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數次拒絕陳毅的追求,無意間被他一首詩打動,追隨他32年

2021-03-22     說歷史的女人

原標題:她數次拒絕陳毅的追求,無意間被他一首詩打動,追隨他32年

(說歷史的女人——第1585期)

陳毅元帥也是一位很有才情的詩人,他的詩陽剛大氣,充滿革命風骨;不過一旦婉約起來,也是「柔情萬種」,令人心動。比如,他的愛情,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用詩贏得的:她數次拒絕陳毅的追求,無意中被他的一首詩打動,使她追隨他32年!

(一)陳毅的三次悲情婚戀

陳毅一生在婚戀上十分坎坷,他在遇到終身伴侶之前曾有過三段悲情婚戀。

他的結髮妻叫肖菊英。早在1930年10月,陳毅任紅22軍軍長時,在江西信豐開展工作,他同多才多藝的19歲女學生蕭菊英自由戀愛結婚。陳毅的幸運之處在於,他的婚姻自第一次起就是自由戀愛,並非慣常的父母包辦。

但他的第一次婚姻僅一年便結束了。1931年9月,陳毅去開有關「肅反」的會議。因為當時的肅反擴大化冤殺了不少紅軍幹部,所以他臨走前跟妻子說,如果他3天後回不來,可能就遇難了。結果陳毅開完會回來在半途中因事耽誤了行程,到家已經超過3天,他痴情的妻子肖菊英已經跳井為之殉情自盡了。還有一說是,肖菊英是不慎墜井而亡的。

陳毅的第二位妻子叫賴月明,她也是位紅軍戰士。他們於1932年9月自由戀愛結婚。但兩年之後,他們就失散了。後來賴月明誤聽陳毅在戰鬥中犧牲,他在父親的強迫下另嫁他人。同樣,陳毅也誤聽賴月明被捕後遇難了,也十分悲傷。

兩任妻子的離去對陳毅打擊很大。1937年,他在籌建新四軍時,在南昌遇到了之前的好友,著名女革命家胡蘭畦,二人本就有感情基礎,於是很快相戀並訂下婚約。然而基於當前的形勢,中國共產黨東南局書記項英認為他們二人不適合結婚,組織要求胡蘭畦隱蔽共產黨員身份,在國民黨中繼續做統戰工作。無奈,二人遺憾分手。

(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到了1938年,37歲的陳毅仍處在單身狀態。那年他擔任新四軍一支隊司令員。這天陳毅去軍部開會的時候,政治部主任鄧子恢看他形單影隻的樣子,就半認真半開玩笑地說要給他介紹一個對象。陳毅說:「好哇,不知你說的是哪一個?」

鄧子恢說:「你看張茜怎麼樣?」

陳毅說:「是戰地服務團的張茜嗎?聽說是個漂亮妹子呢,可惜……」

「怎麼,老陳,你沒見過她嗎?你這個大名鼎鼎的陳司令,連張茜都不認識?」鄧子恢打趣說。

抗日戰爭剛開始,陳毅經常忙于軍務,忙於新四軍的組建工作,他很少閒暇時間,基本沒有看過戰地服務團的演出。所以儘管當時的張茜在服務團很有名氣,他也沒有見過她,於是道:「養在深閨人未識,我是能聞其名,難見其面啊!」

「張茜是個大明星啊,不見她可是一個遺憾,正好今天晚上有她的演出,你可以去看看。」在鄧子恢的敦促下,陳毅答應去看演出。

陳家祠堂。一個用木板搭建起來的簡易戲台上,戰鬥服務團正在演出節目。那晚演的劇目叫《一年間》。張茜在劇中飾演一位英俊的飛行員的新娘子。

陳毅在最前排,和戰士們一樣席地而坐。他被張茜栩栩如生的表演震驚了,數次起來鼓掌喝彩。

那晚回去之後,陳毅睡不著了。一閉上眼睛,就是張茜的倩影。那清秀可人的面龐,纖細苗條的身段,那出神入化的演技,都讓陳毅如醉如痴。本來自他的前兩位妻子「死後」(那時他還不知道他第二位妻子賴月明還活著),甚至在同胡蘭畦分手後,他一直沒有也無暇考慮自己的婚事。可此時面對美人,陳毅埋在心底的愛的種子,竟突然萌發了!而且很有長勢,似乎每一秒鐘都會長大一點!

睡不著,他就照鏡子。看到鏡中一臉滄桑的樣子,陳毅就悲觀了:人家一黃花大閨女,我這個飽經風霜的老男人豈能去傷害人家啊!

