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創
作者丨侯燕婷
編輯丨饒霞飛
中國取消入境限制之後,年輕人立馬踏上出境之旅。
根據馬爾地夫Psmnews報道,1月18日,北京首都航空公司一架載有198名乘客的航班抵達馬爾地夫,馬爾地夫旅遊部長毛素姆、市場營銷和公共關係公司常務董事默罕默德·托伊布、馬爾地夫機場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等在機場迎接這些遊客。
過去一周,許多網友則身處度假勝地泰國。1998年出生的峰哥,就是第一批去泰國遊玩的國內遊客。聽到「放開」的消息,儘管尚未落地,峰哥不做準備,「說走就走」。
「(2022年)12月30日晚上我在洗澡的時候,突然想到要去泰國,我就直接訂了1月1日上海至曼谷的機票,還訂了酒店。(2022年)12月31日我簡單準備了一下落地簽的資料,沒做攻略,也沒做核酸,1月1日就直接飛去曼谷了。」峰哥對燃次元說道。
圖/峰哥朋友圈
來源/峰哥提供 燃次元截圖
早在2022年12月26日,國家衛健委發布《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其中指出,自2023年1月8日起,取消入境後的全員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取消對於國際客運航班的「五個一」、客座率限制等管控措施。
2022年12月27日,國家移民管理局宣布,自2023年1月8日起有序恢復受理審批中國公民因出國旅遊、訪友申請普通護照,恢復受理審批外國人申請普通簽證延期、換髮、補發。
1月8日,隨著上述政策正式生效,出境游也正式重啟。
同程旅行數據顯示,1月8日出行的出入境機票訂單量同比增長628%,創下2020年3月以來的峰值。其中,入境航班訂單量占比48%,出境航班訂單量占比52%。當天,通過同程旅行預訂機票的中國出境遊客,飛往了全球53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座城市。
在旅行社上班的導遊小櫻,也開始重拾出境游業務。她告訴燃次元,有不少人向她諮詢出境游,但暫時還未成團出遊,「現在入境泰國是可以的,但越南還不能。很多國家還不能辦旅遊簽。春節後政策好了,我們準備增加宣傳。」
泰國當地時間1月9日中午,廈門航空MF833航班準時抵達曼谷素萬那普國際機場,這是中國對新冠病毒感染實行「乙類乙管」後首批抵達泰國的中國班機。根據泰國《國民報》報道,泰國副總理兼衛生部長阿努廷親自接機,269名乘客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
就在1月9日,泰國政府宣布,不再要求入境旅客出示新冠疫苗接種證明,新政立即生效。「絲滑入境」泰國,是很多中國遊客的感受。峰哥就表示,在曼谷機場辦落地簽,幾分鐘就入境了,「中國人喜歡多給400泰銖小費,工作人員直接就給你蓋落地簽,也不用看資料。」
2020年以來,大多數人都未能踏出國門旅遊。三年之後,第一批中國遊客走向世界,旅遊業迎來復甦,出境游迎來曙光。
01
第一批出境遊客
旅行是峰哥的一大興趣愛好。大學時期,他曾窮游過15個國家,如巴厘島(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杜拜、土耳其、塞爾維亞等免簽國家。但他於2019年大學畢業,很快遭遇新冠疫情,三年無法出境游。
三年間,峰哥也會把握機會,在國內遊玩。比如2022年7月,他從上海開車到新疆,一路向北,十幾天裡走過一萬多公里旅途,途徑近十個省市。對旅行的熱愛,是峰哥成為第一批出境遊客的一大原因。
「衝動訂了機票後,我其實有點後悔,因為三年沒出國,網上沒什麼信息、攻略,幾乎沒人知道入境情況。我當時就想,如果不讓進(泰國),我就回來,自認倒霉吧。」峰哥回憶道,1月1日在上海出境很順利,到了泰國曼谷機場,也沒什麼人,沒查疫苗證明、回程機票、酒店等,直接就入境了。
第一站,峰哥去了芭提雅,白天在海灘邊躺著,傍晚聽露天音樂會,並盡情享受當地美食。計劃在泰國玩半個月,他還去了普吉島、清邁等主要旅遊區。「三年沒出來了,真的挺爽的,看看新環境,整個人會放鬆一點。」他說道。
