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歷史的女人——第1482期)
在上個世紀50年代發生的震驚中外的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中湧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據1953年10月29日誌願軍總部公布的名單,整個戰爭期間共湧現出英雄、模範410人,特等功臣231人。在這些英雄中,屬特等英雄的僅有2名,像邱少雲、楊連弟、王海等人還只是一級英雄。僅有的兩名特等英雄中,有一位自然是上甘嶺上「鐵胸堵搶眼」的黃繼光,那麼另一位是誰?他是參加過淮海戰役的英雄,是最傳奇的爆破大王,在朝鮮戰場上被106人模仿,是黃繼光的榜樣!欲知這位戰士是誰,有何傳奇故事,本期解讀。
(一)最苦難的童年
能讓黃繼光做榜樣的人,自然是一位「大神」了。他叫楊根思,似乎名氣沒有黃繼光大,但他可比黃繼光戰績輝煌得多,他可以說是中國近現代戰爭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將士之一。
楊根思,原名羊庚璽,江蘇省泰興縣楊貨郎店(今泰興市根思鄉根思村)人,1922年11月6日出生。之所以說他比黃繼光的戰鬥生涯更輝煌,就因為他比黃繼光大8歲,因而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戰爭(黃繼光僅限於抗美援朝戰爭),並且在各個階段都有驚人的表現。
不過楊根思小時候可是經過大苦難的人。他本來就生在一個赤貧的家庭,父母還很早就去世了。他6歲時,父親羊德堂因地主逼債,積鬱成疾,含恨死在打穀場上。母親劉氏在極度貧困中,又被逼瘋,不久也去世了。這樣楊根思小小年紀就得自己養活自己,他8歲就到地主家放牛了。到12歲時,他跟著哥哥(幸虧還有一個哥,要不更慘)到上海打工,在一個地毯廠當了一名童工。
哥倆在上海呆了七八年,1942年春,他們打工的工廠倒閉了,二人生活成了問題,於是只有回到老家。此時已經不是當初,家鄉人都在鬧革命,村裡都成立了民兵組織。民兵隊長見楊根思是條漢子,也挺機靈的,於是給他講述新四軍的抗日故事,吸收他參加革命,於是他就參加了鄉基幹民兵隊。
(二)人生中的第一根槍
楊根思參加革命時就20歲了,也算是大器晚成,不過他是一開始就進入了狀態,一上場就有不俗的表現。
1943年夏天,第一區幹部在楊貨郎店召開秘密會議,此時的楊根思還只是個站崗的哨兵。他甚至連槍都沒有,只有一顆手榴彈。當他發現敵情的時候,便毫不猶豫地甩出了手中的手榴彈,炸跑了敵人,保證了區幹部的安全轉移。從此,他跟手榴彈結下了「深厚情誼」,在之後的歷次戰鬥中,都把手榴彈用到極致。
1944年2月,楊根思正式加入新四軍,成為新四軍老1團1營3連的一名戰士。參加報名時,登記名字的工作人員問他叫什麼,他說叫「羊庚璽」。結果對方沒聽清,把名字寫成楊根思了。小羊也不管,反正有個名字就是了。於是,他便以楊根思一名「混跡江湖」,併名揚天下。
2月22日,楊根思參加新四軍後首次戰鬥便大有斬獲。戰士們在攻下一個日偽軍據點後,敵人狼狽逃竄。楊根思和大家一塊追擊敵人。那時他做為一個新兵蛋子,還沒有資格拿槍,只有一根長矛當武器。
這時,他看到有個傢伙拿的武器不錯,就他了!於是他竄上去跟那個敵人單挑。近距離肉搏,對方也沒法開槍。結果楊根思技高一籌,噗嗤一聲用長矛刺死了對方,直接把槍給繳了。戰爭結束後,排長表揚了楊根思一番,並說,你小子乾得漂亮,這支槍歸你了!