陳毅躺在床上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正像《詩經》中所描繪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三)金鳳凰一拒陳將軍

陳毅的眼力不錯。張茜確實是一位美女,自小就有「金鳳凰」之稱。

1922年6月11日,湖北漢口燕山巷的一個小閣樓上,一名女嬰呱呱落地。

「哎呦,真是金鳳凰又生了個金鳳凰!你們看,這剛剛出世,就睜著水汪汪的大眼睛,真漂亮啊,長得跟她媽媽一個樣!」接生婆大聲地吆喝著。

也是,大多小孩子剛出生都是閉著眼的,而張茜剛來到人間便睜大兩眼看世界了。接生婆把張茜比作金鳳凰並不誇張。她的母親就生得非常漂亮,她身材苗條,不高不矮,皮膚白皙,眼神動人。而且她還很能幹很勤快,儘管家境貧寒(張茜的父親是位船員),但她把小小的家收拾得窗明几淨,在街坊里名聲很好。

張茜出生在夏初,那時的小巷子裡到處飄蕩著蘭花的馨香,所以她的小名就叫春蘭。可春蘭並沒有蘭花的嬌貴,她小時候的生活很苦。父親張耀亭出身貧寒,期初在飯店裡打工當店小二,後來當船員才賺到一些辛苦錢。可當張茜出生後,他在船上學會了喝酒賭博,很快就揮霍完了家底,後來就丟棄妻兒離家出走了。

這樣,張茜就只能和母親在一起過苦日子了。到她6歲的時候,已經學會幫母親幹家務了,她也十分勤快,什麼活都干。只是到了讀書的年齡,沒錢上學,讓母親很苦惱。後來在姑父的幫助下,小春蘭在7歲時走入學堂。她讀書非常刻苦,成績優秀,尤其是作文極好。

張茜小學畢業後考入湖北省立第二女子中學。在女中,她讀了不少文學名著,比如《紅樓》《三國》等,還讀了郭沫若的《女神》,成了一名文藝青年,並接受了革命思想的薰陶。

1935年,北平爆發「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13歲的張茜也和同學們積極響應,他們上街遊行、演出,進行抗日宣傳活動。後來她參加了武漢學聯領導的讀書小組,進一步接觸了許多革命書籍。

1937年,張茜又考入湖北省立師範學校。可剛入學不久,抗戰爆發。年底,上海、南京相繼淪陷,武漢便成為當時中國的政治中心。隨後,八路軍辦事處和新四軍籌備處也在漢口成立了。在抗日烽火的感染下,張茜再也在學校坐不住了,她和同學們走出校園,參與了抗日救國的活動。於是,屬於張茜的機會來了。

1938年1月,新四軍軍部在江西南昌成立。張茜和同學們得知後,準備去投新四軍,親自參加抗日戰爭。於是,她和同窗好友林儀貞毅然離開校園到了南昌。此時她自己改名為張茜。

張茜因為出眾的長相和文藝才能,入伍後被新四軍軍部的戰地服務團(相當於文工團)團長朱克靖看中,進了戰地服務團,被分到戲劇音樂組。後來新四軍軍部由南昌遷到皖南的涇縣雲嶺村,村裡有個陳家祠堂,戰地服務團經常在這裡演出。

那時,16歲的張茜演戲很努力,還經常到前線為戰士們演出。1938年一年間,她便演出過不少名劇,比如飾演過《阿Q正傳》中的吳媽,《雷雨》中的四鳳,《魔窟》中的小白菜,還有蘇聯劇《第四十一》中的女主角。一時間,張茜成了明星般的存在……

那晚陳毅看完張茜的演出後,對她一見鍾情,徹夜難眠,直到天快亮時才眯了一會兒。當起床號吹響時,他打了一個激靈:「今天還有重要會議呢,必須振作起來!」

在軍部的會議上,陳毅強打精神,彙報了一支隊在南京以南的茅山地區開展游擊戰的情況。他胸有成竹,儘管一夜沒有休息好,但還是講得很流暢。不過細心的同志們還是發現了陳毅有點精神疲憊。

陳毅真的放不下張茜了。向來雷厲風行的他就想去主動爭取自己的愛情了。這天下午,他到雲嶺村(軍部到雲嶺村還有一定距離)去找戰地服務團團長朱克靖,欲讓他幫忙。他想讓朱克靖分派一部分團員,到新四軍一支隊游擊區做戰地服務宣傳工作。他意思是讓張茜到一支隊去。

