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 mini 是 Apple 推出的桌面台式 Mac 電腦,也是售價最便宜的 Mac 電腦。一直以來,Mac mini 都是許多人心目中入門 Mac 電腦的最佳選擇:5000 元級的起售價格,工業設計出色、不錯的性能表現,還有優雅的 macOS……
就在春節前夕,Apple 在搭載 M1 晶片的 Mac mini 推出 2 年多之後,再次更新了這款產品,正式發布了搭載 M2 系列晶片的 Mac mini 型號。
與前一代產品僅支持系列中最基礎的 M1 晶片不同,新款 Mac mini 還額外支持選配 2 個不同配置的 M2 Pro 晶片,統一內存以及存儲容量由前一代產品的最高 16GB 和 2TB 升級到了最高 32GB 和 8TB,接口規格和類型也更加豐富。正像 Apple 說的那樣,這款產品可以說是 首台達到 Pro 級別的 Mac mini。
雖然作為 Mac 電腦用戶已經有十餘年的時間,但是我卻從來沒有使用過 Mac mini,也不曾有過打算入手這台設備。因此,在收到了這台搭載了 M2 Pro 晶片的 Mac mini 之後,也讓我在新鮮之餘,有機會重新了解和審視這台熟悉又陌生的設備。
▍日常夠不夠用
雖然我說 Mac mini 有著出色的工業設計,但事實是這款產品自從 2010 年以來,就 幾乎沒有改變過它的整體外形;當然,這也足以看出十多年前 Mac mini 工業設計的優秀。
方方正正的機身,Mac mini 就像是一台放大版的 Apple TV,只不過前者更薄,鋁金屬機身在質感和手感方面也要比後者好上不少。因此,Mac mini 可以擺在你家中的任意角落,它可以成為一件很好的家具,完全不會突兀,也不會很占位置。
雖然都說 Mac mini 是入門 Mac 電腦的最佳選擇之一,但是也有不少人會猶豫,在 2023 年買一台 5000 元不到的 Mac 電腦, 日常真的夠用了嗎。這些人中有不少平時關注科技領域,對於體驗有一定的追求,也很可能希望這樣一台電腦能夠陪他 / 她走過很多年。
如果是從日常使用的角度而言,即使是擁有最基礎配置型號的 Mac mini,我可以肯定地說, 也完全夠用了。
自從步入 Apple silicon 時代以來,Mac 電腦在性能以及體驗方面的大幅進步,我們大家都有目共睹。早在 M1 時代,我們就已經看到這枚晶片的單核跑分超過了此前所有的 Mac 電腦,多核跑分也僅次於 Mac Pro、iMac Pro 這樣更加專業的型號。而在我分別使用 M1 晶片以及 M1 Pro 晶片 MacBook Pro 的各一年多里,大部分時候我也感覺不到這兩台電腦的區別,這樣的感受在我過去幾天使用這台 M2 Pro 晶片的 Mac mini 時也是一樣。
而即使是在長時間觀看 Apple TV+ 劇集乃至編輯以及導出大容量的 4K ProRes 視頻文件,都聽不到 Mac mini 風扇的任何聲響,鋁金屬外殼上也幾乎感受不到任何發熱。關於 M2 Pro 晶片在日常使用中的性能測試,不妨閱讀 新款 MacBook Pro 上手文章 中的相關內容進行更多參考。
話雖如此,但最便宜版本的 Mac mini 真的完全夠用嗎?雖然我自己已經很久沒用使用過 8GB 內存大小的電腦設備了,不過在與幾位以 8GB 內存設備作為主力電腦使用的朋友的日常交流中了解到——他們中有的人是在入手新款設備時繼續選擇了 8GB 內存配置,有的人則是還在使用很多年前的電腦。
對於日常處理文檔、表格,看視頻,甚至是繪製簡單的建模圖形時,他們都沒有遇到太多問題;尤其是在 Apple silicon 架構的 Mac 電腦上,統一內存架構的設計能夠進一步確保低內存配置下的更好的體驗。當然,前提是對於應用的打開速度、內容的加載速度等都沒有太多要求。
