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肝癌早期7大信號

2020-08-06     家庭醫藥雜誌

原標題:警惕肝癌早期7大信號

25歲的陽光小伙小吳,兩年前單位體檢時,偶然發現 B肝陽性,但肝功能基本正常,自覺身體沒什麼異常,就沒有引起重視。「前段時間,我右上腹開始感覺刺痛不適,有時右下腹也跟著痛,厲害時痛得渾身冒汗。」小吳說。近日,小吳到醫院做了腹部CT,檢查結果讓他大吃一驚:肝多發占位,考慮肝癌!經複查CT後,確診小吳的肝臟上長有一顆巨大腫瘤,伴肝內轉移、肺轉移。

在臨床診療時,筆者遇到過許多像小吳一樣的患者,他們多是因為上腹部疼痛到醫院就診,最終被診斷為肝癌,其中大多已是中晚期,錯過了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機。

肝癌早期7大信號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解毒器官,肩負著排解體內毒素的重任。但是, 肝臟又是個「 啞巴」,在肝病初期不痛不癢,讓人很難察覺到。雖然症狀不明顯,但肝癌也有自己的規律,一旦身體發出這7大信號時,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1.消化不良

研究表明,很多肝癌患者,在早期都會被誤認為是胃病。因為在肝癌早期,患者會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嘔吐、噁心等消化道症狀,這些症狀與部分胃部疾病相似。

2.上腹疼痛

肝癌患者右上腹肝區部位會有持續性的鈍痛、脹痛,並且在腫瘤侵襲到肌肉位置時,右腹的疼痛感會蔓延到背部、肩膀,而長在肝臟右側、偏後方的腫瘤, 還會引起腰痛。甚至在腫瘤結節破裂時,因壞死組織、血液進入腹腔,可誘發劇烈腹痛。

上腹疼痛

另外,肝臟內長了腫瘤後,在腫瘤不斷增大時,會增加肝包膜的張力,從而引起肝臟部位疼痛。

3.體重異常

肝臟是人體的代謝器官,在癌細胞損害肝臟功能後,患者代謝失常,體重會發生改變,如沒有緣由的變瘦。原因在於,腫瘤細胞的代謝物會讓肝臟原本的代謝功能出現變化,部分患者在消瘦的同時還會伴有黃疸、腹脹、易疲勞等表現。

4.發熱、出汗

在肝癌早期,腫瘤組織細胞壞死後,會進入血液循環中,而患者會因為自身抵抗力不足, 出現發熱、出汗等症狀。通常情況下,患者為中度、低度發熱。

發熱、出汗

5.關節酸痛

肝癌早期,患者全身關節會變得酸痛,這種酸痛感主要集中在腰背、背部。與此同時,患者會感到肝臟區域不適、情緒煩躁,接受抗風濕治療效果不明顯。

6.乏力

肝癌產生後,癌細胞會影響患者的消化和營養吸收,損耗其能量,使患者變得疲憊、乏力、倦怠,甚至通過休息也無法得到緩解。

7.皮膚病變

肝癌造成的肝功能障礙,會讓患者激素代謝異常,從而出現臉色黝黑、 皮膚瘙癢等皮膚病變。部分患者在肝臟受損後,伴有全身及 眼白髮黃的症狀。

皮膚瘙癢

如何有效地預防肝癌?

肝癌是每個人都應該重視的問題,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有效地預防呢?對此,筆者有幾點建議——

1.接種B肝疫苗

B肝病毒慢性感染是我國肝癌的最主要病因,接種B肝疫苗是預防B肝病毒感染最經濟有效的方法。接種對象主要是新生兒,其次為嬰幼兒、15歲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

2.低脂飲食,控制體重

提倡以蔬菜為基礎的膳食模式,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適量補充芹菜、蘑菇類、蔥屬類蔬菜、豆類及豆製品等,以及膳食來源或補充劑來源的維生素E。一定要控制飲食,保持合理的體重,加強體育鍛鍊,避免脂肪肝、糖尿病等肝癌危險因素的出現。

3.不飲或少飲酒

避免發生 酒精性肝炎,損害肝臟的解毒功能等。酒精是促使B肝患者向肝硬化及肝癌轉化的最大危險因素,據報道,B肝患者飲酒者比不飲酒者的癌變率高3倍,可見煙、酒對B肝患者的危害不小。

4.飲食衛生

改進飲水水質,堅決不吃過期發霉的食物和儘量少吃腌制燻烤等食物,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的黃曲黴素和亞硝胺等有害因素會損害肝臟。

作者:四川省閬中市人民醫院 廖海平

文章選自《家庭醫藥·快樂養生》2020年8月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SJRw3MBLq-Ct6CZNOr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