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稱為中國的「亂世佳人」29歲曾超越張愛玲 43歲卻成看大門的

2019-10-29     說歷史的女人

(說歷史的女人——第991期)

命運是一種神秘的東西,誰都難以把控。民國時有一奇女,才貌俱佳,她曾被稱為中國的「亂世佳人」,她文才出眾,在29歲時,曾以一本書超越張愛玲;她的一個劇本曾在全國上演300多場;但她命運多舛,43歲時,年紀輕輕的卻成了看大門的。那麼這位女子竟是何人?她如何到了這種地步?結局如何?本期分解。

(一)出身名門的「野花」

她就是曾與張愛玲齊名的,中國近現代海派女作家代表人物之一蘇青,她原名馮和議,字允莊,1914年出生於浙江寧波鄞縣的一個書香門第。

蘇青自小是在外婆家長大的。因為當她出生時,父親正要到美國留學,母親也還在女子師範讀書,所以她一出生就被寄養在鄉下的外婆家。她的外公生前經過商,還留下了數千畝良田,所以外婆家也是很富足的。蘇青的童年雖在鄉下度過,但也是衣食無憂,在幸福快樂中成長的。

蘇青自小漂亮聰慧,很小就顯示出了很強的語言天分,六七個月就會開口叫媽媽,兩歲就咿咿啞啞地說個不停了,很有些靈秀之氣。

蘇青的父親在美國學的是銀行學,回國之後在上海一家銀行做了經理,生活安定下來後,就將蘇青母女接到了上海。此時的蘇青已經8歲。父母開始培養她,欲讓她成為一個新都市「貴族」女孩。除了讓她上學讀書外,還讓她學習音樂舞蹈,還讓她學一些城裡人的禮儀等。

但是在鄉下呆久了的蘇青根本不適應城裡的生活。她雖出身名門,但卻像是一朵鄉下「野花」,身上還帶著一些「野性」,經常和僕人、車夫們玩耍,讓她的父母很無奈。在城裡的蘇青很野,或者很樸素,但是也很幸福地過著她的無憂無慮的少年生活。

然而,她的幸福時光沒有多久。父親的銀行倒閉了。更不幸的是,不久後父親也病故了,母親只好帶著蘇青和她的小弟重新回到了寧波鄉下。

(二)藏著大肚子的「校花」

不過蘇青少年時還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不僅讀了中學,還上了大學。蘇青上中學時,已經是一個亭亭玉立、楚楚動人的校花級女孩了。她在中學畢業時舉辦的節目表演中,表現搶眼,被一位學生家長相中。然後,對方來她家提親。對方男孩叫李欽厚。本來蘇青不想接受,當時她可是不折不扣的才女,她想讀完大學再說。她當時考上了在南京的國立中央大學,那年,在浙江寧波六個縣中,考上中央大學的女生,僅她一人。

但當時因她父親已經去世,家裡生活比較困難,面對對方的厚禮,李家也同意幫助蘇青的弟弟繼續讀書,她母親就答應了這門親事。而且李家還承諾,結婚後,還讓蘇青繼續去讀書。所以,蘇青也就跟她母親一樣答應了。

結婚之後,19歲的蘇青如願回到大學讀書。不過當時他的夫君李欽厚並沒有跟她在一塊,他在上海上學。在南京的蘇青還是比較自由的。由於她並沒有暴露自己已經結婚的身份,所以在大學裡,相貌出眾的她,自是招來不少追求者。她也就樂意讀讀那些情書,心裡美滋滋的;不過她知道自己的身份,也不存在什麼幻想。

然沒多久,她還是懷孕了。她不想失去青春的校園,就穿上寬大的衣服掩飾。但到後來,再也掩飾不住自己的大肚子,只得忍痛退學了。懷孕,沒有給蘇青帶來一般婦女的幸福之感,倒是蘇青的人生之痛。

自此,蘇青開始了她坎坷而不凡的一生,「輝煌」而「墮落」的一生。

(三)一巴掌打出了個作家

蘇青生下了一個女孩。公婆當然就不太高興,她在夫家從公主的地位直接跌落成一個普通的媳婦,備受冷落。更重要的是,她發現丈夫有了外遇,小三是她外婆的孫子媳婦。面對丈夫的不忠,公婆的冷遇,蘇青感到了人生的無趣。但她也無奈,畢竟夫家的生活還是優越的,將就做一個少奶奶吧,中國女人是善於忍耐的。

為了擺脫無趣的生活,蘇青經人介紹出去當了小學教師,但最終受不了教學的清苦,她還遇到了一個學生家長到學校無理取鬧,像潑婦一樣叫罵的無聊事情,所以她不到半年就辭職了。

生活百無聊賴,回娘家也消除不了自己的寂寞,於是她就以讀書寫作來打發時光。前面說過,她是個才女。不久她就寫出了一篇散文《產女》,投稿給林語堂主編的《論語》雜誌。林語堂欣賞其才,便改題為《生男與育女》發表,這成了蘇青的處女作,此時她才21歲。

