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根本沒看懂《堅如磐石》,細節隱藏的信息比你想像中要黑暗

2023-10-02   無尾電影

原標題:你可能根本沒看懂《堅如磐石》,細節隱藏的信息比你想像中要黑暗

今年的國慶檔,再次上演「一齣好戲」。

在預售階段,《前任4》遙遙領先,大有預定國慶檔票房冠軍的架勢。

到了正式上映第三天,情況發生了變化。

《堅如磐石》開始反超《前任4》,拿下國慶檔單日票房冠軍。

到了第四天,《堅如磐石》的票房優勢進一步擴大。

目前平台對它的最終票房預測數據更新為19億+。

而同期上映的《前任4》《志願軍》《莫斯科行動》預測票房均不過10億。

攻守易勢,這下輪到《堅如磐石》遙遙領先了。

今年初,張藝謀憑藉《滿江紅》拿下春節檔票房冠軍,如今極有可能憑《堅如磐石》又拿下國慶檔票房冠軍。

不服不行。

《堅如磐石》於2019年殺青。

四年時間,刪減修改了多少遍,作為觀眾我們無從得知。

單從公映版(據傳比出版少了53分鐘)來說,國師為了電影能夠上映的心,的確稱得上堅如磐石。

也因為這樣,很多人對於這部閹割的作品,給了差評。

其實,只要你足夠有耐心,還是能從殘存的細節中窺見、猜測原版故事的樣貌。

雖然很多劇情或者對白都是點到為止。

但細想之後才會發現,謎底就寫在謎面上。

更讓我沒想到的是,張藝謀把很多公映版沒有的細節藏在了多部預告片和花絮里。

結合這些官方物料,太多不可說的內容都有了出處。

這就像是張藝謀故意藏起的拼圖。

只有當你看完電影,再回頭去看預告片和花絮的時候,你才有可能拼湊出更完整、更接近初版的《堅如磐石》。

我只想說:張藝謀拍得是真牛。

真相也許比你想的還要細思極恐,要黑暗得多。

注意,以下內容涉及嚴重劇透,可能會影響你的觀影體驗。

如果不介意或者已經看完了的小夥伴們,就讓我們一起,重回《堅如磐石》的世界。

1

在最早的預告片里和張國立的幕後花絮中,台詞上是有出現川渝口音的。

加上這個拍攝地點就是重慶。

很容易讓人浮想聯翩,是不是有真實事件作為基底。

然後電影里出現了一個手機畫面的特寫,可以清晰地看到日期為2012年。

如果你平時比較關心社會新聞的話,你應該知道在2012年的「掃黑除惡」鬥爭中發生了一件大事。

這麼一聯想,《堅如磐石》故事的指向性就很明顯了。

一旦代入現實里的人物,你就會覺得張國立扮演的鄭剛,真的太像了。

所以,正片里所有方言都被拿掉,應該就是不想大家做過度猜測,對號入座。

2

《堅如磐石》首映禮上,張國立提到過說電影有一條線被拿掉了。

他沒有進一步細說具體情況,但結合電影劇情和預告片,可以合理推斷出刪減了哪些場戲。

在所有演員中,張國立飾演的副市長,是電影里最容易被修改影響和傷害到的角色。

先說結論,鄭剛在原版里,應該是副市長兼公安局長。

第一個依據是第一版預告片的台詞。

于和偉飾演的黎志田,在介紹蘇見明(雷佳音 飾)的時候,說的台詞是「鄭局長的兒子」。

到了公映版,則變成了「鄭副市長的兒子」。

第二個依據是張國立的演員花絮里,鄭剛跟黎志田在戲裡的第一次見面,說的是「在人民公安面前。」

公映版台詞則改成「在我面前,在人民政府面前,你什麼都不是。」

同時,在這個花絮里,還有鄭剛參與公安局會議的鏡頭。

從這個鏡頭可以看出,他坐在主席位,公映版里的劉波則坐在一旁。

當時看這場戲的時候,就覺得蘇見明的表現很奇怪。

他一個技術科的,竟然敢當眾懟領導,劉波當時的反應就很不尋常。

但如果當時鄭剛在現場,那麼一切不合理的都變得合理了。

蘇見明知道,鄭剛拿他也沒有辦法。

第二個被刪減的片段,預告片里有,但公映版沒有。

鄭剛發表完講話後,在後台見到了蘇見明。

他問蘇見明「黎志田昨天跟你吃飯的時候,說什麼了?」

這個時候的鄭剛,是不希望蘇見明進調查組的。

第三個被刪減的片段,就相當重要了。

是蘇見明在鄭剛辦公室對話的一場戲。

從這場戲裡可以看到掛著的警服。這個警服樣式不可能是蘇見明的,只能是鄭剛的。

這場戲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鄭剛的一番話:

「我以為,你已經做好了準備,放棄一個黑白分明的簡單世界,進入一個更為複雜的模式。你自己想好,要麼退出,要麼繼續,做一個能打敗黎志田的人。」

從談話可以看出,這應該是蘇見明的調查屢次受挫後發生的。

鄭剛當然不希望兒子查下去,因為這麼查總有一天會查到自己頭上。

但他也知道兒子的性格,是一定不會放棄的。

所以他也會提醒蘇見明其中可能會遇到的危險。

以上所提到的刪減,可以佐證鄭剛的公安局長身份。

只有把這個局長身份帶入到電影里,很多細節就變得合理了。

比如,鄭剛和劉波見面,劉波向他彙報蘇見明進專案組的事情。

因為如果是副市長,劉波這樣彙報就很奇怪。

又比如,劉明利說明晚七點自首的信息,鄭剛可以第一時間知道並且通知黎志田。

又比如,鄭剛可以第一時間調動特警前往醫院,作為局長,他的確有這個權力。

再後來,鄭剛拿槍指著黎志田,不是因為非法持有槍枝,而是這就是他的配槍。

看似只是刪掉鄭剛的一個身份。

但實際上鄭剛這個角色是高度依賴故事情節存在的。

情節出現刪減,就會導致故事前後不連貫或者缺失。

對這個人物的影響都是致命的。

如果觀眾無法腦補出電影之外的細節,那結果只能是一頭霧水,搞不懂這個人物的行為邏輯。

張藝謀在開拍前就說過,這個片子的挑戰性就在於鄭剛的角色。

而從公映版的反饋來看,大家普遍認為于和偉的表現要好於張國立。

這對張國立其實有點不公平,但也是沒辦法的事。

關於鄭剛還有一場更重要的戲被刪了的,我放到後面說他妻子的時候再提。

3

比起鄭剛,黎志田這個角色就有很完整的人物弧光。

「劉皇叔」于和偉塑造了近幾年院線電影里最成功的反派,甚至可以說沒有之一。

他對不起所有人,唯獨沒有對不起自己的女兒。

穿起西裝,儒雅紳士;拿起扳手,窮凶極惡。面對至親,寵愛至極。

很多人會拿他跟《狂飆》里的高啟強比。但我看完他演的黎志田後,第一個想到的是《無間道2》里的倪永孝。

兩個人都有一個共同點,說最優雅的話,干最兇殘的事。

黎志田的刪減改動部分,比鄭剛的要少很多。

在第一版預告片里,鄭剛讓他出100億和高進合作。

到了公映版,100億縮水成48億。

第二個完全刪掉的情節,是預告片里提到過的黎志田開殯儀館的信息。

不難想像,黎志田在過往的發家史上,很多敵人都被他通過這樣的方式,合理地「消失」了。

這個細節更加突出黎志田的殘忍和醜惡。

這個殯儀館應該由於鄭剛的緣故,和警察局方面也有合作。

鄭剛殺了蘇見明生母后,就可以利用這個殯儀館用別的屍體調包火化毀滅證據。

另一個刪減是黎志田殺David那裡,公映版砸了三下。

但在花絮里可以看出,砸了起碼有五下以上。

張藝謀形容是半張臉都凹進去了。

這場戲拍完于和偉當場嘔吐。

電影里也有他嘔吐的部分。

4

全片信息量最大的一場戲,是何秀麗(陳沖 飾)和黎志田的對手戲。

黎志田平時見鄭剛都沒有如此卑躬屈膝。

而見何秀麗是一口一句「姐」的叫。

按照我們平常人打交道,黎志田按理說應該叫她一聲「嫂子」。

叫「姐」說明黎志田對她的尊敬不是源自於鄭剛的副市長身份。

而是鄭剛的岳父,也就是何秀麗的父親,是黎志田口中「官上還有官」的那個「官」。

是電影里從未真正觸及的幕後大佬。

在公映版里,一直沒有明說鄭剛為何一定要除掉黎志田。

而在最早的預告片和特輯里,藏著兩個很重要的信息。

同樣有中央巡視組的戲份,但與陳道明無關。

上頭明確表示要鄭剛端正態度,說明組織已經不願相信鄭剛。

