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 張國平
歷史悠久的夏縣,既流淌著4000多年的華夏古文明故事,也飄香著夏都人家獨沽一味的美食傳奇。
夏縣裴介,是被譽為「華夏忠孝第一人」的介之推的故里,也是民間風味小吃夸也夸不完的美食之鄉。
那麼,在裴介,除了也能吃到棗蛋饃、布飯饃、麵筋飯、油煿涼粉及大名鼎鼎的裴介豬蹄外,還有一道小吃不知您嘗過嗎?
這就是來自裴介的「介子推故里油糕」。
黃姓大爺,裴介鎮裴介村人氏,從事油糕營生已有七八年時間,常年在周邊一帶集市趕集售賣,在本鎮的話,一般設攤在三益超市門前,編者則是在鹽湖區的安邑集市上有幸所遇。
運城地區歷來有食黍(方言讀fu)面油糕的習慣,那麼,黃大爺在集上所賣的正是這種當地人喜愛的傳統風味糕製品。
當日,新轉到安邑東街東城壕路的集市上人來人往,自然也不乏尋覓油糕吃的食客,在編者觀察的不長時間內,剛炸出的「介子推故里油糕」便被三三兩兩的買走,看來大家對黃大爺的手藝還挺認可。
在黃大爺一旁,編者也目睹了炸制油糕的過程:
油糕生胚放入油鍋之前,細心的黃大爺會用一把刷子刷去表層的乾麵,之後油糕便在精鍊棉籽油里熱烈翻滾,幾分鐘後,金燦燦的油糕就一個個得化為美食浮了上來。而和一般黍面油糕略有不同的是,此糕的餡料為紅棗與紅豆,吃起來又甜又沙,口味堪為一絕。
據黃大爺講,疫情漸退期間,自家油糕一集平均能賣上百餘個,每個兩元,兩個則三元,生意承蒙眾位鄉親照顧,還算可以,並且回頭客也是不少,已很為知足。
既謂之「介子推故里油糕」,那麼,與裴介有何淵源呢?
又據黃大爺笑著介紹,其實關係不大,主要由於自己是介子推故里人,故此這般命名,算是自己獨創的招牌,呵呵,原來如此,看來黃大爺還蠻有些營銷宣傳頭腦的嘛!不過,黃大爺表示,雖然油糕來歷無甚關聯,但在油糕製作方面是絕不馬虎的,如在食材選料方面優中選優,所選的黍面粘度高,紅豆口感沙,紅棗甜度好,並且用的是切片無核棗,使黍面油糕美味更遞一層,說白了,絕不能有損這麼亮堂堂的招牌啊!
年屆七旬的黃大爺,駕著一輛「五羊」油三輪不分季節的四處趕集,這是農民的勤勞本色,也是農民副業增收的真實寫照,也祝願他的油糕生意,能走進更多人的身邊,帶來鄉土美食的享受。
責任編輯:馬國青
備案編號:運城網信A002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