峰哥說道,到泰國的前幾天,發現中國人特別少,芭提雅海灘幾乎看不到中國人,但1月8日以後,明顯感受到中國人越來越多,路上遇到中國人的機率越來越大。
圖/斯米蘭島海灘
來源/峰哥拍攝
1月7日,峰哥花費600元,乘坐快艇前往斯米蘭島(普吉島西北海域),玩上一整天。他告訴燃次元,快艇上都是年輕人,且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國留學生,如從日本、韓國、美國、奧地利飛過來度假,只有他是來自國內的遊客。
峰哥這種「提前」出境的人很少,政策「放開」後,才出現第一批「正式」出境游的遊客。
1月11日,阿林從天津坐飛機去新加坡中轉,再坐飛機去泰國普吉島,「我生活在杭州,但是杭州(飛泰國)機票很貴,並且轉機要20多個小時。」在飛往普吉島的飛機上,他發現亞洲人很少,大多是歐美人,「應該是快過年了,現在來泰國的中國人也不多。」
阿林同樣是「絲滑入境」,在普吉島機場,他交了2000泰銖,海關人員也沒查看任何資料,就蓋了落地簽的戳,「這個戳是15天的,海關人員還會用筆寫一下,改成30天。」也即入境泰國後,阿林等人可以旅遊一個月。
圖/普吉島機場
來源/阿林拍攝
在普吉島,由此前認識的本地華裔導遊帶領,阿林一行在沙灘遊玩,去山頂看日出,去本地人喜歡的餐廳,「步行上山才能到達的一家餐廳,在露天平台上用餐,可以俯瞰整個普吉島,餐食都很精緻,點了十幾個菜,也就400元左右。」
阿林表示,上一次出國還是2018年,這次出來就感到很開心,「泰國最近天氣比較舒服,晚上溫度25-26°,不悶熱,也不潮濕,5月份以後夏天就會比較熱。」
除了去泰國,第一批遊客中,還有人去寮國。
1月11日,安仔跟朋友一起從重慶坐飛機去西雙版納(雲南),在西雙版納住了一晚,1月12日一早從西雙版納坐動車到磨憨(雲南),從磨憨打車去磨丁口岸,順利辦理落地簽。
「將護照給到落地簽的窗口,寮國海關看了一下護照,讓每人給20元小費,然後另外一個窗口給20美元落地簽證費,最後給了一張表格出來讓我們填,填了交給他們,就可以走了。」安仔告訴燃次元。
從口岸打車去到磨丁高鐵站,安仔一行乘坐動車去到琅勃拉邦,一個跟泰國清邁相似的文化古都。在這裡,他們在普西山看日落,逛夜市廣場,看關西瀑布,還一睹當地佛教的清晨布施。
1月15日,安仔就坐綠皮火車去了萬象,並計劃玩兩天就回國。第一批出境遊客,大多會回家過年。
02
等待中國旅客
年輕人首站去了泰國。
1月8日,就有網友在韓國女團blackpink曼谷演唱會現場,並拍攝視頻分享在小紅書。根據該網友主頁信息,1月5日,她們一行五人出境到泰國。
但臨近春節,出境遊客並未成規模,即使在泰國,中國遊客也是稀稀疏疏。
阿林指出,曼谷作為泰國首都,熱鬧一些,也能看到一些中國人,但相對而言,昔日旅遊勝地普吉島遊客寥寥無幾。
「普吉島很冷清,因為過去三年沒遊客,做生意的泰國人也走了,只剩下居民。」阿林發現,普吉島很多餐廳、商店都處於歇業狀態,「我跟當地人聊天得知,這三年泰國客流量下降嚴重,雖然有很多歐美背包客會來,但他們並不會過多消費。」
即使上述阿林去的山頂網紅餐廳,顧客也很少,「下山的時候,山路上人非常少,連當地人都不走上山來吃了。」他認為,全球經濟的衰退,對泰國當地人的影響也很大。
如今,泰國很多商鋪也在重新裝修、重新招聘員工,以迎接更多中國遊客。
上述提到阿林的當地導遊朋友,這三年也已經轉行做其他營生,阿林跟朋友到來,這位導遊才「重操舊業」。
為了幫助這位導遊回到旅遊業,阿林還專門拉了一個微信群,加入近期想去泰國遊玩的朋友,給這位朋友介紹生意。「他說了一句話很逗,他說過去三年都沒賺到錢,再努力三年,如果還是賺不到錢,他就得去拜拜佛了。」阿林說道。
有這位會泰語的導遊,隨時跟商家講價,阿林一路開銷更節省,比如路邊很好吃的炒飯,十幾元就能吃飽;去海鮮市場稱重買海鮮,一頓吃下來人均才100元;住普通酒店,人均也是100-200元。
在機票上,阿林也是精打細算,比如泰國去程他花了1600元,而回程他計劃購買春節期間的機票,飛回上海的航班票價約為1000元。他指出,中國去曼谷、普吉的機票價格,正常情況下為1500元左右,「現在很多航班都還沒開,機票價格還不穩定,春節後航線都開通後,價格才會下來一些。」
