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傅雷翻譯出版獎入圍作品揭曉,八零、九零後譯者占主體

2023-10-14     新京報書評周刊

原標題:2023傅雷翻譯出版獎入圍作品揭曉,八零、九零後譯者占主體

第十五屆傅雷獎入圍終評的10部譯作包括了《阿西西的聖方濟各》《普魯斯特傳》《同意》等多部受大眾關注的作品。在今年的10位入圍譯者中,八零、九零後占到了八位。今年的傅雷翻譯出版獎將於11月18至19日在廣州舉行。

撰文 | 李永博

10月13日,在北京法國文化中心新聞發布會上,第十五屆傅雷獎評委會主席蒲皓琳揭曉了入圍終評的10部譯作。本屆傅雷獎共收到參評作品46部,其中社科類35部,文學類11部。

2009年,在以董強教授為代表的中國法語界學者的合作支持下,法國駐華大使館設立了傅雷翻譯出版獎,旨在促進法語文學及社科類作品在中國的翻譯和傳播。每年,傅雷獎評選出兩部譯自法語的最佳中文譯作,文學類和社科類各一部;2013年起設立了「新人獎」,以鼓勵年輕譯者。

本屆傅雷獎評委會主席將由記者兼作家蒲皓琳擔任。除了常任評委,上屆傅雷獎的兩位獲獎者顧曉燕和劉楠祺也將參與終評,更有兩名中方特邀嘉賓助陣,他們分別是文學評論家謝有順和作家王威廉。隨著疫情陰霾的散去,傅雷獎將再次迎來一位法方特邀嘉賓:小說家,《刺蝟的優雅》作者妙莉葉·芭貝里。

2023傅雷獎評委會主席蒲皓琳與2022傅雷獎新人獎得主呂如羽交流。圖源:傅雷獎主辦方

傅雷獎部分入圍作品書封。圖源:傅雷獎主辦方

今年傅雷獎頒獎典禮將於11月18日在廣州譽德萊藝術文化有限公司(又名東方薈萃藝術學院)舉辦,這一位於廣州沙面的文化地標向人們展示了具有悠久歷史的建築是如何與藝術及文化緊密結合的。11月19日,數場文學講座也將在此舉辦。

中國是法語圖書的引進大國,十年來,中文一直高居法國出版界版權轉讓語種榜首。2022年,雙方簽訂的轉讓合同達1300份。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屆傅雷獎的十位入圍譯者中,八零、九零後占到了八位。

附:第十五屆傅雷翻譯出版獎入圍作品

社科類

《阿西西的聖方濟各》 ,雅克·勒高夫 著,欒穎新 譯,商務印書館·涵芬樓文化2022年7月

方濟各是中世紀的關鍵人物,推動了一個現代的、充滿活力的中世紀的誕生。本書是著名歷史學家勒高夫的一部力作。雖然書名只涉及方濟各,但本書卻是整個中世紀狀況的縮影。它並非傳統的充滿奇聞逸事的人物傳記,勒高夫力圖在研究方法和理解視角上進行創新——把方濟各視為整體史的研究對象。這本書可以算是歷史學專著,也可以算是大眾讀物。也如勒高夫所言,貧困是人類社會始終要面對的問題,方濟各的精神和言行或許對我們仍有啟發。

《法國私法史:從大革命到當代》,讓-路易·阿爾佩蘭 著,朱明哲 譯,商務印書館2023年4月

本書從內外兩個視角考察1804年以降的法國私法史,一是基於外部視角,分析民事立法、判例、學說等廣義私法法源的變遷;二是基於內部視角,以全局史觀闡釋法典化後的法國私法體系。本書回答以下問題:為何《法國民法典》被視為私法發展歷程中的集大成者?自由主義的興起如何改變對法典的解釋?法典如何適應1880年至1945年的法律思維革新?全新的法典何以自1945年延續至今?在這一宏大的主題下,本書啟發讀者思考法律相對於社會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普魯斯特傳》,讓-伊夫·塔迪耶 著,李鴻飛 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年10月

本書是普魯斯特的權威傳記。作者讓-伊夫·塔耶迪從1970年代就發表關於普魯斯特的研究著作,參與主編伽利瑪出版社的《普魯斯特學刊》,並主編的「七星文庫」的新版《追憶似水年華》。得益於如此豐厚和獨特的知識背景,本傳記致力於尋找《追憶》中各個主題的來源,探究作家的情感與智知世界,重建《追憶》的寫作過程,成功地揭示了《追憶》創作的秘密和作家為這部著作奉獻的一生。

