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魚:賺錢還是攢人氣?

2023-06-06     燃財經

原標題:閒魚:賺錢還是攢人氣?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創

作者|曹 楊

編輯|饒霞飛

閒魚正式開始收費了。

根據此前發布的公告,「6月6日起,閒魚社區正式對部分商家實行收費。」收費門檻為,當月成交訂單數量大於10件,且累計成交金額大於10000元。而收費標準則是,以超出收費門檻的訂單的實際成交額為基數,收取1%,其他賣家及所有買家繼續免收軟體服務費。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圖/收費公告

來源/閒魚App 燃次元截圖

對於「收費」一事,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利大於弊。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副秘書長鬍麒牧便認為,閒魚作為二手交易平台,對於C端來說,門檻很低,幾乎不收費。但當閒魚的用戶規模達到5個億時,其成本、配置所需要的投入較大,因此需要收取一定的費用去平衡成本,「但阿里集團一直很重視用戶體驗,因此才會有收費門檻,也是為了不犧牲用戶體驗。」

而從市場角度來看,對於B端商家來說,二手平台的交易成本幾乎為零,但其它電商交易平台是有成本的。「當『小B商家』來閒魚時,平台需要維護一個健康的競爭環境,而通過設置一定的交易成本,起到防止套利的作用。」

一位閒魚賣家亦直言,收費並不會影響到出閒置物品的個人賣家,但卻會對B端商家起到一定的規範作用,「我覺得挺好的,現在閒魚一搜全是專業二手賣家,已經離閒置物品越來越遠了。」

實際上,不僅僅是「忙著收費」,閒魚還剛剛完成了新一次的升級。

日前,閒魚在上海召開了「2023產品升級發布會」(以下稱為「發布會」),發布會上,閒魚總經理季山介紹,升級後的閒魚將圍繞「交易」和「社區」雙軸發展,與用戶一起共建興趣交易和交流的新社區。

一邊是「交易」,一邊是「社區」,從上述兩大動作不難看出,被不少人戲稱「越來越不像二手交易平台」的閒魚,開始努力「找回」邊界了。

事實上,閒魚自誕生之日起,對自己的定義便是,「不僅是一個閒置交易平台,更是一個基於新生活方式的社區。」只不過,隨著閒魚自身規模的發展,以及二手交易市場規模的擴大,競爭加劇的同時,閒魚的定位也逐漸發生了變化。

自媒體「道總有理」在其文章中就曾提到,「有人吐槽閒魚成了小紅書,有人覺得它更像淘系拼多多,有人認為它同時還『兼職』1688、能買貨的B站。總之,閒魚不像閒魚了。」如上述所說,現在的閒魚,不僅可以「交易」「社交」,還可以租房、找家政、代跑腿,以及看直播。

胡麒牧分析道,縱向來看,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閒魚需要去給市場一個「我是一個交易平台」的信號。再用力去做「社區」,最終還是要回歸「交易」,「因此,閒魚會在不同時期去強調這一點,調整這一點。」

但與此同時,胡麒牧也表示,「橫向來看,在全球範圍內,儘管已開發國家的二手交易平台一直是對賣家收費的,但對賣家收費並不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一位接近閒魚的人士對燃次元透露,「閒魚內部也曾強調,不會單純追隨西方國家的二手交易市場的商業模式,更多地是維護二手交易生態的競爭需求。」

該人士補充表示,二手交易市場門檻低,因此會出現一些一手的交易商去分流二手交易平台流量的現象。而閒魚的這次對「賣家收費」,一方面是功能型收費,排除套利交易的可能性,將二手市場和一手市場區分開來,獨立運行,理順交易平台和二手交易平台的秩序。另一方面,是成本型收費和制度型收費,適當去分擔閒魚5億用戶的成本投入。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則表示,閒魚更大的重任或是提升阿里系的整體電商業務,補足阿里系電商的短板。

「對閒魚來說,是不是賺錢並不是關鍵問題。更大的關注點在於,如何在未來長期構建一個產品體系。」

01

閒魚「四不像」

儘管閒魚從誕生之日起,就有社區屬性,但當這一屬性不斷被強化後,還是引起了用戶的質疑。以至於不少業內人士對現階段的評價變成了,「失去一個二手交易平台原本的定位邊界。」