就這樣,楊根思憑著自己的本事,得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根槍。
(三)最傳奇的爆炸大王
有了正兒八經的武器後,楊根思作戰更加勇猛,在此後的作戰中屢建奇功。1945年6月,國民黨頑固派軍隊占領新登、臨安兩城,並兵分三路向孝豐城進逼。當時新四軍同敵人兵力懸殊很大,不斷後撤。但敵軍急於求成,分兵冒進,同新四軍交火。
作戰中,楊根思奮勇當先,大發神威,用兩枚手榴彈炸掉敵人用重機槍扼守的哨口,為新四軍打開了進攻的通道。戰後他被評為團戰鬥模範。
1946年,在攻打泰安天主堂的戰鬥中,楊根思又是破了命跟敵人死拼,結果臉被子彈擊中。班長給他包紮時,他整個臉都血肉模糊。班長難以下手,乾脆把他整個臉連眼睛全給包住了。在戰場上,包住眼睛一摸瞎,咋打?
可是楊根思照打不誤。在班長的指揮下,蒙著眼睛的楊根思扔出兩顆手榴彈,居然精準擊中目標!班長說,好樣的,接著干!
於是小楊接著大發神威,他簡直就一天才,憑著感覺,連扔18顆手榴彈,攻下了全城制高點天主堂。戰後,楊根思首次獲得「戰鬥英雄」稱號。
1946年10月13日下午,在魯南郭里集戰鬥中,楊根思所在班接受一個突擊任務。夜幕降臨後,新四軍向敵人前沿陣地進發。楊根思的任務是把一枚拉雷放到敵軍的碉堡下。他幾個箭步竄了過去,放好拉雷立馬就撤了回來。可是幾分鐘過去了,拉雷卻沒有反應。估計是拉雷受潮了。
於是楊根思又抱著一顆拉雷竄了過去。但是這顆拉雷估計又是受潮了,還是沒有響。
嗨,還上癮了不是?老子再來。於是楊根思又從營部領來第三顆拉雷,再次抱到碉堡下。這次比較給面子。不但這顆拉雷響了,而且還把前兩顆拉雷也引爆了。於是轟隆一聲巨響,地動山搖,簡直比董存瑞那次發揮得還出彩,敵軍的碉堡一下被炸掉一多半。在濃煙滾滾之中,楊根思和戰友們一衝而上,很快解決了戰鬥。戰後,楊根思被團部授予「爆破大王」的榮譽稱號。
不過,楊根思的爆破生涯還僅僅是個開始,此後屬於他的輝煌還多著呢。這點他是比董存瑞幸運的,小董是一爆成名,但一爆之後便成了歷史。而楊根思則再接再厲,一直把這個輝煌持續到多年後的抗美援朝戰場。
1947年1月,在魯南戰役的齊村戰鬥時,楊根思連續爆破國民黨守軍的碉堡群,炸毀了敵軍旅部的核心工事。最後,敵軍的旅長李玉堂在被新四軍包圍5天後仍拒不投降,企圖依附在一個圓形大碉堡里,據守待援。時任9班副班長的楊根思奉團長之命,要對敵方的大碉堡實施爆破行為。
這正是楊根思的強項,「爆破大王」可不是浪得虛名。於是他抱著炸藥包直接上了。按說,他做為副班長,也沒必要第一個衝上去,完全可以命令一個戰士去執行任務。可那不是他個性,要上自己先上!