這讓鄭剛很有壓力。

為了保住自己的仕途。

他要去拜見一個人。鄭剛坐在后座,忐忑不安。

之後,建築里走出一個叫「宋主任」的人。

回絕了鄭剛想要會面的請求。

從未見過鄭剛如此低姿態地面對一個「宋主任」。

可見「宋主任」的上級,是一個比鄭剛級別高得多的官。

這個官,極有可能就是他的岳父。

我的依據是黎志田跟何秀麗說過一句:「我不希望老爺子的資源介入進來。」

可以推測,鄭剛能夠平步青雲,絕對不可能僅靠個人的努力。

岳父應該沒少在背後推一把。

但這一次岳父不願意出面,迫使鄭剛不得不鋌而走險,除掉黎志田以絕後患。

後來鄭剛沒有對黎志田下狠手,而是說服他跟高進合作,通過簽合同運作資本的形式送錢,幫自己過關。

這個高進的戲份應該不會像公映版里那麼的少。

在一個推廣MV里,是戲裡主要角色的演員一起合唱,其中就有高進的扮演者。

不難推測高進是某個更高層人物的白手套。

而這個高層,極大可能就是鄭剛的岳父。

5

接下來聊聊何秀麗這個角色。

陳沖飾演的副市長夫人,著墨不多,但僅有的幾句台詞,隱藏的信息量極大。非常值得咂摸。

她把一個在家庭生活中被忽視了幾十年的賢內助,拿捏的十分到位。

她一句「士農工商」就讓黎志田啞口無言。

這個詞太絕了,充分展現了當今社會特權階級對於自身和其他階層的態度。

商人在他們眼裡,除了鄙視就是被利用。

一句「滾」,黎志田也不敢有半點不悅。

鄭剛當初和何秀麗結婚,多半是出於仕途的考慮。

這兩人就是權利夫妻。

我有一個猜測,何秀麗應該是不能生育。

所以她對鄭剛出軌和抱著一個私生子回家,敢怒但不敢言。

她也的確需要一個孩子,向外界展現自己家庭生活的美滿。

夫妻倆感情雖然沒有了,但彼此命運還是被綁在一艘船上。

誰先下船,這艘船都得沉。

就這麼一直同床異夢幾十年。

直到黎志田甩給她一沓照片。

照片上是鄭剛私會蘇見明生母朱麗的外甥女。

在預告片里,有一個鏡頭顯示楊曉薇下車時碰了一下鄭剛的手,這個舉動過於親昵。

可以猜測,在原版兩人是情人的關係。

當年鄭剛為了仕途殺了自己最愛的人。

因為外甥女長得跟蘇見明生母很像(都是同一個演員飾演),鄭剛跟她發展地下情,可以看作是對朱麗感情的延續。

何秀麗看到這些照片,終於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對黎志田放出了唯一一句狠話:「讓她消失,可以做到嗎?」

雖然結尾字幕說楊曉薇被解救了。

但同時字幕也說了何秀麗犯了「故意殺人罪」被判死刑。

電影里並沒有明說她殺了誰。

最有可能就是殺了楊曉薇。

甚至是蘇見明的生母也有可能是她讓鄭剛殺的。

這可以看作是鄭剛向岳父家遞的「投名狀」。

懂的都懂,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

END

至此,大概已經可以拼湊出《堅如磐石》的故事原貌。

我沒看過粗剪版,以上的劇情都是我基於公映版還有預告片和花絮做出的推斷。

不一定對。

但這個推理過程,就跟尋寶解謎遊戲一樣,充滿了樂趣。

藝術作品的意義本來就是人為賦予的,而且它們本身就是開放性的,還有變化的時代意義。

當然,我肯定還有很多遺漏的細節沒有注意到。

小夥伴們如果有不同意見和其他的發現,歡迎在評論區里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