因此,如果你對於內存大小沒有明確的概念,在日常使用中也沒有明顯的感知,選 8GB 的內存在目前來說確實夠用了。
不過,如果預算不是過於緊張,我還是會建議你優先選擇將內存配置升級至 16GB 甚至更高的選項,一方面是 能夠應對未來你可能出現的更高、更專業的工作需求,另一方面也是 確保這台 Mac mini 能夠陪伴你更長的使用時間。
只是你需要考慮清楚,Apple 的內存配置升級並不是那麼便宜,提高一檔就要花費 1500 元,如果你想選配 24GB 甚至 32GB 的內存選項,價格跳檔不說,還可能不得不需要同時升級處理器配置,這個時候也許選擇 Mac 電腦中的其它產品會是更好的選擇,因為它們不僅在其它很多方面有著更好的配置,更不用說還有一塊顯示素質頂級的螢幕。
▍Pro 級晶片適合誰
Pro 級晶片的加入,也讓這台全新的 Mac mini 站上了更高的舞台,它在過去的 Mac mini 和如今的 Mac Studio 之中找到了一個平衡點。
如果你之前因為某些原因遲遲沒有入手 Mac mini,比如只有最基礎的 M1 晶片配置、只有 2 個雷靂 4 接口、僅有千兆乙太網埠…… 但是又完全不需要 M1 Max 或者 M1 Ultra 那樣過於強大的性能,搭載 M2 Pro 晶片的 Mac mini 剛好填補了過去 2 個產品線之間的這塊空白。
是的,Apple 不僅為 Mac mini 帶來了性能更高的 M2 Pro 晶片選項,還為 M2 Pro 機型帶來了更多雷靂 4 接口、更高的存儲容量選項、更高規格的 HDMI 接口等等,這些都是 M2 晶片型號的 Mac mini 所沒有的。
從 Apple 官網給出的測試數據可以看到,M2 Pro 晶片與 M2 晶片在性能表現上差距最大的場景主要集中在較為依賴圖形和視頻處理的工作場景,因為前者最高配備了 19 核的圖形處理器,後者僅支持 10 核圖形處理器。
所以,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在選購 Mac mini 的時候,實際上都不太需要顧慮選擇 M2 還是 M2 Pro, 對於大部分日常的工作場景而言,最基礎的 M2 晶片已經足夠用了;即使是在 Apple 提供的高標準 Excel 表格處理測試中,2 款晶片的表現也極為接近,對於日常使用而言更加難以感到區別。
而需要選擇 M2 Pro 晶片的,除了專業的影像工作者,就是有專業編程需求的開發者了,因為在 Apple 給出的測試數據中,Xcode 項目構建的性能提速表現 M2 Pro 晶片相比 M2 而言有了將近一倍的差異表現。
不過,雖然 M2 Pro 在影像方面的表現出眾,新款 Mac mini 卻 沒有像 Mac Studio 那樣提供一個 SDXC 卡插槽。 如果真的有相關影像編輯方面的需求,那你還需要再購買一個 USB-C 轉 SD 卡讀卡器,從而在相機和 Mac mini 之間傳輸影像內容。
好在 Apple 官方出品的 USB-C 轉 SD 卡讀卡器與 Mac Studio 上的 SDXC 卡插槽一樣,最高可以支持 UHS-II 規格的連接傳輸速度,在使用上並不會有什麼區別。
從個人使用上來說,這台配備了 M2 Pro 晶片的 Mac mini 在我的日常工作中並沒有與我此前在用的 M1 Pro 版 MacBook Pro 有什麼不一樣。
在用 Pixelmator 同時編輯十多張由相機拍攝的 RAW 格式素材時,它們的響應都很迅速,批量導出都能做到立即完成。而在寫作過程中同時多開 7、8 個應用,瀏覽器同時開啟 20 多個頁面的情況下,所有內容的響應、加載以及切換速度也都一如既往地快速,沒有任何區別。
▍配件要怎麼買
雖然一直在說 Mac mini 便宜,但實際上選擇它你還是需要考慮不少額外的成本,比如最重要的就是顯示器。當然,實際上 Mac mini 的配件有非常大的選擇空間,可簡可繁。