朱克靖送陳毅走時,正好碰上張茜幾個去河邊洗衣服回來。於是朱克靖指著陳毅向張茜介紹說:「小張,這是一支隊司令員陳毅同志!」

還不待張茜答話,陳毅便爽朗地說:「嗨,你就是那晚演新娘子的小鬼吧?」

「我不叫小鬼,我有名有姓呢,嘻嘻。」張茜道。

陳毅說:「我知道,你叫張茜,哈哈!」

張茜辯解道:「可你不知道我還有個小名!」

當陳毅再問時,才知道張茜小名叫春蘭。於是道:「春蘭,這個名字好哇,那我以後就叫你春蘭啦!」

張茜羞紅著臉和幾個女伴跑開了。

朱克靖看出陳毅對張茜的心思了,於是就問陳毅,「要不要我當紅娘啊?」

陳毅也不推辭,直接道:「這事就拜託你老兄了,哈哈!」

接著朱克靖便去找了張茜。張茜此時年方二八,正是花一樣的年齡,而且為人比較穩重,當然也自視甚高,不會輕易答應一個人的求愛的。朱克靖也知道這個理。當他試探著跟張茜說起這事時,張茜只是微微地笑了笑,並不答話。

朱克靖有點尷尬,知道這事並不好辦……

(四)張茜二拒陳將軍

張茜這邊呢,雖然沒有答應陳毅,但也是有所考慮的,並非一拒了之。她把陳毅喜歡自己的事告訴了她的好友林琳。

林琳自然對陳毅極為崇拜,於是就贊成這事,別人還求之不得呢,你攤上好事了,就答應吧!

可張茜並不接受好友的意見。首先她認為她和陳毅的年齡相差太大(她小陳毅21歲);其二,陳毅是位文韜武略的將軍,而自己才疏學淺,豈能高攀?再說,自己曾被不少人追求過,但她都以自己年齡小為藉口拒絕了。如今你答應了軍中的首長,豈不是讓人覺得你有傍「大款」之嫌啊?然而我豈是那樣的人?

因此,張茜拒絕林琳的好意後,從此再不願提及此事。

不過陳毅還是放不下這事,他心裡老出現張茜的倩影。他是個敢作敢為的人,於是就想再試一試。但他還是不便自己親自出場,畢竟自己是個領導,大家都看著呢。於是他想到了自己的一個詩友聶紺弩。聶紺弩是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和雜文家,當時任新四軍文化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還是軍部刊物《抗敵》的文藝編輯。

陳毅寫了一封給張茜的信(情書),在他上前線之前交給聶紺弩,讓她轉交給張茜。

聶紺弩就臨時當了一回「紅娘」,把信交給了張茜,並微笑說:「信可交給你了,我的任務完成啦。信上是什麼內容,我可什麼都不知道啊!」

當張茜看到信封上龍飛鳳舞的「陳毅」兩個字時,立刻飛紅了臉。她看完信後,更加明白了。她也為陳毅的痴心所感動。說實在,她還是非常欽佩甚至是崇拜陳毅的。他不僅是一位英勇善戰的將軍,而且還能詩善文,他的《梅嶺三章》等自己也非常喜歡;而自己也是個文學愛好者,彼此會有共同語言的。

但她還是不能答應。年齡問題;陳毅的婚史問題;地位問題等,她考慮得很多。她也是一個很有自尊的人,決不能隨便答應別人,不管你是什麼人物!

說著說著,這事就耽誤了下去。到了1939年冬天,朱克靖團長終於又為陳毅「出手」了。為了讓陳毅同張茜有更多相互接觸的機會,他安排張茜去一支隊演出。張茜當然要服從命令,去了一支隊。

這天,文工團的領隊有意讓張茜去向陳毅借件衣服。那時由於條件所限,演出的服裝、道具往往要臨時拼湊。

醉翁之意不在酒。聰慧的張茜當然知道領隊的意圖。但她也不好意思拒絕。去就去唄,又能怎麼樣?哼!

想當年,白娘子因遇雨向許仙借傘,從而發生了一段絕世姻緣;如今,張茜去向陳毅借衣服,會不會再演繹一場曠世絕戀呢?

(五)一首詩定情三十年

歷史往往有驚人的相似性。

張茜一到首長的住處,陳毅立馬眼前一亮,林妹妹終於從天上掉下來啦!於是他又是端茶,又是倒水,警衛員就歇著了,呵呵。

可張茜並不領情,說明來意,借了衣服,然後刷地行了個軍禮,「謝謝首長!」立馬閃了。

陳毅一陣失落。但他突然一拍腦袋:完了!完了!於是臉上立馬淌出一道「河」來……

陳大將軍什麼陣勢沒有見過?什麼讓他如此「驚驚惶惶,汗流如江」?原來那天他由於思念張茜,靈感突發,寫了情詩一首。剛剛寫就,便有人送來文件要他審閱,於是他便緊張地把詩稿一團,塞進了衣袋裡。過後,他把這事給忘了,剛才張茜借走的衣服里正裝著那首詩!