話說楊根思抱著炸藥包來到碉堡跟前,正準備拉弦時,突然聽到碉堡里有人嚷嚷,原來敵人正在爭論要不要投降。此時楊根思當機立斷,抱起炸藥包跳入交通戰壕,飛起一腳直接踹開碉堡大門,大吼一聲:「繳槍不殺,誰敢頑抗,統統報銷!」說著做出拉炸藥包狀。
敵人一看這陣勢,立馬蔫了。碉堡內近一個排的人都乖乖地爬出來繳槍了事。此戰後,楊根思又因功被授予「華東一級人們英雄」稱號。
1948年底,在淮河戰役第三階段,楊根思奉命率一個加強排攻擊夏砦國民黨守軍,又機智地摧毀敵軍一組暗堡群,戰後被評為「華東三級人民英雄」。
(四)最壯烈的英雄就義
新中國成立後,楊根思跟中國人民解放軍眾多將士一樣,幾乎還沒來得及得到片刻休息,還沒來得及享受一下自己辛苦掙來的勞動果實,就開赴朝鮮戰場了。1950年10月,楊根思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任志願軍第20軍58師172團3連連長。
從一名普通戰士,到班長,到連長,楊根思不管幹到那個級別,在戰場上都是個拚命三郎,都是身先士卒,遇到困難第一個上,讓大家見識了什麼叫表率。
1950年11月25日,中朝聯軍發起了第二次戰役,楊根思所在的部隊奉命開赴東線長津湖地區,對敵人實施分割圍殲。11月28日,楊根思奉命堅守咸鏡南道長津郡下碣隅外圍制高點「1071」高地,東南屏障的小高嶺,負責切斷美軍南逃的退路。
11月29日,我軍打退了敵軍在飛機、大炮掩護下的連續8次猛攻。敵軍還不死心,接著進行了第9次進攻。這時志願軍也是元氣大傷,增援部隊還沒有來。可此時敵人已經攻了上來!
楊根思看見有40多個敵人爬上了陣地。他此時已經嚴重負傷。怎麼辦?如果讓敵人攻過來,我陣地勢必要失守;還有,與其被敵人俘虜或者殺死,不如來個魚死網破!於是他咬咬牙狠狠心,抱起一個10斤重的炸藥包,拉燃導火索,縱身向敵群衝去。隨著一聲巨響,爬上陣地的敵人死了一大片,當然我們的英雄楊根思也壯烈犧牲。
楊根思的犧牲是悲壯的,是痛惜的,因為他才28歲,處在風華正茂的歲月;還有,他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才一個月!如果他不早犧牲,那麼屬於他的輝煌還有更多,屬於他的人生之路還很長很長……
(五)最具影響力的英雄榜樣
1952年9月,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為楊根思記特等功,並追授楊根思為「特級戰鬥英雄」,命名他生前所在的連為「楊根思連」。1953年6月25日,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追授他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並授一級國旗勳章。
楊根思用年輕的生命完成了此次切斷敵軍退路的任務,保住了小高嶺陣地,為志願軍入朝後進行的第二次戰役立下卓越功勳。這不僅是一次戰鬥的勝利,更重要的是,他的舉動成了一個榜樣,激勵了廣大志願軍將士,影響了整個抗美援朝戰爭。
後來在林清江反擊戰的時候,就出現了38個楊根思式的英雄;到了上甘嶺戰役時,更是出現了68個楊根思式英雄,也就是說,楊根思做為一個戰鬥英雄的表率,被至少106個戰士模仿!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尤其是上甘嶺戰役中的黃繼光,他更是以楊根思為榜樣,上演了「鐵胸堵槍眼」的亘古未有的傳奇。黃繼光是繼楊根思之後,被授「特級英雄」的第二人。黃繼光犧牲後,從他的背包里發現了三本連環畫,第一本就是《楊根思》。因為當時據楊根思犧牲已經將近兩年,他的事跡被廣為宣傳,已經製作成了連環畫。
後來的經典影片《英雄兒女》中的王成,就是根據楊根思等人的事跡創作的,他是王成的3個人物原型之一。楊根思以28歲的短暫的革命生涯,參加過大小數十次戰役和戰鬥,他是最傳奇的「爆破大王」,多次立下不朽功勳,不愧是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
(文/說歷史的女人·戈盾)
參考資料:《楊根思》《致敬英烈英雄虎膽楊根思》《英雄兒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