釋放需要(並表明)更嚴重的細胞損傷。同工酶的分化在獸醫學中是不存在的。

AST可作為大小動物肝臟和/或肌肉損傷的指標。

狗的酶半衰期為22小時,貓為77分鐘,馬為7-8天,牛為1天左右。

轉氨酶升高的意義

轉氨酶水平正常,肝臟損害持續存在。見於某些肝炎,比如所謂慢性B型肝炎病毒攜帶者,這些人B型肝炎病毒指標一直陽性,但轉氨酶從來沒有升高過,有的已經發生了纖維化,甚至肝硬化和肝癌;還有不少急性和慢性C型肝炎病人也有類似情況。

轉氨酶水平很高,但不過是一時性的肝損害,不會給肝功能造成很大影響,後果也不很嚴重,比如服用某種對肝臟毒性較強的藥物。

病因

ALT的升高只表示肝臟可能受到了損害。除了肝炎,其他很多疾病都能引起轉氨酶增高。引起轉氨酶升高的常見原因有以下幾則:

1)肝臟本身的疾患,特別是各型病毒型肝炎、肝硬變、肝膿腫、肝結核、肝癌、脂肪肝、肝豆狀核變性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轉氨酶升高。

2)除肝臟外,體內其他臟器組織也都含有此酶。

3)因為轉氨酶是從膽管排泄的,因此如果有膽管、膽囊及胰腺疾患,膽管阻塞,也可使轉氨酶升高。

4)藥源性或中毒性肝損害。例如生病時吃了會損傷肝臟的藥物,紅黴素、四環素、安眠藥、解熱鎮痛藥、避孕藥,還有半夏、檳榔、青黛等中藥。在停用這些藥物後,轉氨酶水平會很快恢復正常。

5)正常妊娠、妊娠中毒症、妊娠急性脂肪肝等也是轉氨酶升高的常見原因。

6)對於一些看起來沒什麼大病的人來說,還有飲食結構不合理導致脂肪肝,造成轉氨酶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h4FuG4BMH2_cNUgR0j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