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康熙南巡圖》?

2023-10-26     新京報書評周刊

原標題:如何看懂《康熙南巡圖》?

清初,曾有一個畫卷,展現了杭州錢塘江邊到紹興大禹陵沿途的美景。這就是清初著名畫家王翬帶領弟子和眾多宮廷畫家共同完成的《康熙南巡圖》第九卷。《康熙南巡圖》是表現康熙皇帝1689年第二次南巡盛況的歷史圖卷,共十二卷。其中第九卷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縱67.8厘米,橫2227.5厘米。包首題簽:「康熙南巡圖第九卷,渡錢塘江抵紹興府,躬祀禹陵。」

作為上古時代的治水英雄,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開國之君大禹,被後人尊為「立國之祖」。明太祖洪武年間,大禹陵就被欽定為全國該祭的36座王陵之一。康熙此次南巡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視察黃淮水患治理工程,以祭拜治水英雄大禹為巡視的南行終點,無疑具有重要意義。將此盛事繪之以圖,正可體現康熙「較念河堤安瀾,奏績地平天成之功,直追神禹」的功績。康熙出現在禹陵前,「萬姓夾道歡撲」,盡現「祀神勤民之至意」。

本文出自新京報·書評周刊10月20日專題《看畫兒》的B06-B07。

B01 「主題」看畫兒

B02-B03「主題」面壁:公主的眼淚

B04-B05「主題」觀山:早春山水,別有風景

B06-B07「主題」巡遊:康熙帝的南巡盛況

撰文|呂曉

展捲入眼

畫卷從寬闊的錢塘江開始描繪,正值初春,江岸垂柳吐綠,江水浩蕩,風平浪靜,南巡隊伍的五艘雕樑畫棟的御舟在數十艘大小船隻的簇擁下,駛抵錢塘江南岸。由於錢塘江水道不斷北移收縮,南岸泥沙沉積,近岸處江水較淺,小舟落帆可靠岸,吃水較深的大船只能停泊在近岸處,再將船中物品經民夫肩扛手抬,或由牛車拉上岸,隨行人員也由當地民夫涉水背上岸,馬匹則被驅趕著涉水上岸。人馬上岸後,再進行集中整理。有趣的是,岸邊還立有不少石樁,供落轎歇息之用。(圖1)

上岸前行,出現一座城門,門洞結彩,上書「西興關」。進入城關後就是碼頭,碼頭上人頭攢動,河中停靠著許多貨船,沿河是一個坊肆櫛比的古鎮,商旅雲集,士民絡繹,市容繁華,岸邊一間民居上書「西興驛」。西興的歷史可上溯至春秋時期。越國大夫范蠡在此築城拒吳,時稱「固陵」。六朝時稱「西陵」。吳越王錢鏐以「陵」非吉語,改「西陵」為「西興」至今。明清時,西興屬紹興府蕭山縣管轄,民國仍之。

新中國成立後,蕭山縣劃歸杭州市,西興亦屬杭州,但是無論語言還是建築,較之杭州,更近於紹興。(圖2)

太平樂事

經過一座優美的三孔石橋後,行人漸稀,復又進入一集鎮,這便是柯橋鎮。柯橋又名「笛里」,據傳東漢大文豪蔡邕游經此地,於柯亭椽竹為笛,創製名聞天下的「柯亭笛」,故名之。三國時,始為草市,宋為驛站,至明「開市」,成為浙東重鎮,清設巡檢署。宣統二年建鎮,名柯鎮。柯橋古鎮是紹興縣的第一大鎮,也是浙江屈指可數的著名水鄉集鎮之一,因其經濟發達、物產豐富、市場繁榮,素有「金柯橋」之美稱。

進入柯橋鎮,運河中舟楫穿梭,橋上人來人往,街市摩肩接踵,岸上客商與小船互動交易,酒肆米行林立。運河上出現了一座高聳的三孔石橋,人們向橋頭聚攏,原來,橋頭有一座戲台,正上演社戲。古時「社」指土地神或祀神之所,農村在春秋兩季祭祀土地神所演的戲稱社戲,用以求神祈福,紹興水鄉社戲的特點是社、祭、戲相統一,一般在廟台或野台演出。魯迅先生曾回憶過兒時在家鄉魯鎮看過的「社戲」。《南巡圖》中的社戲戲台似乎也是臨時用竹蓆搭建的,從台上演員的裝扮來看,演出的很可能是《單刀會》。畫中的人物雖小,但仍能分辨出赤臉綠袍者為關羽,躬身作揖者為魯肅,後台敲鑼打鼓好不熱鬧。

社戲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鄉民,細數不下300人,這大概是第九卷人群最稠密之處。人們密密匝匝地圍在戲台前,後排的人乾脆站在高凳上,還有人搬著椅子趕來,連橋上和船上之人都伸頸眺望,畫中人物雖僅寸余,但動態神情仍可分辨,成為畫卷的第一個高潮。(圖5)

