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創
作者 | 陶 淘
編輯 | 曹 楊
拿下豆瓣8.8分、IMDB 9.1的高分,6月2日在全球同步上映的《蜘蛛俠:縱橫宇宙》(以下簡稱《蜘蛛俠》),上映不足一周,便在國內「殺瘋」了。
截至6月7日17時,《蜘蛛俠》的國內票房已經破1.6億元(人民幣,以下未標註則同),全球票房則已達2.22億美元(合15.8億元人民幣)。
票房之外,《蜘蛛俠》也在社交平台上掀起了熱浪。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6月7日16時,《蜘蛛俠》在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累計上榜話題達85個,累計TOP1有8次,累計在榜時長192小時25分。
該影片講述了「小黑蛛」邁爾斯·莫拉萊斯,誓言打破三代蜘蛛俠都曾經歷的「救一個人還是整個宇宙」的命運魔咒,孤身對抗由蜘蛛俠2099領軍的蜘蛛聯盟的故事。
在許多觀眾與業內人士看來,《蜘蛛俠》的成功,在於炸裂的視覺效果和飽滿的敘事,而這兩者的呈現效果,又離不開「多元宇宙」給予影片的極限創作可能。
極客電影創始人李東東對燃次元表示,「這是一部從頭到尾都在用視覺來敘事的影片,大膽到『突破了視覺的次元壁』。美術、藝術、動畫等多領域的愛好者,會覺得這是『140分鐘的顱內高潮』。」
大千陽光的導演周迅在極客電影主辦的一場《蜘蛛俠》首映活動中提到,「近些年,超級英雄電影僅僅對物理世界『求真』,卻對精神世界追求不足。但在《蜘蛛俠:縱橫宇宙》中,角色的情緒也在視覺色彩的表現上拉滿,這是作為超級英雄影片很大的突破。」
在影評人縣豪看來,「之所以色彩與敘事帶給觀眾驚喜,是因為多元宇宙可以容納想像的無限可能,而想像力是創作的最重要法則。」
李東東也談到,近幾年,《蜘蛛俠:平行宇宙》《瞬息全宇宙》《蜘蛛俠:縱橫宇宙》等影片均獲得了高口碑,是因為「好萊塢敘事『配方』成熟,尤其是 『英雄之旅』的故事,本質大同小異,那麼影片就需要『更大的畫布』——多元宇宙或平行宇宙,來提供足夠豐富廣闊的新『敘事畫布』,讓舊瓶里裝的酒儘可能產生全新的感覺。」
影視策劃喜胖也在看完电影後對燃次元表示,「影片中有大量不同的畫風出現在同一個鏡頭中,而且打破了二維、三維的邊界,這是多元宇宙敘事對視覺風格的解放。」
《蜘蛛俠》之所以能夠引起業內人士及網友高度關注,除了電影本身質量過硬之外,也與近年來,漫威超級英雄系列電影在內地的票房一路下滑有關。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6月5日,內地影史上好萊塢超級英雄票房排名前5位的影片,上映時間均在2020年之前,分別是2019年上映的《復仇者聯盟4》,2018年上映的《復仇者聯盟3》《海王》《毒液》,以及2017年上映的《變形金剛5》。
而就在超級英雄系列失去票房的時候,日本動漫(以下稱為「日漫」)在中國市場逐漸打開了局面。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灌籃高手》與《鈴芽之旅》在國內分別收穫了6.5億元與8.05億元的票房。基於此,「相比日漫,超級英雄式微」的說法,開始在業內廣泛流傳開來。
但這部《蜘蛛俠》,似乎讓觀眾與業內人士都看到了超級英雄的故事,似乎並未過時。
「過時的只是保守的人物塑造和故事的陳詞濫調。影片俘獲觀眾的關鍵,還在於質量是否過硬,創新是否足夠。」影評人Angela如是說道。
01
情感與視覺兼顧
「信息量太爆炸了,它既在視覺上給人眼花繚亂的感覺,也會讓你沉下心來去感受它要表達的情感。」在《蜘蛛俠》首映後的交流中,《新神榜》系列導演趙霽如此說道。
與趙霽感受相同的,還有李東東。
「這是一部『視覺』非常重的影片,不同編號宇宙、不同次元的蜘蛛俠在影片中用不同氛圍的視覺效果去呈現,有的二維、有的三維,甚至同一個蜘蛛俠的不同情緒都搭配了與之相符的美術風格。這是一群視覺藝術家在用視覺語言來講故事、表達自我,難怪許多動畫從業者想要『逐幀拉片』。」