然而,不像她後來的閨蜜張愛玲,一開始就想在文壇一展芳華的奢侈想法,當時的蘇青也沒有打算非得在文學上怎麼樣,她只是想打發一下日子,內心還是想當一個傳統的家庭主婦,相夫教子的。但是,這一點對她來說也是奢求。

丈夫李欽厚畢業後到上海創業,蘇青當然隨丈夫去了。期初他們的日子過得比較拮据,夫妻倆帶著孩子租住在一間臥室兼書房兼客廳兼餐廳的小房子裡,幾乎沒有什麼家具,只有兩張拼在一起的鋼絲床。不過夫妻倆都是讀書人,丈夫工作回來後,二人在一塊讀讀書,日子雖苦,倒也相安無事。

丈夫李欽厚到一家學校教課賺錢,收入比較薄微,時間一長,問題就出來了。在大城市,沒錢是混不下去的。有次蘇青告訴丈夫說,家裡沒米了。當時蘇青是對著僕人的面說這話的(他們來上海時還帶了一個老媽子當女僕),丈夫面子上掛不住,沒好氣地說,沒米你去買啊!

蘇青心裡也很不爽,她氣呼呼地說,那你給我錢啊!

當時,兩人在氣頭上,都控制不住情緒,吵得很激烈。李欽厚還出手打了蘇青一個嘴巴,並說道,我們都是人,你憑啥問我要錢,你咋不去掙錢?

儘管在僕人的調解下,夫妻倆很快就和好了,但此事讓蘇青很受傷。她傷的是自尊。她發誓一定要自己賺錢。從此,她開始為錢而寫作。後來她成功了。所以有人說,是李欽厚的這一巴掌,打出了一個作家。

(四)結婚十年後的華麗蛻變

後來蘇青的丈夫李欽厚當了律師,他們夫妻的生活漸漸好了起來。可問題又出現了。李欽厚再次有了外遇,對方當然長得很美麗,是一個作家的夫人。這讓蘇青難以忍受,她是接受過新思潮的人,鑒於丈夫的屢次出軌,於是依然決定分手。

蘇青和丈夫的離婚,也是出於無奈,按張愛玲的說法,蘇青本來是想委曲求全的,她不是個很浪漫的人,是生活逼迫她不得不離婚。不過蘇青的離婚也是有底氣的。

此時,他們已經結婚10年,她儘管不到30歲,但已經是三個小孩的母親了。養活三個孩子,在大城市,可不是說著玩的。而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發揮自己的才華,寫作。於是她開始發力。她相繼在各大雜誌上投稿,曾在《古今》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思想尖銳的散文《論離婚》,被當時任偽上海市長的陳公傅賞識。

自此,陳公博成了她生命中的貴人,但同時也是毀掉她的人。因為陳公博後來投靠汪精衛,成了大漢奸。

不過當時的蘇青可看不到這一層,第一,她需要掙錢養家餬口;第二,她也看不到當時的形勢,堂堂市長是漢奸?

總之,陳公博對她很賞識。她從他那兒得到5萬元錢的資助,又從別的當官的太太們那兒募得一些錢,大約有10萬元,她以此創建了一份雜誌叫《天地》月刊。她以出眾的能力,集作者、編輯、發行於一身,一出手便一鳴驚人。那時張愛玲在上海文壇已經開始走紅,於是蘇青便向她約稿。張愛玲被她的才氣及真誠所打動,欣然為《天地》撰稿,不久兩人成為閨蜜和至交。

本來她單槍匹馬經營《天地》,張愛玲加盟後,更是一路飄紅,造成期刊脫銷的現象。她經營有道,實施雜誌預訂,八折優惠等方案;新年時還出了「特大號」,加量不加價;她還別出心裁舉辦「命題徵文」等,花樣不斷翻新。為了打開市場,她一個大主編,不怕別人笑話,不怕吃苦,親自蹬著三輪車,或者扛著雜誌到馬路邊賣,使《天地》一時成為最暢銷的期刊。

蘇青實在是一位奇才,她還想方設法,把當時文壇甚至政壇上的顯赫人物都招致麾下,除張愛玲外,還有胡蘭成、周作人、陳公博、周佛海父子等都是《天地》的撰稿人。

當時著名的聾啞作家周楞伽曾撰文說蘇青:作為一個寧波女人,她比男人還厲害!

