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 CES!我們提前在現場看到了一些有趣的新產品

2023-01-05     少數派

原標題:直擊 CES!我們提前在現場看到了一些有趣的新產品

編注:1 月 5 日至 8 日,一年一度的 CES 展會將在拉斯維加斯舉行。雖然這個展會的行業地位在近年有所減弱,仍然不失為每年初一場值得關注、能夠部分體現行業熱點和趨勢的的科技活動。

為了更好地報道 CES,我們今年也聯繫了兩位有意現場觀展的朋友,以少數派的名義為他們申請了媒體門票,請他們以特派報道員的身份為我們提供一些現場素材,希望能藉此給大家製作出一些不同於簡單匯總編譯的原創內容。本文撰寫於 1 月 4 日。

少數派的朋友們大家好,初次見面,請多指教!

我叫 Han,現在在美國科技行業從事產品經理的工作。今年有幸和少數派合作,與我的程式設計師老公 Ning 一起作為前線的特約報道員來從美國拉斯維加斯現場為大家帶來 CES 的一手報道。

我們一直對於科技行業的前沿趨勢、變化充滿好奇,CES 也一直是我心中科技行業從業者必打卡的的存在,可惜之前由於個人安排和疫情的原因一直沒有機會前來感受。今年 CES 逛展之旅終於成行了!

CES 在一座城

為了更完整地感受 CES 從頭到尾的全過程,我們提前三天趕在跨年夜從紐約飛來了拉斯維加斯,吃喝看 show 迎接新年,也走出城市到內華達州的腹地感受紅土地。

Las Vegas 是一座 24 小時不熄燈的不夜城,但除了以「賭」聞名之外,Vegas 也是科技感十足的。五星級酒店的房間設計已經開始融入智能家居的理念,配備電子交互設備,可以自動開關燈和窗簾。雖然這些在最前沿的 CES 面前不過是小巫見大巫,但是在傳統的美國酒店業已經算是走向了創新的第一步;離市中心不遠處也坐落著充斥著賽朋博克氣息的大型科技娛樂場所 Area15,裡面的各種 AR/VR 體驗和解謎遊戲也彰顯著這座城市的現代化氣息。

在和 Uber 司機的交流中,我們得知疫情期間,總計15萬間的酒店房間被迫關門謝客,這對 Las Vegas 這一以旅遊業為支柱的城市,可以說是接近致命的體驗。CES 也經歷了考驗。2021 年,CES 因為疫情爆發被迫線上;2022 年初 Omicron 席捲美國,很多廠商中途退出 CES 線下展覽,效果大大縮水。

時隔兩年之後,Las Vegas 終於再次被CES點燃。在 CES 正式展會期間的 1 月 5 號到 1 月 8 號,Las Vegas 核心區域——Strip 一條街上,酒店一晚的房價直接衝上大幾百甚至千元美金,是其他時間段的數倍之多,足見 CES 之熱。這幾天走在各大酒店裡,戴著 CES badge 的科技同仁悉數可見,我的朋友圈裡不少同在科技行業的朋友自發趕來 CES 一探究竟,也有一些民間自發組織的微信群大家一起交流、面基。

媒體體驗

在少數派的幫助下,我們也申請到了 CES 官方的媒體參展票,取到了我們的 badge。CES 的 badge 分為幾個不同的類別,包括標識媒體身份(media)和數字內容創作者(digital content creator,即「大 V」)的橙色,代表參展方的黃色,和代表行業參與者的綠色。根據不同的 badge 顏色也能區分不同的出入權限。

在 CES 正式開展前,各種預熱活動已經悉數開啟,CES 官方以及各大公司及其公關機構也為希望解鎖大新聞的媒體同行們安排了足夠豐富的開胃前菜。自從 12 月底註冊成功以來,我們的郵件里每天都會收到不同參展公司和 PR 公司的宣傳郵件,介紹自己的產品,放送發布會的信息,邀約採訪。很多公司也貼心地為媒體準備了 digital media kit,包含已經寫好的新聞發布通稿和各種公司的基本信息、logo 圖像。