打開閒魚App,其首頁Slogan為「閒不住?上閒魚!」,而在此之前,「讓你的閒置游起來」曾一度是不少用戶打開閒魚的動力。

從「讓物游起來」到「讓人動起來」,從閒魚Slogan的演變中可以發現,「人」和「社區」在閒魚中的比重,正在慢慢提升。

發布會上,不管是「海鮮市場」的發布,還是「會玩」的升級,均是針對社區而打造的產品。季山在發布會現場提到,「未來,閒魚將會針對用戶興趣交流的趨勢,打造不止交易的社區化生態。」

2015年就已經成為閒魚賣家的小魚告訴燃次元,當時自己剛剛上大學,日韓化妝品的「代購風」正大,於是自己也跟風買了很多,但後來發現自己根本不會化妝,便下載了閒魚App,「我賣的第一個產品是DHC的睫毛增長液,後來還賣過睫毛膏、小米手環、聯想手機、蘋果耳機等。當時會主動搜尋身邊的東西,看看有沒有可以放在閒魚上賣的。」

現在,雖然沒有卸載閒魚App,可小魚直言,已經很少再用了,「我最近一次在閒魚上賣東西已經是2021年了,賣的是當時很火的洛斐口紅機械鍵盤,也是那時我發現,閒魚多了很多功能,但就覺得有點『不太閒魚』了。」

和小魚有著相似感受的還有85後的兔爺。兔爺曾經是閒魚的深度買家,不同於一般用戶只買小件兒,兔爺在閒魚不僅買過咖啡機等小物件,也買過沙發、椅子、桌子等需要自取的大件。

「主打就是一個性價比,遠點自取也可以。」兔爺直言,但當自己在去年想「淘」個懶人沙發時卻發現,推薦、「種草」懶人沙發的網友很多,其中一部分在推薦完之後還會有購買連結,「我當時還和朋友吐槽,怎麼閒魚現在有點『小紅書化』了,但當看到它們最近的新聞後,我倒是明白了,這就是閒魚正在走的路線。」

兔爺口中的新聞,則是閒魚方面表示,今年將面向平台上80萬的興趣達人推出「星燦計劃」,培育扶持興趣達人,並打造百個十萬粉絲以上的「頭號玩家」。

燃次元在閒魚發現,除了上述強調的「交易」和「社區」,閒魚中還可以租房、買賣二手車、上門回收、同城跑腿、家政保潔、演出票務、民宿短租等。點擊演出票務,其介面和大麥網相似,同樣有演唱會、話劇歌劇、音樂會等子分類,之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演出,便可直接購票。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圖/閒魚提供的服務

來源/閒魚App 燃次元截圖

其中,家政保潔和數碼維修,關聯的則是阿里巴巴旗下家庭服務品牌「蝸窩醬」;二手房跳轉的則是「天貓好房-二手房頻道」;同城跑腿需要在閒魚帳號的基礎上,同意餓了麼申請的帳號信息授權;民宿短租關聯的飛豬。

「不能完全說功能多了不好,但總覺得還是應該有個代表性的功能,既做『交易』,又做『社交』,還有點兼顧本地生活,看似面面俱到,但又有點『四不像』。」小魚表示,「畢竟想看『種草筆記』我還是會先想到小紅書。」

02

「搖擺不定」的閒魚

對於閒魚的「搖擺不定」,在胡麒牧看來,這背後,或許是在為阿里的其他業務在探路。

「不少用戶看到的『閒魚今天試一試這個功能,明天又去做了另一件事兒』,事實上,未必都是閒魚要做的。作為阿里生態體系里的一員,閒魚是否在給其它業務探路?」

在胡麒牧看來,大多數企業在制定了一個戰略後,會長期堅持下去,但閒魚反而不是這樣,」這或許是很多用戶眼中,閒魚越來越失去邊界、閒魚』四不像『的原因。「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來源/視覺中國

「除此之外,儘管國內的二手交易市場規模很大,但還並不成熟,遠沒到快速發展的時間點。在這一大背景下,閒魚做的這些『四不像』行為,更多的是嘗試型、孵化型、探索型的事情。」胡麒牧表示。

的確,閒魚做過的嘗試型業務很多,只不過隨著盤子越做越大之後,到底是「先要用戶」還是「先要商業」,至今閒魚似乎依舊在徘徊。這一點,從閒魚近年來,頻繁更換的掌舵人中,也能窺視一二。