西興是浙東古運河的起源之地,西興碼頭是溝通錢塘江與浙東運河,南來北往的中轉碼頭和運輸樞紐。明清時期,浙東運河與錢塘江之間無法直接行船通航,西興驛出現了大量專門負責貨物、人員轉運工作的「過塘行」。清代鼎盛時,西興的過塘行達72家之多,每家有專門的轉運貨物類型,如茶葉、煙葉、藥材、棉花綢緞等等。畫卷中西興的店鋪多以二層樓屋為主,足見此地商戶之殷實。康熙此次南巡到紹興祭大禹陵,歸途便駐蹕西興。

出了西興,運河穿過一片鄉野,很快來到一座帶瓮城的縣城,這便是蕭山縣。(圖3)

瓮城邊的城牆上還有一座水門,以便船隻直接進入城內。運河穿城而過,三座形態各異的橋樑橫跨於運河之上,出城後還有一座三拱石橋,橋頭是一個商業繁盛的碼頭,岸邊停泊著許多商船。蕭山城內街市整齊,熱鬧非凡,主幹道上搭有彩棚,為迎聖做準備。

從蕭山縣城出來,是一長段郊野風光,河網縱橫,蜿蜒曲折,運河中,人們搖著烏篷船,順流而下,一些大型船隻則需縴夫拉行。浙東沿運河建有長長的纖道,畫中描繪並不明顯。河堤上,鄉民們三三兩兩行走,差點讓人忘記皇帝正在巡遊。(圖4)

戲台建在一座寺廟前,這便是柯橋鎮的城隍廟。畫中的這座三孔石橋,為融光橋。(圖6)融光橋又名柯橋大橋,始建於宋代,明代按宋制重建,仍用原石料。實際為單孔,橋長17米,寬6米,高7米,凈跨10米,有人認為畫家在此鬧了烏龍,將獨拱畫成了三孔,而且把急水弄的方位搞反了。將單孔的融光橋畫成三孔的確是一個錯誤,畫卷中出現了多座形態相似的三孔橋,這大概是畫家簡單處理之弊。

圖6

出柯橋鎮後,運河漸漸流出畫外,留出大片空間描繪水鄉之景,展現出一派寧靜祥和之景。繼續向前,經過一個小土丘,運河再次從畫卷下方出現,沿河是一條店鋪林立的街道,街後還有人正在新建房屋。經過一座吊橋,便來到紹興府。這是紹興府西北角的迎恩門,古時皇帝巡幸紹興必經此門,故稱「迎恩門」。

歷史上迎恩門是從杭州進入紹興的水陸要道。上世紀20年代,因修建公路,迎恩門城樓被拆除。2000年紹興市政府在原址重建了迎恩門,讓人感到紹興古城厚重的歷史氣息。

運河在此繞了一個彎,從紹興城西側向南沿城牆流去,雲霧中,還能見到遠處有一座高峻巍峨的城樓,足見城市規模之大。這座城門很可能是常禧門,俗名「旱偏門」,是紹興府的西門。康熙當年南巡很可能未進入紹興城,直接乘御舟沿城外的運河去了大禹陵。但是,紹興城仍然做了迎聖的準備,從瓮城進城後,沿主幹道搭有彩棚,遠處空曠之地為校場,數匹官馬正在草地上嬉戲。下方有幾座青翠的山峰,這便是紹興城西的府山。

府山又名臥龍山,與城內的蕺山、塔山鼎足而立,峰巒崛起,凹谷串連,是紹興城內有名的風景區。「臥龍山」之名始於五代,又因舊紹興府署衙門設此,故又名府山。府山上古蹟極多,山的主峰有一座八柱石柱,名「望海亭」。傳說當年越國大夫范蠡因軍事需要,在此建過飛翼樓,樓高十五丈,又叫鼓吹樓、鎮海樓、越五亭。唐時建望海亭。明嘉靖十五年,紹興知府湯紹恩重建,後毀,今又修復,仍名「飛翼樓」,站在樓上可俯瞰紹興城。光緒年間的《紹興府城衢路圖》上,此亭標為「望越亭」,很可能就是清代的名稱。(圖7)

府山下有一座高閣,名「鎮東閣」。之後便是繁華的街市。城中熱鬧非凡,商業繁興,街道中還有數座精美的石牌坊,宮署、園林分散於市肆之間。(圖8)遠處有一座高塔。或為大善塔。塔前那條平直的河道從一道蜿蜒的城牆中穿出城外,這便是紹興的南門,此處的城牆極為特別,在城牆外的河道外側又建了一道半圓形的城牆,運河從牆下的門洞中穿過。從南門流出的這條河流為府河,貫穿紹興老城區,自隋朝開皇九年(589年)至民國元年(1912年),一直是紹興府城同城而治的山陰、會稽兩縣的一條界河。府河自南門南渡橋流入,經舍子橋、大慶橋、大雲橋、清道橋、水澄橋、利濟橋,折而向東,經小江橋、斜橋、探花橋、香橋,再轉北向出昌安門,流入三江口。故同處一城,河東為會稽縣,河西系山陰縣。

