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心不是你的錯——成人 ADHD 問診指南

2021-01-13     少數派

原標題:分心不是你的錯——成人 ADHD 問診指南

也許你在工作和生活中時常遇到這樣的問題:精神不集中,很難長時間只做某項工作,非常容易分神;情緒不穩定,對於他人的行動沒有耐心,易怒;嚴重拖延,經常踩著死線甚至跨過死線完成項目。如果你在分神、衝動或拖延的時候內心充滿了自責與困擾,但就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和行動力,那你有可能和我一樣,也是 ADHD 患者。

在 2016 年的「羅輯思維讀書會」上,羅永浩分享了一本冷門書籍《》,這是 ADHD 這個概念在國內聲量最大的一次曝光和討論。事實上,,其中一些可以在成長過程中自愈,另外一些則會帶著疾病進入成年。ADHD 會給成年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帶來負面影響,造成粗心大意、過度拖延、無法持續重複勞動等問題。

大學畢業後一兩年,我就意識到了自己患有 ADHD。過去的五六年中,我也一直嘗試用各種方式和 ADHD 對抗,但始終因為拖延而沒有走進醫院接受正規治療。直到 2020 年的末尾,在外界工作壓力和我內心對自己的不斷督促下,我終於決心走進精神科,接受大夫的診斷。在這篇文章中,我想結合自己接受診療的過程,把關於 ADHD 的相關知識和問診經驗分享給你。如果你也飽受分心和拖延的困擾,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找到脫困的捷徑。

註:我在撰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得到了播客《》主播螺莉莉老師的指點,他在 里專門講解了 ADHD 的知識和細節,推薦收聽。如果你想更深入地了解 ADHD,也可以閱讀節目 shownotes 中提供的參考連結。

什麼是 ADHD?

ADHD 的全稱是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大陸通常譯作「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民間俗稱「多動症」。ADHD 是一種精神疾病,人類目前尚未完全知曉此症的核心病理,普遍認為該病可能與遺傳、發育、社會環境等因素有關。

ADHD 的核心症狀是注意力缺失和多動。注意力缺失體現在對於自己不喜歡、不擅長的領域,或者從事重複性勞動時很難保持專注;多動體現在行為上的不安、衝動和破壞性,譬如頻繁打斷別人說話,或者聽人講話時總要東摸西看等。伴隨 ADHD 而來的還有各種情緒問題,如急躁、焦慮、抑鬱等,以及拖延、粗心馬虎、常丟東西等表現。

造成這種病症的原因在於,ADHD 患者的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分泌不足,當需要調動注意力時,大腦無法給予足夠的補償機制。因此,許多患者在關注自己特別感興趣的內容時依然可以非常專注,因為此時大腦會產生興奮感,多巴胺也會大量分泌,進而讓患者暫時脫離了注意力缺失的狀態。

拓展閱讀: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有 ADHD?

如果你感覺自己有類似上文提到的行為和心理狀況,那就可以考慮檢查自己是否有可能患有 ADHD。從簡單的自查到接受專業醫師的診斷,你可以通過以下步驟逐漸排查:

第一步,先做簡單的自我檢查

  • 回顧自己的行為和心理狀態:想想自己在哪些情況下會缺少注意力或者多動,這種情況是否頻繁出現,是否伴隨不安、衝動、拖延等行為問題,是否對你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等。
  • 特別重要的一步,想想自己兒童時期的狀態(特別是 12 歲以前):是否好動、衝動,上課是否經常跑神或做小動作,是否經常因為調皮和擾亂課堂紀律被老師批評,寫作業是否經常拖延,是否有非常明顯的偏科情況等。

ADHD 大多始發於兒童時期(大約 6 到 12 歲),因此回顧自己童年的表現就成了自我檢查時最為重要的一步。如果你小時候的整體狀態還不錯,沒有缺少明顯、長期的注意力缺失或者多動症狀,也不是造成課堂秩序混亂的源頭,只是近期或步入社會後才有了拖延、多動等狀況,那多半是枯燥的工作給你帶來了壓力。你可以考慮接受其它方面的心理疏導,並改善自己的工作方法,也大機率排除了患有 ADHD 的可能性。

第二步,做一套 ADHD 自測題

在粗略判斷自己是否有 ADHD 的可能之後,你可以在接下來做一套 ADHD 自測題來進一步自查。如果你曾做過心理測驗題,那 ADHD 自測題的內容和答題方式會和心理測驗類似——題目通常會詢問你的身體和精神狀況,譬如是否粗心犯錯,遇到重複性工作是否難以完成等,你需要根據自己實際的嚴重程度給予評分。測試結束後,分值達到某個區間就可以懷疑自己患有 ADHD。

我目前比較推薦的兩套 ADHD 測試題分別是:

