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志英
拌菜,是一種美食,如榆錢拌菜,苜蓿拌菜,白蒿拌菜,地地菜拌菜,洋槐花拌菜……
不過,過去吃拌菜是為了解決溫飽問題,現在吃拌菜是一種時尚,是為了養生,雖然吃法相同,味道相同,其目的卻不相同。
小時候,家裡很窮,過著「半年糠菜半年糧」的日子,特別是春節以後,麥苗剛剛返青,家家戶戶卻斷糧了,人們便「以野菜代糧」:啃樹皮的有之,刨草根的有之,以草代糧的有之,三年困難時期還創造了一種「澱粉」,就是把玉谷杆、棉花杆、能吃的草兒,曬乾、粉碎,過濾,再加少許麵粉,蒸成饃饃或炸成「丸子」,群眾吃「澱粉饃」,飯店賣「澱粉丸」。一次我來運城出差,還在河東飯店吃過一盤「澱粉丸」,這對現在的青少年來說簡直就是不可相信的,但「饑寒交迫」的我卻狼吞虎咽的吃完了,那可是真真切切的。
於是,一到春暖花開時,人們就一股腦兒到灘地,到路邊,到麥地去挖野菜,捋榆錢,鉤洋槐花……說句實話,我們那代人就是靠著這些花花草草養大的。
直到現在,我還記得小時候跟著媽媽鉤洋槐花的日子。母親把一把小鐮刀綁在竹杆上,跑到有洋槐花的地方去鉤食。媽媽負責鉤小枝,我負責拾花枝,然後就把一串串洋槐花捋下來,放在小筐里。邊捋邊吃,那甜甜糥糥的花香至今我還難以忘記。
現在,七老八十了,自己鉤食再也不可能了,只有花錢買。昨天下午去商業街溜噠,發現有賣洋槐花的,我和老伴就買了兩包,準備今天拌菜吃。農村人知道城裡人愛吃「野花野菜」,便抓住商機在小樹林裡、道路旁,田地里,挖一些,鉤一些,鏟一些,拿到城裡市場上兜售,5塊錢一斤,我愛吃野菜,便買了一些洋槐花回來。
洋槐花拌菜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先將洋槐花洗凈,瀝干水分;再將洋槐花放入大盆中加入少許食鹽,攪拌均勻;再加入適量麵粉,把麵粉和洋槐花翻拌均勻。在攪拌麵粉時,最好是摻進一些適量的玉米面,並多次翻拌;然後,再把拌好的洋槐花放入蒸籠,蒸製20多分鐘;最後,再將蒸好的成品放入碗中,加入一些醬油,香油,蒜泥,辣椒,或者是在拌勻後作為蘸汁。這種吃法比較簡單,但它卻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原汁、原味和營養。
食用方法,除熱拌外,還能涼拌、炒肉、炒蛋,也能與麵粉攪均掛糊,然後油炸食之。
洋槐花,不但花香四溢,清香撲鼻,沁人心脾,味道鮮美,拌成菜後蒸食,又軟軟的,滑滑的,綿綿的,甜甜的,食之還想再食;而且具有抗炎抗菌、消水腫、抗潰瘍、降血壓、防止動脈硬化等作用。還有養顏美容,維持體型,保護腸胃的功能,素有「腸道警察」之譽。
歷代墨客文人也為洋槐花留下不少讚美之詞。如李頻的《送友人下第歸感懷》:帝里春無意,歸山對物華。即應來日去,九陌踏槐花;白居易的《秘省後廳》:槐花雨潤新秋地,桐葉風翻欲夜天,盡日後廳無一事,老頭老監枕書眠;許渾的《夏日寄江上親友》:雨過前山日未斜,清蟬嘒嘒落槐花。年輪南北已無限,江上故人才到家;還有一首不知道作者姓名的名詩:「海靜浪平水連天,槐林無際盪涯邊.春風拂醒槐花夢,蝶舞蜂飛花叢間。」
責任編輯:張國平
備案編號:運城網信A00236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a_XfnEBrZ4kL1VidOv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