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 Windows 最好用的郵件客戶端?Thunderbird 有什麼魔力

2024-01-19     少數派

原標題:也許是 Windows 最好用的郵件客戶端?Thunderbird 有什麼魔力

使用群暉私有雲搭配 Synology Calendar,我實現了跨平台日曆的 CalDAV 同步。此前,我通過 Windows 10/11 日曆應用模擬 iCloud 日曆進行同步,雖略顯複雜卻有效。然而,2024 年微軟的新策略迫使我在 Windows 上更換了日曆客戶端。

自 2023 年起,微軟在 Windows 11 中推出了新版基於網頁技術打造的 Outlook for Windows,旨在替代 Windows 10/11 的 UWP 版郵件和日曆應用,且與 Microsoft 365 訂閱包含的 Microsoft Outlook 功能不一致。

遺憾的是 Outlook for Windows 體驗並不好,除了支持收發郵件和簡單的管理功能以外,其他功能一概不支持。你如果還沒有訂閱 Microsoft 365,那麼郵件列表中也會穿插各種廣告內容。

Outlook for Windows 和其他 Outlook 版本的功能差異

Microsoft 365 套件裡面的 Microsoft Outlook,雖然可以通過 Outlook CalDAV Synchronizer 插件支持 CalDAV。但體驗上依然不佳:一方面,這個插件並不能單獨添加 CalDAV 日曆;另一方面,存在重複生成日曆項的情況。更何況這個插件基於的 Outlook 也需要單獨訂閱 Microsoft 365 才能使用的,但我沒買。

在 Windows 上尋找免費且支持 CalDAV 的日曆客戶端?我不情願地嘗試了印象中介面「古樸」的開源電郵/日曆客戶端:Mozilla Thunderbird。安裝並使用其最新版本後,我的成見被徹底顛覆。全新設計的介面和類似同門網頁瀏覽器 Firefox 的交互操作,讓我迅速熟悉起來。

Mozilla Thunderbird:開源但不簡陋的跨平台電郵/日曆客戶端

雖然我很早之前就開始使用 Firefox 瀏覽器(在 Chrome 誕生之前一直以來都是 Firefox 的忠實用戶),但當時卻並沒有重視 Thunderbird 這個同屬於 Mozilla 套件中的電郵/日曆客戶端,主要原因是當時個人認識和理解能力有限,如何設置收發件郵箱都弄不明白,就更別提什麼客戶端收件和日曆了。加上一直以來 Firefox 的使用介面都難稱美觀,自然對於有著相同設計語言的 Thunderbird 難生好感。不過在近期接觸 Thunderbird 之後發現了近期這款老牌應用終於換上了「新的介面」——比如現在終於加上了全新的卡片視圖,這樣可以更好的利用右側的螢幕空間來展開電郵正文,而我之前放棄 Thunderbird 不得不說就是因為查看電郵還是傳統的列表視圖,讓看慣了網頁端電郵介面的我很不習慣。

更重要的則是完全重構的日曆視圖,可以直接介面上切換當日、周、雙周以及月視圖,最左側上方還有當前月的迷你月曆呈現,實話實說看上去反而比微軟默認的「郵件和日曆」應用要更「現代化」,在實際使用的時候也覺得這樣的介面設計顯得既直觀又易用。

現代化的介面也體現了很多本身軟體的菜單細節上,比如說更加靈活的「漢堡菜單」,針對不同顯示器和解析度可以調整間距密度等等。這些變化看上去雖然不大,但是卻讓這個出自 Mozilla 的開源軟體放在 Windows 11 中上不回那麼突兀,加之和 UI 更現代的 Firefox 操作上極為接近,使得我決定正式將其作為我 Windows 上 CalDAV 日曆客戶端以及系統的默認日曆客戶端。

將 Mozilla Thunderbird 打造成真正的 Windows 默認電郵日曆客戶端

小時候之所以沒有使用 Mozilla Thunderbird 作為電子郵箱客戶端是因為當時設置電子郵箱的收信/發信伺服器非常的麻煩。但現在 通過 Thunderbird 添加郵箱則變得非常簡單。既然選擇將自己的 Windows 11 的電子郵箱客戶端改成 Thunderbird,那麼第一件事情自然就是遷移電子郵箱客戶端,尤其是 Outlook 帳號郵箱。

和 Outlook 默認將 Outlook 帳號設置為 Exchange 帳號有所不同,Thunderbird 並不支持屬於私有協議的 Exchange,而是僅支持 POP3/IMAP 協議收信,但好在 Outlook 帳號郵箱默認也支持 POP3/IMAP,因此整個添加電郵帳號的過程屬於「一鍵操作」——點擊右上角的「漢堡菜單」並選擇添加帳戶-現有電子郵箱,輸入你想要顯示的帳戶名、以及你的電子郵箱地址和密碼並點擊繼續,這時候 Thunderbird 就會從 ISP 資料庫找到可用的配置,你只需要核對後點擊完成即可輕鬆的完成地址的添加。

