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市鎮的早期城市化》:城市化是一個長時段現象

2023-10-31     新京報書評周刊

原標題:《江南市鎮的早期城市化》:城市化是一個長時段現象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說起江南,1200多年前詩人白居易的美好回憶,想必仍然能引起當下人們的強烈共鳴。置身於千城一面、高樓林立的都市,定然感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春日牆頭紫玉蘭燦爛,秋風道邊金桂花飄香,亭台樓榭錯落,磚石礫瓦通幽,宅茲江南,何其有幸!只是這樣的江南,對於芸芸眾生,似乎已然遠去。幸運的是,總有那麼一些為數不多而敏感執著的人,思越千載,目極八荒,竭智盡力,為昔日經典與現代生活之間搭建橋樑,孜孜以求。樊樹志的新作《江南市鎮的早期城市化》便是一例。

撰文|羅冬陽(東北師範大學明清史研究所)

《江南市鎮的早期城市化》,作者:樊樹志,版本:中華書局2023年2月版。

起於城市化的市鎮研究

作為史學家,樊樹志先生研究領域寬廣,於晚明史和明清江南市鎮研究傾力尤多,而《江南市鎮的早期城市化》則是他江南市鎮研究系列中的第三部。在此之前,分別於1990年、2005年,在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過《明清江南市鎮探微》(以下簡稱《探微》)、《江南市鎮:傳統的變革》(以下簡稱《變革》)兩書。歷史哲學家「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的說法,精闢地指出了史學家著書立說背後的時代關切。江南市鎮研究的三部著作,正是樊樹志鍥而不捨回應時代問題的慮精之作。

《明清江南市鎮探微》,作者: 樊樹志,版本: 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年9月。

三部著作的出版持續了33年。若看實際研究工作,則超過40年有餘。國內學界對市鎮和城市史研究的熱情驟起,始於20世紀80年代。那個年代,改革開放方興未艾,蘇南市鎮恢復往日生機。

1984年,社會學家費孝通發表《小城鎮大問題》宏文並對中國20世紀80、90年代的城市化戰略產生重大影響,小城鎮變成了城市化的大戰略。而對外學術交流上,1980年,在北京召開了中美學者「自宋至1900年中國社會及經濟史學術討論會」,會上,美國學者施堅雅(G. William Skinner,1925-2008)將他基於市場機制的區域經濟社會研究理論和方法首次介紹給國內學者,助推了城市史研究熱潮的到來。可以說,改革開放帶來的國內變化和國際學術交流條件,給當時城市史研究熱潮的興起,提供了很好的環境。如何趕超西方,實現現代化,是晚清以來國人的心結。施堅雅範式以及日本學者較早應用成果的引入,一時間大開國內學者眼界。

《江南市鎮:傳統的變革》,作者: 樊樹志,版本: 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

樊樹志就是當年較早應用新引入範式研究明清江南市鎮的學者之一。他發現,城市化是一個長時段現象,並非工業革命以後才有。

在唐宋以來到明清的中國傳統社會,城市化主要表現為鄉村的不斷都市化。「從某種程度上說,傳統農業社會的歷史也就是鄉村不斷都市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縣以上都市的數量變化不大,那麼都市化不能不體現在這樣兩個方面:一方面體現在原有的縣以上層次的都市不斷由經濟中心、軍事中心向經濟中心轉化,或者經濟中心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另一方面體現在大量市鎮的興起與繁榮,以它突出的經濟中心、文化中心的地位,成為不同於鄉村的都市。」(《探微》第5頁)簡言之,市鎮的大量興起和繁榮,是傳統中國鄉村城市化(都市化)最突出的內容。而江南(長江三角洲)自唐末以來,就是中國經濟和市鎮最為發達的區域之一,樊樹志長於江南治學於江南,對研究江南市鎮特別有情感,也有較便利的條件。

從另一個窗口回望江南

最初10年的研究成果,集中體現在1990年初版的《探微》。該書的出版在同類著作中,不算最早(如劉石吉《明清江南市鎮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版;洪煥椿主編《長江三角洲地區社會經濟史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但利用明清江南市鎮志之系統與深入,堪稱首屈一指,為學界同好,也為他本人的後續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礎。

《探微》出版15年後的2005年,《變革》面世。該書是《探微》的發展和擴寫。雖然篇章結構和主要內容並無大改變,但理論和方法、新資料的運用,都有明顯突破。書前增加長篇「導論」,將全球化貿易和鄉村工業化納入研究視野,又添加市鎮內部生產關係和人口結構變化、奢靡風尚形成諸方面的變革,及農村土地產權、地租形態和地租率的變動,考察了明清江南市鎮變遷的動力和方式。