在李東東看來,不同宇宙、不同角色的不同畫風,包括水彩畫風、正統漫畫風、樂高風、波普拼貼藝術風格、文藝復興時期手稿畫風、真人電影畫面等。而「不同情緒搭配的不同美術風格」,指的則是影片中女主角格溫所看到的色彩不同的世界,是根據其情緒變化而顯現的主觀世界。
「這種美術表現風格,就如同一般寫作中的『一切景語皆情語』。」Angela補充分析道。
圖/《蜘蛛俠:縱橫宇宙》劇照——波普風蜘蛛俠
來源/豆瓣
畫面之外,觀眾對情節的評價也是讚譽多過質疑。
有網友評價道,「《蜘蛛俠:縱橫宇宙》是一場震撼人心的冒險,從頭至尾讓人著迷。它結合了令人驚嘆的視覺效果、情感的深度和令人心想深刻的情節,帶你走進新的敘事維度。」
Angela直言,「儘管這部影片的劇情,仍是老生常談的父母與青春期子女間的衝突,探討的依舊是『愛應是護翼還是放手』的問題。但值得肯定的是,這部電影較好地做到了父母與十幾歲的少男少女的平視。」
Angela進一步表示,影片的內容包涵了兩代人之間的直接碰撞,還有邁爾斯父母在邁爾斯離家後的自我反省等。因此,觀眾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在情感代入時,不容易浮於其表。
「雖然同樣是講述超級英雄在家國之間的抉擇問題,但是《蜘蛛俠:縱橫宇宙》不再探討舍小家還是救大家,而是試圖打破二者必舍其一的命運,對超級英雄電影的主題也是一種突破。」首映交流會上,《深海》編劇田博表示。
事實上,正如上述多位業內人士所說,《蜘蛛俠》的劇情也未能避免一些落入俗套的母題,比如青春期的叛逆、戀愛,超人是否要拯救世界等。但在影片的細微之處,卻注入了更多情感,同時在超級英雄的命運上,給了他們更多的抉擇,這些都是敘事的新意。
此外,田博還提到,「儘管不同的宇宙中,邁爾斯與格溫的際遇各不相同,但它也有共通之處,每一個宇宙中,都有二人要去真正守護的人,都有他們堅持的信念,這種情況下,多個宇宙更加強化了這種信念的力量。」
也正因如此,多元宇宙的《蜘蛛俠》,將情緒拉得更滿。
02
多元宇宙釋放想像力
正如田博所說,多元宇宙的設定,讓《蜘蛛俠》打破了視覺與敘事的雙重束縛。
據《蜘蛛俠》幕後製作特輯視頻報道,這部影片出現了280個形態各異的蜘蛛俠,這一數量遠超上一部《蜘蛛俠:平行宇宙》的40個。與此同時,這部電影的畫師數量也超過1000位。
李東東談到,「不同於一些動畫電影300-500位動畫師已是上限的陣容,1000多位的動畫師陣容,充分拓展了一部動畫電影創作風格的邊界。」
在趙霽看來,《蜘蛛俠:縱橫宇宙》更加值得稱道的地方在於,充分利用了多元宇宙給畫風和內容帶來了多樣化表達,但同時又沒有與影片想要表達的主旨脫軌,「一開始,你會因為畫風而覺得影片『精神分裂』,但後來會發現,故事被非常嚴謹地編碼進不同的宇宙里,每一個人所代表的視覺風格和細節表達都不一樣。」
「比如,女主角格溫的畫風是水彩,這種氤氳的感覺和她情緒化的性格相關;男主角邁爾斯的正統漫畫風與影片更想通過其行為舉止來呈現他的性格有關;印度蜘蛛俠所在的宇宙由曼陀羅組成,這與印度文化息息相關……」趙霽舉例表示。
圖/《蜘蛛俠:縱橫宇宙》劇照——女蜘蛛俠格溫
來源/豆瓣
「不同的宇宙中,蜘蛛俠有可能衝破命運,不為某一個空間中自己的失誤,背負時空的結局。未來的無限可能性,是《蜘蛛俠:縱橫宇宙》的極大魅力。」談到影片對於敘事的自由時,Angela分析道,這也讓影片少了一份宿命論的悲情色彩。
事實上,近年來與「多元宇宙」相關的影片,熱度也在節節攀升。除了《蜘蛛俠宇宙系列》之外,近3年爆火的好萊塢相關電影就包括《瞬息全宇宙》《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奇異博士2》《失控玩家》等。
李東東認為,這是因為「『多元宇宙』之所以更普遍地被運用於電影創作,一方面是因為好萊塢電影,尤其是超級英雄電影的故事大同小異,需要多元宇宙給予更多故事發展的想像空間。另一方面則在於,帶有量子物理屬性的『多元宇宙』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很容易激發出視覺藝術家們的創意,能創造出大量宏大且充滿奇觀性質的美術視覺。」
「電影、尤其是科幻電影,需要『奇觀』,多元宇宙的引入也能滿足這種需求。」李東東進一步表示。
