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歷史的女人——第1584期)
在所有交通事故中,空難是最令人恐怖的,因為空難一發生,往往機上所有成員全部遇難,無一生還。這就會造成很大麻煩,因為當事人全部死亡,會導致事故處理上的困難,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飛機失事的?這隻得靠"外人"的分析了。不像汽車或者火車甚至輪船的事故,只要有一個倖存者,就會提供一些事故發生時的信息。比如著名的"馬航"事件,機上的239人全部遇難,而且整個飛機完全"失蹤",至今仍令世人迷惑不解。
而發生在1946年4月8日的黑茶山空難也是如此。當時葉挺乘坐的飛機在山西黑茶山墜毀,除葉挺一家四口外,還有多位名人喪生,比如王若飛等,飛機上的17人無一生還。這個事故也是疑點重重,周恩來就曾憤怒地指出:絕對有人做手腳。但苦於沒有物證,此事在當時不了了之。但時隔50年後,此人在去世前終於說出了事情的真相……
(一)黑茶山事故對革命的損失空前之大
多年以後,人們對黑茶山空難仍痛徹心扉,甚至耿耿於懷。人們會提出眾多假設,如果葉挺不死,他將會在後來的解放戰爭中發揮多大的作用?他將(也是絕對的)擠掉哪一位將軍位列十大元帥?
然而,還有不少人不清楚的是,那次空難犧牲的遠遠不是葉挺一個,還有多位名人,還有幾位是當時中共的重要領導人。現在咱們來看看那次飛機上都有何人。
首先是葉挺一家。葉挺被國民黨頑固派關押年5之久,於1946年3月4日獲釋。一個月後,他攜39歲的妻子李秀文,以及10歲的愛女葉揚眉和2歲的幼子阿九,於4月8日上午登上重慶飛往延安的C—47美式運輸機,當時跟隨他們的還有妻子李秀文從廣州帶來的保姆高瓊。
除了葉挺一家外,機上還有幾位中共重要領導人。第一位是王若飛,他跟葉挺同歲,當時也是50歲。他是共產黨早期活動家之一。抗戰勝利後,他曾四次赴重慶與國民黨談判,還與周恩來一起代表黨在《雙十協定》上簽字。
第二位是秦幫憲,他便是大名鼎鼎的博古,他更加年輕,跟葉挺夫人李秀文同歲,當時也是年僅39歲。他也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是中國共產黨新聞事業卓越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秦幫憲於1946年2月赴重慶參加國共談判,是政協憲章審議小組成員。他和王若飛當時都是中共政協代表,在重慶和國民党進行談判之後,準備回延安向中共中央彙報而乘坐飛機的。
第三位是鄧發,他也是中國共產黨前期領導人之一,中國工人運動的著名領袖,曾參與領導過香港海員大罷工、省港大罷工和東征戰役等。抗戰勝利後任中央民運工作委員會書記、中央職工委員會書記等。當時年僅40歲。他是剛出席世界職工代表大會回國,在重慶準備返回延安登機的。
除以上中共重要領導人外,還有一位也很著名,他是王若飛舅父黃齊生,時年69歲,他是位著名的愛國教育家。毛澤東曾稱讚他是"共產黨最艱難的時候,黨外人士同情愛護黨的第一人"。當時同他隨行的還有他的孫子黃曉莊,他是一個年輕的黨員,時年21歲。
另外,當時的乘機人員還有位年輕的將軍李少華,時任第十八集團軍參謀,時年29歲;還有年僅27歲的八路軍戰士魏萬吉,他也是位黨員,當時是王若飛的隨從;還有著名革命家趙登俊,時年49歲。
遇難的還有,美國飛行員蘭奇上尉;機組人員瓦伊斯、邁歐、馬爾三位上士。這四位都是美國人。加上4個美國人,飛機上共17人,除了黃齊生69歲以外,其他最大的才50歲,大都是英年早逝!
這次空難,不但使中國損失了一位英勇善戰的將軍,還損失了幾位黨的重要領導人和年輕的黨員、戰士,實在是一次空前的災難,令國人同悲!那麼這次空難真的完全是一起偶然的事故嗎?