這下慘了!陳毅心說,這要讓張茜看到了,我這人豈不是丟大了?他有心讓警衛員把衣服要回來吧,可沒有藉口;人家借你衣服一用,怎麼又反悔了?難道你衣服里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嗎?我偏不還你怎麼辦?

陳毅正為難時,機要員又送來一份急電,電報稱,滬寧鐵路和南京、宜興等公路的各個敵偽據點,集中幾路兵力向茅山抗日游擊區開始進行掃蕩!軍務要緊,陳毅便放下了自己的私事,投入到部署戰鬥的工作中了。

讓陳毅沒有想到的是,他這個疏忽竟給他幫了大忙。那天,張茜回去整理陳毅的那件衣服時,發現衣兜里鼓鼓囊囊像有個東西,於是便掏出來,悄悄打開一看,她的臉立馬又紅成一朵桃花了。

紙上的字跡瀟洒漂亮,是一首詩,名為《贊春蘭》:

小箭含胎初出崗,

似是欲綻蕊露黃。

嬌艷高雅世難覓,

萬紫千紅妒幽香。

看完,張茜感動得哭了。陳毅將軍可真的對我很痴情啊!女為悅己者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她瞬間改變了自己對陳毅的看法,認為今生可能找到了歸宿。

那天晚上她的演出格外賣力,她希望陳毅來觀看。但令她失望的是,陳毅沒有來,那時他正在軍部忙碌著……

那晚回去後,張茜也失眠了。她也跟陳毅一樣,一閉眼都是對方的影子……

第二天早晨,張茜把陳毅的衣服送還時,整個變了一個人。他見了陳毅溫柔地說:「我把衣服還你了。」也不叫司令了,也不謝謝首長了,也不行軍禮了。

陳毅連忙接過衣服,往那兜里一摸,東西還在,這才把心放肚裡。陳毅這個動作被張茜敏銳地捕捉到了,於是她噗嗤一笑。

此時陳毅才發現張茜今天有點黑眼圈,略顯憔悴。於是心疼地說:「春蘭啊,是不是昨晚演出太累了?沒休息好吧?」說著還給她倒了一杯水。

張茜一邊喝水,一邊打量著陳毅。她突然覺得對方很可愛,不僅像一位長者和智者,而且很帥,很威武。你是我的了!

張茜默默地望著陳毅。那不是眼光,是一汪秋波……

分別時,陳毅握著她的手說:「春蘭,我馬上要上前線了,但我會給你寫信的。」

「嗯……」張茜的眼裡秋波閃閃,陡地溢了出來……

1940年2月的一天,在新四軍江南指揮部駐地江蘇省溧陽縣的水西村,39歲的陳毅和18歲的張茜終於結為連理。

那晚,夜闌人靜之時,陳毅挽著張茜的手靜靜地沿著一條小河漫步。累了,就坐在河邊的大石頭上,就著皎潔的月光,聽那河水私語。在一陣春寒之中,陳毅用大衣把愛人裹在自己的懷裡。張茜感覺好溫暖。

從此王子和公主過著幸福的日子……

我也想這樣結尾。可生活不是安徒生童話,於是就有了下面的故事。

(六)慨然隨君去

戰爭歲月,玩不得浪漫。陳毅和張茜結婚之後,在一起的日子非常有限。1940年初夏,他們才結婚三個月時,陳毅便前往蘇北開展工作,自此,夫妻倆開始不斷地分離了。

不久,隨著皖南事變的發生,項英的犧牲,葉挺被反動派囚禁,陳毅出任新四軍軍長,開始全面主持新四軍工作,他更加忙碌了。張茜也跟著他風裡來雨里去,一天安穩日子都沒有過。1942年5月和1943年9月,張茜分別生下陳昊蘇和陳丹淮兩個兒子,她在繁忙的工作中,同時還要照料兩個孩子,其辛苦可想而知。

1943年11月,黃花塘事件發生,陳毅受到政委饒漱石的排擠,他被調到延安,夫妻倆再次分離了。兩個孩子,一個一歲多,一個才兩個月,又要干工作,張茜可不是一般的累。但她沒有怨言,兩地分居並沒有影響她和陳毅的感情,二人通過鴻雁傳書,表達著同樣的愛。

解放戰爭時,陳毅做為華東野戰軍司令員,揮軍南下。1949年4月5日,他在安徽時忙裡偷閒寫信給張茜:

「我現在由蚌埠轉至合肥附近,南方景色十分可愛,多年久居北方,不禁有新鮮感覺。你既然任醫學宣教工作,望努力。但盼望多多照護三個小孩(當時陳毅的三子陳小魯也已經3歲),我不能兼顧,一切只能靠你了……好在勝利很快,望於打下南京之後,火車通了,即盼你能同三個小孩迅速南下會合。不然,讓多年來夫無妻伴,妻無夫陪,兒子離父母,父母離了他們的愛兒呀!望注意身體,你吃得太少,要養得胖胖的來見孩子的爸爸!

