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完料凈」這是企業管理最起碼的要求,當然,面對上級來檢查,廠里接到通知後還是要組織工人們「突擊」再打掃衛生的,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種常態,凡是上級來檢查,我們就得加班突擊整理衛生。企業管理者也習慣啦,沒感覺有啥不妥,可工人們非常反感,把這種行為叫:貓蓋屎。
養過小貓的人家都知道:貓咪有這個天生的習慣,拉完屎後會自己使用灰土掩埋糞便,老人家曰:貓吃的太好、糞太臭,它自己都嫌棄……
民間有一個有關「貓蓋屎」的傳說:婆婆帶兩個兒媳婦在家度日月,男人們都在外做生意。大兒媳巧手能幹;二媳婦巧嘴八哥能說會道。一般情況下都是大媳婦做飯,老二家端飯,但這個「巧嘴女人」貪功,都說是她做的,不時獲得婆婆稱讚。婆婆生日那天,大媳婦做了「長壽麵」,貪嘴的二媳婦竟然忘記了是給誰做的,偷偷的自己吃了.....這下麻煩了,婆婆發現後,追問長壽麵呢?老二家嘴硬不承認。婆婆說:我燒香禱告,誰偷吃了會變成饞嘴貓。結果呢,老二媳婦很快的變成了「大狸貓」,也正在這個時辰,它要拉屎,怕人看見,就趕緊使用土掩埋、覆蓋。
民間的傳說帶有一定的傾向性,也是教育或嚮往,我們沒必要追究、深討。
生活或工作中,我們面對懶惰與突擊是否該考慮糾改呢?有人考慮這個話題嗎?實際上是:早就有了。
企業在管理中有「5S管理」,後上升到「6S」:其作用是:"現場管理規範化、日常工作部署化、物資擺放標識化、廠區管理整潔化、人員素養整齊化、安全管理常態化"。當我們明晰了這些嚴苛的管理後,把該做的工作日常化,就不會出現領導來檢查大家就突擊打掃衛生啦。
十幾年前,我們單位就著這樣做的,廠長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把車間衛生交付物業公司承擔,班組區域有工人們自己負責,這樣就有了制度,有了規範。每天有專人檢查,不管哪一級官員來視察,不再搞突擊啦。
看看社會上出現的遺留問題,我們是否該考慮怎麼提升、怎麼布局、怎麼改善?永遠不再「貓蓋屎」啦?
其實,市民們在大街上都能看到,衛生已經非常不錯了,在「承包制」的管理下,在失地農民的不斷辛苦努力下,加之嚴格要求、檢查,「保潔」工作還是有很大提升的,個別油膩的地方他們也使用高壓水槍沖洗…
我們目前面臨的問題就是怎麼保持現狀,逐步提升,在馬路乾淨的同時,改善「小飯店」的衛生與馬路市場的隨意,加快「農改超」的步伐。
相信未來,這些問題會得到解決,在嚴格規範化的管理下,不再整「貓蓋屎」的突擊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