「數月前剛斬獲奧斯卡多項獎的《瞬息全宇宙》,則是通過『多元宇宙』的外殼,將更多的角色認同,以『已發生』而不是『假設』的方式,更直觀地呈現在影片中。」Angela補充道。
「比如,當『母親』這一角色在另幾個時空里活出了截然不同的精彩,她在家庭中受到的羈絆,也就因此而放大。在其它宇宙中,她的第一角色可以不是『妻子』,不是『母親』,而是她自己,在舞台上做著閃耀的明星。」
03
超級英雄也需要創新
不難看出,多元宇宙是科幻電影創作時非常重要的「思想放大器」,在天馬行空的想像中,一種哲思能變成多個支線的故事,撐起原本孱弱的情節。
與此同時,也讓《蜘蛛俠》成功為漫威英雄系列「正名」。
事實上,《蜘蛛俠:縱橫宇宙》上映之前,「美國青少年文化在國內沒有日漫那麼能打了」的相關討論,便在《灌籃高手》與《鈴芽之旅》的高票房之後,甚囂塵上。
而這部《蜘蛛俠》續作票房與口碑的雙豐收,讓許多業內人士與觀眾重新審視了超級英雄電影未來在院線的發展潛力。
多位影視從業者對燃次元分析道,近幾年,好萊塢超級英雄電影口碑的下滑與票房的走低,根本原因在於超級英雄片的價值觀、人物設定與敘事架構趨於保守。但富於創造性的超級英雄影片,因其廣泛的粉絲受眾群,仍具有較大的票房磁性。
「合格的超級英雄片最基本的完成度,是需要符合敘事邏輯,而如今的一些影片連基礎的敘事都做不好。」微博ID為「楊小妞倔了個強」(以下簡稱:楊小妞)的微博電影博主對燃次元表示,「以今年豆瓣5.4分的《黑豹2》為例,不少觀眾的第一感受是主角撐不起黑豹這一身份。就像瓦坎達人民信仰黑豹需要其威信一樣,觀眾也需要通過眼前黑豹的所言所行,信服他是一個可以守護瓦坎達的人。」
楊小妞還表示,「如今大量的超級英雄片,都在為了引出一個新的英雄,而講一個匱乏的故事,沒有在意故事的精彩程度與人物動機的合理性,目的性太明確了。也難怪不少觀眾吐槽漫威『2個小時的鋪陳預告,2分鐘的彩蛋才是正片』。」
「從影片的商業邏輯來講,擴展超級英雄宇宙並沒有問題,但關鍵在於正片的質量是否優秀。如果正片達到了觀眾的預期,彩蛋吸引觀眾期待下一部作品,豈不是兩全其美。」楊小妞進一步補充道。
與楊小妞對超級英雄系列的吐槽不同,Angela依舊認為,至少在未來十年之內,超級英雄在全球的影片票房依舊不會太差,「幾十年的粉絲積累、科技地不斷疊代,以及藝術創作者的想像力進一步鬆綁,在瓶頸中卡了多年的超級英雄影片,應該會有一定的突破。」
事實上,根據漫威官方網站的數據,截至2021年4月,漫威在社交平台上的總粉絲數已經超過了2.5億。由此可見,超級英雄在全球範圍的擁躉,可見一斑。因此,良好的根基,只是需要更多的新養料,讓作品常新。
很顯然,超級英雄的出品方也在一定程度認識到了這一點。
據李東東介紹,《蜘蛛俠》之所以能夠自由創作,並且最終呈現出極大的想像張力,是因為「在《蜘蛛俠:平行宇宙》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之後,哥倫比亞公司給予了續作動畫師們非常大尺度的資源支持,用動畫團隊成員的原話則是『我們想嘗試什麼,就嘗試什麼。』這種賦予動畫藝術家最大自由的方式,可以讓動畫的可能性得到最大化的釋放。」
圖/《蜘蛛俠:縱橫宇宙》劇照——不同風格的蜘蛛俠
來源/豆瓣
當然,不少影視從業者也提到,好萊塢在過去兩年在內容製作方面的保守,與院線電影環境的不景氣息息相關。
「2021年,北美全年總票房首次低於國內。與此同時,AMC娛樂股價暴跌、Cineworld正申請破產重組,美國院線面臨的經營困境,正讓好萊塢影視出品方在創新領域更加束手束腳。」Angela表示。
據Mojo數據,2022年全年,北美票房約為73.7億美元,與2019年的113億美元,相差甚遠。但這一數字,較2021年北美43億美元的票房已經上升了72%。
因此,在Angela看來,雖然,在流媒體大舉進攻的趨勢之下,未來全球的院線市場可能很難重回昔日榮光,但也並不會太悲觀。
「好萊塢影視公司是時候去重新給予電影創作者更多的權限了。比如在同一部影片中加入多種繪畫風格、多元宇宙與多元結局的敘事。只有如此,超級英雄的敘事中,才有可能注入新的活力。」Angela如此強調。
*題圖來源於《蜘蛛俠系列電影》官方微博。
*文中Angela、喜胖、楊小妞、縣豪為化名。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