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更多 AI 模型、iOS 18 隱藏功能……WWDC 上蘋果沒告訴你的 13 件事

2024-06-14     少數派

北京時間 6 月 10 日凌晨,一聲來自加州的「Good Moring」拉開了 WWDC24 的序幕。今年的發布會在 iOS、iPadOS、macOS、watchOS、visionOS 和音頻與智能家居的軟體更新之外,Apple 還終於跟上步伐,隆重介紹了自家的全新大語言模型:Apple Intelligence(Apple 智能,簡稱 AI)。

也許是礙於時長,Apple 並沒有在發布會上將所有更新全盤托出,一些有趣的細節直到我們升級測試版之後才被摸索出來。於是,少數派的老傳統「大家來找茬」環節如期而至,幫大家整理了來自各個渠道的 Apple 在發布會上沒有提到的更新。

關聯閱讀:蘋果 AI、國行 Vision Pro 都來了!WWDC24 值得關注的 30+ 個看點

如果你還發現了其它本文沒有提到的更新內容,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分享。

未來有望支持其它模型

在發布會上,Apple 軟體工程高級副總裁 Craig 宣布了與 OpenAI 的合作,並表示 ChatGPT 還將深度整合到 Apple 全平台中。不久之後,用戶就能在 iPhone、iPad 和 Mac 等設備上直接免費使用 ChatGPT(GPT-4o 模型)的特殊功能,例如內容生成、圖像及文檔理解等,省去在不同 AI 工具間來回切換的麻煩;同時,ChatGPT 還將接入 Siri,在徵得用戶同意後,調用 ChatGPT 來回答用戶的問題。

而在後續的採訪中,Craig 透露,未來 Apple 還將允許用戶接入其它大模型,比如 Google Gemini:

We think ultimately people are going to have a preference perhaps for certain models that they want to use, maybe one that’s great for creative writing or one that they prefer for coding. And so we want to enable users ultimately to bring a model of their choice.

And so we may look forward to doing integration with different models like Google Gemini in the future. I mean, nothing to announce right now, but that’s our direction.

我們認為,人們可能會偏好使用某些特定的大語言模型,比如適合創意寫作的模型,或是用於編程的模型。因此,我們最終還是希望讓用戶能夠自由選擇。

所以,我們可能期待將來與像 Google Gemini 這樣的不同模型進行整合。我的意思是,雖然現在還沒有什麼可以正式宣告的,但這是我們的方向。

We think ultimately people are going to have a preference perhaps for certain models that they want to use, maybe one that’s great for creative writing or one that they prefer for coding. And so we want to enable users ultimately to bring a model of their choice.

And so we may look forward to doing integration with different models like Google Gemini in the future. I mean, nothing to announce right now, but that’s our direction.

我們認為,人們可能會偏好使用某些特定的大語言模型,比如適合創意寫作的模型,或是用於編程的模型。因此,我們最終還是希望讓用戶能夠自由選擇。

所以,我們可能期待將來與像 Google Gemini 這樣的不同模型進行整合。我的意思是,雖然現在還沒有什麼可以正式宣告的,但這是我們的方向。

圖源:9to5mac

這或許也意味著,中國大陸本地化之後的 Apple 智能,也能有不少在地 AI 大模型可選—— 這對用戶而言也算是利好了。

大量新功能在 Beta 1 測試版中不可用

圖片來源:Apple

得益於 Apple 在去年取消了針對開發者測試版系統的開發者帳號限制,允許所有人在第一時間免費嘗鮮,此刻的你可能已經躍躍欲試,準備升級新系統體驗新功能。然而這裡卻要給你潑盆冷水:大量 Keynote 中提到的新功能在 iOS / iPadOS 18 beta 1 和 macOS Sequoia beta 1 中均不可用。目前已知 Apple 給咱畫的餅有如下:

  • Apple 智能相關功能及接入了大語言模型的 Siri;
  • 信息功能的 RCS(富媒體通信)支持;
  • 重新設計且接入 Apple 智能的郵件 App;
  • Safari 的總結和 Highlight 功能;
  • macOS 上的 iPhone 鏡像(存在 App 但無法打開);
  • visionOS 上的 Mac 超寬解析度投屏;
  • 家庭 App 對掃地機器人和電量統計的支持。