目前市面上的 4K 顯示器產品種類非常多,四五千元左右就能買到品牌和功能都相對出色的相關產品了,比如 Apple 和 LG 合作推出的 LG UltraFine 4K 顯示屏,這款顯示器也是我此前使用了 6 年左右的產品,除了中間有過一次維修,其餘時間它都非常穩定,與 Mac 的配合使用也非常舒心。
當然,如果你追求更好的設計、更完美的 Mac 配合體驗,也還有萬元級別的 Studio Display 顯示器可選。而在低價位產品中,目前 2000 元以內也有不少國內品牌推出的 4K 顯示器產品可供選擇,能夠滿足不同要求人群的購買需求。
像是滑鼠、擴展塢等配件也是一樣,價位從低到高的選擇非常之多,也許你不習慣妙控滑鼠的手感和操作,那也有像是羅技等品牌提供的功能更為強大的產品,並且還有為不同專業領域用戶設計的豐富品類,這裡不再一一贅述,大家按需挑選即可。
在 Mac mini 的配件中,我唯獨想特別聊一下鍵盤的選擇。雖然在我們的常規認知中,鍵位的敲擊手感、敲擊時的靜音性、對於不同平台的適配情況、甚至是功能的豐富程度等等這些因素才是最重要的選擇因素,但是,我還是更加建議你選擇由 Apple 推出的配備 Touch ID 功能的無線妙控鍵盤。
因為在 Mac 上反覆輸密碼的體驗實在是太瑣碎,尤其是對像我一樣所有密碼都是隨機生成並且保存在同樣是隨機生成密碼的管理工具內的人而言。
比如我現在如果要登錄一個 app 或者網站,需要先在 Mac mini 的系統設置中找到密碼選項,輸入 Mac 密碼之後複製密碼管理工具的隨機長密碼,然後再打開密碼管理工具粘貼進去解鎖,找到需要登錄的帳號密碼之後再到 app 或者網站中粘貼登錄。
在 Mac 上還存在著大量諸如此類需要密碼驗證的場景,比如電腦解鎖、帳號登錄、應用授權、購買應用等等,配備 Touch ID 的妙控鍵盤在我看來能夠極大提升 Mac mini 的日常使用體驗。相比於為了解鎖單獨買一個 Apple Watch,妙控鍵盤的價格顯然更加友好。
▍該怎麼選擇
作為起售價格最低的 Mac 產品,Mac mini 毫無疑問依然是多數人入門 Mac 的最佳選擇,因為鍵鼠、顯示器這些台式電腦的「標配」本就已經被很多人所擁有,即使沒有也能以較低的價格獲取到參數還算不錯的各種選擇,只不過我會建議你一定要選擇至少 16GB 內存配置起的版本。
當然,如果你對於體驗有一定追求,希望獲得更加完整的 Mac 使用感受,我會更建議你先釐清自己日常的各方面需求,比如視覺效果、影音要求等等;因為 Mac mini 的音響效果非常差,在顯示器之餘你還需要挑一台不錯的音響,而如果是支持空間音頻的 5K 顯示器 Studio Display 售價就已經到了萬元級別,這個時候其實不如直接選擇 MacBook Pro 會更為合適,除非你對螢幕尺寸有非常高的要求。
最後,Mac mini 其實是一台非常適合家庭成員共用的台式電腦。macOS 提供了完善的多用戶功能,配合妙控鍵盤的 Touch ID 能夠實現一鍵自動識別和用戶登錄,非常方便,而且它占地不大,家庭成員之間不再需要為了桌子上放誰的電腦、由誰來使用這種問題爭論,相信有不少人都遇到過類似的問題。
首次配備 Pro 級晶片的 Mac mini,也真正為大多數 Mac 台式電腦用戶提供了一個靈活的選擇,搭載 M2 Pro 晶片的 Mac mini 都能滿足大部分人日常甚至是更加專業級的工作需求,而不是非得去選擇價格高出了不少、性能(對於多數人來說)卻又過剩許多的 Mac Studio。
原文連結:
https://sspai.com/post/78102?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waychane
責編:waychane
/ 更多熱門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