結婚10年,又離婚,蘇青完成了一個華麗蛻變。

(五)超越張愛玲,瞧不起冰心

在經營《天地》月刊的同時,蘇青的創作也達到了一個高峰期。1943年,她在《風雨談》雜誌上,連載了自己的長篇的小說《結婚十年》。這部小說主要寫蘇青親身經歷十年婚姻的真實感觸,對女人的不幸婚姻給予了極大同情,同時呼喚女性在婚姻中的獨立性,感動了當時的上海人,受到了廣泛關注,極為暢銷。它連續發行了36多版,創造了當時出版行業的一個奇蹟,比張愛玲的《傳奇》、《流言》還要火爆。這使29歲的蘇青在當時文壇的聲譽一度超越了張愛玲。

1944年春,蘇青的散文集《浣錦集》出版,再次引起大家的熱烈追捧,一版再版,印了十幾版。張愛玲也為她寫序《我看蘇青》;1945年初,蘇青散文集《飲食男女》出版,代序為《蘇青張愛玲對談記》;蘇青還出版了小說《歧途佳人》。這時的蘇青和張愛玲齊名,被視為當時上海文壇最負盛名的女作家。

張愛玲對蘇青十分欣賞,她曾說蘇青的創作有一種「偉大的單純」。她還曾說,把我同冰心、白薇她們來比較,我實在不能引以為榮,只有和蘇青相提並論,我是甘心情願的。

蘇青也很自信,她曾經連冰心都不放在眼裡,曾經嘲諷過冰心說,從前看冰心的詩和文章,覺得很美麗,後來看到她的照片,原來非常難看,又想到她在作品中常賣弄她的女性美,就沒有興趣再讀她的文章了。

真實「狂妄」得可以。

(六)漢奸文人和亂世佳人

離婚後的蘇青還是想著再嫁的,但她由於自己地位的提高,也就把婚姻的門檻提高了許多,所以就一直沒有找到自己的意中人。在她的單身生活中出現過一些男人,有軍界的、商界的、文壇的,也有工程師和教員等,她曾和他們中的一些人同居生活,但卻沒有找到真正的愛情。

這時前夫李欽厚找上門來,有意和蘇青破鏡重圓。蘇青曾一度想跟他復合,畢竟自己有了底氣,而李欽厚混得並不好。做為一個女人,一個有了三個孩子的母親,她還真曾經對前夫有過幻想。但此時,命運之神,再次捉弄了她。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陳公博的漢奸身份大白於天下。由於蘇青曾與陳公博過從甚密,這使她的品行受到了嚴重的質疑,甚至被懷疑是陳公博的情婦,她備受輿論壓力,被罵作「文妓」、「落水作家」、「漢奸文人」等。

這當然令李欽厚很不滿;另一方面,蘇青又聽說李欽厚在外面有了女人,所以她就徹底同他斷絕了破鏡重圓的念想。

那時在公眾的眼裡,蘇青成了漢奸文人。不過在張愛玲眼裡,蘇青仍是不折不扣的「亂世佳人」;後來,著名作家李偉還為蘇青寫了一部傳記就叫《亂世佳人蘇青》。

(七)最後輝煌300場

抗戰勝利後,蘇青一夜之間名譽掃地,從神壇跌落到泥潭。朋友建議她再發表文章時改個名字,蘇青說:「為什麼要改名字,改了說明我真的做了虧心事,我偏不改。」結果是無處發文章。

建國之後,蘇青加入了婦女團體「婦女生產促進會」,嘗試進入新的生活,但一時卻找不到工作,無法養家餬口。

1951年,上海市文化局戲劇編導學習班招生,蘇青前去報名,但沒有被錄取,後由夏衍出面才被錄取。學習班畢業後,她被分到芳華越劇團工作。後來,她改編了郭沫若的《屈原》,1954年該劇參加華東戲曲會演時,佳評如潮。接著,由她編劇的《寶玉與黛玉》在京、滬連續上演300多場,創下了劇團演出的最高紀錄。這成了蘇青一生最後的輝煌。

1957年,在中國的特殊歷史時期,蘇青也受到不公平待遇,她在劇團無事可做,43歲的她只能在劇場看大門。1959年芳華劇團遷往福建,蘇青不願跟去,遂被安排在黃浦區文化局下屬的紅旗錫劇團當編劇,兼做配角唱戲,同時還要負責字幕,工作相當辛苦。1966年蘇青被劇團辭退,還一度入獄。後來她被黃浦區文化館收留,直到1975年退休。

(八)墜落紅塵

晚年的蘇青處境很淒涼。她住在市區的瑞金路,環境很差,還要與鄰居共用廚房和衛生間,且經常受鄰居欺負。在餘下的黯淡歲月中,她與已離婚的小女兒李崇美和小外孫三代人,住在一間10平方米的房子裡,相依為命。

蘇青在晚年還身患多種疾病,基本斷絕了與外界的往來,她在給老友的最後一封信中說:「成天臥床,什麼也吃不下,改請中醫,出診上門每次收費一元,不能報銷,我病很苦,只求早死,死了什麼人也不通知。」

1982年12月7日,蘇青大口吐著鮮血,撒手人寰,享年69歲。

一代亂世佳人,就此墜落。

臨終前,蘇青很想再看一看她曾經大紅大紫的作品《結婚十年》,但家中沒有這本書……

(文/說歷史的女人·冰島啖冰)

參考資料:《亂世佳人蘇青》《海上花開——民國上海四才女之蘇青傳》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R_BGm4BMH2_cNUgneZ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