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7000還在啃老,90後同事坦言:我也很無奈

2019-12-12     職場大俠知陽

職場江湖那些事兒

「啃老」一詞越來越被人常提及,說到啃老,大多數人還是表現出貶低和看不起的評價。

之前看到過這麼一組數據:

80後啃老1—5年的占56.8%;90後啃老1—5年的占61.4%。

目前中國有65%的家庭都存在著「啃老」問題,30%左右的青年基本靠父母供養。

從這組數據中可以看到,「啃老」的情況不僅沒有因為生活質量越來越好而下降,反而正是因為生活質量的提高而增多。

但實際上從一些職場人的現狀來看,其實很多人的收入並不低,但依然需要靠家人接濟。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種現象呢?我身邊有位90後同事說出自己啃老的原因後表示:「我也很無奈啊!」

同事95年的,大學學的是影視編導專業。畢業後一直從事「攝像師」的工作,開過自媒體工作室,跟過劇組,拍過電競大賽。

雖然還算年輕,但工作經歷卻是非常豐富。在自己投資開工作室以失敗告終後,終於還是想踏踏實實找份工作。

於是就到了我們公司,雖然乾的工作還是攝像,但是跟之前的狀態卻是完全兩回事。不過好在每個月有固定的月薪7K。

在我們所在的城市,月薪7000塊不算特別高,但也不算低。按理說一個人正常生活是安全足夠的,但這位同事每個月還需要父母接濟才夠生活。

在問及原因時,他也只能無奈感嘆:「每個月除去房租、交通、生活費之後,剩下的錢還不夠還信用卡的。所以暫時還需要家裡人接濟一番。」

同事是因為之前開工作室失敗虧了錢,所以欠了些錢。這種情況算是「被動啃老」吧。

所以對於他的情況,除了無奈似乎也沒有其他更多的感觸了。

不過還有一些比較讓人感到無語的啃老現象,這種現象跟我同事的情況比起來,同事那個基本上都算不上「啃老」了。

我們小區的門衛張大爺,60多歲的年紀每個月還要給30多歲的兒子零花錢。

張大爺的兒子每天除了打牌、喝酒外,基本上不幹正事。沒有正經工作,成天遊手好閒。偶爾跟著朋友打打零工,但都幹不了多長時間。

不是嫌太累,就是嫌太髒,每個月都在盼著張大爺發工資的那一天。因為只要張大爺一發工資,就會伸手要錢。

雖然每次張大爺一聊起那個不成器的兒子都氣得捶胸頓足,但還是照樣給他錢。張大爺是這麼說的:「我就這麼一個兒子,我要是再不管他,誰來管啊?」

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主動「啃老」。

以上兩種情況其實基本上可以代表現在的年輕人在「啃老」問題上的現狀。

有些人是因為自己確實暫時不能夠賺到養活自己的錢,所以需要依賴父母的接濟。

但是這種情況畢竟只是暫時的,隨著工作的經驗積累和能力提升,短暫的難關遲早會過去。

而另外還有一些人就是純粹屬於自己不努力,還責怪父母不爭氣的現象。

跟這些人比起來,那些暫時需要父母接濟的人都算是「優秀」的了,因為至少他們還在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未來的無限可能。

隨著生活質量的越來越高,很多年輕的職場人在物質條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吃的、穿的、用的、住的都要高質量的,除此之外還有旅遊、娛樂等方面的需求,這一屆年輕人出現了典型的「需求慾望大於能力」現象。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環境促使造成的,但是更重要的還是家庭條件帶來的結果。

記得白岩松說過這麼一句話:「中國大陸年輕人買房的年齡約在27-29歲之間。」並感嘆,「這太神奇了,這在美國、德國、日本、英國都做不到。」

並對於為了給北漂的夫妻在北京買房,父母賣掉了老家的房子換了套小一點的房子住的現象直接開罵:「混蛋!」

他們不是因為賺不到錢而「啃老」,而是因為知道父母有讓他們「啃老」的條件。

身邊有同事在聊到這個話題時,開玩笑到:「我也想啃老,可條件不允許啊。」

傳統上人們以經濟獨立作為長大成人的標誌,但啃老族生活的主要來源是父母,於是大家親切地稱他們為:「長大不成人。」

而「長大不成人」是這些人及社會面臨的共同尷尬問題。

或許有很多人是無可奈何,但還有許多「啃老」之人,卻是還沒能成功「斷奶」。

在對「啃老」一詞定義的時候,是這麼解釋的:啃老指的是年輕人由於不得已的生活壓力靠父母生活。

要真的是「不得已」而為之,倒還情有可原,畢竟在生活壓力日益劇增的年代,「啃老」也算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吧。

可那些明明可以靠自己雙手吃飯的人卻偏偏要選擇「啃老」,那就真的有點過分了。

職場競爭壓力大,日常消費高,關鍵工資還不高,對於這一屆年輕人的「啃老」,著實讓人感到無奈。

那麼你身邊有沒有「啃老」的現象呢?或者說你是否也是「啃老族」中的一員呢?

歡迎大家留言分享你身邊的「啃老」現象。

我是知陽,感謝閱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nuv-24BMH2_cNUgtUX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