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帶京東打勝仗?

2023-05-12     燃財經

原標題:誰能帶京東打勝仗?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創

作者 | 馮曉亭

編輯 |饒霞飛

5月11日,京東集團(JD.US,9618.HK;以下簡稱為「京東」)發布了一則管理層變動公告。公告顯示,公司現任CFO許冉將升任CEO,原CEO徐雷則因個人原因提出退休申請,經集團董事會批准後同意徐雷退休申請。

京東內部的此次人事調整,引起了外界的關注。當晚,微博話題「京東集團CEO徐雷退休」便竄上熱搜榜,話題閱讀次數突破6000萬。

在劉強東重返一線幾個月後,徐雷選擇了歸隱。這也意味著,徐雷在2021年9月升任京東集團總裁之日起所開啟的「徐雷時代」,將被畫上一個句號。儘管在京東員工劉索看來,內部好像並沒有過「徐雷時代」,「強哥一直都在。」

與此同時,新任CEO許冉也強調,「接下來我們的戰略方向其實是不會發生變化的,而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也會保持一致。」

值得關注的是,當天和人事調整公告一通發布的,還有京東2023年一季度財報。

總的來看,京東2023年一季度的業績表現要高於市場預期。本季度實現營收2430億元(人民幣,以下為標註則同),對此,京東稱之為「創造了一季度的歷史最佳盈利水平」,但同比增速僅為1.38%。在該季度國內經濟和消費整體復甦的大背景下,1.38%的增速表現難言尚佳

數據來源/京東財報

燃次元製圖

儘管收入表現和預期持平,但利潤表現則大幅高出市場預期。數據顯示,本季度京東歸母凈利潤為62.61億元,去年同期則凈虧損高達29.91億元。

從財報來看,京東在本季度仍在貫行降本增效策略,收入雖然增幅不明顯,但本季度毛利潤達360億元,毛利潤率同比增長了近8%。以及,在費用層面,除一般及行政開支保持相對穩定外,履約開支、營銷開支和研發開支都同比有所減少。其中營銷開支和研發開支的降幅分別達為8%和4.5%。

如今,徐雷「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但迎來第三位CEO的京東,接下來仍面臨諸多挑戰。

利潤超預期的故事,京東已經連著講述了3個季度,當下市場更為期待的,還是京東的增長空間以及發展潛力。

特別在京東對外發聲要重拾低價武器、爭奪多元化消費者之時,外界預期已經拉滿。京東要做到讓人滿意,還得再接再厲。

01

徐雷榮退,許冉上位

5月11日晚上8點的京東財報電話會上,當天京東人事調整變動涉及的兩位主要人物,徐雷和許冉如期出現。

按照當天京東所發布的人事調整公告,「徐雷將立即開始交接流程,以確保留有充足時間,在6月份退休前將執行長職務順利交接予許冉。」這也意味著,當晚電話會,或許將成為徐雷最後一次以代表京東的身份現身。

公告發布後、電話會之前,徐雷發了一條朋友圈,「謝謝大家,請祝福我,也祝福所有的人[Emoji笑臉]。」配樂是美國硬搖滾樂隊Bon Jovi的《It's My Life》。或許徐雷所要表達的,便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態度,「It's My Life」。

圖/《It's My Life》歌詞分享

來源/網易雲音樂 燃次元截圖

儘管徐雷官宣退休,但徐雷在京東內部仍有一份「新職位」,即「京東集團顧問委員會首任理事長」。

「就我本人來說,因為2007年我就開始做京東的顧問,到今天是16年,我又將以京東集團顧問委員會首任理事長的身份繼續。其實對我來說是換了一個生活的方式,在工作上是換了一個角度和位置,但是我和京東本身應該應該這一生會結緣,而且會永遠地關注和支持京東。」徐雷還表示,在需要的時候,也會參與到京東的一些會議當中,「能幫助大家對我來說也是非常有幸的。」

接任徐雷的許冉,儘管在2018年7月才加入京東集團,但在徐雷眼裡,許冉卻是和他一同走過「至暗時刻」的緊密合作夥伴,「那個時候我跟Sandy就互為合作夥伴,而且我自己內心非常感謝Sandy,如果沒有Sandy當時跟我一起去做的話,我相信可能我那時候是做不到的。」

電話會上,徐雷也給許冉捧場,「實際上Sandy在京東集團的發展過程中其實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Sandy的專業度也比我和老劉年輕且更有戰鬥力,而且她在公司的傳承和價值觀方面也得到了整個公司高管的認同。」

「實際上Sandy在京東集團的發展過程中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另外,Sandy還有她的專業度,她也比我和老劉更年輕、更有戰鬥力,她在公司的傳承和價值觀方面也得到了整個公司高管的認同。所以說這次的調整,包括我本人、整個集團的董事會、集團的SEC(集團戰略執行委員會)成員都認為Sandy是可以帶領京東進入下一個階段,也就是更加注重業務的健康度和發展質量的新發展時期。」

徐雷口中和他一起走過「至暗時刻」的許冉,什麼來頭?

