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前每晚加班到11點,復工後20天不到被離職:終於我選擇了創業

2020-03-18     職場大俠知陽

到處都找不到工作,也就只能創業了。

復工前的在線辦公:每晚加班到11點

2003年的非典,我還在上學。當時只覺得學校能放假,簡直不要太爽。

2020年的肺炎,我已經工作。宅在家裡在線辦公,從未如此渴望著能夠趕緊上班。

不是因為不想放假,而是因為在家在線辦公真的是太累太累了。

幾乎每天早上七點多就要起來開始開視頻會議,然後就是各種討論、各種製作、各種策略、各種測試,一直要搞到晚上11點。

正式工作結束了還不說,時不時還要被老闆信息「打擾」。你還不得不回,因為你要搞清楚一個問題:疫情期間,隨時老闆都可以給你降薪。

你以為加班到11點就可以在老闆眼裡「表現很好」?然後等復工後就可以受到老闆賞識,然後升職加薪?

錯!老闆只會覺得「你們為什麼還不辭職?」

好不容易等到復工了,20天不到被離職

一段時間在線辦公的煎熬之後,終於等到了公司行政部發的「復工通知」文件。

心裡想著總算可以有固定的上班時間和下班時間了。

興高采烈地去復工,每天如常態一般的工作。雖說還是很忙,但總算可以在下班時間偷閒片刻了。

也不知道是老闆習慣了每天加班到11點,還是確實公司資金不再夠了,終於在復工20天不到的時候開啟了「全體轟炸」模式。

一方面開始大罵公司員工每天「懶懶散散」,另一方面又開始進行全體員工的變動和調薪。

總之就是一邊以「懶散」為由罵人,一邊以「疫情」為由變相降薪。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一批人終於「被離職」了。

工作不好找,終於還是選擇了創業

疫情期間,本來就影響了大大小小很多公司的業務。很多企業不是裁員就是降薪,這時候一般都不太有招人的可能。

於是工作不好找的情況下,我選擇了自己創業。

雖然現在已經不再是前些年「創業」熱潮的時期了,但工作不好找的情況下,要是還不創業豈不是等死?

創業有幾個非常重要的元素需要考慮:資金、時間、項目和回報率(周期)。

所謂的資金,無非就是你需要投入多少錢的問題,最核心的是你有多少可支配的資金?

而時間則是你的創業底線,兩者結合在一起就是「創業止損點」:虧多少不做了?虧多久放棄?

之後才說項目和回報率,這兩個是比較「虛」的元素,因為很多項目你不懂或者並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好,回報率的問題也是需要綜合考慮的。

簡而言之,創業一半靠能力,一半靠運氣。

打破常規,全新思維創業模式

原本憑藉自己多年的新媒體運營經驗和人脈,我想要找幾個項目來做,賺一點小錢還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但思來想去發現這種傳統意義上的操作方式始終不長久,也缺乏持續性。

於是我暫時跟幾位意向的企業說先考慮下,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之後決定打破常規的思維框架,用一種更新的思維來創業。

我通過和一些「未來的合作對象」的交流溝通後,得到大家對自己構想的認同後,更有信心來創業了。

於是我創建了一個【新媒體人之家】的社群,先聚集一批對新媒體運營有興趣,或者正在從事這個工作的人,再把我多年的新媒體運營經驗分享教授給大家。

讓大家從小白到新手,再從新手到熟手,最後形成一股強大的新媒體聚合勢能。

等到這個超級社群組建起來之後,通過資源整合的方式對接項目。一方面是成功率更大更高,另一方面是勢能足夠大之後我們更有談判資格。

而這種全新的創業模式最大的好處就是,整個團隊沒有僱傭關係、沒有上下級關係,社群的成員通過自己的新媒體運營來賺取自己該得的佣金。

互相之間既沒有交叉的利益關係,也沒有矛盾交集,關鍵是大家都是從入群時就被篩選過的志同道合之士。

最後一定會有一批人離開,但留下的就是這個創業項目的最終受益人。

這就是我對新媒體人之家社群的未來暢想,如果你也有興趣想加入進來,可以私信了解,備註【新媒體人之家】即可。

生活太多辛酸,太多不易,老闆也是人,他的公司經營不下去也是沒辦法。但是即便荊棘遍野,我們不也一樣需要好好活下去嗎?

如果你也是在這個艱難時刻的朋友,歡迎你加入進來,我們一起成長,一起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TSr8XABnkjnB-0zai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