張茜讀信後熱淚盈眶,心中充滿幸福,工作的疲累,養育三個孩子的辛酸,頓時一掃而空……

直到1949年夏,上海解放後,陳毅一家五口才終於團聚。之後陳毅任上海市長,可做為市長夫人,張茜並沒有享一點清福,不以高級幹部夫人自居,此時37歲的她又開始提高自己,刻苦攻讀英語和俄語。數年後,她以耿星為筆名,翻譯出版了蘇聯作家綏拉菲摩維奇的小說集《原沙》,和李昂諾夫的多幕劇本《平平常常的人》等。張茜的才女天分再次得到了展現。

1955年,陳毅被授元帥軍銜;1958年,陳毅又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此時,張茜先後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和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任編譯。他們又有了個小女兒,兒女雙全,這樣的家庭可謂令人羨慕之至了。然而幸福的日子沒有多久,他們的災難便來臨了。

上世紀60年代,陳毅和其他將帥一樣受到了衝擊。後來陳毅被下放到石家莊,張茜放下一切,忠誠地追隨年邁的丈夫。她不辭辛勞,對陳毅照顧得無微不至。後來,陳毅得了重病,但此時他的保健措施已完全被撤消,他的身體全靠張茜了。所幸,張茜也曾被下放到一家製藥廠去勞動過幾個月,她憑著自己的聰穎好學,在藥物學方面有了很大長進。這時,她的學識派上了用場,就自己親手給陳毅配藥吃,對陳毅的健康起了相當的作用。

但後來陳毅的病情一天天加重(腸癌),張茜憂心如焚,她不得已寫信向周恩來總理求助。於是,在下放一年後,張茜終於陪陳毅回北京治病了。可一檢查,陳毅的腸癌已到了晚期!張茜是悲痛欲絕,可她沒有放棄,對丈夫精心地護理著。

張茜照顧了陳毅整整一年,不但變得心力憔悴,同時她自己也得了重病。可面對重病的丈夫,張茜仍振作精神,儘可能多地給予愛人以慰藉。在陳毅生命的最後時刻,張茜寫了一首詩安慰丈夫:

山窮水盡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生征途履危難,

抗疾亦當如易看。

想當年,自己用一首詩征服了佳人的芳心;32年後,愛人又用一首詩回敬自己!看著妻子的這首詩,陳毅老淚縱橫: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1972年1月6日,陳毅元帥在北京逝世,享年71歲。

陳帥的去世,令毛澤東主席十分難過,他親自參加了陳毅的追悼會。那時候毛主席的身體也很不好,但他還是堅持去了。要知道,毛主席在晚年一般不參加別人的追悼會的。十大元帥中,有六人在毛主席生前去世,但他只參加過兩位元帥的追悼會,即羅榮桓和陳毅的。

在追悼會上,毛主席緊緊地握著張茜的手,淚流滿面,他說:「陳毅是個好同志啊!」

張茜感到了溫暖。然而不幸的是,陳毅去世不久,她就被檢查出患了肺癌。可她沒有被病魔嚇倒,而是遵從丈夫的遺囑,辛苦地整理他的遺稿。

張茜在生命的最後歲月,忍受著病魔的打擊,以驚人的毅力,用了不到一年時間編輯了一部《陳毅詩詞選》,並寫了序言和題後詩。

然而,令張茜遺憾的是,她的病情持續加重,使她再難完成對丈夫遺作的整理了。1974年3月20日,在愛人去世兩年之後,張茜也慨然而逝,年僅52歲。32年的忠誠追隨,2年的孤身奮鬥,至此全部結束。

然而人間的故事完結了,天堂的傳奇才剛剛開始。天堂里沒有戰爭,沒有離散,沒有癌症,沒有痛苦,陳毅和張茜將在那裡演繹另一場美麗的風花雪月……

(文/說歷史的女人·夏日漱冰)

參考資料:《張茜(陳毅夫人)傳》《陳毅傳》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duxXHgBDlXMa8eqh0O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