「C2C二手交易平台」曾是成立於2014年的閒魚極具代表性的標籤。彼時的閒魚,致力於撮合買賣雙方達成交易。

在2014年到2018年之間,為了給C2C模式營造更好的交易環境,閒魚先後推出以興趣、文化為導向的社區、出台「閒魚公約」、成立「閒魚小法庭」、啟用芝麻信用分,以及發布《「閒魚優品」市場管理規範》等。

2019年「閒魚優品」上線,這在外界看來,是閒魚正式開啟B2C交易模式的標誌之一。同年7月,閒魚迎來了第二代掌舵人,原淘寶直播及內容生態事業部資深總監陳鐳(花名:聞仲)接替諶偉業。2020年,閒魚啟動了幫助中小商家共渡難關的「一億現金幫扶華強北」計劃。

「小B商家」在閒魚中的比重,也隨之增高。當然,也實現了不錯的收益。據阿里財報,2020財年(2019年4月-2020年3月)閒魚實現了2000億元GMV(商品交易總額),增速超過100%。

只不過,短短14個月後,給閒魚GMV帶來100%增速陳鐳卻「意外」被原淘寶C2M事業部產業帶運營總經理靳科接替。「上任三把火」的靳科執掌閒魚後,將閒魚專業賣家服務升為閒魚業務板塊中重要的一環,相繼推出「閒管家」「魚小鋪」等專業的營銷管理工具。

靳科在閒魚的時間與陳鐳相近,2022年3月30日,阿里副總裁劉博(花名:家洛)接替靳科,成為閒魚第四任掌舵人至今。

這在胡麒牧看來,不管業務方向如何調整,掌舵人如何變化,閒魚成立之初到現在,核心都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並沒有將自己當成一個賺錢的生意,而是一直在做生態、做圈子。「

「在這個過程中,不少用戶會發現,『到底是做社區還是做交易平台』閒魚似乎一直在來回搖擺。事實上,這種來回擺布的現象,我們也用金融市場的例子來看,即在市場上拋出一個單子或項目,通過時間來觀察和到底哪個方向好做。」

對此,零售行業專家、電商分析師莊帥表示,企業總是要盈利的,但是電商平台基本上都是通過規模化進行獲利,閒魚作為二手交易平台,需要在「培養和改變用戶二手消費理念」和「吸引更多二手賣家進駐」形成多邊平台效應的過程中,平衡規模和盈利的關係,以獲得良性發展。

在胡麒牧看來,不管是B端還是C端,其對二手交易市場都是有需求的。但需要明確的一點是,二手交易市場在從小到大發展的過程中,最初的交易者一定是C端,待達到一定規模後,B端就一定會出現。

「行業之外,閒魚的調整也要根據阿里整體的戰略進行調整。阿里對C端業務的重視有目共睹,但到了2018年左右,對B端的關注,開始在阿里集團層面的戰略里被體現的愈加明顯。所以閒魚大概也是從這個時候發生變化的,集團在調整,閒魚跟著落實、出台一系列有利於B端的政策。」胡麒牧分析。

對此,燃次元就「近年來多次更換掌舵人以及經歷的不同商業模式,其具體的商業目標分別是什麼」向閒魚方面詢問,截至發稿,鹹魚方面並未回復。

但一位接近閒魚的人向燃次元透露,淘寶在布局了二手交易這一賽道之後,就沒有對閒魚的盈利情況進行過考核,「『背靠大樹好乘涼』一直是閒魚最大的底氣,而閒魚也確實沒有去琢磨短期內怎麼盈利,而是一心要把圈層做起來。」

季山也在發布會上提到,閒魚未來仍不以盈利為目的,更多追求的是用戶規模的增長,「絕對的盈利」並不是唯一追求,「我們希望重新去構建一個屬於中國二手電商的商業模式。」

03

「商業模式」難做

但對於閒魚來說,想要做到季山口中的「構建中國二手電商的商業模式」並非易事。

首先,就是閒魚不斷強調的,但卻也一直無法規避的「失信」問題。

在黑貓投訴平台搜索「閒魚」,與之相關的投訴量高達109669條,其中多與「賣家虛假宣傳,還不退款」「閒魚賣家收到退貨返貨之後不給消費者退款」等買賣雙非信任相關。

事實上,為了加強買賣雙方的信任,閒魚可謂是「煞費苦心」。

在「2020年閒魚品牌升級戰略發布會」上,閒魚同時推出的「無憂購」「會玩社區」「新線下」三大業務,都圍繞信任問題展開。今年3月2日,閒魚又發布新版驗貨寶,圍繞「能力、服務、信任」三大核心關鍵詞再度升級。