家庭 App 對掃地機器人和電量統計的支持。

Apple 智能體驗版有個「內測名單」

MacRumors 撰稿人 Aaron Perris 在 iOS 18 的代碼中發現,iOS 18 測試版里的 Apple 智能將有一個「內測排隊名單」。據他所述,Apple 用「Graymatter」一詞作為代號來形容自家的 AI 大模型(倒也是很生動形象),並有「加入 Graymatter 內測排隊名單」和「加入內測排隊名單」等描述。

圖片來源:MacRumors

而且,Aaron Perris 還挖出來一個更大的「餅」:即便你已經領先眾人用上了 Apple 智能的預覽版,你也只能體驗有限的功能,而且還很可能受到地區的影響:

While Graymatter is in limited preview, you may experience unusually slow responses when not in a supported region.

雖然 Graymatter 已經提供了有限預覽體驗,但當你不在受支持的區域時,你可能會遇到異常緩慢的反應速度。

While Graymatter is in limited preview, you may experience unusually slow responses when not in a supported region.

雖然 Graymatter 已經提供了有限預覽體驗,但當你不在受支持的區域時,你可能會遇到異常緩慢的反應速度。

看來到時候,想要吃上這顆「智能蘋果」還得再拼一拼人品。

Apple 智能模型的參數規模有多大?

據 venturebeat 報道,Apple 在自家的Platforms State of the Union 介紹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 網頁中,介紹了 Apple 智能背後所採用的模型。Apple 智能使用了一個 30 億的參數模型,儘管 Apple 沒有具體公開以哪種模型作為基礎,但它們提到了幾個如 OpenELM 系列的開放語言模型。

Apple 還表示,新的基礎模型是以「授權數據,包括為增強特定功能而選擇的數據,以及我們的網絡爬蟲 AppleBot 收集的公開數據」上訓練出來的。同時,Apple 還使用了多種技術來對模型進行優化,以保證這些模型在端側的高效節能利用。

介紹中還稱,Apple 智能所採用的模型在人工評估環節體現了顯著優勢。與其他同等大小的模型以及一些更大規模的模型如 Gemma-2B、Mistral-7B、Phi-3B-Mini 和 Gemma-7B 進行比較時,人工評估會更傾向於選擇 Apple 智能模型。

全系中文字體支持多字重

在 9 年前的 iOS 9 上,Apple 全面採用新開發的「苹方」作為中文默認字體,而拉丁字符則換成了 San Francisco(舊金山)。然而,苹方字體僅有 6 種字重可選,豐富程度不及 9 種字重可選的 San Francisco,導致部分場景下顯示粗體時,中文字體的字重不夠,而西文卻顯得過粗。

在 WWDC24 之後,苹方也終於支持了全字重顯示。雖然部分文字看起來有些「憨厚」,但至少中西文混排時可以有更加愉悅的觀看感受。

visionOS 2 沉浸模式現在可以顯示鍵盤,並增加滑鼠支持

Apple Vision Pro 的沉浸模式可以讓你在看電影和玩遊戲時更加專注於內容本身,但卻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在連接妙控鍵盤或 MacBook 鍵盤使用 Vision Pro 時,沉浸模式會將鍵盤也一同隱去,導致需要輸入內容時還得退出沉浸模式,造成了諸多不便。

好在,新發布的 visionOS 2 具備了識別上述鍵盤的能力,即便開啟了沉浸模式,也能夠照常使用鍵盤進行輸入。同時 Apple 還表示,visionOS 2 增加了滑鼠支持。除了 Apple 自家的妙控滑鼠外,第三方滑鼠現在也能連接 Vision Pro 使用。

圖片來源:Apple

對了,Vision Pro 的主螢幕圖標現在也能自定義排序了。

Apple 家庭新增掃地機器人支持和電量使用統計

自從 2017 年 Apple 在 iOS 11 的 Apple 家庭中加入了揚聲器支持之後,7 年來便再沒新增過任何智能家居品類。終於在 iOS 18 上,掃地機器人也獲得了原生 HomeKit 支持 —— 雖然是熟悉的「今年晚些時候」。Apple 表示,接入了 Apple 家庭的掃地機器人將支持電源控制、清潔模式選擇、吸塵 / 拖地模式選擇和充電狀態顯示等功能。