(二)空難發生時
其實,在事故發生之後,許多人都提出了質疑。因為當時的飛機駕駛員是美國的經驗很豐富的老飛行員了,並且還是著名的"飛虎隊"成員,事故發生率是非常低的。咱們再看看看當時的情景。
1946年4月8日下午1時許,毛澤東主席和朱總司令,以及任弼時、林伯渠等同志,都陸續到達延安東關機場迎候葉挺一行了。當時秦邦憲同志的愛人張越霞,也帶著侄兒來到了機場。延安的老百姓更是成群結隊趕往飛機場歡迎幾位英雄,更希望一睹鼎鼎大名的葉挺將軍的風采。
那時的延安下著蒙蒙小雨,人們在雨中時不時地抬頭仰望灰濛濛的天空,急切地等待著。近2點的時候,空中傳來了飛機的轟鳴聲。那時的飛機是很少的,人們判定,肯定是葉挺他們乘坐的飛機要來了。人群中頓時一陣歡呼,大家都很激動。可不久,那飛機的聲音漸漸小了,然後便消失了。
於是大家一陣掃興,心中不禁緊張了起來。什麼情況?飛機明明是要到了,為何又飛走了?難道飛機駕駛員沒有發現下面的機場嗎?但人們還是不死心,繼續在細雨中等待。等啊等,可飛機再沒有出現。直到下午4點多,大家才慢慢離開機場。
毛澤東和朱德同志回到王家坪,二人在窯洞裡焦急地踱來踱去,心情很是鬱悶。他們想會不會因為天上霧大,飛行員看不清地下的情況,不敢著陸?那麼飛機是不是又飛回去了?
可到下午5點時,西安方面回復延安:該飛機沒有返航!因為C—47是先從重慶到西安的,加油後才又飛往延安。如果返航也要經過西安。
毛澤東等領導同志立即心慌起來。沒有返航,那麼飛機飛到哪裡去了?
與此同時,在重慶的周恩來同志更加焦灼不安。因為他是葉挺將軍最好的朋友之一。當年葉挺被人排擠,在歐洲流亡時,正是周恩來趕到德國,同葉挺進行了推心置腹的長談,使他重拾對革命的信心,從而回國的;後來,皖南事變發生,周恩來更是悲憤地寫了"千古奇冤,江南一葉"的題詞,怒斥國民黨反動派的。
重慶八路軍辦事處,周恩來一直坐在椅子裡,他默然無聲,期盼葉挺一行到達延安的消息。可他等等不來,等等不來。他又急切地望向灰濛濛的的天空,恨不得插翅飛到天上看看!
看到周恩來焦急,身旁的工作人員小聲地安慰著他:"可能天氣不好,飛機沒能到延安,在別的地方迫降了。"
這似乎也是唯一的解釋了。大家都清楚,飛機如果還在飛行,早已沒油了,此時不可能還在天上……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種焦灼的等待一直持續了兩天多!直到4月11日,不幸的消息終於傳到了延安:飛機在飛經山西興縣南海拔2000米的黑茶山時,撞山墜毀!
原來,在下午2點左右時,飛機確實已經接近延安機場,但沒有降落,而是向東北方向飛去,到山西省興縣的黑茶山出事了。那時黑茶山地區陰雲密布,空中能見度很低。本來下著雨,但由於黑茶山比較高(海拔2000多米),山上溫度低,所以雨到山上就變成了雪花。在雨夾雪天氣,飛機更容易迷航。
那時,黑茶山附近的村民先是聽到了飛機的轟鳴聲,接著便是一陣劇烈的爆炸聲……
第二天早晨,興縣黑茶山地區的一位區委書記得到消息後,帶著一些民兵到山上查看,終於發現了墜毀飛機的殘骸。事故現場極為慘烈。大家先是發現飛機殘骸東西兩側較遠處的葉挺、王若飛、秦幫憲和鄧發的屍體,他們四人大概是坐在一塊的,後來才又發現其他人。葉挺的幼子阿九的遺體被掛在遠處的一根樹枝上,屍體還算完整。最慘的是葉挺夫人李秀文,她的遺體碎成了數塊……
現場還發現了秦幫憲烈士的眼鏡,在鄧發的口袋裡還發現了一支精緻的小手槍,還有王若飛上衣口袋裡他小兒子的照片,另外還有手錶、鋼筆等。
他們馬上保護現場,並派人通知延安,因為那時沒有電話,傳遞消息很慢。
當延安得知這個噩耗時已經是兩天之後了。消息傳來,真是天地同悲,草木含淚,日月無光!