但一系列操作下來,似乎有種「雷聲大雨點小」的意思。4月25日,未來網報道,「有消費者在閒魚出售二手商品時選用了驗貨寶鑑定服務,但驗貨寶卻無法給出鑑定結果,以『超出驗貨範圍』為由關閉訂單;還有消費者爆料,在專櫃購買的正規商品曾被驗貨寶鑑定為假貨,導致個人費用及信譽損失。 」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來源/視覺中國

與此同時,國內二手電商平台的爭霸早已進入到白熾化階段。

根據智研諮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二手電商行業市場行情動態及競爭戰略分析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二手電商領域共有9家平台獲得融資,分別為轉轉、愛回收、胖虎科技、采貨俠、妃魚、只二、值耀、車小多、閃回收,融資總額約58.1億元(人民幣,以下未標註則同)。

另一方面,有著「中國二手電商第一股」的愛回收母公司萬物新生(RERE.US),其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萬物新生集團總收入28.7億元,同比增長30.2%。從營收構成來看,1P(自營)產品銷售收入達25.8億元,同比增長34.9%;3P(平台)服務收入為3.0億元,平台收費率顯著提升至5.46%。

除此之外,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也都在覬覦。其中,快手不僅在2020年底發布了「二手奢侈品品類招商計劃」,還在2021年投資了萬物新生。抖音方面,一邊推出「二奢好物節」,培養用戶的二手商品消費習慣,另一方面在抖音商城內上線「二手好物」頻道。

但有一點不得不承認,與二手交易市場規模很大密不可分的,是其依舊困難重重。

《2021中國閒置二手交易碳減排報告》顯示,中國二手閒置物品交易規模從2015年約3000億元快速提升至2020年破萬億的市場規模,預計2025年中國二手閒置物品交易規模將達到接近3萬億的市場規模。

但莊帥曾在燃次元發布的《扶起這條「閒魚」》一文中指出,二手商品交易的標準化、規範化,一直是行業難題。

「究其原因,則是二手商品的三大特徵。一是二手產品是不可再生資源,具有稀缺性;二是二手產品是非標準化的,因為使用人、時間、頻次的不同,每個產品都是獨一無二的;三是品類多樣化,每個單品不同,二手商品的多樣化遠遠超過新品。一旦無法解決規範化運營難題,平台很難建立起買賣雙方的信任感,也很難求得規模效應。」莊帥強調。

胡麒牧補充道,目前國內二手交易市場賽道尚不成熟最核心問題就在於,信息的不對稱性,導致完全依靠市場機制。因此,不管是閒魚也好,還是其它二手交易平台也罷,僅靠平台方去做一些政策或者機制的調整,不太可能解決根本問題,最終還是需要監管部門來解決。

但可以肯定的是,二手物品交易規模一定會越來越大。這一方面與用戶不斷增長的需要密切相關,另一方面,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即不斷升高的「碳成本」。

「目前的『碳成本』都是生產商在負擔,但可以預判的是,未來這一成本一定加到消費端。這樣一來,二手交易市場的發展必定再爆發。」胡麒牧進一步強調。

莊帥同樣表示,「隨著用戶和賣家規模的擴大,二手交易市場必定會成長為一個更大規模的市場,相關的電商平台和服務產業均會因此受益,湧現出更多盈利機會。」

不過,現在看來,閒魚要抓住這個市場,還需要更用力。

參考資料:

《二手電商交易額成倍增長,阿里想將閒魚做成一個「小淘寶」》,來源:介面新聞;

《回歸社區原點 閒魚想要換個活法》,來源:北京商報;

《閒魚—產品分析報告》,來源:知乎;

《四年換三帥,閒魚往何處去?》,來源:創業家。

*題圖及部分內文配圖來源於視覺中國。

*文中小魚、兔爺為化名。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30fea049535e40c05bfaa0c31df86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