從今天上午 10 點開始,我們陸續參加了由 Uproar PR 為其代理的幾家中小型科技廠商舉辦的小型 pre-show 展出,由媒體活動機構 ShowStoppers 組織的 110 家日本參展公司的 pitch event,由 CES 的主辦方 CTA(Consumer Technology Association)的研究副總主持的 CES2023 趨勢,以及最重頭戲的 CES Unveiled,即 CES 2023 Innovation Award 獲得者的參展廠商專為媒體舉辦的展會。

在展會上,各廠商展出了許多具有「未來」和「概念」屬性的新產品。比如下面這個「電子椅」可以讓你的外表看似站立姿勢,實則卻是坐著休息。雖然類似的產品在國內電商平台早有出現。

接下來這個隔音口罩也很有意思,它可以幫你應對通話時對方聽不清你說話的困擾。戴上口罩之後,你的聲音將不會從正面發出,而是會透過側方通道直接傳遞到耳邊的手機。而側方的通道同時也是氣流通道,可以保證佩戴時不會因為材質問題導致呼吸困難。

下面這個叫 arbeon 的 app 可以通過物體識別的功能,將相關產品 / 品牌的社交媒體展示給你。同時還可以在右側直接列出各電商平台的購買渠道,點擊就能直接加購。

除了上面介紹的產品外,當日還有大量有趣的新鮮玩意在展出。如果你對 CES 後續內容感興趣,別忘了持續關注少數派後續為你帶來的更多現場報道。

一款可以「聞到電影」的新產品,會根據影片內容發出不同香味

這一天的行程完成下來,最大的感受就是目不暇接。展會還沒正式開始,僅僅是精挑細選已經篩選過一遍的獲獎廠商,在 3 個半小時的時間裡,儘管走斷腿還是不得不和很多可能精彩的展區擦肩而過,可想而知接下來幾天的精彩程度,敬請期待!

CES 觀察

我一直相信,作為全球科技界最大的盛會,CES 除了給參展商一個集中發布新聞的機會,本身也已經是整個行業的縮影。觀察 CES,就是在通過一面鏡子窺探這個行業的大趨勢和小進步。

比如國際化。如果說在美國這個移民國家,我能感受到的多元程度是 1 的話,那今天在 CES 感受到的國際化程度就是 10。來自不同國家、操著各種口音的參展方,遠道而來,在此相聚;用著或流利或蹩腳的英語,努力向我們傳遞著自己的產品理念。

也比如媒體報道方式的更新疊代;移動報道的趨勢在 CES 可見一斑。CES 為參會者設計了專用 app,可供參會者完整地規划行程,相互牽線搭橋。在展會現場,除了收遞名片、小冊子這些傳統的渠道,廠商也可以直接通過掃描記者佩戴的二維碼,獲取記者的信息,進而提供更加個性化的宣傳信息。

出行前,我們本覺得自己在展會上屬於「最不專業」的行列,企圖只用 iPhone 作為音視頻和拍照的工具。但到場後,我驚訝地發現,即使專業媒體,也越來越多的場合放下「長槍大炮」,僅僅以手機搭配三腳架、穩定器作為拍攝工具。手機設備愈發高級穩定的拍攝水準,以及更加智能傻瓜的剪輯工具,自媒體的普及,令新聞報道成為了一個入門門檻越來越低的行業。

但是我堅信,優質的內容永遠稀缺,好的故事最能動人。我們也會致力在 CES 期間為大家帶來更多充滿人情味的科技報道,把高質量的內容送到大家面前。如果你對 CES 後續內容感興趣,別忘了持續關注少數派後續為你帶來的更多現場報道。

/ 更多熱門文章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46b4491e05e115b5485359d30bb60b8.html