特別是周恩來同志,他接到延安發來的電報時,一陣錐心的痛楚使他的臉色在剎那間變得煞白。他想忍住眼淚,可已經是枉然,不久便流出了大顆大顆的淚水,他竟然哭出了聲。這是儒雅而從容的周恩來從未有過的。於是他周圍的人也都傷心地哭了……
(三)周恩來憤怒,並提出疑點
在傷心之餘,周恩來也十分憤怒,他相信,這不可能是一起簡單的空難,其中必有緣故!後來,他在接見葉挺將軍的兒子葉正大時就曾說:
"關於你爸爸的座機為什麼會失事,肯定是有人做了手腳。機上的乘客全是我們的人,其中還有我們黨的王若飛、秦邦憲、鄧發那樣的重要負責同志……葉將軍被國民黨關了五年,可他一出獄就給黨中央寫信要重新入黨。蔣介石是很生氣的,老蔣是什麼人,我跟他打交道時間很長,了解他的個性。他為排除異己,利用特務做手腳很容易的。當時,延安只下點小雨,飛機已到延安上空,我們在機場迎接的人們已聽到飛機的聲音了。為什麼飛機一轉眼就飛向黑茶山了,這不是國民黨特務做了手腳又是什麼!"
那麼周恩來的懷疑有沒有根據呢?
據後來處理事故現場發現,飛機撞擊點並不是山頂,而是黑茶山南坡東側的一塊巨石上,那塊巨石上的撞痕清晰可見。如果飛機飛得略高一兩米,就會飛過側峰,躲過這塊巨石。可惜當時下著雨,霧氣又大,飛機看不清周圍的情況,於是便同巨石相撞了。
這次空難發生在4月8日,所以又稱"四八空難"。事後,人們對這次空難定性為一起偶發事故,因為飛機確實是撞山墜毀的,而且是在空氣能見度很低的雨霧天氣,這似乎已經定性了。大家都默認了這個論斷。
再者,當時由於國共正在進行和平談判,為了民族大義,中共中央為促成國共合作,表現了極大的真誠,所以新華社當時發布的消息說"想系在濃霧中撞山失事的"。
但顯然,周恩來等同志是很不甘心的。因為有一點很令人不解,這架飛機是在西安降落加油之後又向延安飛去的,而延安在西安的正北方,為何飛機向北即將到達延安時,又突然朝東北方向拐了呢?難道飛行員不知道方向?美方的機長是佩戴有飛虎臂章的,有著3000小時飛行時間的老練的飛行員啊。難道是誰控制了飛機的方向?
(四)眾專家提出的疑點
周恩來是懷疑國民黨特務在飛機上做了手腳。後來,葉挺將軍的長子葉正大也有了這樣的分析,他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航空專家,他的分析是有一定權威性的。他認為,第一,飛機從重慶出發到西安加油後再飛向延安,中間是有人檢查的,直到距延安30公里的甘泉地區,一切都很正常。當時飛機的聲音在延安機場已經聽到了。也就是說,將要著陸之時,特務們做的手腳起作用了,使飛機脫離航向,朝東北方向偏離,甚至飛到黃河以東的黑茶山。
第二,其實相對於延安,那時黑茶山地區天氣更不好,又是下雨又是下雪的,為何偏偏飛向那裡?而且黑茶山海拔只有2000米,飛機又撞在了黑茶山側峰的巨石上,就是說飛機飛行高度是低於2000米的。然而,飛機可以飛6000米高的,為何飛得那麼低?顯然是國民黨特務們做了手腳。
葉正大做出最後的判斷是,國民黨特務在西安趁飛機加油時,上機檢查,將定時破壞裝置,裝到了飛機的磁羅盤和壓力高度表線路上,使磁羅盤和高度表失靈,導致飛行員難以控制飛機的高度和方向了。因此,天氣方面只是外在的原因,而特務們做手腳是關鍵所在。持這種觀點的專家不少。
也有些專家從另外的方面分析。在黑茶山事件發生的20多天前,就是1946年3月17日,軍統要人戴笠也在空難中喪命,這對蔣介石打擊很大。於是有人猜測,老蔣懷疑戴笠的遇難同中共方面的康生有關,所以他就在這次飛機上令人做手腳報復中共。當然也有不少人認為,老蔣在重慶談判當中沒有誠意,就設了一個局……
不過這些都是一種猜測,是沒法證明的。老蔣不承認,你也沒門。即便是特務做手腳,也仍然無法證明,畢竟整個飛機都成了殘骸,你怎麼證明它的磁羅盤和高度儀上被施了手段?