這意味著,掃地機器人也可以接入豐富的家庭自動化和場景,同時也允許用 Siri 直接控制。

耐人尋味的是,The Verge 認為這次的掃地機器人支持是 Apple「被逼的」:由於 Matter 1.2 協議中添加了掃地機器人的支持,而 Apple 又作為 Matter 協議的大力推動者,自家的 App 還不支持掃地機器人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另外,Apple 家庭還新增了電量使用統計。不過這一功能的合作公司目前僅有加州的 PG&E(太平洋瓦電)一家,且用戶還必須是 PG&E 公用事業帳戶的所有者或事業帳戶的授權用戶,限制較多。但相信未來 Apple 也會與更多電力企業合作進行接入——說到這裡,可以說是十分期待南方電網和國家電網的接入了。

通行秘鑰自動升級

自 Apple 在 2022 年加入通行密鑰(PassKey)支持之後,不少網站已經可以使用它進行安全且便捷的免密登錄。現在,iOS / iPadOS 18 beta 1 和 macOS Sequoia beta 1 還添加了「允許網站自動升級通行密鑰」的選項,讓現有的網站和 App 將登錄帳戶自動升級為通行密鑰,加快它的普及,以便保障用戶隱私安全。

CarPlay 2 更多細節公布

Apple 在去年的 WWDC23 上就宣告了 CarPlay 2 的到來,但直到一年之後,Apple 才終於更新了 CarPlay 2 更多相關信息,讓我們得以窺見其中的細節。

圖片來源:MacRumors

為了適應不同的車輛,Apple 為 CarPlay 2 提供了多種不同的錶盤、導航和空調等設計選項和布局,並允許廠商進行高度自定義。

圖片來源:MacRumors

此外,CarPlay 2 還能查看胎壓、車輛可用軟體更新和電動車的充電狀態,也支持調整駕駛模式、解鎖充電槍等功能,甚至還能調用車輛的後置攝像頭。

圖片來源:MacRumors

不過目前 Apple 並沒有透露具體的搭載 CarPlay 2 的車型上市時間,只表示今年內可以與我們相見。

深色、著色 App 圖標提供設計指南及適配接口

iOS / iPadOS 18 帶來了新的深色和著色圖標,但目前的適配也僅限於系統自帶 App。為了避免之後圖標強行黑化或著色後導致觀感不佳過於陰間,Apple 提供了一份設計指南,來指導開發者如何適配這一新特性。

不過,Apple 並沒有要求每個 App 都必須適配。原以為這個功能還能治一治那些頻頻在圖標上添加營銷信息的國產 App,但現在看來還為時尚早。

舊版小組件正式停用

隨著 iOS 17 引入交互式小組件,老版小組件終於在一年後的 iOS 18 宣告壽終正寢,負一屏最下方的編輯按鈕徹底消失。

舊版的小組件最早可以追溯到 9 年前的 iOS 9,接著在 iOS 10 時代迎來卡片式布局。後來在 iOS 14 系統中,Apple 給我們帶來了多種尺寸新小組件,並支持在主螢幕和負一屏上自由擺放。

支持 Wi-Fi 二維碼分享

新登場的密碼 App 中,我們終於也可以分享 Wi-Fi 二維碼,讓朋友掃一掃連接 Wi-Fi 了。只需在密碼 App 中點擊「無線區域網」,然後找到你想要分享的 Wi-Fi,再點擊下方的顯示網絡二維碼即可。

這種分享方法除了更加便捷和有逼格之外,還能防止密碼泄露,甚至還可以避免你的 Wi-Fi 密碼中有些不堪回首、不可見人、不想透露的字符因為沒有來得及改而導致社死。

按鍵按下提示

現在,當你按下 iOS 設備的任何一個物理按鍵時,螢幕內都會有一個微微彈入的按壓提示。這個功能極有可能是在為下一代 iPhone 使用固態按鍵鋪路。

讓我們一起搖擺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些之外,你還知曉哪些布會上沒說、但依然值得關注的更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原文連結:

https://sspai.com/post/89541?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宛潼

責編:廣陵止息

/更多熱門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b77708fd400d373ef5c26bbc6b407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