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人獸共患病|巴氏桿菌是貓口腔常見菌,但特定條件可以感染人

2019-11-19     貓MAO醫聖

巴斯德菌屬是貓正常口腔菌群的一部分。它們也是該物種感染的常見原因,也是一種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媒介。

貓的感染:巴氏桿菌通常從貓的皮下膿腫和膿胸中分離出來。它們還可能引起繼發性下呼吸道感染,並與脊髓性膿胸和腦膜腦脊髓炎有關。

人類感染:人類的疾病主要發生在貓咬傷或抓傷之後,但也可能通過與人密切接觸的貓的呼吸道分泌物傳播。

被貓咬傷幾小時後(3-6小時)就會出現局部感染的跡象。嚴重的疾病和致命的後果主要發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身上,但也有報道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健康人身上發生。免疫缺陷人群養貓可能有風險。

細菌的特性

多殺巴斯德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兼性厭氧、非孢子形成的多形性球桿菌,是一種共生菌,是貓鼻咽和上呼吸道自然菌群的一部分。在一項研究中,90%的顯示在牙齦邊緣。

多殺巴氏桿菌是一種兩端鈍圓,中央微突的短桿菌或球桿菌,長0.6-2.5微米,寬0.25-0.6微米,不形成芽胞,不運動,無鞭毛,革蘭氏染色陰性的需氧兼性厭氧菌。

本菌在添加血清或血液的培養基上生長良好。在血瓊脂上生成灰白色,濕潤而粘稠的菌落,不溶血;在普通瓊脂上形成細小透明的露珠狀菌落;在普通肉湯中,初均勻混濁,以後形成黏性沉澱和菲薄的附壁菌膜;明膠穿刺培養,沿穿刺孔呈線裝生長,上粗下細。

本菌的抵抗力不強,在直射陽光和乾燥的情況下迅速死亡;60℃10 min可殺死;一般消毒藥在幾分鐘或十幾分鐘內可殺死。3%石炭酸和0.1%升汞水在1min內可殺菌,10%石灰乳及常用的甲醛溶液3-4min內可使之死亡。在無菌蒸餾水和生理鹽水中迅速死亡,但在屍體內可存活1-3個月,在廄肥中亦可存活一個月。

感染動物體液或組織製片中的菌體兩極濃染更為明顯。用姬姆薩氏染色液或美蘭染色,可見到薄莢膜。普通肉湯即可生長。除產氣巴氏桿菌能產生微量氣體外,本屬各成員均能利用葡萄糖等碳水化合物,產生少量酸而不產氣,有過氧化氫酶,常有氧化酶、還原硝酸鹽、不液化明膠。甲基紅(MR)反應陰性,VP反應陰性,適溫為37℃。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為36.5~40.05%。

已知的巴氏桿菌屬包括多殺性巴氏桿菌、咬傷巴氏桿菌、馬巴氏桿菌、犬巴氏桿菌等10多種。

流行病學和發病機理

貓咬傷常被感染(20-80%),多殺巴氏桿菌是最常見的細菌。除了叮咬、抓傷和舔舐之外,密切接觸也足以導致感染。細菌通常通過皮膚傷口進入,但從上呼吸道吸入分泌物是另一個可能的來源。

臨床表現

多殺性是皮膚傷口感染和皮下膿腫最常見的致病菌之一。它也是一種常見的產膿胸的細菌。

巴氏桿菌也可引起繼發性下呼吸道感染,並與脊髓膿腫和腦膜腦脊髓炎有關。

多殺巴氏桿菌感染是一種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局部感染是常見的,包括免疫能力強的人,這種細菌的高流行提示在貓咬傷後,應使用預防性抗生素治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鹽)。敗血症和嚴重的,甚至致命的疾病可能發生,特別是在免疫缺陷患者,肝硬化患者和透析患者。在這種情況下,養貓的風險必須與主人討論,特別是因為細菌可能只是通過密切接觸傳播——不一定是在被咬或抓傷之後。

人類感染

多體感染通常在接種後3-6小時在咬傷或抓傷部位產生蜂窩織炎和/或膿腫。局部感染有時可進展為壞死性筋膜炎、感染性關節炎和骨髓炎。呼吸道感染、肺炎和支氣管肺炎也很常見,大多發生在已有肺部疾病的患者中。較少的情況下,傳播性感染可導致敗血症,敗血症可導致感染性休克、腦膜炎、心內膜炎、腹膜炎、關節炎和其他嚴重後果。

嚴重感染通常見於兒童、孕婦、接受慢性免疫抑制治療的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會增加巴氏桿菌感染和腹膜炎的風險。雖然嚴重的疾病通常出現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約三分之一的敗血症患者以前是健康的人。

診斷

診斷是基於從感染組織或分泌物中培養的細菌。巴斯德桿菌很容易在巧克力和羊血瓊脂培養基上生長,但不能在麥克康基瓊脂上生長,而麥克康基瓊脂是革蘭氏陰性菌的常用培養基。菌株通常是過氧化氫酶-、氧化酶-、吲哚-和蔗糖陽性。

治療

青黴素和增強的內醯胺(阿莫西林-克拉維那酸鉀)是治療巴氏桿菌感染的一線抗生素。喹諾酮類、頭孢菌素類和現代大環內酯類藥物也被推薦。在嚴重情況下,治療決策必須基於抗生素敏感性測試。

除了叮咬、抓傷和舔舐外,與貓的密切接觸也足以導致人類感染。

巴斯德氏桿菌是存在於大多數貓的口腔中的共生細菌。
貓咬傷、抓傷甚至僅僅是近距離接觸都可能把巴斯德氏桿菌傳染給人類。
局部感染在被貓咬傷後很常見。
嚴重感染、敗血症和腹膜炎可能發生在免疫缺陷人群中,而在與貓接觸的免疫能力強的人群中較少發生。
巴斯德氏桿菌常見於貓的皮下膿腫和膿胸。
診斷確認巴氏桿菌感染並不困難,因為它很容易在常規使用的細菌培養基中生長。
青黴素和增強的內醯胺是人和貓的一線抗生素。

人獸共患病的可能性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對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在這些情況下必須討論養貓的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taChm4BMH2_cNUgw2Y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