然而,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時隔50年之後,"四八空難"的真相終於浮出水面……
(四)真相大白
說出真相的人叫杜吉堂。這位曾經的中美特別合作所特工隊隊長是親自參加密謀這次空難的人。他在台灣已經隱居多年,晚年在臨死之前說出了空難的真相。
1946年4月,當國民黨空軍調度科科長王平虎(他是國民黨軍統特務安插在空軍中的眼線)得知,葉挺、王若飛等從重慶飛往延安,馬上電話通知遠在南京的頂頭上司。國民黨當局知道這次飛行中有中國共產黨重要領導人物時,為了破壞中共的工作,於是就讓軍統特務策劃了這次"暗殺"行動。
負責這次行動的軍統頭子找到了杜吉堂。因為那次機上都是中共的重要人物,杜吉堂非常慎重。後來有人曾懷疑是國民黨特務在飛機上放了定時炸彈,如果這樣,你就太低估特務們的智商了。因為定時炸彈一爆,不就真相大白了?所以最好是製造一起"事故"。
這一切必須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巧妙配合。如果當時天氣晴朗,就很難製造成事故。有了下雨天氣的掩護,此為天時;要想讓飛機墜毀,當然一個最好的設計就是撞到高山上,不然怎麼憑空墜毀呢?因為飛機在半途還要加油的,不可能因燃料燃盡而墜落。有高山配合,此為地利。然後就是人的參與了。
杜吉堂找到其下屬有關特務骨幹,其中有個略懂飛機構造的特務便建議,破壞飛機的飛行儀表,使飛機迷航,它自然就會墜落了。於是這幫罪惡的黑手便開始了行動。他們找到調度科長的王平虎,查到擔任飛行任務的C-47運輸機的飛行記錄和檔案材料,同時讓王平虎安排人員在飛機飛行前的例行檢查中做手腳。
杜吉堂又找到手下懂得機修業務的楊耀武,讓其假裝成機修人員,混到檢修的隊伍里。在檢修過程中,他神不知鬼不覺地在飛機的高度表和磁羅表反面放了塊磁鐵。
飛機從重慶飛到西安的途中天空下起了小雨,儘管美國飛行員已經覺察到輕微的異樣,但並沒有多加在意,其實當時飛機飛行的高度已有些偏低。在西安休息加油後,飛機繼續向延安方向飛去。
此後天氣變得更差,天空下起了冰雹並颳起了大風,嚴重影響到了飛行。在這種情況下,楊耀武放的磁鐵開始發揮更大的作用了。導航系統首先失去了作用,使飛行處於迷航狀態,飛行方向已經得不到控制。本來從西安到延安應該是一直向北飛行,可是飛機卻飛向了東北方向,向山西興縣飛去。最後越過黃河,飛到了黃河以東的黑茶山,嚴重偏離了航向。
而當時黑茶山地區也下了雨,雨到山上時又變成了雨夾雪,空氣能見度更低了。但是,黑茶山高度才2000多米,C-47運輸機的正常飛行高度在6000米以上,作為一個資深的飛行員,也不太可能出現如此低級的錯誤,讓飛機飛得那麼低。可見,在高度表上的磁鐵也發揮了作用。於是,飛機不可避免地撞上了岩石……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杜吉堂在去世前道出了黑茶山空難的真相,也算是為航空界做了一個小小的"貢獻",給歷史做了一個交代。
然而,儘管真相大白於天下,以葉挺為首的英靈們也再難回到人間了。留給世人的只有無盡的感嘆和唏噓,正如大詩人泰戈爾所說:
天空中不會留下一點翅膀的痕跡,我已經輕輕飛過……
(文/說歷史的女人·夏日漱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t0UhHgBDlXMa8eq2uB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