  • 《分心不是我的錯》書中的自測題:《分心不是我的錯》這本書的作者 是一位研究和治療 ADHD 的資深專家,他在書中附帶了許多 ADHD 自測題。這些題目不僅詳盡,而且書本身也值得一讀,是一份不錯的科普讀物。
  • :這份自測表由世界衛生組織聯合 ADHD 研究專家發起,是目前全球使用頻次最高、內容最規範的 ADHD 自測表。網上有不少 ADHD 自測題都翻譯或改寫自這份表格。香港的「專注力促進協會」網站上也有 。

注意,和第一步的自測一樣,ADHD 自測題也只是粗略地幫你排查自己是否有罹患 ADHD 之可能,在社會環境和工作壓力的作用下,任何人都有可能在某個時期特別符合自測題中的大部分情況。就我自己的經驗來看,網上所有 ADHD 自測題都和精神科的醫學測試完全不同,不能僅憑自測題成績斷定自己是否患病。

另外,《》(DSM-V)還給出了,如果你在少兒時期的行為符合這兩類的至少一類,也可以作為判定自己患病與否的參考。

診斷標準中文版,截取自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6%B3%A8%E6%84%8F%E5%8A%9B%E4%B8%8D%E8%B6%B3%E9%81%8E%E5%8B%95%E7%97%87%E7%9A%84%E8%A8%BA%E6%96%B7第三步,接受專業測試

如果你在前兩步的自測中均發現自己有較為明確的 ADHD 症狀,那就可以考慮接受來自專業醫師的診斷了。具體的預約和診斷步驟我會在下文說明。

接受專業診斷和治療

預約精神科醫生並接受診斷和治療的大體過程和你到醫院看感冒發燒沒有太大區別,但有些細節需要特別留意——

預約

在我國,精神類疾病的整體受重視程度不如身體疾病,醫療資源也相對有限。很多三、四線城市沒有獨立的精神病醫院,各大醫院的精神科室所能診斷的疾病類型也不多。在此基礎上,ADHD 更是一個極小的精神科分支,很多精神病醫院都沒有相應科室或診斷能力。所以,如果你所在的地方沒有足夠專業的精神醫療機構,要做好到省會城市或其它大城市就醫的準備。

預約門診的第一步就是要搜索你的所在地是否有 ADHD 診療機構,我推薦以下兩種搜索方式:

  • 使用 Google 搜索「ADHD 治療」或「小兒多動症」加城市名稱。譬如你身在上海,就搜索「上海 ADHD 治療」或「上海 小兒多動症」,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有符合治療資質的醫院,搜索結果里通常都會有關聯資訊,這些資訊有可能是就診信息、醫學研討會、醫療知識科普,也有可能患者在網上發布的就診經驗。通過這些資訊,你可以進一步查詢和核實哪些醫院有對應科室。
  • 使用「好大夫在線」等就醫資訊網站。在就醫資訊類網站內,搜索「ADHD」或「小兒多動症」等關鍵詞,然後選擇就醫地點推薦,就能看到各地符合條件的診療機構。

以上搜尋只是搜索工作的第一步,目的是篩選出可以診療 ADHD 的醫院。接下來,你還需要通過進一步驗證以明確對方可以診療成人 ADHD。

二次驗證也不複雜,到目標醫院的網站查看是否有對應科室和診療資質即可,亦可嘗試在該醫院挂號,看看是否有對應科室。如果目標醫院有電話號碼,我建議致電詢問。

信息搜索的流程

二次驗證這一步非常重要。國內針對 ADHD 的診治主要面向兒童,沒有專門的成人多動症科室,因此你在搜索時需要搜索和「小兒多動症」相關的關鍵字,並在找到信息後進一步向對方確認是否可以診療成人 ADHD。

許多醫院的成人 ADHD 都要找兒少精神科挂號,有特殊要求通常院方都會註明初診

預約和挂號完成後,你就可以按時接受初診了。在這裡,我想請你做好心理準備——如上文所言,目前治療 ADHD 沒有專門的成人科室,所以你診斷和治療的全程身邊都會有孩子們陪伴。也正因如此,電腦自動生成的參考報告里很多遣詞造句都是針對兒童的,譬如「最近連最愛的動畫片都沒興趣了」,把我笑死。

初診的過程稍微有點長。大夫會首先詢問你的基本情況,你需要向大夫大致描述你的症狀和困擾程度。這個部分大夫詢問的內容和之前你做過的 ADHD 自查非常相似,只要回答你的真實情況即可。

隨後,你要參與多個精神測試項目,大體包含數套自我測評題、腦電波測試、各種反應測試等。其中,自我測評題會和 ADHD 自測題在形式上相近;腦電波測試則是你常在電影、電視中見到的——腦袋上戴著奇怪帽子和電線的——測試方法;各種反應測試很像小遊戲或智力測驗,你要藉助電腦完成一系列操作。