《世界的四個部分:一部全球化歷史》,塞爾日·格魯金斯基 著,李征 譯,東方出版社2022年11月

西葡帝國(1580—1640)曾在歐洲、非洲、亞洲、美洲建立起一個龐大的網絡。西班牙人與葡萄牙人為迫使人們接受他們的在場,探索了如何統治他們所不了解的地域,而那裡的人們則不得不面對那些對於他們來說完全不同的思想與權力形式。當地傳統與歐洲人的智識發生碰撞、融合,人們相互混合,不同文明互相建立起聯繫,世界遂發生全球化。這不僅帶來生活方式、技術、經濟的巨大變革,而且也改變了人們的信仰與想像。

《世間萬數》,埃爾韋·萊寧 著,繆伶超 譯,北京聯合出版有限責任公司2022年10月

一本關於數學的歷史文化讀物,人文色彩濃郁,哲學思維貫穿始終。為了展現數學的全貌,本書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數學的起源,探討一些重大問題。第二部分介紹這些問題如何變得越來越抽象,如測量之類相對具體的目標最終如何導向由伽羅瓦、龐加萊或格羅滕迪克一步步創建的數學結構,第三部分聚焦數學的核心,即數學到底是什麼。所以這一部分會帶有相當濃厚的哲學色彩。最後一部分講述數學如今無處不在,每個人都要和它打交道。

文學類

《阿爾瑪》,勒克萊齊奧 著,張璐 譯,上海九久讀書人|人民文學出版社2022年9月

長篇小說《阿爾瑪》是典型的雙線敘述結構:一條線是主人公「我」的敘述,講到模里西斯島尋訪費爾森家族的親人及其過往,他們住在一個叫阿爾瑪的地方;另一頭線是流浪漢「渡渡」的敘述,他得過一場怪病,面容被病摧毀,作為島上最後一名費爾森家族的成員,講述了他身邊的人和事,以及最後離開島嶼,在法國流浪的經過。這部小說即是一部晦暗的家族史,也是一部島上的殖民史,勾勒出數個世紀以來這座美麗的非洲島嶼上曾經發生的悲慘往事。

《床,沙發,我的人生》,羅曼 · 莫內里 著,呂俊君 譯,中信出版集團·春潮2023年3月

小說以「那誰」的第一人稱口吻描寫:我是一個不想上班的年輕人,我的人生目標就是輕鬆自由地活著。我有碩士文憑,但我喜歡無所事事,床和沙發是我的大本營。我做過實習生,後來靠最低生活保障金維持生活,雖然這不是長久之計,但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快樂……小說以幽默略帶嘲諷的筆調描寫了年輕人的精神狀態,引導讀者思考工作與人生的關係,並鼓勵年輕人跟隨內心,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

《海下囚途:豪華郵輪底艙打工記》,斯里曼·卡德爾 著,陳夢 譯,上海文藝出版社2023年4月

一天早上,斯里曼·卡德爾決定到一艘在加勒比海巡遊的豪華郵輪上工作。在這座運載著8000人的海上城市裡,6000人是看得到海的遊客,2000人是甲板之下不見天日的現代奴隸,被雇來滿足上層艙房的需求。斯里曼,這個阿爾及利亞裔的法國青年,更是在眾人之下:他是被人呼來喚去到處救火的勤雜工「百搭」。哪裡缺人,他就去哪。現在,他講述一切,揭開了大眾旅遊業下層風景的遮羞布。本書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紀實,它同時還是一個文學行為。斯里曼·卡德爾用他活潑的語言、帶刺的幽默,為我們奉上了一部深刻揭露時代現實的黑色喜劇。

《同意》,瓦內莎·斯普林格拉 著,李溪月 譯文匯出版社|新經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2月

瓦內莎·斯普林格拉在14歲時被一位50多歲的知名作家引誘,30年後,她講述了這個男人對她的影響,以及這段關係在她身為女性的一生中留下的持久烙印。這不僅僅是一個私人的故事,通過她無與倫比的敘事,她還對時代的過激、被才華和名聲所蒙蔽的自滿的文學環境提出了質疑。

《陌生的朋友們:蘇佩維埃爾詩集》,于勒·蘇佩維埃爾 著,吳燕南 譯,拜德雅|廣西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2022年5月

作品由兩部發表於1930年代的詩集構成。在《無辜的苦役犯》中,詩人向自我內部挖掘,抓尋隱秘個人世界中的奇異性,而在《陌生的朋友們》中,詩人將目光投向無盡廣闊的、熟悉又陌生的外部世界,懷著好奇與同理心平等地追問著一切他者的秘密。兩部詩集涉及到眾多相似的主題:孤獨、死亡、疾病、逝去的愛情與時間等,而詩人以一種難得的溫柔與澄澈去對待深沉晦暗的主題,仿佛是在對詩歌節奏與韻律的錘鍊之中,他將痛苦真正轉化為平靜。

本文為獨家原創文章。作者:李永博;編輯:張進;校對:柳寶慶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最近微信公眾號又改版啦

大家記得將「新京報書評周刊」設置為星標

不錯過每一篇精彩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fdf1f76d8403b453dd9dd32589b5d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