早在元旦去泰國的峰哥,機票價格還算合理,從上海直飛曼谷的票價是2000多元。他計劃回老家廈門過年,但沒有直飛航班,便於1月16日坐飛機到香港中轉,1月17日凌晨轉機飛回廈門。
圖/泰國湯粉店
來源/峰哥拍攝
在泰國半個月,峰哥住酒店的價格大概每天200-300元,餐飲一天150元左右。他發現,如果去熱門網紅景點,對中國遊客收費會偏貴。為此,他會特地去沒有任何中文、英文元素的小店吃飯,有一次,他在清邁一家飯店吃了一碗「牛肉+豬肉丸」湯麵,才花了7元。
去泰國之前,峰哥「陽康」沒多久,他也擔心在泰國會不會再次感染,所幸並沒有出現這個情況。阿林也有類似擔心,帶了很多口罩、退燒藥,但也沒用到。
「當地人戴口罩的比較少。但旅遊從業者會比較擔心,他們怕疫情再次爆發,出入境會受限制,比如我們打車,司機還是會戴口罩。」阿林說道。
03
出境游黎明降至
出境游剛剛重啟,第一波旅客順暢出國,度假歸來。接下來,更多中國遊客,將走向世界。
泰國旅遊局此前預測,2023年到訪泰國的中國遊客預計將達到500萬人次,約占疫情前的45%,屆時將為泰國創造2400億泰銖的收入,將拉動泰國GDP增長1.34%。
日前,馬來西亞方面預計,2023年將接待中國遊客150-200萬人次。新加坡相關業者則估計,中國遊客的回流將會給新加坡全年帶來額外的20億新加坡元的收入。
近期,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丹麥等國大使館、旅遊局也在社交平台發帖,表示歡迎中國遊客到訪旅遊。
根據攜程數據,12月27日以來,新加坡簽證業務訂單量同比增長超30倍,環比增幅達到123%;馬來西亞等國簽證預訂環比也均增長近100%;而在預訂入住時間超20天的酒店訂單中,泰國酒店占到了44%。
來源/視覺中國
但人們出境游熱情爆發的背後,旅遊業還需要更多時間來準備。
小櫻告訴燃次元,所在旅行社此前做出境游業務十多年,公司規模也較大,而這三年很多同事都轉行了,只剩下幾個人堅持留在旅遊業,而她是其中一員,「疫情期間我也在找別的副業做,維持生計。還留在旅遊業,是因為我覺得這個行業很有溫度,前景美好,我本身也熱愛旅遊。」
「疫情之前,基本每天都會接到遊客團隊,忙碌充實。」2019年,小櫻剛剛畢業在旅行社實習,沒想到一畢業就遇上疫情,旅行社時干時停,「現在得把出境這一攤撿起來做了。」
燃次元獲悉,受疫情影響,導遊資格考試已停滯了兩年。1月10日,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管理司宣布,2022年全國導遊資格考試延期考區的統一筆試時間為2023年3月25日(周六),相關省級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須於2023年4月14日前完成現場考試(面試)工作並報送成績。
對於出境游來說,旅遊簽證、飛機航班、機票價格也是重要影響因素。
目前,很多國家仍未能正常辦理中國旅客的簽證,但隨著國內感染高峰基本結束,這種情況有望在接下來兩個月改善。
歐盟衛生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公開表示,所有歐盟國家都同意,在中國1月8日解除嚴格的防疫政策後,採取協調一致的方式來應對中國不斷變化的局勢,以及應對越來越多的中國旅客到歐洲旅行的趨勢。
根據中新社報道,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程超功分析指出,中國旅遊業的規模位居全球第二,是多個國家入境旅遊的重要客源國。受疫情影響,2022年中國的國際航班客運量一直處於非正常狀態,月客運量僅相當於2019年同期的不到5%。
航班稀缺,機票價格也無法穩定。根據去哪兒數據,出發日期在1月8日至2月15日春運期間的國際機票,平均支付價格為3481元,入境平均支付價格則為4446元。
小櫻期待春節後,旅遊市場恢復起來,有更多前同事「回流」旅遊業。「出境游算是每個旅遊從業者的曙光。」她告訴燃次元。
參考資料
《中國出境游持續升溫 為全球旅遊業復甦注入「強心劑」》,來源:中新社
*題圖來源於視覺中國。
*文中峰哥、小櫻、阿林、安仔為化名。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