理論和方法論的自覺,較《探微》有明顯突破。資料上,發掘了地方志的人口記載,考察了人口規模、結構以及歷時性變化,誠為獨有的新發現。在個案研究上,他運用吳江縣檔案館藏民國檔案和調查統計資料,考察盛澤鎮絲織業中機戶、綢行、綢領投與市場,絲綢供銷與金融業,工商各業與會館、公所、公會的關係,從而揭示了盛澤鎮作為絲綢業市鎮典型代表的市場機制,並從民國時的情況反推明清以來的變化和發展,堪稱運用近代檔案資料探討明清江南市鎮的典範。

又過了18年,在《變革》的基礎上,樊樹志今年再出新作《江南市鎮的早期城市化》。現如今,中國的現代城市化已到下半場。回首狂飆突進的40餘年,突然發現多少有些盲目。其中最讓人抓狂的是,盲目崇洋,城市千篇一律,擁堵、內澇,天人和諧難得一見。那麼,江南市鎮持續千餘年的早期城市化,理當為我國城市化的下半場提供有益的啟示。可以說,這是《江南市鎮的早期城市化》最大的問題關切。

這本書的再版,進一步凝練主題,刪繁就簡,同時增加了許多珍貴插圖和照片。全書正文共四章,前有導論,末有後記。導論與《變革》保持一致。

正文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別從絲綢業和棉布業的盛衰,論述江南市鎮在明清時期興盛到晚清民國時期衰敗的產業和技術基礎。雖然兩大產業一直是江南市鎮發展的主線,但本書一面吸收學界新成果,一面發掘新史料,將研究時限擴展到晚清和民國,更系統地揭示了傳統江南市鎮城市化的產業動力、技術基礎、方式以及局限。第三章是典型市鎮的個案分析,全方位地展示傳統典型性市鎮的興衰,在個性和具體性中,揭示江南市鎮早期城市化的普遍性。本章收入典型市鎮8個,較《探微》的41個、《變革》的19個,數目大幅度削減,文字基本一仍《變革》之舊,各目擬題則取史文精粹而加以調整,典型性更加突出。第四章是從文化探討江南市鎮的早期城市化。市鎮與城市一樣,是不同於鄉村的人類聚居地,也必然帶來不同於鄉村社會的不止是經濟上的方方面面變化。這一點,研究市鎮史伊始,樊樹志就有清醒認識:「市鎮作為一個地理實體,兼具經濟、文化等多種功能,因而需要多角度、多側面地進行全方位的探討。」(《探微》第11頁)因此,《探微》即專辟江南市鎮文化一章,涉及科第興旺、市鎮風俗、茶館文化及其他,正如章標題「一瞥」的含義,是一個概略描述。到《變革》,仍為獨立一章,章題改為「面面觀」,內容上則將奢侈風尚獨立出來,單設一節,闡發了奢侈風尚與市鎮經濟成長的關係,突破了以往的思想史研究路徑。又增加一節,論述江南市鎮建築及其承載的人文氣息,包括園林別墅、橋樑、古蹟等。而將科舉文化與民間信仰、風俗習慣,整合到大傳統與小傳統的框架。

清代畫家徐揚作品《姑蘇繁華圖》(局部),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到《江南市鎮的早期城市化》,則刪除民間信仰與風俗習慣的部分,並且放棄大傳統與小傳統框架,仍保留其他部分,使得文化與江南市鎮產業經濟的關聯性得到增強,與全書的邏輯關係,更加融洽。

當然,任何學術領域都是開放性的,江南市鎮的研究,也不會因為樊樹志不斷推陳出新的系列著作而畫上某種句號。同一領域、同一問題也有不同的研究範式。與人類學、社會學範式相較,樊樹志的範式主要是傳統經濟史的,並不會將文化看成塑造社會秩序的根本因素。而較制度經濟學範式,傳統範式也很難注意到科舉制、國家財政需求等等對財產權的巨大影響,從而影響到財富(資本)積累、科技創新以及江南市鎮的命運。

當然,包括《江南市鎮的早期城市化》在內的系列江南市鎮研究著作,仍具獨特學術與社會價值。其對傳統江南市鎮持續探索所形成的文本和思考,所揭示的課題和研究路徑,為我們今天反思過去,規劃未來,在古典與現代之間提供了諸多獨特而詳實的實例。正如他在後記中所說:「或許可以為人們提供另一個窗口,去回望江南,領略江南曾經的輝煌,思考今後的步伐。」

借用《詩經》句子而改造為「史雖舊事,其命維新」,與同好自勉。

本文系獨家原創內容。撰文:羅冬陽;編輯:羅東;校對:薛京寧。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最近微信公眾號又改版啦

大家記得將「新京報書評周刊」設置為星標

不錯過每一篇精彩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bc05c64c4aabc3d4ae4d4976cb189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