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築牢總體國家安全、推動我國能源結構轉型升級上,四川大學凝聚多方智慧,取得良好開局。
6月29日,在「天府之國」成都,由四川大學、成都市人民政府、遂寧市人民政府、宜賓市人民政府和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九屆西博會重要專項活動「中國能源安全高峰對話」成功舉辦,《中國能源安全白皮書》(2023)同期重磅發布。
全國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務副主席、中科院院士王光謙,四川省政協主席、黨組書記田向利,成都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鳳朝,四川大學黨委書記甘霖等領導出席並致辭,兩百多位能源領域相關部門領導、著名專家學者、頭部企業負責人參會,全國媒體記者共同見證。
立足國情 端牢能源飯碗
能源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國家競爭之要素,攸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就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要堅定不移推進,但也要清醒認識到,它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實現「雙碳」目標,必須立足國情,不能脫離實際,搞運動式「降碳」、踩「急剎車」。
我國能源結構為富煤、貧油、少氣,據資料顯示,2021年和2022年,煤炭消費占我國能源消費的比重均為56%左右。
這意味著,未來一段時期內,煤炭仍是我國主體能源,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支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方面仍將發揮「壓艙石」和「穩定器」作用。
目前,我國正處於能源轉型升級重要階段,其中新能源發展迅速。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過去10年間,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達到11億千瓦,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穩居世界第一。也基於此,預計「十四五」期間,在能源消費增量當中,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的比重將達到60%左右。
能源結構在優化,節能減排顯成效。有數據統計,2013年至2022年,我國的GDP總量增長了69%,PM2.5濃度實現十連降,累計降低了57%,重污染天數下降了92%。全國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由2000多萬噸,分別下降到300多萬噸和900多萬噸,分別減少了85%和60%。
這些數字也讓人民群眾對生活環境質量的獲得感和滿意度顯著提升。目前我國已基本形成了煤、油、氣、電、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特別是在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化石能源高效清潔利用等方面已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
然而,能源安全關係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是最重要的安全之一。所以在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將「能源安全」升至與「糧食安全」同等重要的戰略高度。在外部形勢的錯綜複雜、內部經濟發展的新態勢與「雙碳」目標能源轉型進程中,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能源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與要求。
凝結智慧 護航能源安全
四川大學舉辦的「基於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我國能源安全洞察」和「基於國際地緣政治衝突的我國能源安全應對」主題專場,由十多位能源領域的科研領軍人物作主旨報告,聚焦我國能源安全的新挑戰與應對以及對我國能源安全的思考與設計,分析國際能源地緣衝突給我國帶來的能源安全風險及其應對。
王光謙在「中國能源安全高峰對話」中表示,當前,全球局勢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可謂「驚濤駭浪」「風高浪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態變革期,而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因素增加的局面,因此,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性愈加凸顯。
「作為清潔能源大省,四川省將持續統籌發展和安全,積極壯大清潔能源產業,完善產供儲銷體系,著力增強能源持續穩定供應和風險管控能力,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高質量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和全國優質清潔能源基地。」四川省政協主席田向利如是說。
據了解,四川省一直積極響應落實國家策略,強化糧食、清潔能源和戰略性礦產資源生產供應,打造保障國家重要初級產品供給的戰略基地,持續推進能源供給、消費、科技、體製革命和區域合作,統籌能源安全保障和綠色低碳轉型。截至2022年,四川全省清潔能源裝機容量突破一億千瓦、裝機規模和年發電量均居全國第一,占比提高到86%以上。同時,「西電東送」「川氣東送」等國家能源戰略樞紐建設不斷加強,為全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作出了積極貢獻。
隨著能源安全的內涵和外延不斷變化,系統把握能源安全的形勢之變、內涵之變,尋求能源安全的治本之策,這是能源安全的「中國之問」與「時代之問」,也是四川大學舉辦「中國能源安全高峰對話」、發布《中國能源安全白皮書》的初衷所在。
四川大學黨委書記甘霖表示,「《中國能源安全白皮書》(2023)是四川大學與有關單位合作編制、發布的具有全局性、前瞻性、科學性的重要成果,是四川大學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現實舉措,在當下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據了解,《中國能源安全白皮書》(2023)是由四川大學、清華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合作編制而成,以系統性、科學性、前瞻性的視野,全面審視了我國能源安全。主要內容包括:能源安全概念演進及其新視野、我國能源安全取得偉大成就、我國能源安全面臨嚴峻挑戰、我國能源安全問題尋根究本,以及踔厲奮發確保國家能源安全五個部分。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院長石碧,中國工程院院士、西藏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多吉,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執行董事、黨委書記余國等專家學者、業內精英共同開啟的「中國能源安全高峰對話」環節,深刻討論了新時代我國能源安全面臨的挑戰以及國際能源地緣政治衝突下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應對方法等話題,把本次能源安全盛會推向高潮。
王光謙表示,希望與會專家學者和行業精英充分利用此次機會,深入交流研討,廣泛集智聚力,爭取形成高質量高水準的成果,共同努力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貢獻。
正如四川大學黨委書記甘霖所說,本屆「中國能源安全高峰對話」的成功舉辦,不是終點,而是一個嶄新的起點。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起點譜寫新篇章。新一輪能源變革已拉開序幕,今後,四川大學將繼續以蓬勃的朝氣、昂揚的銳氣和無畏的勇氣,不斷加強政商學界交流合作,為國家能源安全科學決策提供智力支撐,持續助力國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與會能源領域政府部門、專家學者和企業負責人紛紛表示,能源安全既關發展,有關存亡,既複雜,又嚴肅,是需要高校智庫、政府部門、能源實業界共同思考、交流討論、持續發力的問題。中國能源安全高峰對話的舉辦適逢其時,相信將為推進我國能源安全研究、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發揮積極的示範引領作用。
本屆「中國能源安全高峰對話」在領域、觀點和形式等方面實現了創新,並形成了科學、全面的諮詢報告,服務了國家能源安全科學決策,積極履行了高校智庫咨政啟民的定位與職能。
作者:饒霞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