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誰也沒有料到,《消失的她》會徹底帶火整個暑期檔。
目前票房累計33.69億,成為2023年票房季軍。
你可以質疑陳思誠的導演能力。
但無可否認,在國產懸疑類型里,陳思誠已經是頂級的幕後操盤手。
從三部《唐探》兩部《誤殺》到這次的《消失的她》,類型化、商業化、工業化方面日漸成熟。
回看陳思誠選擇翻拍的電影,全部是具有強烈的戲劇衝突和反轉。
這就保證了觀眾會有一個比較跌宕起伏的觀影經歷。
然後再透過懸疑這個口子,去切中一些社會的痛點。
能讓觀眾在看完之後能有思考和探索的空間。
目前國內能把這一整套流程玩得轉的,也就只有他了。
《消失的她》和其他許多懸疑片一樣,藏著數不清的細節和彩蛋。
很多當時沒注意的細節,再回看的時候,才讓人覺得細思極恐。
二刷之後,我才敢坐在電腦前,敲下這篇文章。
注意,下文內容涉及劇透,可能會影響你的觀影體驗。
如果不介意或者已經看完了的小夥伴們,就讓我們一起,重回《消失的她》的世界。
1
陳思誠在採訪時說,自己在寫劇本的時候,發現和一部蘇聯電影《為單身漢設下陷阱》撞梗,所以便買下改編權。
其實《為單身漢設下陷阱》也是一部改編電影,改編自法國人Robert Thomas 1960年的同名戲劇。
這個戲劇,好萊塢也改編過一版,叫《失蹤之謎》。
有幾個要素,是這幾個版本都保留著的,分別是:
丈夫報案後發現一個陌生女人假裝他妻子;
丈夫是一個賭棍,為錢殺妻;
丈夫被人布局,最後情急之下交代犯案的反轉。
最大的一個不同,是蘇聯版還有美國版,妻子這個角色由始至終都沒有出現,名副其實的「消失的她」。
《消失的她》可以說是在這兩個版本的基礎上,豐富了妻子這個角色的塑造。
2
電影開場警察局那場戲,第一個鏡頭給的是一隻蜘蛛織網。
暗示接下來發生的,是一場精心布局的圈套。
對於何非,是他自導自演的開始。
對於沈曼,是她報復何非的開始。
之後局長說十分鐘後所有警察開會,隨後朱一龍飾演的何非就被攆出了警局。
緊接著他就碰到了杜江飾演的鄭警官。
這個細節說明鄭警官從未在警局裡出現過,他並不是警察局的人。
3
何非在酒店裡喝酒抽煙,電視里播放著的莫沙燈塔將會在不久之後沉入海底的新聞。
這個細節暗示了何非為何會選擇把李木子帶到燈塔下的海里。
因為燈塔最終也會沉入海底,把屍體藏在這,根本不擔心有人會發現。
4
何非在夢裡,多次夢見李木子喊自己的名字,邊喊邊走向海里。
暗示著李木子是死在了海里,也曾向何非求救過。
這個細節處理和電影《迴廊亭》一樣,《迴廊亭》開始的鏡頭就是一場大火,衣櫃里有人在裡面撞柜子,這個鏡頭在真相被揭示之前就一直重複了好幾次。
如果你閱片量夠豐富的話,到這裡你應該就能猜到是何非殺死了李木子。
5
何非走進書店,老闆娘正在一邊看螢幕一邊笑。
她看的是網劇《唐人街探案》。
正在播放著的是第一個殺妻案的片段。
後來何非被鄭警官用手銬扣住,他身後的圖案,是梵谷的《向日葵》。
梵谷因為認識了高更這個朋友,所以畫了一幅《向日葵》。
後來兩人鬧掰,失去友情的梵谷從此一蹶不振,兩年後,他拿起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裡應該暗示的是何非從殺了妻子那一刻開始,就已經踏上了自我毀滅的道路。
6
倪妮飾演的陳麥,打撞球的時候,一桿讓兩個球同時落袋。
此時在白球面前的,是號碼為「15」的花色球。
15也指代了李木子已經失蹤了十五天。
7
何非認識李木子,到底是不是偶然?