圖8

祠祀祥瑞

紹興城是第九卷最壯美的城市,難怪康熙來到紹興後,曾寫詩讚美道:「越境湖山秀,文風天地成。南臨控禹穴,西枕俯蓬瀛。容與雙峰近,徘徊數句盈。我心多愛戴,少慰始終情。」

從紹興城往東南,便來到了會稽山,第九卷的重點是康熙祭拜大禹陵。大禹陵,古稱禹穴,是大禹的葬地。它背靠會稽山,前臨禹池,距紹興城區僅3公里。大禹陵由禹陵、禹祠、禹廟三部分組成。禹陵在中,為大禹陵的核心部分。禹陵以山為陵,坐東向西,背負會稽山,面對亭山,前臨禹池。池岸建青石牌坊一座,由緩緩向上的通道入內,可見「大禹陵」碑亭,字體敦厚雋永,為明嘉靖年間紹興知府南大吉手筆,碑亭後的享殿為復建。禹祠位於禹陵南側,祠外北側有「禹穴」碑,祠內有「禹穴辯」碑。大禹陵碑亭北側有咸若亭和碑廊,順碑廊而下即為禹廟,為歷代帝王、官府和百姓祭祀大禹的地方。禹廟坐北朝南,周以丹牆,是一組宮殿式建築群,自南而北,依次為照壁、岣嶁碑亭、欞星門、午門、拜廳、正殿,這些建築依山勢逐漸上升,禹廟配以窆石亭、宰牲房、菲飲泉等景點。窆石亭在大殿東側,亭中立有一塊高約六尺的「窆石」,頂端有一個碗大的洞。相傳這塊窆石是大禹下葬時所用的工具。整體來說,大禹陵周圍群山環抱,奇峰林立,若耶清流潺潺東去,鬱鬱蔥蔥的會稽山旁依赫黃色的殿宇,屋群高低錯落,各抱地勢,氣勢宏偉。

在畫卷中,禹廟古松葉張翠蓋,殿宇雄偉。康熙站立於禹池前,周圍簇擁著眾多身著黃馬褂的宮廷侍衛,戒備森嚴,民眾在路旁的田間跪迎,儀仗威肅。大批御舟停泊在左側的河道之中。(圖9)

畫家著重描繪了禹廟,禹陵和禹祠進行了簡化,方位也與禹廟平行,三組建築似乎建在一塊平地之上。實際上,禹廟前低後高,拜廳和大殿更是建在高台之上,拜廳前的台階超過40級,在台階下,拜廳需仰望。只是現在階前和階旁的樹木過於茂盛,遮住了台階,反而削弱了拜廳的氣勢。另外,窆石亭建在大殿東側的山坡上,從此可俯看禹廟。畫家還根據構圖對禹陵周圍的環境也進行了改動,使之成為背靠大山,三面環水,相對獨立的平坦空間,以便容納眾多的南巡船隻、隨行人員及迎聖的民眾,從而將大禹陵與會稽山進行了空間的分割,在卷尾以相對獨立的篇幅表現會稽山之美,並以此作為結束。畫家以典雅工麗的青綠山水描繪出會稽山「千岩競秀,萬壑爭流,草木朦朧其上,若雲蒸霞蔚」的美景,山間古松蒼鬱盤虯,山澗桃花盛開,樹梢仙鶴或飛或憩,山道上樵夫滿載而歸,好似桃源仙境。遠處的群山之間還有一抹紅霞,烘托出祥瑞之境。(圖10)雖然由於地形地貌和城市化的進程,我們已無法對第九卷描繪的內容進行一一對應研究,但通過實地考察和查閱史料,我們發現,《康熙南巡圖》第九卷基本呈現了從錢塘江到大禹陵,百餘里浙東運河沿岸秀美的山水風光,尤其是濃墨重彩地勾繪了紹興水城「三山萬戶巷盤曲,百橋千街水縱橫」的奇麗景觀。為了構圖的需要,有時會對景物進行取捨和剪裁,甚至變動,將山水與歷史事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當然也有遺憾,比如,對沿途形態各異的橋樑描繪得比較程式化,很多都畫成三拱石橋;對運河邊的縴夫有所表現,但對紹興獨具特色的纖道卻未描繪;畫卷中描繪了烏篷船,卻未表現紹興獨有的以腳搖櫓、船夫戴烏氈帽的風俗……儘管如此,《康熙南巡圖》第九卷仍然是第一幅用長卷的形式描繪浙東運河兩岸風景名勝、風俗民情的傑作,既是記錄康熙偉業的歷史畫卷,亦是一卷優美的山水史詩。

本文內容系獨家原創。作者:呂曉;編輯:李夏恩,走走;校對:薛京寧。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最近微信公眾號又改版啦

大家記得將「新京報書評周刊」設置為星標

不錯過每一篇精彩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cada6b210d2cb2d6bbf96c91aed1b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