從公告中披露的許冉履歷來看,許冉在加入京東前,是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的審計合伙人,在普華永道工作了近20年。許冉於2018年7月擔任京東零售的財務負責人,兩年後升任為京東CFO,如今則進一步升為京東CEO。

實現五年三連跳的許冉,能力有目共睹。在任CFO期間的表現營業被劉強東給予了極高評價,「許冉作為CFO期間表現突出,並為業務發展和戰略決策提供了深刻見解和大力支持。」

榮退的徐雷,在電話會之後,則發了一條新朋友圈動態,「下午抽空看了John wick 4,剛剛結束最後一次財報會,與IR同學們合影留念。我感恩一路走來遇見的所有的人,讓我們互相成為經歷。」

成為他人「經歷」的徐雷,也成了京東的「經歷」。在未來,許冉又將為京東帶來什麼樣的驚喜,外界還將拭目以待。

02

暗藏礁石的業績表現

和徐雷退休消息一同釋放的,且同樣值得關注的,還有京東2023年一季度財報。

和京東對外披露的前兩份財報一樣,財報中的亮點依舊體現在「利潤」上。

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的經營利潤為64億元,去年同期為人民幣24億元,同比增長166.7%。作為能反映企業盈利能力和現金流量的指標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很大程度也能衡量京東該季度的表現。數據顯示,京東在該季度,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EBITDA由去年同期的61億元增至95億元,增幅高達56.6%

利潤的亮眼表現毋容置疑,但同樣難掩「增長」停滯之頹勢。

2023年一季度,京東錄得收入2430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加1.38%。其中,較2022年同期,商品收入減少4.3%,服務收入增加34.5%。此前一周,中信證券在研報中對京東該季度的預測為,營收將達2383億元,同比減少-0.6%。

和中信證券的預期相比,京東的營收表現還稍好些,基本與市場預期保持一致。並且該季度的營收表現,也創造了京東有史以來一季度的歷史最佳盈利水平

但是,從更為重要的營收增速來看,1.38%的增速,無論是和近年來京東單季度的營收增速相比,還是和近幾年京東的年營收增速相比,都相去甚遠。

在2020年和2021年這兩年疫情管控大背景下,京東年營收增速分別為29.28%和27.59%,2022年京東的營收增速掉了大半,僅為9.95%,不曾想,2023年一季度同比增速更是直接掉至1.38%,下滑的跡象十分明顯。

在過去的2023年一季度,京東延續著「降本增效」經營策略。反映到財報數據上,便是收入同比增加了33億元,但營業成本卻僅增加7億元。該季度實現毛利潤360億元,毛利率同比增長近8%。

在費用支出方面。一般及行政開支和去年同期持平,為25億元;履約開支由去年同期155億元減少0.7%至154億元;營銷開支由去年同期87億元減少8%至80億元;研發開支由去年同期44億元減少4.5%至42億元。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還是營業成本和營銷開支,要知道在2022年底,劉強東在召開的經營管理培訓會上強調,「低價是京東過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後也是唯一基礎性武器。」此後在2023年一開年,京東便在「低價」上大做文章。

來源/視覺中國

堅持低價策略的京東,在今年3月上線了「百億補貼」。儘管電話會上,許冉提及,「京東百億補貼上線兩個月以來大體上是符合我們預期效果的。」不過,從營收增速以及投入來看,「百億補貼」尚未呈現出明顯的實際成果。

今年3月京東的2022年年報電話會議中,徐雷表示,京東第一個月對於「百億補貼」的整體投入為10億元左右。而且在當時京東所發布的財報簡圖中,稱「百億補貼」是「史上最大優惠力度活動」。

而從2023年一季度財報中,卻並未見到京東對「百億補貼」活動首月所投入的「10億元」的蹤跡,也沒看見京東對該活動的具體投入。而如今,活動上線兩個月,京東方面也沒對外公布「第一個月整體投入約10億元」後的第二個步驟。

在電話會議上回答與百億補貼相關的問題時,京東方面的回答是,「在我們和品牌商家多方共同投入營銷資源之下,讓消費者感覺到實實在在的優惠,只有真正讓利給用戶才能夠吸引用戶,從而吸引更多的品牌商、商家與我們一起參與到營銷活動當中。」

言外之意,京東的「百億補貼」並非平台一方讓利,而是與品牌商和商家的共同合作。

03

京東需要更多武器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這次同樣沒有在財報中披露對電商平台而言重要的用戶數據。

