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歲女主播:因為直播,跟老公分床3年。新媒體人更需要包容理解

2020-03-25     職場大俠知陽

都是為了生存,誰不希望被包容?

這幾天因為羅永浩進軍直播,而網傳有平台給出高達8000萬之多的天價簽約費這件事,讓所有新媒體人的熱點素材又增加了不少。

有網友評論說:「直播帶貨,其實就是電視購物搬到了網絡上而已。」

在看到這個評論時,我仔細一想似乎還真的是這樣。

以前電視購物很火,是因為那會兒網際網路還不算普及,受眾或者用戶大部分都是通過電視來消遣娛樂。

而隨著網際網路及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開來,用戶已經很少看電視了,所以電視購物的模式就搬到了網絡上。

而直播帶貨就是一種典型的網際網路式的「電視購物」。

實際上在網絡直播其實並非最近才盛行的。在很多年前,我們就已經在接觸到「直播」這種屬性的媒體形式了。

比如那會兒「傳奇」還很火的時候,我們以「遊戲公會」為組織在一個名為「YY」的軟體上開語音「攻沙城」。其實那就是一種直播的方式。

現在很多直播從業者,要麼是以才藝展示為主,靠粉絲打賞來獲取收益,要麼就是像李佳琦、薇婭這樣以直播帶貨的方式來賺收益。

當然還有一些遊戲直播,其實理論上也算是一種「才藝」,只是以遊戲為主而已。

但是因為網際網路的用戶大多都是普通人,他們的空餘時間幾乎都是在下班之後。所以很多主播不得不把自己的開播時間放到晚上。

因此,做主播的人熬夜直播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或者說他們的生理時鐘跟其他人是顛倒的。

我有個朋友,就是做直播的。一直都在某個平台做「歌手」主播,每天開播的時間都是在晚上。從七八點開始,一直要播到凌晨一兩點左右。

31歲的她,做主播已經三四年時間了。而因為自己的「上班」時間比較特殊,所以為了不打擾家人休息,她在三年前就跟她老公分床了。

有次我問她,你們這樣分床三年,難道不怕感情上出問題嗎?

她無奈地回答:「沒辦法啊,都是為了生存。但也還好,他比較能理解我。同時大家習慣了也沒什麼。」

雖然她老公曾經也勸過她不做直播了,但一方面一個月三四萬的高收入,另一方面做了幾年直播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的情況下,她決定還是繼續。

本以為她是個例,但回過頭來一想,我自己不也是一個同類人嗎?

以前還不覺得,但自從全職做新媒體創業者之後。每天早上六七點就要起床開始做事,晚上要十一二點才能躺下睡覺。

雖然休息時間看似沒問題,但實際上在中途幾乎沒有一刻停歇的時間,也幾乎是全年無休的狀態。

一不能陪孩子老婆,二沒時間外出遊玩。

說起來,大家不都是為了生存而在努力著的麼?

而之所以我們能夠持續堅持做自己想做和喜歡做的事情,更大的關鍵還是家人的理解和包容。

在我身邊所有的新媒體從業者當中,沒有一個是輕輕鬆鬆做事情的。能夠做得還不錯的人,每一個背後都是有自己的家人無條件支持和理解的。

新媒體人每天要面對網絡上的那些噴子的壓力,還要因為坐在電腦邊太久而忍受職業病的煎熬,要是家人還不理解支持的情況下,是很難堅持持續下去的。

在我給我們新媒體人之家講課的時候,我一開始就提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時間精力。

不管是寫文章,還是拍視頻或者做直播,時間精力都是你需要去權衡和考慮的。

有很多朋友是有自己主業的,把新媒體當成一個副業來做,那麼時間精力自然少了很多。

而還有一些朋友因為要照顧孩子、家人,所以真正屬於自己的閒余時間也不多。

但依然有很多朋友選擇加入到我們新媒體人之家的社群圈子中來,就是因為大家對於新媒體的熱愛,當然也有家人對他們的理解和支持。

如果你也喜歡新媒體,或者想要學習做新媒體,我們也歡迎你的加入。(可以直接私信我,備註「新媒體人之家」)

我們社群里就有一個朋友,每次我開直播講課的時候,他都是拉著他的老婆一起聽。因為他一方面是想讓他的愛人一起學習,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家人知道他在做什麼以及以後會做些什麼。

理解和包容的前提,就是互相溝通了解。

都是為了生存,為了成長,誰又不想被理解包容呢?如果你身邊有從事新媒體的人,那麼也希望你可以給他多一點理解和包容。

我是知陽,期待你的加入。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pm-EHEBiuFnsJQV_F_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