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都做自媒體,賺誰的錢?打破定式思維才能理解新媒體

2020-03-23     職場大俠知陽

別用傳統思維來理解新媒體,打破定式思維是第一步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一直在推薦大家做新媒體。

一方面是希望能夠把我自己多年從事新媒體的經驗和方法總結後教給大家,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有更多人能夠理解和意識到「新媒體思維」的好處。

於是有朋友在評論區給我留言說了這麼一句話,我認為很有代表性,所以專門寫一篇文章來分享我對這個觀點的看法。

他是這麼評論的:「人人都去做自媒體賺錢了,賺誰的錢?」

乍一看這句話好像沒毛病,就好比我們一幫親朋好友打牌,我們總會說這麼一句話:「大家玩開心,祝大家都贏錢。」

那麼這句話其實就有個問題在於:「都贏錢?誰輸的呢?」

其實這就是我們的「定式思維」了。

都知道自媒體是可以賺錢的,有些大佬們能夠賺很多,而有些新手們則賺得很少。而不管多與少,都是在賺錢。那麼就像那位朋友所說的一樣:「賺的是誰的錢?」

有人說,做自媒體就是賺平台的錢。因為平台會給自媒體創作者給予一定的廣告流量收益,以及其他的各種收益。

也有人說,做自媒體就是在賺「用戶」的錢,因為用戶在瀏覽自媒體創作者的內容時,會「順便」瀏覽廣告。

那麼如網友所假設的問題就來了,當所有人都是自媒體創作者的時候,誰又來當「用戶」呢?

事實上在面對這個問題時,我們就需要打破自己的定式思維來思考問題了。

我們是「創作者」的同時,其實本身我們也是「消費者」。

實際上這兩個看似「矛盾」的身份本身一點都不矛盾。

當我們在進行內容創作之後,平台會把我們的內容推薦給「用戶」觀看,而這些「用戶」很有可能就有一大部分是「創作者」。

因為我們既是在創作內容,同時也是用戶。

身份是「創作者」時,我們通過內容的輸出賺到的是平台(或用戶)給予的「錢」的收益,而當我們身份是「用戶」時,我們通過使用和瀏覽平台的內容,所付出的是「時間」、「流量」等非直接金錢性的東西。

比如說我在我們新媒體人之家裡經常會提醒成員們去多看、多想、多總結。

那麼這個「多看」就是在平台上去瀏覽觀看自己領域的相關大咖們的文章、視頻等優質內容。

那麼這些「新手」創作者們在去「多看」時,這個場景下的他們就是一個「用戶」。

所以我才說,你自己既是創作者,但同時也是「消費者」。

如果不能夠理解這兩個身份之間的關係,那麼你就依然還停留在「定式思維」中。

所以我在新媒體人之家講課時,一直在跟大家說要打破這種「定式思維」,才能夠真正理解新媒體思維,才算得上一個有新媒體素養的創作者。

退一步來講,雖然現在都在說「全民自媒體」,但是根據我這段時間的社群新成員的越來越多的情況發現,所謂的「全民自媒體」不過只是一種「假象」罷了。

很多人知道新媒體知道自媒體,但並不代表都懂得如何做,懂得如何理解新媒體思維。

就好比這位評價說「賺誰的錢」的網友朋友一樣,他就是無法理解新媒體思維,所以才會發出這樣的疑問來。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是,自媒體除了能夠賺到平台一定的收益外,實際上很多創作者本身不是衝著這個收益而去的。

在我們新媒體人之家的社群里,有很多人是希望藉助新媒體運營的學習來推廣自己的品牌、推廣自己的產品這樣目的的。

那麼這些人的「賺錢」本身就跟「創作者」沒有太大的關係,他們需要的是工具,是思維,是方法和經驗建議等。

同理,比如一個農貿市場裡,一個賣菜的老闆,難道就不買肉了?而賣肉的老闆,難道不買菜吃?

他們既是「老闆」身份在受益,同時也是「消費者」身份在消費。

在新媒體人之家的直播課程中,我一般不會直接建議大家就開始去註冊帳號。而是先跟大家講定位、講選題,然後一步步輔導成員去找到自己的精準定位。

而在定位的時候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就是:你運營的這個新媒體帳號,最終目的是什麼?

如果你只是為了獲得平台收益,那麼你的精準定位是什麼?

如果你想要通過帳號的運營獲得品牌推廣或者產品成交,那麼你的精準定位又會不同。

我聽過很多課程,一開始就跟大家講平台的註冊,講平台的收益等等,其實我認為這是一種「走彎路」的方式。

在我們新媒體人之家中有一句話:新媒體沒有所謂的捷徑,不走彎路就是最好的捷徑。

如果你想學習新媒體,或者想要鍛鍊你的新媒體思維,那麼歡迎你加入到我的「新媒體人之家」來。有興趣可以私信我,備註「新媒體人之家」。

我是知陽,期待你的加入。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5QvCXEBiuFnsJQVLuE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