今年以來,無論是年活躍買家數據,亦或是DAU日活躍用戶數據,均在京東該季度業績報告中無從尋覓。而在去年之前,每個季度業績報告中,京東都會在「補充財務資料及業績指標」一欄中提及「年度活躍用戶數」,但今年以來,除了「年度活躍用戶數」項之外,其餘幾組往常會提及的依舊赫然在列。

有意思的是,在公眾號京東黑板報發布的業績簡報中,有提到「一季度,用戶購物頻次、ARPU(用戶平均貢獻收入)、DAU(日均活躍用戶數)均實現有質量的增長。」簡報中沒提及ACC數據的同時,也沒給出DAU的具體數據,只提及京東PLUS會員規模一季度末達到3500萬。

數據顯示,京東在2022年三季度財報中最後一次披露的ACC數據為5.883億。自然,京東並非業內首個不公開披露用戶數據的電商平台。但和拼多多以及淘寶這兩家年活躍用戶逼近10億人次的平台相比,京東的體量還有待壯大。

也正因京東和其他兩家平台的用戶體量有著較大差距,因此京東自2023年以來便將戰略重點圍繞「服務多層次消費者」展開。

「低價」是京東拿起的第一個武器。

「百億補貼」「便宜包郵」「秒殺」……今年以來,京東針對用戶體驗和價格策略的具體動作並不少。

但從目前營收增速的表現來看,京東的價格戰並未能給京東的增長帶來過多助力。

消費者的反應也從滿懷期待漸漸趨於平靜。

「你說京東的百億補貼啊,就3月份剛上線時候有關注,但當時掃了一遍發現東西並沒有太便宜,自己也沒有什麼要買的。」京東多年忠實用戶林泳告訴燃次元,自己購物基本都在京東自營解決,圖的就是個服務好物流快,一開始有期待過京東的百億補貼,但實際發現並不吸引人,「當初看的時候發現基本都是渠道商在賣貨,我就沒想著下手。」

而據知情人士向燃次元指出,京東的百億補貼活動距離拼多多那樣的現象級成果,還有不小距離,「現在每家電商都有百億補貼活動,消費者可選擇的平台多了,商家這邊也會對於是否加入百億補貼,以及加入哪個平台的百億補貼進行斟酌。據我所知,京東目前『官補』力度還不能撬動更多『自補』,相對應的,便是消費者端覺得品類不夠多、價格不夠好,自然意興闌珊。」

京東在打造「低價」用戶心智的同時,還在重申「多快好省」的品牌主張。部分業務也正由1P自營模式(即Product;品質產品)轉為3P模式(即Product、Price和Personalized Service;產品、價格和個性化服務)。

只是要成功做成全而美,京東面臨的挑戰並不輕鬆。

一方面,追求品質和追求質量的消費者,本就是兩個近乎不一樣的群體。京東通過降低第三方商家入駐門檻、放開低價物流、引進白牌商品等方式,儘可能地滿足下沉市場消費群體需求的同時,不可避免會對追求高品質的用戶造成影響。正如林泳說,「現在要下單都要反覆認準京東自營以及京東物流標識,上次就差點買到了三方商家賣的山寨貨。」

林泳向燃次元解釋,京東商城檢索關鍵詞越多,便越會出現毫無關聯的三方商家,「像我截的圖,圖里有個三方商家賣的商品,和我檢索的品牌毫無關聯,但也能顯示出來。之前我在京東就沒遇見過這樣的問題。」

圖/京東APP上檢索出的貨不對板的商品

來源/林泳提供

另一方面,京東平台上的流量也遠不夠。

「人貨場」是零售三大基本要素,從「人」方面來看,京東活躍用戶規模不及淘寶、拼多多和抖音。穩坐電商頭把交椅的淘寶自然不必說;拼多多近年來靠著下沉市場也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徑;抖音作為內容平台,用戶活躍度自然是電商平台無法比擬的。

京東如今要吸引更多用戶,有拼多多的珠玉在前,走下沉路線也不乏是個好想法。首當其衝,便是豐富供給側,京東方面數據顯示,在發布一系列扶持商家舉措後,該季度,京東新入駐商家數同比增長240%。

但這顯然還不夠,如何成功吸引用戶,特別是京東所追求的「下沉市場」用戶,京東還得繼續修煉。起碼目前已知的百億補貼活動便成效寥寥,往後,京東除了要多花心思討好不同層次的消費者外,還要避免「顧頭不顧尾」的情況發生。

就目前來看,京東當下需要直面的大考便是接下來的年中大促618活動,今年的618既是京東宣布百億補貼和強化低價心智後的第一個618,還是京東創業20周年的618,同時更是許冉上任後首屆618。多重Buff加持下,期待京東能在許冉的帶領下,在下一季度交出一份更亮眼的成績單。

*題圖及部分內文配圖來源於視覺中國。

*文中劉索、林泳為化名。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8779e336b42030e8d3be39bfef7e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