沒圖中這麼複雜,但差不多是這麼個玩意兒

為了不給你任何暗示,我就不描述測試的具體細節和內容了。但有一點可以提醒:由於 ADHD 的測試系統大多是為兒童多動症設計的,所以很多題目對成人來說非常簡單,但你在做的時候不用擔心「這麼簡單的題目會不會測不出我的真實情況呀?」,儘可能保持專注完成測試並相信大夫的專業和判斷就好。

完成全部測試大概需要半天時間,完畢後就可以進一步接受大夫的診斷和治療。

在深圳,成人 ADHD 的診斷(包含測試)費用是一千塊左右,據我了解,全國應該相差不多。深圳可以使用醫保支付診斷費,但確診後的醫藥費需要自付(18 歲以下可以使用醫保)。我不確定這項政策是否全國通行,你可以根據自己所在地的情況酌情選擇支付方式。

治療和複診

通常來說,在完成初診之後,大夫會根據你的測試結果給出治療方案。目前主流的治療方案是服藥和行為治療,遺憾的是,成人已經錯過了行為治療的最佳階段(這項治療主要針對兒童有效,市面上已經有了針對 ADHD 兒童的輔導班,部分幼兒園還引進了相關項目),所以大部分患者都需要通過服藥來克服疾病。

國內治療 ADHD 的主要藥物是專注達和擇思達等,其中又以專注達為多(我也服用的它)。專注達(成分為派甲酯)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其作用原理是阻斷突觸前神經元對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再回收,進而提升兩者濃度。

專注達是知名的「聰明藥」,很多家長會通過灰色渠道購買進口藥或同類藥,幫孩子提升專注力,應對功課和高考,這是相當危險的做法。

再次強調,ADHD 是精神疾病,治療藥物也是精神類藥物。如果你曾懷疑自己是 ADHD,請通過正規渠道治療、購買並服藥。我此前也嘗試過通過其它渠道購買藥物自己治療,但請相信,這些藥物和你通過醫生診斷後獲得的藥物相比,從價格到療效都有著天壤之別。我在接受正規治療後從身體到心理的變化,以及伴隨而來的、巨大的幸福感,正是驅動我寫下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

一旦你確診了 ADHD 並需要服藥,那服藥就是終身的。不過,專注達等藥物的特點是可以按需服用——你不用每天都吃,只在工作日或需要調動注意力的時候服藥即可。

如果服用某種藥物沒有療效或者副作用很大,那就要及時停藥並和複診。大夫會幫你換用其它藥物或者採取其它治療措施。另外,運動可以幫你改善 ADHD 的非藥物治療手段之一,多運動可以刺激多巴胺分泌,也能給你帶來一副好身體,無論你是否需要服藥都值得長期堅持。

調整心態,改良工作方法

走到這一步,儘管你已經獲得了醫療層面的治療方案,但和 ADHD 的戰鬥其實還未結束。ADHD 所導致的拖延、急躁、馬虎等狀況會影響你的心理狀態,這些都需要你及時調節。

我在治療前的心理狀態,這裡的「抑鬱」和「抑鬱症」不能劃等號,只代表我當時的情緒自測

《意志力》這本書中有個觀點令我印象深刻:人在調動意志力全情投入某件事時會消耗體內的能量,所以在需要保持專注工作時把肚子填飽非常重要。就我實際體驗來說,餓肚子前後的工作狀態差別極大,我每天下午四五點就開始覺得餓,如果能吃一頓加餐,就能一路戰鬥到底。

另外,導致工作混亂、拖延的原因往往很複雜,除了 ADHD 之外,也要排查和改良自己的工作方法。關於如何管理時間、如何進行任務管理的文章我派已經堆積成山啦,善用搜索,找一套適合自己的方法吧。

尾聲

在見到大夫的那一刻,我內心非常激動,因為我知道這場在我腦內拉鋸了長達數年的戰爭就要結束了。

在遵醫囑服藥之後,我在狀態和專注度上的表現與之前判若兩人。但我的「脫困」只是個例,即使按照最低 2% 的患病率來計算,如今的中國仍有著不可計數的 ADHD 患者。與此同時,大眾對這項病症的認知度依然很低,還伴隨著各種曲解和無視。相比於 ADHD 本身造成的問題,對患者來說,更痛苦的事情是不知道自己患有精神疾病,仍處於無盡的自責和糾結之中。

我身邊也有不少朋友有 ADHD 的症狀,大家對於治療 ADHD 都有著各種各樣的誤解、擔憂和顧慮。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讓更多人看到,也希望每個患者都可以走出困境——邁入診室,接受專業人士的診療和建議,恢復健康和寧靜。

> 下載少數派 2.0 、關注 ,解鎖全新閱讀體驗

> 實用、好用的 ,少數派為你呈現

本文著作權歸作者所有,並授權少數派獨家使用,未經少數派許可,不得轉載使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7xq-3YBuNNrjOWzrP9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