相比於很多電郵客戶端需要你使用手動配置一步步的點擊要省去了相當多的操作,可謂是相當的人性化了。並且經過我的實驗,無論是國內的電郵服務還是海外電郵服務大部分都無需手動進行收發伺服器的配置,直接就可以實現即點即用。

而 Thunderbird 另一項重要功能就是日曆了,和 Outlook 日曆其實依賴的是 Exchange 帳號提供的日曆有所不同,Thunderbird 提供了更為單純的日曆訂閱訂閱服務,日曆帳號和電郵帳號可以互不相關。

並且默認情況下直接支持 CalDAV 帳戶,整個添加過程也非常愉悅,點擊左側邊欄切換到日曆,在點擊左下角的新建日曆,在彈出的「創建新日曆」的選項卡中選擇「保存到網絡上」,緊接著輸入 CalDAV 日曆的用戶名以及地址,在填寫密碼就可以實現添加了。如果你和我一樣僅僅只是自己用日曆無需進行分享,那麼可以在設置的最後部分的電子郵箱上選擇「無」即可。

而在編輯日曆項時 Thunderbird 也非常方便,只需要在對應的日期中雙擊滑鼠就可以打開新建事件的窗口,然後填寫事件的標題、以及開始的時間和結束的時間,並且相比於其他日曆應用日曆時間項設置時間粒度最低只有 30 分鐘,在 Thunderbird 可以設置到 15 分鐘,換言之甚至 15分鐘的日曆項都可以精準的記錄下來。

和 Microsoft 365 訂閱中的 Microsoft Outlook 定位類似,Mozilla Thunderbird 定位上更接近個人的消息管理平台而並非是作業系統中默認的日曆和郵件客戶端,因此並非會在系統啟動的時候就默認啟動開啟,同樣關閉後也不會在後台常駐運行。而要想真正的成為系統默認的郵件和日曆客戶端自然就需要成為系統默認的郵件日曆客戶端,並且支持開機啟動以及啟動後常駐後台。

因此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 Mozilla Thunderbird 的設置 - 常規 - 系統集成 裡面,點擊「立即檢查」來查看是否為系統電子郵件、新聞組、收取點以及日曆的默認客戶端,如果不是這裡勾選上並點擊「設為默認值」。這樣系統默認的郵件和日曆就改成了 Thunderbird。

我習慣於日曆應用可以始終常駐系統,即便是我關閉窗口後依舊常駐,有日曆通知可以隨時通過系統桌面通知進行提醒,這個需求我後來通過Thunderbird 的一個附加組件擴展 Minimize on Close完美解決。啟用這個擴展後,當我關閉 Thunderbird 窗口後會自動最小化到系統托盤,從而實現應用常駐後台的效果。同時我們還可以勾選 設置 - 常規 - 系統集成 裡面的「最小化 thunderbird 到系統托盤」,這樣無論是最小化還是關閉窗口都可以讓軟體自動最小化到 Windows 系統托盤區並常駐系統後台。

解決了常駐後台的問題,最後就是解決開啟啟動的問題,這個在 Windows 上倒是非常好解決——通過 Windows 徽標鍵+R 打開運行窗口,然後在打開這裡輸入:shell:startup 並回車打開系統開始菜單下的啟動文件夾,然後將桌面上的 Thunderbird 快捷方式複製到這個文件夾,需要注意的是複製的快捷方式中需要在屬性裡面將運行方式 修改為「最小化」,這樣開機自啟之後會最小化運行,加上前面設置中默認最小化到系統托盤,從而實現客戶端的開機靜默啟動。

結語

總的來說,經過這麼一番折騰後,我最終選擇在 2024 年跳車,將 Mozilla Thunderbird 改造成了 Windows 10 /11 上的默認的電郵和日曆應用——支持常駐後台、開機啟動且支持 CalDAV 帳戶日曆同步,並且通過豐富的附件組件以及擴展還可以實現更多的增強功能。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配置項目前暫不支持同步,不過根據 Thunderbird 開發團隊的博客公告,配置同步也已經在開發計劃中了。

當然,作為一個作業系統軟體原生黨我更希望新版 Outlook For Windows 的功能可以更全面,甚至未來和 Mac 上的日曆應用一樣可以原生支持 CalDAV 就更好了,畢竟我更希望還是少第三方軟體就可以來滿足工作使用需求。

原文連結:

https://sspai.com/post/85622?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化學心情下2

責編:廣陵止息

/ 更多熱門文章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b63c74c8d8923e8e274b43735fdf7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