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獎懲制度」里,只罰不獎?你遇到過哪些奇葩懲罰

2019-12-19     職場大俠知陽

職場江湖那些事兒

從進入職場開始,幾乎所有的人都想能夠「升職加薪」,加薪可以有很多種方式來實現,而升職其實就是從一個基層員工升為管理者。

既能夠「升職」,又能夠「加薪」,是一個職場人夢寐以求的好事。

但幾乎所有職場人對於「加薪」的重視度,永遠比「升職」看得更重要。即便是升職,其實也是為了能夠「加薪」。

有句玩笑話是說:「別跟我扯那些沒用的,我來上班的目的就是賺錢。」

看似玩笑的話裡頭,其實表達的是很多職場人的心聲。

在經營企業的時候,需要「開源」同時也需要「節流」。簡答來說,既要賺錢又要控制成本。

而作為職場人來講,「開源」其實就是我們掙的收入,底薪、提成、獎金等等。

「節流」是除了本身我們自己的消費以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儘量不被罰款。」

為了能夠減少被罰款的次數,我們在職場上可謂是「小心翼翼」、「戰戰兢兢」、「畏手畏腳」。

之所以會讓職場人如此膽戰心驚地工作,就是因為很多公司制定的所謂的「獎懲制度」。

而據我所了解的公司情況來看,幾乎每家公司的「獎懲制度」里,從來都只說「懲」不說「獎」。

前兩天公司開會,老闆突發奇想的進行了一次「突擊檢查」,發現有幾個參會的員工沒有佩戴工牌,於是立馬讓行政部給每個沒戴工牌的員工開了一張罰單。

其中還有一位是公司高管,進行了雙倍罰款。

就當我們以為老闆只是開玩笑,甚至連行政部都還坐在椅子上無動於衷。

結果老闆又以「不執行公司制度」為由,讓行政部主管自罰了一張罰單。

然後所有人才驚覺,老闆並沒有跟大家開玩笑。

實際上我們公司除了關於佩戴工牌有相應的罰款以外,還有很多類似的「懲罰制度」。

比如在公司群里如果沒有及時回復老闆消息,罰款50元;

即便回復及時了,要是回復的信息沒有打標點符號,還要罰款20元;

公司是用軟體打卡的,但即便你在9點以前用軟體打了卡,但是人沒在工位上,罰款50元——即便你可能在上廁所。

諸如此類的罰款項目還有非常之多,以至於很多基層員工實在忍受不了紛紛離職而去。

而就算到了這種地步了,老闆依然認為這些罰款還是很有必要的。

實際上真正的「管理」是非常反人性的,而優秀的管理者會把這種反人性的東西儘量減小,然後反過來去引導人性。

所以並不是把「罰款制度」執行好了,就代表你做好了管理。好的管理,應該是用「懲罰」來遏制人的惰性和無組織紀律性,用「獎勵」來引導大家往更好的方向去發展和遵守。

也就是說,我們要搞清楚人性動力的兩大源頭:追求快樂和逃避痛苦。

「獎勵」就是在激發員工追求快樂的動力;

「懲罰」就是在加大員工逃避痛苦的動力。

兩者都是缺一不可的,一味的獎勵會讓員工只懂得享樂,而弱化遵守規章制度的意識。

但一味的懲罰也只會讓員工認為公司「嚴苛」、「沒人情味」,甚至覺得公司在變相的剋扣員工工資。

道理我們都懂,但很多公司在制定「獎罰制度」時,永遠第一時間考慮到的就是如何「罰」,卻想不到該如何「獎」。

或者稍微有點這種意識的呢,就是「輕獎重罰」。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怪象呢?我此前問過幾個公司的老闆。

在他們的觀念中,員工在公司上班,然後自己給他們開的工資,其實就是他們默認為的「獎勵」。

事實上,工資是我們職場人在公司付出的勞動所換來的報酬,按理說這兩者是對等關係才對。

但從員工和老闆的角度來看,關於「付出」和「報酬」永遠都是不對等的:老闆認為自己給的報酬遠遠高於員工的勞動成果產出;員工認為自己創造的價值遠遠高於老闆給出的報酬。

所以老闆覺得自己制定那麼多的「懲罰」制度,是因為自己給了這麼多報酬,員工就應該遵守。

而員工卻認為,自己來公司上個班不僅要辛苦工作創造價值結果,還要被這麼多條條框框束縛著,這點工資簡直划不來。

特別是很多公司給員工制定了所謂的「績效考核」,把員工的工資拿一部分出來用作「績效考核」。

本身做「績效管理」是沒錯的,但大多數公司自己規模又不大,還學大企業那般搞什麼「績效考核」,結果就成了「東施效顰」,徒有其表。

以至於到最後,員工都認為公司所謂的「績效考核」不過是在變相扣工資罷了。

有次我按照月初的績效考核計劃表一一對照後,自評打了個100分交給老闆。

結果老闆看到分數後第一句話是:「100分?你這麼自信啊?」

然後我問:「反正我按照計劃表對照打的,自己找不出任何扣分項來,如果您覺得有不合理的地方,那麼請您告訴我哪一項可以扣分?」

最後老闆實在找不到扣分項,說:「就算是這樣,也不能打100分。因為我從沒打過滿分。」

果不其然,老闆所謂的「績效」並非真的就是考核你的工作效能問題,而就是要扣你點錢,不然他心裡不爽。

這種情況相信肯定不止我一人遇到過,在職場上這種「奇葩」的現象可謂是比比皆是。

從一個公司的管理制度,就能夠看到一家公司的發展前景。

只知道一味「罰款」的企業,我相信也不可能會有多大的發展。

當一家公司每天都在盯著員工是不是佩戴了工牌,回復消息是有沒有打標點符號等問題時,說明這家公司的管理者確實每天沒什麼正事可乾了。

同時也說明這家公司不僅管理不行,甚至連整體狀況也不行了,這就是為什麼白岩松會說那麼一句話。

「當一家公司開始強調考勤、打卡的時候,可能開始在走下坡路了。」

對於管理,李鴻章曾經說過這麼一段話:

「正所謂,身懷利器,殺心自起,為官者,不可不戒啊。倘若有了生殺之權就嗜殺無忌,有了行政之權就作威作福,有了度支之權就為己斂財,甚至有一點小小的權力,比如縣衙的差役,收稅的小吏,官員的隨從,如果把權力都用得無所不用其極,那真是國將不國啊。」

在企業管理中,不能因為員工領了工資,你就心生不爽之感,從而運用自己手上的「權力」來制定各種奇葩的懲罰制度來變相剋扣員工。

就如李鴻章所說的一樣:「一個當權者有了權力,第一要緊的是什麼?不是運用權力,也不是濫用權力,而是要遏制自己的權力欲啊。」

適度的「懲罰」是應該有的,但該有的「獎勵」還是要有,雙管齊下才能真正做好管理,才能帶領團隊打勝仗。

那麼你的公司又有些什麼奇葩的「懲罰」規定呢?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我是知陽,感謝閱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L7tIG8BMH2_cNUgkjg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