電影里在何非的回憶中,自己救李木子後對她一見鍾情,但事先並不知道她是富二代。
鑒於全片關於他和李木子的相遇細節,全部是何非一面之詞。
這就代表並不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而是有可能被加工過的「真相」。
一個底層的賭徒,一個屢屢受挫的失敗者,肯定也想從有錢人那裡得到一些有價值的信息,手頭不可能沒有什麼相關報刊。
那麼,經濟報刊裡面肯定或多或少也會介紹李家的一些情況,包括李木子的照片,所以他很可能早就看過她的模樣了。
但是,何非一直沒有機會接近李木子。
直到那一次李木子來潛水,自己偶然救了她。
當她摘下氧氣罩,露出臉的時候,何非就認出了她了,愣神愣那麼久,是因為他太興奮,他知道那將是自己的救命稻草和搖錢樹。
而不是他跟陳麥說的那樣,是對李木子一見鍾情。
這才能解釋他後來「不小心」穿了一件後背印了梵谷圖案的衣服。
他是故意要引起李木子的注意。其實他早就知道李木子喜歡梵谷。
電影里他的回憶是知道李木子身份後才開始想辦法接近李木子,不一定是事實的全部。
壞人就算最後坦白也要把自己偽裝的相對良善,更何況他是一個賭徒。
賭徒說的話,一個字都不能信。
8
何非故意製造車禍,是為了觸發吊橋效應。
這是一種著名的心理學現象。
一個人在提心弔膽時會不自覺地心跳加速,如果這時正好碰到一位異性,就會把這種心跳加速的反應錯當成心動的感覺。
簡言之,外界的刺激會讓大腦混淆事實和情感,從而做出錯誤的判斷。
李木子父母死於車禍,她自然而然對車禍有著心理陰影。
現在輪到自己經歷車禍,幸免於難,自然會把何非當做是自己的救命稻草,緊緊抓住。
9
何非求婚的場景,對應著梵谷的另一幅畫《麥田上的鴉群》。
導演曾透露想要表達一種很美但是又透著不安的狀態。
李木子以為自己抓到穩穩的幸福,殊不知是被困牢籠的開始。
梵谷完成這幅作品後,感到的只是疲倦和極度空虛。絕望吞噬了他。數星期後,他走進他描繪的這片麥田,開槍打傷了自己,雖然沒有立即死去,但他受了致命的重創。他掙扎著回到住所,兩天後,告別了人世。
何非注視梵谷的畫像,預示著他的心理已經開始扭曲。
10
何非和假李木子在沙灘起了爭執。
陳麥立馬摘掉耳機,來到了現場,看到了何非被控制住鬆了一口氣。
其實她當時擔心的應該是假木子。
因為如果她想要讓何非冷靜下來,只需要在耳機里告訴他就好了,之前她也在耳機提醒過他,反倒是最應該提醒他不要衝動的時候她沒說話,但是跑過來了。
所以跑過來的動機只能是擔心假木子受傷。
同時應該也擔心事情鬧大要報警,計劃就進行不下去了。
11
陳麥和李木子都有一個愛好,在咖啡里放檸檬片。電影多次給了特寫鏡頭。就已經暗示了陳麥和李木子肯定有聯繫。
在燈塔那裡,陳麥質問何非,說這一切背後全是李木子自編自導,隨後遭到何非的極力否定。
那個時候的陳麥已經有點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因為何非的堅決否定,陳麥就不得不接受,李木子已經死亡的事實。
何非走後,鏡頭給到陳麥,可以看出她已經雙眼含淚。
12
何非吃藥並不是什麼深潛導致的後遺症。
而是他因為欠了巨額賭債無力償還導致的焦慮和失眠。
電影里有過一個鏡頭,賭場一打電話追債,他就開始吃藥。
他吃的藥是三唑侖片,鎮靜、催眠的功效。
13
何非給李木子寫了保證書,然後舉著一個做發誓狀的木偶的手。
第一遍看的時候覺得何非還挺會啊,嚴肅中帶點俏皮。
第二遍看就完全不是這個感覺,他連發誓都沒有舉自己的手,而是木偶的手。
再次證明,賭狗不可信。
14
離婚協議書上有一條,李木子在離婚後會一次性支付何非200萬。
你看,即便是離婚,李木子也沒有對何非趕盡殺絕。
但何非卻根本看不上這兩百萬,他想要的是李木子的全部。
這也是先前為何他聽到假李木子跟他說同樣的話時,他會氣急敗壞的原因。
因為他一直試圖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而不願接受自己就是一個爛人。
15
何非最後發現自己身處「楚門的世界」。
如果你看過碟中諜的話,阿湯哥在第一部和第六部里就已經玩過同樣的套路了。
16
為什麼海底會出現一個防鯊籠?
因為這裡曾經是一個深潛點,人們可以在籠子裡近距離觀察各種海洋生物而不怕遭到攻擊。
17
李木子最終摘下眼罩看向海底星空的畫面,飄動的長髮剛好補全了梵谷《星空圖》里左下角那一顆黑色的樹。
18
出現在李木子眼前的水母,叫海月水母。
關於海月水母,還有一個傳說。
傳說天地之初,地球有兩個衛星,一個是月亮,一個是宙星。
他們兩個共同保護地球免受隕石的傷害。
有一天,宙星發現一個巨大的隕石在撞向地球,如果撞上,地球上將有一半生命消失,月亮也會脫離軌道。
為了保護地球和月亮,宙星毅然的沖向隕石,隕石被消滅了,宙星也隨之滅亡。月亮落下了傷心的眼淚,淚水落到地球上的海里,就幻化成了海月水母。
所以說海月水母就是月亮對宙星的愛和思念,也是天下有情人對愛人的愛和思念。
19
李木子最後看到的海底星空,是不是真的?
也有一種解釋說李木子最後是被水母毒死的,她看到的海底星空也是毒發後的幻象。
另外,很多人糾結為何李木子在海底泡了十五天,屍體都沒有變樣。
比較合理的解釋,是這其實是沈曼聽到李木子下落之後的想像。
因為她是不可能和警察一起去打撈屍體的。
這是沈曼想在記憶中留下李木子最美好的一面。
20
關於彩蛋的解讀,有三種方向。
第一種比較主流,就是如果何非不是一個賭徒,那麼他將和李木子幸福地在一起。
第二種,是沈曼代入了何非的視角,幻想自己和李木子的幸福生活。因為給她們拍照的人是沈曼劇團的人,何非並不認識他們。
第三種,童話向解讀,何非和李木子去旅遊,途中何非做了一個夢,就是電影里除彩蛋以外的所有情節,都是何非的一場夢。
最後他從夢中醒來,心有餘悸。看著眼前的李木子,感慨萬千。
END
藝術作品的意義本來就是人為賦予的,而且它們本身就是開放性的,還有變化的時代意義。
探討作品的內涵與象徵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樂趣。
以上是我在二刷《消失的她》的時候,找到的細節和彩蛋,肯定還有很多遺漏的。
小夥伴們如果有不同意見和其他的發現,歡迎在評論區里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